行星轮系侧隙分析理论探讨.pdf_第1页
行星轮系侧隙分析理论探讨.pdf_第2页
行星轮系侧隙分析理论探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期 总第 188 期 2015 年 O2 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 C H A N IC A L E N G IN E E R IN G A U T 0 M A T 10 N N O 1 F eb 文章编号 1672 6413 2015 01 0014 02 行星轮系侧 隙分析理论探讨米 王 文 曹罚君 张跃春 陈 磊 中航 工业 株洲高精传动技术有 限公 司 湖南 株洲412002 摘 要 在充分研 究固定 中心距齿轮副侧隙分析理论 的基础上 结合行 星轮 系的运动特性 依据均载分析理论 测算 出太 阳轮 齿圈的浮动量 用浮动量及行星轮位置度误 差之和代 替 中心距极限偏差 在原有 的侧 隙分 析 理论 的基础 上进 行必要的改进后 建立 了一套适用 于行 星轮系侧隙的分析理论 关键词 侧 隙 行星轮系 浮动量 均载 中 图分类号 T H 132 425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目前 齿轮副侧 隙分析理论主要针对 固定轴齿轮 副而言 仅适用于齿轮轴有 固定支撑且 中心距偏差 由 箱体 轴承 座孔 制造 精 度 保 证 的情 况 然 而 在 行 星 轮 系传 动 中 太 阳轮 齿 圈 为 浮 动件 中心距 偏 差 取 决 于 其浮 动量 的大小 和行 星销轴 的位 置度 精 度 因此 固定 中心距 的齿轮 副侧 隙分 析理 论不 适用 于行 星 轮系齿 轮 副侧 隙分 析 当前 关于行星轮系齿轮副侧隙分析方 面的理论 很少 本文在充分研究固定 中心距齿轮副侧 隙分析原 理 的基础 上 结合 行 星轮 系的运 动特 性 通过 均载 分析 理论估算 出太阳轮 齿圈的浮动量 以浮动量为重要设 计参 数对 行 星轮 系齿 轮副侧 隙分析 理论 进行 深入 的研 究 1 固定 中心 距齿 轮 副侧 隙分 析 文献 1 中介绍 了固定 中心距齿轮副侧隙分析理 论 由该分析理论可知 齿轮副侧隙的主要作用是为了 保证齿轮在啮合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润滑 避免因 齿 轮受力 变 形和 摩擦 发热 膨胀 导致 挤 轧 齿 轮 副侧 隙 主要 包 括 以下几 部分 1 补偿由于温升而引起变形所必需的最小侧隙 量 J 1 2 0 00a a1A t1一 a2A t2 si na 1 其中 a 为分度 圆法向压力角 以为齿轮副的工 作 中心 距 m m d 为齿 轮 材 料 的线 膨 胀 系 数 a 为 箱 体材料的线膨胀 系数 A t 为齿轮工作温度 与环境温 度 之差 A t 为 箱 体 工 作 温 度 与 环 境 温 度 之 差 2 保证正常润滑所必需的最小侧隙量 其值 取决于齿轮传动时所允许 的工作温度 润滑方式和齿 轮的节 圆圆周线速度等 3 补偿 由齿 轮副 的制 造误 差 和安 装 误差 所 引起 的侧 隙减 小量 J 一 v 2 c 0 si na CO S0t f 一o 5L F 8fb f蕊一2f翻 2 3 4 其 中 L为 轴 承 支 承 跨 距 m m b 为 齿 轮 齿 宽 m m 分别 为 大 小 齿轮 的基 节 极 限偏 差 m 为 螺旋 线 总公差 zm 4 齿 轮 副 中心距 极 限偏 差 综 合考 虑 以上各 因素 得 到 固定 中 心距 齿 轮 副 最 小侧 隙 一 r J 一 fotana 5ml o n n 0 厶 U a 2 行 星轮 系齿轮 副侧 隙分 析 理论研 究 通 过对 行星 轮 系 的运 动 特 性 进行 深 入 的分 析 将 行 星轮 系简 化成 合理 的力 学模 型 然后 依据 均 载分析 理 论 将 太 阳轮 齿 圈的浮 动量 及各 构件 的制 造误 差转 换投影到对应齿轮副的啮合线方向上得到当量啮合误 差 再根据力学平衡条件 建立轮系 的力学平衡方程 组 联 立求 解 即可 得 到 太 阳轮 齿 圈 的浮 动 量 最 后 综 合考 虑 太 阳轮 齿 圈浮 动 量 的 大小 和 行 星 销 轴 的位 置度精度 并用该综合量替代固定 中心距齿轮副侧隙 分析理论中的中心距偏差 研 究行星轮系齿轮副侧隙 理论 2 1 力学模 型建 立 整个 行 星轮 系 由太 阳轮 行 星轮 齿 圈和行 星架 组 湖南省科技重大 专项 20 12FJ1002 收稿 日期 2014 04 02 修 订 日期 20 14 10 10 作者简介 王文 1980一 男 湖南益阳人 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高精传动系统的研发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15 年 第 1 期 王文 等 行星轮 系侧 隙分析 理论探讨 15 成 将行星齿轮系传动机构的各构件看作质量一弹性 体 啮合副 回转副及支承处的弹性变形用等效弹簧刚 度表示 建立行 星齿轮传动静力学模 型 如 图 1 所 示 本文只以星型传动为例进行研究 其 他行星轮系 传 动 结构 可 以此 为基 础进 行 研究 一 一 二 图 1 行 星 齿 轮 传 动 静 力 学 计 算 模 型 2 2 当量啮合 误 差 分析 行星轮系各轮之间的载荷分布不均及各轮的浮动 主要是 由于各轮存在当量啮合误差造成 的 当量啮合 误差 主要由各轮的浮动量和制造误差两部分组成 1 太 阳轮 齿 圈浮动量 引起 的 当量 啮合误 差 依据轮系几何关 系 5 将太 阳轮 和齿 圈的浮动量转 换至外 内啮合线上的当量啮合误差为 和 z 村 X sdi 一 一 si n oJnt 9 i Or 弘 c o s c ont 一 口 6 X tdi 一 si n w nt 口 c os c oH t 口 7 其 中 37 和Y 分别为太 阳轮中心沿固定坐标系的5 7 和 Y 轴 方 向上 的微 小 位 移 量 m m 为 行 星 架 的转 速 rad s t为行星轮运转 的时间 s 为第 个行星轮中 心和太阳轮中心的连线与 轴正方向的初始位置角 0t 和a 分别 为齿轮副 的外 内啮合角 St7 和 分别为齿圈中心沿固定坐标系的 和 Y 轴方 向 上 的微 小 位移 量 m m 2 制造误差引起的当量 啮合误差 制造误差包 括偏心误差 装配误差及各轮的齿厚公差等 通过理论 分 析与 试验 证 明行 星架 偏 心 误 差 和 齿 厚 公 差 对 均 载 和 浮动 量影 响 最大 依 据几 何关 系 可将 行 星架 偏心 误 差和齿厚公差转换至外 内啮合线上的当量误差 行 星架 的制 造 偏 心 误 差 E 转 换 到 太 阳 轮 与 第 i 个行星轮啮合线上的当量啮合误差为 e espi 一 E H si n a H 一 8 其 中 为行星架的制造偏心误差 E 相对 坐标 系 轴正方向的初始位置角 行星架的制造偏心误差 E H 转换 到齿圈与第 i个 行星轮啮合线上的当量啮合误差为 erp E n si n a 一 H 9 太阳轮齿厚公差 转换到太阳轮与第 i 个行星轮 啮合线上的当量啮合误差为 e ea 一 c o sot 1 0 齿 圈齿 厚公 差 转换 到齿 圈与第 i 个 行 星轮 啮合 线 上 的 当量 啮合 误差 为 e P 一 CO SOt 1 1 行 星 轮齿 厚公 差 e 转换 到太 阳轮 齿 圈与 第 个 行 星 轮 啮合线 上 的 当量 啮合误 差分 别 为 e e P加 f e声 c o s口 12 e 一 c o sot 13 将上述 的当量啮合误差综合可得在太 阳轮 齿圈 与第 i 个行星轮啮合线上 的综合啮合误差分别为 A 巾i A 一 啦 P 14 A St7 十e恤 e P加 15 2 3 建 立平衡 方 程 求解 太 阳轮 齿 圈的浮动 量 分 析力 学模 型 中各 轮 的 受力 情 况 建 立 各 轮力 学 平衡 方 程 构建 行 星轮 系的受 力 平衡 方程 模 型 通 过相 关数值分析理论 求解太 阳轮 齿圈的浮动量 和 一 z c os 9 16 一一 c os 9 一yr 17 其 中 arc tan x 18 7 一arc tan y x 19 由于轮系各制造误差具有随机性 因此 需要分析 较多行星轮样本 可得太阳轮 齿圈浮动量分布符合蒙 特卡罗分布 取其 3 值表征轮系的太 阳轮 齿圈浮动 量 2 4 行 星轮 系齿轮 副侧 隙分 析 用太 阳轮 齿 圈 的浮 动 量 加 行 星 销 轴 的位 置 度 误 差之和替代 中心距偏差 可得行星轮系外 内啮合的侧 隙 1 i 厂 z J lmi 一 i 一 A fc o 孙 tana 2O 乱 Ac osrlt tana 2 1 其中 A 为第 i 个行 星轮销轴 的位置度误差 叩 为太 阳轮与第 i 个行星轮的啮合线方向与该销轴 的位置度 误差方向的夹角 叩 为齿圈与第 i 个行星轮的啮合线 方 向与该 销 轴 的位置 度 误差 方 向的夹 角 3 结论 1 深 入 研 究 了 固 定 中心 距 齿 轮 副 侧 隙分 析 理 论 指出该理论在行星轮系齿轮副侧 隙分析 中存在 的 局 限性 2 结合行星轮系 的运动特性 依据均载分析理 论 在充分研究固定 中心距齿 轮副侧 隙分析理论 的基 础上建立 了行星轮系齿轮副侧隙的分析理论 该理论 更加适合于行星轮系齿轮副侧隙的分析 3 均载理论 比较适用于直齿且转速较慢的行星 轮系 实时刚度 动态特性等因素影响斜齿和转速较快 的行星轮系的力学模型 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其 均 载理 论 才 能得 到较 为可 靠 的浮 动量 参考文献和英文摘要转第 18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8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0 15 年第 1 期 制 动 瓤 I L 1 TJ 0 5O 100 150 瓤 I 仿 真时 间 s a 常规二参数换档规律控制 l 一 l I I r 0 5 0 1 0 0 1 5 0 仿真 时间 s b 模糊修 正换档规 律控制 图 7上 坡工况下二参数与模糊修正控制规律换档 时刻 图 I J J l J J J O 5O 100 150 I 仿 真时 间 s a 常规二参数换档规律控制 I I r l l 0 50 1 0 0 1 5 0 仿真时间 s b 模糊修正换档规律控制 4 结 论 研究分析了通过传统基本二参数换档规律控制的 车 辆在 坡道 行驶 情况 下 易产 生 换 档 循 环 和 意 外换 档 等 问题 通过结合驾驶员意图 提出换档时刻修正 的方 法 分别设计基于模糊修正的上 下坡控制决策单元 采用模糊算法对基本坡道换档时刻进行修正 利用仿 真分析 验证了基于模糊修正的 A T 车辆坡道换档策 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末 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 的研究 D 武汉 武汉 理工 大 学 2006 11 13 2 吕欢 欢 基 于模 糊 修 正 的 A T 车 辆 坡道 换 档 策 略研 究 D 长春 吉林 大学 2010 8 9 3 薛敏 孙琼 自动变速车辆坡道行驶 工况下换 档规律 的研 究 J 上海汽车 2011 12 5 15 18 r4 Shen Shui w en G e A nli n F uzzy shi ft tec hnology and shi ft sc hedule J T ransac ti ons of the CS A E 1997 13 3 14 5 149 5 王玉海 宋健 李兴坤 基于模 糊控制 推理 的驾驶 人意 图 识别研究 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22 12 25 27 6 朱 振 宇 工 程 车辆 自动变 速 器 智 能控 制 系 统试 验 研 究 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4 8 11 7 巫世 晶 路红 山 潜 波 规则 可选 的四参数 模糊换 档控 制 仿真 J 系统 仿真学报 2007 8 1176 1179 图 8 下坡工况下二参数 与模糊 修正控制规律换档时刻图 S h i fti n g S tra tegy o f V eh i c le w i th A T on S lo p e R o ad F U L i an g q i XIO NG R u i Z H ANG Ni ng Z H ONG K ai x uan S c hool of E lec trom ec h ani c al E ngi neeri ng G uangdong U n i versi ty of T ec hnology G uangzh ou 510006 C hi na A bstrac t T h e shi fti n g d i fferenc e of a v eh i c le traveli n g on a fla t road an d o n a ram p w a s an alyzed and th e u nex pec ted sh i fti ng o n u p slop e an d c i rc ular shi ft o n do w n slo p e w ere an alyzed tO O th en th e c o rrec ti on sc h em e add i n g th e d ri v er s i n ten ti o n w as pu t fo rw ard B ased o n th e en gi ne b enc h test d ata an d to rq ue c o n verter c h arac teri sti c s the sh i fti ng sc h ed u le ta ki ng th e th ro ttle and th e sp eed as th e i n p utted pa ram eters w a s settle d ow n B y use of M A T L A B S i m u li n k so ftw a re th e fuzzy c o n tro ller for sh i ft sc h ed u le of veh i c le on slo pe road w as d esi gn ed a nd si m u lated T h e result sho w s th e shi fti n g strategy i s effec ti ve K ey w ords fuzzy c o n tro l sh i fti n g strategy A T slo pe road 上 接 第 15 页 ll15 1120 参考文献 4 周 惠 琴 李 素 有 吴 立 言 行 星 齿 轮 传 动 系统 均 载 分 析 1 廖 念钊 古莹 巷 莫雨 松 等 互换性 与技 术测 量 M 北 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8 27 9 1239 1242 京 中国计量 出版社 2000 5 鲍和云 朱 如鹏 两级星型齿轮传 动静力学 系统基本 浮动 2 陆俊 华 李斌 朱 如鹏 行 星 齿 轮传 动 静 力 学 均载 分 析 构件浮动量分析 J 中南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06 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5 24 6 702 709 37 3 553 557 3 李阳 刘光磊 刘更 等 基 于间隙浮动 的行星齿 轮传动系 6 朱龙英 朱 如鹏 刘正埙 星形齿 轮传 动 的均 载研 究 J 统静力学均载 分 析 J 机 械科 学 与 技 术 2009 28 8 机械工程师 2007 3 43 45 T h eo reti c al D i sc u ssi on 0 n B a c k la sh i n P lan etary G ear T rai n s W A N G W en C A O Fa jun ZH A N G Y ue c hun C H E N Lei A V IC Z h u z h o u H i g h P re c i si o n D ri v e T e c h n o lo g y C o I td Z h u z h o u 4 1 20 0 2 C h i n a A bstrac t B a sed o n th e th eory of th e b ac k lash for fi x ed a xi s gear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