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_第1页
第三册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_第2页
第三册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_第3页
第三册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_第4页
第三册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第三册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原则 莲 山课件 m 科目 思想政治 题目 第二课第一框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P19(章、节、页)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记住法律准则的特点。 掌握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的寓意,即做任何事情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正确理解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 重、难点 理解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用这句的古训说明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增强按准则办事的信念。 理解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 讲课类型 2 / 13 新授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参考书 直尺、圆规、投影仪、卡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 同学们好,这之前几节政治课,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法律的内容,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打好基础,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教师提问: A、什么是法律? P11 B、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P8-P11 好了,刚才我们就对学过的知识作了一个简单的复习,下面我们转入学习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老师讲新课前先让同学做个小试验 : (方法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别徒手和用圆规画两个圆后进行比较,看哪个画得好,为什么? (方法二)教师选择两位 同学到黑板前 ,一位同学徒手3 / 13 画一个矩形和一个圆。另一位同学以尺和圆规作为辅助工具画一个矩形和一个圆。然后让同学观察比较绘画后的差异,并提问:哪位同学画得好?为什么?(因为画得好的同学用了辅助工具)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画这种差异可以用中国的哪句古训来说明?(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学生回答后总结得出板书。 一、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板书) 1、无规矩不成方圆 (1)古训的含义及其启示(板书) 古书上说: “ 规以正圆,矩以正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就是说没有圆规和 矩形框的辅助就做不成圆盖和方框。 “ 规与矩 ” 是我国古时候的木匠用来制作圆盖和方框的工具,引申出来后就有 “ 规范、法则 ” 等的意义了。那么这句古训的深刻寓意又是什么,或者说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做任何事情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 2)社会生活中的 “ 规矩 ” (板书) 让同学看 P19 的两幅漫画并思考: A、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幅漫画,说明两漫画之间的有什么差别?(交通井然有序与交通混乱不堪) B、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启示:人们的交通行为需要交通规则来加以规范,才 能确保交通畅顺,保证人们出行方便。) 4 / 13 通过上面两幅漫画的比较,我们知道,交通生活需要用交通规则来规范才会变得井然有序。而交通生活只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其中一个部分,社会生活的范围要比交通生活的范围更宽,更广。那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是不是也需要 “ 规矩 ” 呀?(要)社会生活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规范加以约束管理,人人各行其是,我行我素的话,社会将会变成怎么样呀?(变得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因此,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必须有它的 “ 规 ” 和 “ 矩 ” 。那请问社会生活中的 “ 规矩 ” 指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让学生齐读) 为了进一步说明社会生活中需要共同的准则,我们再来看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关于体育方面的例子:在今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男子 50 米汽步枪的金牌是由我国的哪位运动员获得呀?(贾占波)当时新闻界评价说这是一枚极具戏剧性的金牌。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决赛中每位选手有 10枪机会,还剩最后一枪时,美国选手马修 埃蒙斯领先排名第二的贾占波 3 环,几乎已经稳获金牌。但最后一枪他射中了其他选手的靶子,成绩记为 0 环,将金牌拱手相 让。)为什么马修 埃蒙斯的成绩会是零呢?(给 2 分钟时间学生讨论后提问)(因为他违反了比赛规则,射中的是其他选手的靶子而不是他自己的靶子。)通过这个反面的例子我们就可5 / 13 以看出了,在社会生活中若不守规矩所带来的教训往往是十分深刻的。 ( 3)社会生活准则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板书) 既然刚才我们知道了社会生活中的 “ 规 ” 和 “ 矩 ” 是指人们共同的生活准则,那么同学们可知道社会生活准则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吗? A、社会生活准则的基本类型: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板书) B、社会生活准则的特点 (方法一)教师提前把相关的 “ 特点 ” 做成小卡片,请同学到黑板前按三种类型分别贴在对应的概念下面。 (方法二)采用抢答游戏的形式,老师给提示,同学说答案。 a、只适用于局部的、按照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制定的准则有 (纪律、规章) b、自古就有了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于人们的观念意识中,主要靠社会舆论、习惯、信念的力量来维持的准则是 (道德) c、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人人都必须遵守、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准则是 (法律) 社会生活共同的准则则 6 / 13 (副板书) 纪律、规章 法律 道德 大家要注意区分三种不同的社会准则之间的特点。 我们知道了社会生活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准则,那么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是哪一种?(法律)为什么?( 3 分钟讨论)(结合前面内容复习法律的基本特征:因为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P20 划书、齐读 正是因为这样,运用法律来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也就赋予了这些准则以普遍的约束力和国家的强制性,这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当然是十分必要的。 2、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板书) ( 1)法律为什么能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板书) 7 / 13 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社会生活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等。社会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尤其要靠法律来确认 和维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A、结合社会公共生活特征看:它关系到每个踏足公共场所的公民的合法权益与安全。 B、结合法律的特征看:它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准则,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即每个公民必须遵守;具有权威性,使任何人都不可违反。 c、结合社会公共生活和法律的特征看: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公共生活各个方面的准则只有借助法律的力量才能得到最好的执行,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既然社会公共生活各方面的准则都由法律来加以确认和维护,那么就是说在我们社会的各个不 同领域,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去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那么同学们能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几个例子说说在哪个领域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教师列举公共交通、公共娱乐场所等领域的例子用投影展示: 8 / 13 活动场所 角色 行为规则 出门上路 行人 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等 乘车 乘客 按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 去商场购物 顾客 公平交易,买后付钱 去公园 游客 购票入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去影剧院 观众 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走动,要礼貌鼓掌 在学校 学生 尊重老师,认真学习,不得扰乱学校秩序 9 / 13 正因为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所以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守法;学会依法律已,依法办事;还要学会依法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同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最重要一项法令是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2)中华人民共和 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最重要一项法令(板书) 在我国,维护社会生活准则的法律有民事的、刑事的、行政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有关治安行政管理最重要的一项法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展示条例)为什么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最重要一项法令呢?(因为它通过规范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和生活和行为,促使人们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为我国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武器。)(条例 的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包括五章 45 条。下节课,我们将就条例有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小结本讲内容 “ 一个法规,两个道理 ”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确认10 / 13 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课堂小结: 社会生活中的 “ 规矩 ” 无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生活准则的种类及其区别 社会公共生活我国法律确认和 维 护公共生活的准则 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确认和维护 社会公共生活的 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最重要一项法令 课后作业 :练习册 P21-23 习题 学生回忆 并作答 动手做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