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事迹材料_第1页
贤妻事迹材料_第2页
贤妻事迹材料_第3页
贤妻事迹材料_第4页
贤妻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贤妻事迹材料 做一个贤妻良母好儿媳 我叫 XXX,女,今年 XX 岁,是郑口镇前沙岗村一名普通村民,我家祖孙四代,上有 XX 岁高龄的公婆,下有未满周岁的孙子,常年生活居住在一块,从未发生过生活方面的争吵,对老敬孝,对下爱护重教,以理服人,不争强好胜,心态平和,做到以身作则,以行动创建和睦家庭,对邻居和谐,从未发生过争吵。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中国有句古话“孝,德之始也”。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人道 德高尚的体现。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我是 XX年年底与丈夫结婚步入前沙岗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的。当时,公公 XX 岁、婆婆五十八岁,下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叔和十七岁的小姑,我和丈夫支撑这个家庭困难可想而知。 XX 年,公公得了脑溢血住院花去上千元,从此,公公失去了劳动能力,尽管我们经济比较困难,孝顺的丈夫和我还是尽全力为公公治病,我们尽到了做儿子儿媳的孝道,就这样,公公生命延续了一年离开了人世, 这时,婆婆年岁2 / 10 大了,身体又不好,小姑已出嫁,小叔在外打工,婆婆就跟我们一起住。当时,我们已是一儿一女的父母,我和丈夫种了 9 亩责任田,勤俭持家,这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我和丈夫肩上。 XXX 年,婆婆患上贫血病,胃口又不太好,我就变着法的做易消化,可口的饭菜给婆婆吃,十年如一日,我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因为我知道“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民族的光荣传统。不客气地说,在附近几个村,在亲戚朋友当中,只要提来,无不竖起大拇指夸我是一个贤妻良母、孝敬媳妇,面对别人的称赞,我常常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妻子 、母亲、儿媳的责任。”我要用自己的言行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婆婆今年 XX 岁,多年来一直同我们居住在一起。我们家人和睦相处,生活充满了亲情和爱情。我常常在家中带头尊敬老人,也算是起个榜样作用。 我和婆婆从来没有吵过架,这一点得益于我对老人思想的尊重。我知道,老人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她的看法在我们看来,也许很陈旧,是老眼光。但老人这么一辈子过来了,她自己形成了固定的思想观念,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因此,我劝慰家人,认真听老人把话讲完,尊重她的想法,不要与她争吵。有什么事我总是与婆婆好好商量,然后 心平气和地做事。吵架即伤身体又伤和气。做晚辈的应该多忍让一些,多替老人想一些。这么多年,我和婆婆彼此尊重,婆3 / 10 媳关系一直很好。 我婆婆的衣食起居都由我照料。饮食上,我多为她考虑着。做菜做饭不仅要可口,更要易于消化。那些偏凉偏辣的食物我尽量不让她去吃。婆婆的衣服也由我“承包”了。老人腿脚不灵便,她的衣服我抽空就帮她洗了。 近几年来,婆婆年纪大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也会让她整天卧床不起。这个时候,婆婆上厕所也成了问题。有时 她拉、尿到床上,我并没有怨气,因为谁都有老的时候。我就主动 给她清理,拆洗被褥,轻轻地告诉她别担心没事的。 物质上对老人的照顾是必要的,其实,精神上对老人的关注更是必要的,这一点恰恰很容易被人忽视。在我家,婆婆的精神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比如,只要婆婆和我们一起看电视,我们一定让她选频道,选她最爱看戏曲频道,并且陪她一起看。全家人就有了其乐融融的感觉。另外,我还鼓励婆婆多去胡同里转转,多与邻居家的老人拉拉家常。老人心情上愉快了,精神就不空虚,她对生活就会有热情。“笑一笑十年少”老人精神饱满,身体状况才会更好,我们也都很放心,很高兴。 父母是孩子的 第一位老师,不错,我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我的一双儿女。从小到大,我没有过多的唠叨,4 / 10 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现今,女儿在外地工作,经常打电话问候爸爸妈妈,问候奶奶,儿子在县城工作,一有时间就回家看望我们,并给我们带可口东西,我们想吃什么给他打个电话,他就及时给我们送到。看到孩子们我感到我的思想之花结出了硕果。 屠光菊贤妻事迹材料 她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天与天真的孩子们打交道,她不仅工作出色,还一个人扛起三个 家, 20 年如一日关爱家庭、孝敬公婆。她就是都匀市绿茵湖办事处邦水中心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屠光菊。她说:“ 41 年人生经历,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也品尝到家庭的不易。” 一个人当起几个家 1995 年她师范毕业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经 20 年。在这 20 年里她享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经历了人生困苦的磨练。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变成了成熟懂事的中年妇女。她是家庭和睦幸福的“催化剂”;是家庭责任意识的“主心骨”; 家人坚实温馨的“避风港”。 1997 年 7 月与如 今的丈夫相识并组建了家庭,然而丈夫的家庭十分特殊,两位哥哥相继去世,留下了 4 个未成年的孩子。从此,她和丈夫一起承担了这四个孩子的抚养。一个人当起三个家,在这 20 多年的时间里,从小学到大学,5 / 10 4 个孩子的费用都是他们两负责,就连过年穿的新衣服都要等他们买去。如今大的三个侄儿已经出来打工,只有二哥最小的孩子还在武汉大学读书,当然费用还是由她们继续支付,因为他们这个家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在她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关怀抚育下,不仅帮助孩子们吃饱穿暖,还帮助他们读书、当兵、找出路、娶妻生子。 XX 年自己的哥哥 又因为患肝癌住进医院,医光了家里的积蓄,作为妹子的她,为了满足哥哥最后的愿望,明知癌症无法医治,却也要花钱。她拿出自己仅有的 5000 元积蓄给哥哥买药,可是最终哥哥还是安然离去,这又一次让她承受亲人离去的痛苦。但她和丈夫却说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哥哥的离世让她肩上 又担起自己父母的照顾。如今她和丈夫却要照顾三个老人,五个孩子,一个人担起几个家。 尽孝路上的苦与乐 照顾孩子的同时,在老家生活的公婆是她的一大心病。由于公婆年迈,多年来无劳动能力, XX 年,在她和丈夫细心照料 7 年后的 公公 85 岁高龄离他们而去,她再一次感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公公在医院最后的日子里,医生一再叮嘱,你公公是癌症晚期,抬回去吧。她和丈夫还是不舍公公离院,直到父公公再三催促:“没用的,让我回家吧”。回家的最后一个星期也是公公最难挨的日子,由于各个功能 全6 / 10 面衰退,用什么方法公公也无法解除痛苦,痛苦之状无以言表。为了能给公公减轻一点痛苦,她不是医生,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爸爸,我给您打吊瓶,或许可以减轻痛苦。”此时公公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她平生第一次做了医生,从药店买来盐水,给公公吊起了吊瓶。可是也没挽回公公的生命,当晚公公安然离去。公公出院时,她用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 5000 元的借款。 尽孝路上爱相随在 XX 年公公去世后的一年里,她和丈夫一再去接婆婆来和她们一起住,坚强的婆婆不愿给儿子、儿媳添麻烦,一个人独守老屋,只有在春节时来住几天后,又悄 悄跑回乡下去了。 XX 年婆婆在回老家途中被摩托车撞倒,造成左手手腕骨折,奄奄一息。大家都说:“老人 80多岁了,拉回家算了”。可她和丈夫坚持将婆婆送到了医院,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由于婆婆年事太高,医生不敢打麻药、做手术,婆婆一直昏迷、大小便失禁,医生判断婆婆就是医好左手要残废。可她却用民间的草药洗整、按摩、包扎,整整用了半年时间硬把婆婆从瘫痪照料到行走自如。在照顾婆婆的这半年里,白天上班,晚上要照顾年迈生病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丈夫不但没有理解她,却因为一些小事和她别扭,她给予丈夫的回答是:“我们的事,得等 你母亲好了再说。”她从来 不会因为夫妻不和而不管老人和孩子。她总说:“老7 / 10 人是老人,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我们夫妻吵架与老、小无关”。 由于婆婆常年患有癫痫病,半夜经常发作,一发作就大小便失禁、呕吐抽缩,她和丈夫轮流到婆婆床前去守侯。就算是在婆婆不生病的夜晚,她都要起床看好几次,像照顾婴儿一样把婆婆掀开的被子盖上。 人老病多、树老根多。婆婆有 30 多年的眼疾,每天眼睛都会被眼屎敷满,她每天都要用热水给母亲敷上几分钟,待脏污发软后才能擦去。 2016 年春节前,婆婆风湿病发作,医生 判断可能会瘫痪,夫妻俩天天背着婆婆到医院扎针、吃药,回到家后泡脚、按摩、包中草药近两个月,让母亲奇迹般站了起来。知情的街坊邻里无不为之感动: 今年 3 月 9 日,厄运再次降临 90 岁高龄的婆婆头上,在外出回家的路上,为了保护她之前摆地摊、捡废品 8 年攒下的几千元血汗钱,被歹徒击打头部,婆婆再一次走到了死亡线上。在昏迷了 40 多个日夜、 8 天粒米未进的情况下,她不言放弃,晚上和丈夫轮流守护。此后婆婆大小便失禁,如今又患有子宫恶性肿瘤,而且肿瘤破裂流血,每天都要用止尿裤,为了不让婆婆长褥疮。每天下班回家托着疲惫的 身体还要给婆婆清洗下身。 走过 41 载的她,也许是感动了上苍,三位老人在她的呵护下身体健康,其乐融融。 8 / 10 良 心 指 路,奉 献 一 生 “十佳好媳妇”某人事迹材料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我只是在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而已。”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1992 年, 25 岁的某人带着女孩的纯真走 进了这个家庭, 20 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如今某人的公婆已经双双 80 多岁,行动不便的他们都表示有这个儿媳,他们很幸福,晚年过的很安乐。某人的丈夫常年在外做司机,一年难得见上几回,对于某人的公婆来说,某人已经比那个亲生骨肉的儿子还亲。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某人总是要给他们煮好饭菜,开开心心的一起吃饭,陪他们聊天。服侍两位老人家洗漱也是她夜晚最首要的事,总是要等两位老人进入梦乡后,她才开始忙自己的事。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丈夫在外地做司机,某人了解丈 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服侍老人、照顾小孩的重担她也默默的一肩扛下。为了这个家,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 11 点多。 XX 年 6 月,丈夫为 9 / 10 了生计想去外地闯闯,但因为上有 80 多岁的父母,下有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和女儿而犹豫不决。她知道了丈夫的想法后,就对丈夫说:“男人应该以事业为重,去吧,这个家有我呢!”当她把丈夫送走后,才意识到自己又许下了一个沉重的诺言。那年,她背负着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的在家庭和工作这条直线上奔波着、忙碌着。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 工作,公公病了,儿子因打篮球扭伤了手,自己颈椎疼的厉害,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丈夫,好让他安心工作。 儿子女儿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的她某人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女儿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们。 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学校组织给困难 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女儿总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出来;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总是立即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孩子们从懂事起就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们懂得妈妈的辛苦。在他们心里,妈妈不仅是母亲,也如父亲,俨然如一位老师、一位学习的榜样。 10 / 10 村民们说:“她是我们的亲人。” 某人已经任村妇女主任 7 年,她把村民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作为妇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