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要点_第1页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要点_第2页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要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要点 m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复习要点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阿拉伯人。 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 ,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 ,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 ( 3)指南针的使用 ,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 路 ,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整个世界在起推动下 ,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 3、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 起源于六千年前的 “ 文字图画 ” 。商代形成完整体系。 演变脉络: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总趋势由繁到简。 2 / 3 4、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楷书:始于东汉,笔画详备、结体严整。代表: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的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起于汉初,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东晋王 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 行书:最活跃的书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代表:王羲之兰亭序有 “ 天下第一行书 ” 的美誉。 5、了解元杂剧和京剧的产生: 元杂剧:元朝时,一些士子与民间艺人一起,吸取杂剧和诸宫调之长,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于一炉,形成一种新的戏曲 元杂剧。元杂剧把我国戏剧推向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 京剧: 背景:( 1)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局面;( 2)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 3) 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 形成: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吸取昆曲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