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八讲.ppt_第1页
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八讲.ppt_第2页
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八讲.ppt_第3页
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八讲.ppt_第4页
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第八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2考纲要求 经典例题探究 模拟过关测评 基础知识梳理 第八讲 基础知识梳理 一 金属矿物 海水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1 金属的冶炼原理 利用还原剂使矿物中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变成 的过程 2 冶炼金属常用的方法有 写出金属冶炼的化学方程式 1 热分解法 适用于 如 Hg Ag等 金属单质 不活泼金属的冶炼 加热分解HgO 加热分解Ag2O 2 热还原法 适用于大多数金属的冶炼 常用的还原剂有C CO H2 Al等 高温炼铁 铝热反应炼铁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3 电解法 适用于冶炼K Ca Na Mg Al等 金属 冶炼铝 冶炼镁 冶炼钠 4 其他方法如湿法炼铜 强还原性 Fe CuSO4 FeSO4 Cu 3 金属的回收和资源的保护 把废旧金属作为一种资源 加以回收利用 既减少垃圾量 防止 又缓解 的矛盾 4 海水资源的利用是指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两部分 1 海水淡化 蒸馏法 电渗析法 等 重金属离子污染 资源紧缺 离子交换法 2 海水制盐 利用浓缩 沉淀 过滤 结晶 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实验 从海带中提取碘 二 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煤 石油 天然气是重要的燃料 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油的炼制主要有 裂化和裂解 煤的综合利用有煤的干馏 和液化 以石油 煤 天然气为原料通过 可以获得用途广泛的合成材料 分馏 汽化 聚合反应 经典例题探究 2011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获取物质和能量具有广阔的前景 下列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过程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用海水晒制食盐B 从海带中提取碘C 从海水中提取溴D 用海水制取烧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掌握情况 本题的能力层次为A 属于容易题 答案 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 再利用B 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 冶炼 精炼三步C 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D 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 一氧化碳 氢气或活泼金属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金属冶炼过程及方法以及废旧金属的处理知识 本题能力层次为B 属中档题 答案 C 某种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H2 1 分别写出该煤气和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把一套以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如煤气灶 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时 灶具应作相应调整 正确的方法是 A 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都减少B 减少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C 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的进入量D 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的理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1体积CO或H2均只需0 5体积O2 而1体积CH4需2体积O2 故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如煤气灶 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时 灶具应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天然气的进入量 本题能力层次为B 属中档题 模拟过关测评 一 填空题1 2011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 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保护水资源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量排放B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C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D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 D 2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 单质溴B 单质镁C 烧碱D 食盐 D 3 在下列叙述的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煤油和柴油C 石油裂解得到乙烯 丙烯 丁二烯D 煤干馏生成焦炭 煤焦油 焦炉气和粗氨水 B 4 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 A 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 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C 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D 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 5 下列不是海水淡化主要方法的是 A 电解法B 离子交换法C 电渗析法D 蒸馏法6 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氢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B C D A D 7 海带中含碘元素 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 在滤液中通入足量Cl2 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加CCl4振荡 用分液漏斗分液 过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B 8 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冶炼金属铁通常用热还原法B 要使海水淡化通常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C 用H2作为燃料的优点之一是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D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D 9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如压缩天然气 CNG 类和液化石油气 LPG 类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A 醇类B 一氧化碳C 氢气D 烃类10 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的是 A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烟气脱硫B 大力发展私家车 减少公共交通C 利用太阳能 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D 多使用电动车和自行车 D B A B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B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C 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 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 C 14 绿色化学 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 绿色化学 工艺中 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取的物质 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中 原子经济 要求的是 C 2Cl2 2Ca OH 2 CaCl2 Ca ClO 2 2H2OD 3NO2 H2O 2HNO3 NO A 15 下列工业上制备物质的过程中 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A 合成氨B 从铝土矿中获得铝C 玻璃制备D 从海水中获得氯气16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 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 电解熔融MgCl2可制备MgD 海水中含有溴元素 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 C C 17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下列开发海洋资源合理的是 A 不分季节 并用小网捕鱼可获得更多的渔业收益B 利用海洋面积大 范围广 将污染河流中的水尽快排放到海洋中 扩散降低污染程度C 利用潮汐能发电 研究从海洋中提取重氢做核电原料 减少火力发电D 围海造田 填海生陆地 将海洋变为陆地 发展工农商业 C 1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 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 防止电池中汞 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B 19 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完的干电池应回收处理 不可以随意丢弃在垃圾中B 增加摩托排气管的长度可以降低尾气中CO和NO的含量C 目前国内销售的加碘食盐中 碘是以KIO3的形式存在D 应尽量减少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及使用 以免导致水中的藻类疯长 B 20 下列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故人类不存在缺水问题B 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C 海水经过风吹日晒 逐渐蒸发 可制得食盐等物质D 开发海洋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 二 填空题21 近年来 湖南省围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这一主题 积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请你根据这一主题和题意 用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进行填空 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开发新能源D 沉淀法 1 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B 2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易导致酸雨的形成 形成这类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3 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处理含有Hg2 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4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 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难题 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是 A D C 22 从地下开采出的最主要的三种矿物燃料中 呈气态的燃料是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呈液态的燃料是 主要含 和 元素 呈固态的燃料是 主要含有 元素 23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 目前世界上60 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主要步骤如下 天然气 CH4 石油 C H 煤 C 1 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 OH 2 试剂 可以选用 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 加入试剂 的量应 2 加入试剂 后 能够分离得到Mg OH 2沉淀的方法是 3 试剂 可以选用 4 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 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溶液 或KOH溶液 或氨水 过量 过滤 盐酸 24 2011年江苏启东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 1 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