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人禽流感防制分析.ppt_第1页
y人禽流感防制分析.ppt_第2页
y人禽流感防制分析.ppt_第3页
y人禽流感防制分析.ppt_第4页
y人禽流感防制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禽流感预防与控制 羊尖镇卫生院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 被国际兽疫局定为 类传染病 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流行史 禽流感不是一种新病 1878年首次报道了意大利鸡群暴发一种严重的疾病 当时称为鸡瘟 1955年才证实这种鸡瘟病毒实际上是A型禽流感病毒 1981年在第一次国际禽流感会议上正式命名为禽流感 流行史 在有记载的禽病史上 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 每一次严重的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生过本病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暴发了8次禽流感 分别为苏格兰H5N1 1959年 英国H7N3 1967年 澳大利亚H7N7 1975年 英国H5N2 1979年 冰岛H5N8 1983年 美国H5N2 1983年 冰岛H5N1 1991年 等 此后 又暴发了4次禽流感 分别为澳大利亚H7N3和H7N7 巴基斯坦H7N3 墨西哥H5N2 意大利H7N1 主要易感动物 禽流感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983 198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禽流感暴发造成4000万美元的损失 而1994年墨西哥暴发的禽流感比198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暴发的禽流感更复杂 更令人难忘 墨西哥在1981 1982年进行全国家禽的血清学调查中未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感染 1994年5月发现了低致病力H5N2的流行 1995年1月突然变成高致病力毒株 并在普埃布拉州和克雷塔罗州流行 并迅速波及12个州 为了控制疫情 淘汰了1800万只鸡 封锁了3200万只鸡 对13000万只鸡紧急接种疫苗 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 1997年和2001年香港暴发的禽流感 特区政府先后耗资1 8亿港元 两次共扑杀了270万只鸡 2003年荷兰的禽流感是波及最广的暴发 2003年2月底 荷兰的6个农场暴发禽流感 到3月3日 有禽流感疫情的农场升至13家 是由高致病力毒株 H7N7 引起 此次疫情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400万只家禽被隔离 1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 去年在亚洲多国发生的禽流感 导致近2亿只家禽被扑杀 给这些国家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人禽流行性感冒 人禽流行性感冒 以下称人禽流感 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997年5月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 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 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 之后相继有H9N2 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 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 病死率高 发病后死亡率高达50 禽流感的分型 按病原体的类型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 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 其中球形直径80 120nm 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 H 和神经氨酸酶 N 蛋白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 H1 H15 和9个N亚型 N1 N9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 H9N2 H7N7 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 病死率高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 氯仿 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 如氧化剂 稀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卤素化合物 如漂白粉和碘剂 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 65 加热30分钟或煮沸 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 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 在PH 4 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 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 48小时即可灭活 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 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照片中的蓝色部分就是H5N1禽流感病毒 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人体细胞 照片显示H5N1正在攻击健康的细胞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漫画恐怖分子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 鸭 鹅等家禽 特别是鸡 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但是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 从理论上说 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 届时 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 好像流感病毒一样 两种病毒的重组有一个生物学特性 就是禽流感病毒首先发生了变异 但是禽流感对人类还是一种全新的病毒 传播到何种程度会变异 谁也无法预知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 呼吸道和消化道 养鸡场病禽粪便的扬尘 分泌物 唾沫的小颗粒 在空气中进入呼吸道 可能感染人类 接触病禽的粪便后 受污染的手又在饮食中入口 或者饮用被病禽粪便污染过的水 食用病禽下的蛋 都可能致人得病 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 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 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 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的疫点 或与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 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者 或从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目前不排除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有患病的可能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为1 7天 平均2 4天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 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 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 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为发热 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 热程1 7天 一般为3 4天 可伴有流涕 鼻塞 咳嗽 咽痛 头痛和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 腹痛 腹泻 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可出现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胸腔积液 全血细胞减少 肾功能衰竭 败血症 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临床表现 体征 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 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 或酶联免疫法 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 NP 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 还可用RT 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 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 如鼻咽分泌物 口腔含漱液 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 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 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 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 H5N1亚型病毒感染者可出现肺部浸润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肺内片状影 重症患者肺内病变进展迅速 呈大片状毛玻璃样影及肺实变影像 病变后期为双肺弥漫性实变影 可合并胸腔积液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可做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1 流行病学接触史 1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 2 有病死禽接触史 3 与被感染的禽或其分泌物 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 4 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 5 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 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2 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检测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NP抗原阳性 或编码病毒M1或NP的核酸呈阳性结果者3 临床诊断病例 被诊断为疑似病例 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查证据 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并能够排除其他诊断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4 确诊病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 或采用其他方法 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呈阳性结果 或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 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的抗体滴度升高4倍或4倍以上者 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 根据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 或采用其他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为阳性 或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 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均升高4倍或4倍以上 可以诊断为确诊病例 诊断程序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 普通感冒 细菌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 衣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是依靠病原学检查 主要并发症 治疗 一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 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 缓解鼻粘膜充血药 止咳祛痰药等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 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征 治疗 三 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达菲 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 实验室研究表明 它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 一般成人剂量每日150mg 分两次服用 1 12岁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每次给药剂量 每日两次 15kg以内的儿童每次给药30mg 16 23kg每次给药45mg 24kg 40kg每次给药60mg 或40kg以上及13岁以上儿童剂量同成人 2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 Amantadine 和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 早期应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 减轻病情 改善预后 但某些毒株可能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耐药性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选择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成人剂量为每日100 200mg 儿童每日5mg kg 分2次口服 疗程5天 肾功能受损者应酌减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 还应注意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副作用 老年及孕妇患者应慎用 哺乳期妇女 新生儿和1岁以内的婴儿应禁用 金刚乙胺的毒副作用相对较轻 抗流感药物 中医药治疗 参照时行感冒 流感 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1 治疗原则 1 及早使用中医药治疗 2 清热 解毒 化湿 扶正祛邪 出院标准 13岁 含13岁 以上患者原则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 1 体温正常 2 临床症状消失 3 胸部X线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12岁 含12岁 以下儿童应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 如自发病至痊愈不足21天 应住院满21天方可出院 预后 人禽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 感染H9N2 H7N7者 大多预后良好 而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 据目前医学资料报告 病死率约为60 影响预后的因素除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外 还与患者年龄 是否有基础性疾病 治疗是否及时 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等有关 H5N1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的4500个氨基酸只有19个不同 一旦差异性降到10个氨基酸 禽流感就会突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目前的H5N1型病毒株仅能通过禽类传染给人体 但是这种病毒很容易变种 必须防范它与人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株接触进行基因重组 突变出 人传人 的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一旦在人际传播 数亿人生命将受到威胁 从2003年至今 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在东南亚夺去63条生命 目前 禽流感疫情迅速扩散 最西已经蔓延到欧洲的克罗地亚以及英国 流感大流行有三个先决条件 1 出现新的流感病毒亚型 人群普遍没有免疫力 2 该病毒可以感染人 并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3 易人传人 并维持有效的传染链 H5N1病毒已完全满足前两个条件 除了病毒未能在人与人之间有持续地传播外 流感大流行开始的先决条件均已实现 应该说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是不同的病毒 但目前引起亚洲禽流感暴发的H5N1病毒一旦发生突变 它就不再是禽流感病毒了 而成为一种可感染人并由人传人的人类流感病毒 进而引发流感的大流行 三种变异假设 流感流行的风险越来越大是因为 空前的H5N1型禽流感暴发 目前已有十几个国报告有H5N1型禽流感暴发 H5亚型病毒从来没有感染过这么多人 现已有5国130人发病 67人死亡 人的感染病例症状重 累及器官多 病死率过半 多数患者是既往身体健康的儿童与青年人 病毒的致病力越来越强 其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也延长 宿主的范围在扩大 死亡候鸟中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尽管目前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还不多见 但每增加一例人间病例 都会增加一分发生大流行的危险 因为病毒可通过适应性突变或重组获得人传人的能力 建立全球预警系统 全球发病情况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 2003年至2005年全球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共计有 2003年2月 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 1人死亡 2003年2月28日 荷兰暴发H7N7型禽流感疫情 至4月 病毒感染800多家鸡场1100万只鸡 83人感染 一名男子死亡 2004年1月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 其中8人死亡 但未发现人际传染 中国首次公布H5N1禽流感疫情 2004年4月6日 加拿大两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 被确诊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2004年8月 越南再添三人死于H5N1病毒感染 2004年12月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自9月初以来越南的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 2005年1月至2月 越南新发1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其中12人死亡 2005年2月 柬埔寨出现首例禽流感病例 英国一家学术杂志发表研究报告 怀疑越南可能出现人际传染禽流感病毒 2005年3月 越南再添15例人感染H5N1病毒禽流感病毒病例 柬埔寨报告同类诊断一例 2005年4月19日 月 日死于越南一所医院的柬埔寨女青年被确认感染了禽流感 这使柬埔寨今年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人数增至 人2005年6月 越南证实 一名农场工人因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鸡而感染致命性禽流感病毒 该患者并未表现出任何患病症状 但他的血液中携带H5N1亚型感病毒抗体 2005年7月21日 印尼卫生部确认 一名38岁的农场工作人员因感染H5N1病毒死亡 2005年8月至9月 越南卫生部报告新增4例人感染病例 其中3人死亡 2005年10月10日 来自印尼楠榜省的一名21岁的男性青年已被证实感染禽流感 2005年10月10日 土耳其西部巴勒克埃西尔省有 名被怀疑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正在接受治疗 2005年10月19日至23日 10月19日 泰国北碧府帕侬县一名48岁男子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 23日 在北碧府帕侬县新发现的禽流感病毒疑似感染者与死者同乡2005年10月25日 世界卫生组织与印尼卫生部10月25日宣布 印尼出现第四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 2005年10月26日 3名法属留尼旺岛居民被疑在一次泰国旅行中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 2005年10月29日 越南中部广平省洞海市越古医院死亡2人 被怀疑死于禽流感 2005年11月1日 香港凤凰卫视11月8日消息 越南首都河内再有两人证实感染H5N1禽流感 其中1人在11月1日死亡 2005年11月7日 印度尼西亚已确认9起人感染H5N1病例 其中5例死亡 我国防控目标 11月16日 卫生部公布中国确诊三例人禽流感患者 其中湖南两例 安徽一例 安徽省禽流感患者为安徽枞阳县周潭镇农民周毛娅 女 已于11月10日死亡 22日安徽休宁一名确诊为禽流感的病例死亡 1 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 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 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扑杀患病家禽 2 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 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 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 以进一步明确病原 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1 要勤洗手2 鸡肉 鸡蛋要煮熟吃3 要重视疾病预防 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预防4 请重视高温杀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 丙酮等有机溶剂 高温以及紫外线都很敏感 在60度下加热10分钟 在70度下加热数分钟 阳光直接照射40到48小时以及使用常见家用的消毒药品 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切断传播途径 5 不要带孩子去禽类市场6 不要去疫区旅游7 不要与活禽接触如果您在疫区工作生活 请牢记 a 粪便 分泌物是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之一 b 接触家禽后切记要立即洗手并清水彻底洗净上手与前臂c 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8 不要对宠物掉以轻心 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 戴手套 穿隔离衣 接触后应洗手 常用消毒方法 A型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 对诸如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 抵抗力不强 常用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死 如 福尔马林 氧化剂 含氯消毒剂 碱类制剂 稀酸 去氧胆酸钠 羟胺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离子等能将其杀死 该病毒不耐热 60 加热10分钟 70 加热数分钟即可丧失活性 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直射阳光下40 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 紫外线直射可破坏其感染力 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 在野外条件下 禽流感病毒常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 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 就极大地增加了抗灭活的抵抗力 要灭活环境中的病毒 首先应扑杀掉全部发病鸡只 然后对整个圈舍喷洒有效的消毒剂 将有机物包括粪便清除 再用洗涤剂清洗表面 之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福尔马林熏蒸等方法消毒 以杀灭房舍内污染的流感病毒 保护易感人群 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是迅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阻断流感大流行的蔓延 减少和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手段 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经过1年多的攻关 目前已完成了临床前研究 科学家利用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毒种建立了疫苗生产的种子库 对病毒扩增能力 遗传稳定性 灭活效果和工艺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纯化工艺和病毒检定方法 现已完成试验疫苗的制备 动物实验表明所制备的试验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目前 北京科兴与中国疾控中心已向食品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