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流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 第三章直流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 概述 1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直流泄露电流试验与绝缘电阻测量原理基本相同 直流泄露电流试验电压较高 并可任意调节 因此 它比兆欧表发现绝缘缺陷的灵敏度和有效性高 直流泄露电流试验可灵敏地反映瓷质绝缘的裂纹 夹层绝缘的内部受潮和局部松散断裂 绝缘油劣化 绝缘的沿面炭化等缺陷 2 直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与直流泄露电流试验方法相同 但作用不同 前者电压高 考验绝缘强度 后者电压相对低 检查绝缘状况 3 直流耐压试验的特点a 试验设备轻小I CXUb 能同时测量泄漏电流 通过测量泄漏电流 更有效地反映绝缘内部的集中性缺陷 曲线1 良好的绝缘泄漏电流随电压直线上升 且电流值小 曲线2 如果绝缘受潮 电流大 曲线3 绝缘中有集中性缺陷存在 如泄漏电流超标 应查找原因 曲线4 如0 5倍试验电压附近泄漏电流迅速增长 电子活动增加 说明绝缘损坏严重 有击穿的危险 1 2 3 4 电压U kV 0 5UT 泄漏电流I A c 对绝缘损伤小 直流电压作用下 气隙中发生局部放电 气隙中产生反电场 抑制局放过程 4 直流耐压试验的缺点 直流耐压对绝缘的考验不如交流更接近实际 第一节试验方法一 直流高电压的产生1 对试验电压的要求高压试验用直流电压为单极性持续电压 用极性 平均值和脉动因数表示 要求使用负极性直流电压 脉动因数小于3 同时应具有充足的电源容量 GB311 3 高电压试验技术 规定 在输出工作电流下直流电压的脉动因数S应按式计算 脉动电压波形Umax 直流电压的最大值Umin直流电压的最小值Ud 直流电压的平均值 U 脉动幅值或脉振 2 产生直流高电压的回路a 半波整流 直流电压Ud 平均值 Um 整流电压峰值半波整流Id 被试品电流 平均值 C 滤波电容f 电源频率R 保护电阻b 倍压整流 c 串级整流 n 串接级数脉动系数和脉动电压与级数的平方成正比 电压降与级数的三次方成正比 d 中频串接直流发生器 采用高频率开关脉冲宽度调制方式调节电压 节能 电压调节线性度好 由于频率提高 几kHz 几十kHz 直流电压波纹非常小 杂散 体积小 U w 接线简单 操作方便 3 直流试验的极性效应为提高外绝缘闪络电压 直流输出电压采用负极性 如采用正极性输出 相当于正极性棒 板电极 在强电场作用下 棒极附近产生电子崩 因中和作用 电子崩中的电子迅速进入棒电极 正离子向板极的运动速度慢而暂留在棒电极附近 使棒 板电极间场强提高 击穿电压降低 平均击穿场强7 5千伏 厘米 负极性输出时 相当于负极性棒 板电极 电子崩中的电子迅速向板极运动 同样 因暂留原因 棒极附近正电荷浓度很大 相当于产生反向电场 使棒 板电极间场强削弱 提高放电电压 平均击穿场强20千伏 厘米 两种极性平均击穿场强相差2 7倍左右 由于负极性输出直流电压的极性效应 提高了外绝缘闪络电压 而加强了对绝缘的考核 4 各主要元件选择 a 保护电阻 为限制放电电流 保护硅碓 微安表及试验变压器 保护电阻值R 0 001 0 01 Ud Id60kV以下R 0 3 05M 电阻表面长度不小于200mm b 滤波电容器 试验小电容量的试品并要求准确读取电流值时例如测量带并联电阻的阀型避雷器电导电流时应加滤波电容器 滤波电容器一般取0 01 0 1 F 对于电容量较大的试品如电缆 发电机 变压器等通常不用滤波电容器 对泄漏电流很小并仅作粗略检查性的试验如测量断路器支持瓷套及拉杆的泄漏电流也可不用 c 高压硅堆 使用电压为2 2UT的反峰电压 并有20 的裕度 多个硅堆串联时 应并联均压电阻 阻值可选1000M 二 试验接线 a 微安表接在高压侧 微安表接在高压侧 不受高压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 测量结果准确 微安表和高压引线采用屏蔽线 b 微安表接在低压侧 微安表接在低压侧 高压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较大 测量结果偏大 c 微安表的保护 R1 UF I AUF 放电管放电电压I A 微安表满刻度电流值L 电感 约10Hm C 旁路电容 0 5 F R2 扩大微安表量程 R1 L PA S A C F R2 三 直流高压的测量1 直流电压平均值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3 测量表计应不低于1 5 分压器不应低于2 5 2 脉动幅值的测量误差不大于实际脉动幅值的10 及其直流电压算术平均值的1 二者数值中较大者 用高电阻串联微安表测量U R II 100微安 500微安R 10M kV用高电阻串联微安表测量用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测量 用分压器与低压电压表测量 R PA A F V R1 R2 U U1 用高压静电电压表测量静电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脉动系数小于2 时 有效值等于平均值 在试验变压器低压侧测量当试品泄漏电流很小时可以采用此方法 在脉动系数很小时 U 试验变压器低压侧有效值电压 v K 试验变压器变比 四 泄漏电流的测量当直流电压加至被试品的瞬间流经试品的电流有电容电流 吸收电流和泄漏电流 电容电流是瞬时电流 吸收电流也在较长时间内衰减完毕 最后逐渐稳定为泄漏电流 试验时 先把微安表短路1分钟 然后打开进行读数 对具有大电容的设备 可取3 10分钟 不管取那个时间 在对前后所得结果进行比较时必须是相同的时刻 良好绝缘内部泄漏电流很小 绝缘表面的泄漏和高压引线的杂散电流将造成测量误差 因此 高压微安表和引线应加屏蔽 试品表面泄漏电流较大时加屏蔽环 因接线方式的影响 先记录未接入试品时的电流 然后从试验结果中减去此电流 五 试验条件和程序1 试验条件 试验宜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试品表面应抹拭干净试验场地应保持清洁试品和周围的物体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因为试品的残余电荷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试验前要将试品对地直接放电5分钟以上2 试验程序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试验一般都结合起来进行即在直流耐压的过程中随着电压的升高 分段读取泄漏电流值而在最后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对试品施加电压时 应从足够低的数值开始然后缓慢地升高电压 但也不必太慢 以免造成在接近试验电压时试品上的耐压时间过长 从试验电压值的75 开始 以每秒2 的速度上升通常能满足上述要求 六 注意事项1 限流电阻 100kV 0 5 1M IdUj击穿时0 02S断电2 二极管电压 半波时 工作电压为二极管工作电压一半3 高压微安表固定牢靠4 试验设备布置紧凑 对地距离足够大 接地牢靠 5 注意表面影响 屏蔽6 对分相设备应分相试验 非试验相接地 7 对小电容设备加滤波电容 8 试验后充分放电 对大容量设备放电要加放电电阻 注意容量 R 200 500 kV放电棒绝缘部分应符合安规要求 10kV大于0 7m 35kV大于0 9m 七 异常情况分析1 指针来回摆动 抖动 有交流分量 加大C 2 指针周期性摆动 周期性放电 3 指针突然摆动 减小 电源回路 增大 试品闪络或内部持续性放电 4 指针数值随时间变化 下降 充电电流减小或被试品表面电阻上升 上升 可能被试品绝缘老化引起 第二节影响因素和试验结果的分析1 高压连接导线对地电流的影响在电场作用下 导线周围的空气发生游离 产生对地的泄漏电流 高压导线屏蔽 2 空气湿度对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当湿度大时 表面泄漏电流远大于体积泄露电流 表面脏污吸潮后 泄漏电流增加较大 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直流试验结果的影响很大 测量的电流应换算到相同温度进行比较 最好温度在30 80 时试验 在此温度范围内泄漏电流变化较明显 4 残余电荷的影响 试品中的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烟台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银川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石嘴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福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綦江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黄山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邯郸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贵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衢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黄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主题公园娱乐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玉米种植课件教学
- 小儿肌炎课件
- 西门子认证工程师实训 项目1:西门子触摸屏画面组态实训1
- 降低血透导管感染率品管圈
- 装配式厕所采购及安装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反假货币测试题库及答案
- DB61∕T 1897-2024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设备信息描述及联网规范
- 盆腔脏器脱垂诊断与治疗
- 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矿山生态修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