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向“距离”挑战教案_第1页
第一节 向“距离”挑战教案_第2页
第一节 向“距离”挑战教案_第3页
第一节 向“距离”挑战教案_第4页
第一节 向“距离”挑战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第一节 向“距离”挑战教案 文 章来源 m 第一节向 “ 距离 ” 挑战教案 知识与能力 知道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举出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等史实,说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概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思考蒸汽机、电气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我 们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爱迪生等热爱科学和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深对“ 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并重 ” 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重点: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2 / 6 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一、万能原动机与 “ 蒸汽机时代 ”( 瓦特 ) 联系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 “ 蒸汽的力 量 ” 第一目 “ 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 中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 1、瓦特改良蒸汽机 (1)背景 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蒸汽机得以发明的直接推动力;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 “ 珍妮机 ” 1771 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79 年克隆普顿发明 “ 骡机 ” 1785 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自然科学成就是蒸汽机得以发明的理论基础; 相关生产技术的进步是蒸汽机得以发明的技术保证。 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法 )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英 )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纽可门 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2)瓦特改良蒸汽机 发明: 1769 1782 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3 / 6 2、意义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 万能的原动力 ” 。 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 “ 蒸汽时代 ” 。 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1803 年 (美 )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 年 (英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1794 年 (英 )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 1797 年制成带 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 19 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二、电力的广泛应用与 “ 电气时代 ”( 法拉第、西门子等 ) 联系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课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第一目 “ 电气时代的来临 ” 中有关电气技术发明的内容。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2、电气技术的应用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直流电动机。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电报: 1837 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电话: 1875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3、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 / 6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不断涌现出来,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到 20 世纪初基本完成。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 “ 电气时代 ” 。 立体交通的诞生 条件: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主要成就: 1885 年,德国卡尔 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1887 年把内燃机装到汽船上。 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飞机。 影响 : 推动 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立体交通的新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 “ 信息时代 ” 联系必修二专题四第三课 “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 第三目“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 中有关互联网作用的内容。 概念:互联网 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 “ 第四媒体 ” 。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5 / 6 是第三媒体 ) 形成与发展: 1969 年美国建成了世 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 ARPANET。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功能: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 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1、背景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冷战 ” 时期,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2、电脑与 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946 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信息传播、情报检索、通讯联络、教学科研等方6 / 6 面。 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