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岗位对标.doc_第1页
煤业岗位对标.doc_第2页
煤业岗位对标.doc_第3页
煤业岗位对标.doc_第4页
煤业岗位对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曙光煤业有限公司各工种作业标准曙光煤业有限公司各工种作业标准 目目 录录 通通 用用 标标 准准 1 采煤工种作业标准采煤工种作业标准 10 采煤机司机作业标准 10 转载机司机作业标准 16 乳化液泵站司机作业标准 19 移架工作业标准 23 推溜工作业标准 27 清煤工作业标准 29 综采工作面端头维护工作业标准 32 两巷维护工作业标准 36 综采工作面防尘工作业标准 39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回撤工作业标准 42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回撤工作业标准 47 综采工作面电气检修 维护 工通用作业标准 55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检修工作业标准 62 综采工作面胶带输送机检修工作业标准 65 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检修工作业标准 71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检修工作业标准 74 综采工作面支架检修工作业标准 76 综采工作面安全员作业标准 79 综采工作面支柱工作业标准 82 掘进掘进工工种作业标准种作业标准 85 掘进机司机作业标准 85 胶带输送机司机作业标准 89 刮板输送机司机作业标准 94 局部通风机司机作业标准 97 架棚工作业标准 99 防尘工作业标准 104 炮掘清煤工作业标准 106 看溜工作业标准 108 掘进开拓运料工作业标准 111 火工品运输工作业标准 114 装药工作业标准 117 打眼工作业标准 119 砌碹工作业标准 121 锚杆支护工作业标准 127 临时轨道铺设工作业标准 131 掘进机检修 维护 工作业标准 133 掘进开拓质量验收员作业标准 136 掘进开拓安全员作业标准 140 架棚工作业标准 木支护 143 机电工种作业标准机电工种作业标准 146 提升机司机作业标准 146 转变频提升机司机 147 主通风机司机作业标准 152 空气压缩机司机作业标准 153 主排水泵司机作业标准 155 采区水仓及临时小水泵司机作业标准 158 胶带输送机司机作业标准 160 刮板输送机司机作业标准 164 给煤机司机作业标准 168 井下配电工作业标准 170 小型电器修理工作业标准 174 电缆修理工作业标准 176 主 副提升机机械维修工作业标准 178 主通风机维修工作业标准 184 主空气压缩机维修工作业标准 189 主排水泵维修工作业标准 192 电焊工作业标准 196 钳工作业标准 198 维护电工作业标准 206 配电工作业标准 209 采掘跟面电工作业标准 213 运输工种作业标准运输工种作业标准 218 信号工作业标准 218 把钩工作业标准 220 跟车工作业标准 223 轨道工作业标准 225 运料工作业标准 228 大巷清理工作业标准 231 矿车维修工作业标准 233 胶带输送机司机工作业标准 234 绞车司机 237 通风工种作业标准通风工种作业标准 239 测风工作业标准 239 测尘工作业标准 241 瓦斯检查工作业标准 244 风筒工作业标准 247 局部通风机安装工业标准 248 洒水工作业标准 250 通风设施建筑工作业标准 251 巷道维修工作业标准 257 隔爆设施安装工作业标准 259 管路工作业标准 261 打钻工作业标准 263 防尘质量验收员作业标准 267 通风质量验收员作业标准 268 专职放炮员作业标准 271 通风机电维修工作业标准 273 仪器发放工作业标准 276 炸药雷管装卸运输员作业标准 278 井下炸药雷管保管员作业标准 280 瓦斯泵司机作业标准 282 瓦斯抽放打钻工作业标准 285 监测监控工作业标准 289 甲烷传感器调校工作业标准 292 监测监控主控值班员工种作业标准 293 通通 用用 标标 准准 一 班前会一 班前会 1 基本要求 1 1 每个上岗干部和职工 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 了解情况 接受任 务 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1 2 值班队干部 跟班队干部 当班班组长要认真组织好班前会 2 班前会内容 2 1 认真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 指令和有关规定要求 2 2 认真传达上一班的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作业现场情况 2 3 认真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计划 要求和班前准备工作应注意的事 项 2 4 掌握本班上岗职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 2 5 检查职工持证上岗情况 2 6 安排工作中的动态安全联保互保工作 2 7 安排携带本班所需的配件和工具 二 班前准备二 班前准备 1 更衣 1 1 按规定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1 2 井上工 长发挽入帽中 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岗 2 携带 2 1 携带好随身作业工具 保证行动安全方便 2 2 井下工领取矿灯和自救器时 要检查是否齐全完好 性能可靠 2 3 刀 斧等锋利工具应套上护套 以防碰伤他人 2 4 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的人员 要携带完好 准确的便携式瓦检仪上 岗 2 5 需办理有关工作票和入井证的 应提前办好 并注意随身携带 2 6 所有工种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工作资格证 无证不准上岗 2 7 高空作业人员 应检查 携带合格的保险带和安全帽 三 入井三 入井 1 入井人员下井时都必须接受检身 2 入井人员必须遵守入井制度 服从管理人员指挥 3 不准在轨道巷穿越 必须走规定的行人绕道 4 携带超大物件和运送火工品人员乘车 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程规定 服从管理人员安排 不准强乘 四 井下行走四 井下行走 1 在运输大巷行走 1 1 要严格执行矿井大巷运输管理制度 2 在采区巷道行走 2 1 严格认真执行巷道行走规定 坚持 行车不行人 行人不行车 2 2 进出工作面 应尽可能走胶带运输巷 严格禁止在胶带或溜子上 行走 扒乘 横跨必须由人行过桥通过 2 3 跨越钢丝绳时要小心谨慎 无论何时都不准骑着钢丝绳行走 通 过弯道 要走钢丝绳外侧 2 4 通过弯道 交叉口 风口等时 都应一停 二看 三通过 随时 注意来往车辆 2 5 在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 随时注意路面和巷道支护情况 2 6 在采区巷道行走 通过一道风门后 必须随手关闭 严禁同时打 开两道风门 3 携带物品行走 3 1 携带长件器具行走 要注意力集中 避免碰伤人或电灯线等 尤 其不能碰触电机车架空线 3 2 多人扛抬设备或物料行走 要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 取得同意后 停车在行人 扛抬行走要协调配合 相互照应 安全抬运 3 3 携带火工品行走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保持一定距离 中 途不准逗留 4 在采掘该怎么行走 4 1 在采掘工作面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 并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 2 采掘工作面行走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 不准在溜子道内走 严禁 在支护不全或顶 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4 3 班中餐时 要先关闭生产设备 到指定地点或安全地点就餐 4 4 不准随意跨越胶带 溜子等云设设备 应走行人过桥或打招呼停 机后再过 如确因工作需要 必须要有相应措施 4 5 不准随意进入无支护的煤墙旁 如确应工作需要 必须要有相应 措施 4 6 不准在工作面互相打闹嬉戏 也不准钻进采空区作业 休息 更 不准在井下睡觉 4 7 采掘工作面因故听风 要自动停止工作 并在班组长的指挥下及 时 有序撤离工作面 5 其他井下行走要求 5 1 所有下井职工 都应熟悉行走路线 特别是避灾线路 熟悉本矿 井规定的各种信号 巷道标志等 5 2 井下人员行走应有序地结伴而行 并不要乱动沿途设备 爱护各 类设施 5 3 通过设有打车栏 挡车门的地方 打开通过后要随手关闭 5 4 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 严禁擅自进入 5 5 通过个别负压较大的风门时 应先打开卸压孔卸压 两人以上合 作打开风门 等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 并同时关上卸压孔 5 6 从有人工作的立体交叉巷道上面通过时 要先联系再通过 5 7 行进中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 必须停止行进 听从警戒人员的指 挥 5 8 沿途如发现支护设施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失爆 以及有特殊 烟雾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 都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 并采 取力所能及的相应处理措施 同时作好自我保护 5 9 无论乘车或行走时 非紧急情况 不准任何人随意乱发各种紧急 信号 5 10 井下职工班中及班后乘车 行走 乘罐等 都必须严格执行本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五 自救互救五 自救互救 1 井下瓦斯 煤尘爆炸事故 1 1 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 脸朝下 有水沟的地方要 卧倒在水沟侧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1 2 爆炸瞬间 要尽力屏住呼吸 1 3 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1 4 沿避灾线路 逆着风流方向走 尽快进入新鲜风流 离开灾区 2 井下火灾事故 2 1 1 马上切断电源 2 1 2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 1 3 向调度室汇报 2 2 撤退 2 1 1 马上切断电源 2 1 2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 1 3 向调度室汇报 2 2 1 马上戴好自救器 2 2 2 位于进风侧时沿火焰相反方向撤离 位于回风侧时 顺风撤退 3 井下水灾事故 3 1 位于透水点上方 沿上山方向撤离 3 2 位于透水点下方 拽住管路等物体闯过水头 迅速撤离 3 3 撤离通路被水隔断 3 3 1 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 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躲避 3 3 2 发出呼救信号 间断地敲打铁器或煤墙等 3 4 老空 老窑透水 3 4 1 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尽快撤离 六 创伤急救六 创伤急救 1 止血 1 1 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 近心端 1 2 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2 骨折 2 1 肢体骨折 2 1 1 用夹板或木板 竹片等将骨折固定 避免部位移动 开放性骨 折 必须先止血 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 2 2 腰椎骨折 2 2 1 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 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2 3 颈椎损伤 2 3 1 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 保证颈部固定不动 3 颅脑外伤 3 1 将伤员置于平卧位 保持气道畅通 3 2 若有呕吐 应扶好头部和身体 使头部或身体同时侧转 防止呕 吐物造成窒息 4 不明损伤 4 1 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4 2 迅速向调度汇报 5 搬运伤员 5 1 腰椎 骨盆 胸外伤员 5 1 1 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 5 1 2 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 肩背部及腰部 臂部 下肢 的下方 5 1 3 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 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板上 5 2 颈椎骨折伤员 5 2 1 由一人专用固定头部 严格防止左右扭动 5 2 2 其他人分别托住肩 腰 臀部及两下肢 5 2 3 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 用两件衣服 或其他代替物 卷 成枕状物 塞在伤员头颈部两侧 5 3 行走 5 3 1 担架运送时 伤员头部在后 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 5 3 2 行走时要保持平衡 七 触电急救七 触电急救 1 脱离电源 1 1 迅速切断电源 1 2 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 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 解脱触电者 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棒 木板 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 脱 2 心肺复苏 2 1 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 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 2 2 口对口呼吸 将一只手置于伤者颈部将其颈部托住 另一只手掌 置于伤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仰 使气道畅通 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 鼻翼 深吸一口气 与伤员口对口紧合 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 每次吹 1 1 5s 如触电者牙关紧闭 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2 3 胸前拳击 右手握拳 掌心向上 从距胸壁上方 20 30cm 高处 用中等力量快速猛击胸骨中 下 1 3 交界处 1 2 次 立即触诊颈动脉 2 4 胸外按压 2 4 1 伤员仰卧硬板 如无此条件也可使伤员直接仰卧于地上 抢救 者立或跪于伤者一侧 将一手掌置于伤员胸骨下 1 3 处 使掌宽于胸骨长 轴平行 另一手掌叠加其上 双臂伸直 上身前倾 依靠抢救者的体重 肘及臂有节凑地垂直按压胸骨 按压时用力要适中 不宜过猛 每次按压 以使胸骨下陷 3 5cm 为宜 然后迅速放松 使胸骨恢复原位 2 4 2 操作频率 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 每分钟 80 次左右 每次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 单人抢 救时 每按压 15 次后吹气 2 次 双人抢救时 每按压 5 次后由另一人吹 气 1 次反复进行 两次吹气应在 5 6s 内完成 3 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3 1 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 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到场 八 消防急救八 消防急救 1 电器着火 1 1 迅速切断电源 1 2 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到数次 一手握住喷嘴 另一手向上拉起圈 环 握住提柄提起机身 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 2 非电器着火 2 1 将泡沫灭火器颠倒 握住提柄 提出机身 将喷嘴对准火焰扑救 九 自救器操作九 自救器操作 1 过滤式自救器 1 1 佩戴 1 1 1 取下橡胶保护罩 1 1 2 用大拇指掀起红色开启扳手 撑开封锁条 以拇指和食指用力 拉开封口带 1 1 3 揭开和扔掉开鼻夹 1 1 4 握住头带把药罐从下部外壳拉出 1 1 5 从口具上拉开鼻夹 1 1 6 把口具片塞进口内 用牙将口具片牙垫咬紧 口具片含在齿外 唇内 马上开始用口腔呼吸 1 1 7 拉开鼻夹 夹紧鼻子 1 1 8 摘下安全帽 把头带套在头顶上 1 1 9 带上安全帽 撤离危险区 1 2 使用 1 2 1 撤离时 要匀速快步行走 保持均匀 当感到呼吸困难时 可 放慢行走速度 1 2 2 行进中只能用嘴呼吸 防止碰掉鼻夹后用鼻孔吸气引起中毒 1 2 3 佩戴自救器呼吸时 会有干 热感觉 不可将口具取下属正常 工作现象 必须一直佩戴到达安全地点 1 2 4 佩戴时 如果外壳被碰伤 不能取下过滤药罐情况下 带着下 部外壳也能呼吸 为减少牙齿的负担 可能用手托住罐体行走 2 1 佩戴 2 1 1 扯封口带 搬开压片 将自救器压在左胸前 用右手指扣住开 启环 用力把封口带拉开扔掉 2 1 2 分盒 两手紧握自救器两端 用力在左大腿上把外壳磕开 将 自救器拿到腹前 把上下外壳完全掰开 2 1 3 脱外壳 用一只手握住下部外壳 另一只手把上部外壳用力扯 掉 2 1 4 套背带 扔掉上部外壳后 将呼吸导管的一侧贴身 把背带套 在脖子上调整好 2 1 5 咬口具 把出口具赛后 将口具送入口内 用牙咬紧口具的咬 口 把口具片含在齿外唇内 紧闭嘴唇 2 1 6 上鼻夹 把鼻夹的弹簧轻轻拉开 将鼻夹夹住鼻子 用嘴呼吸 2 1 7 绑腰带 将腰带绑在腰上 防止自救器左右摆动 2 1 8 绑口水降温盒带 将设在口水降温盒两边的绑带 顺着面部绕 过两耳 系于头后 2 2 使用 2 2 1 当甩掉上部外壳后 硫酸瓶被击碎发现气囊为鼓 立即用嘴从 口具端将气囊吹鼓 然后戴上自救器缓慢步行 带药品放氧后 在快速行 走 2 2 2 在行走过程中 呼吸时有干热感觉 此时不可将口具取下 属 自救器正常工作现象 必须佩戴一直到安全地点方可取下 2 2 3 佩戴使用中 口腔产生的唾液 可以自然流入口水盒中 2 2 4 行走中 如遇到冒落危险地区时 可快步通过 当快速行走一 段路后 会感到呼吸阻力大 气不够用 此时可放慢脚步缓慢一下 才能 正常呼吸 采煤工种作业标准采煤工种作业标准 采煤机司机作业标准采煤机司机作业标准 一 班前准备一 班前准备 执行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二 接班二 接班 1 进入接班地点 1 1 准时进入工作面 对沿途有关设备 支护情况进行检查 在机组 位置交接班 2 询问工作情况 2 1 询问交接司机上班设备 运行情况 割煤情况 工作面的地质变 化情况和出现问题的处理情况 3 现场检查 3 1 检查工作面采高及顶 底板状况 3 2 齿轮联接 电缆及水管的完好情况 3 3 割煤机滚筒的截齿损坏情况 3 4 机道和大溜及采煤机前后的障碍情况 3 5 检查刮板输送机的溜槽联接 挡煤板导向管的联接 是否完好 3 6 随行随检查电缆槽上有无大块煤矸 电缆托卡 连接环有无脱销 裂缝现象 3 7 电缆水管悬挂位置 有无破口滴漏现象 拖电缆的连接环 销是 否符合规格 3 8 支架片帮板 前探梁状况 刮板输送机平直程度及跑道情况 4 问题的处理 4 1 根据采煤机的运行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验收员或班组长协同 处理 遗留问题 落实责任向上汇报 5 履行交接手续 5 1 履行接班手续 准备上岗作业 三 作业三 作业 1 作业前的准备 1 1 静态检查 1 1 1 检查采煤机手把 按钮 旋钮 人员站在挡煤板与支架前立柱 之间 身体距机身 500mm 左右 逐个检查手把 按钮 旋钮 1 1 2 检查喷雾 冷却装置及水压和流量 人员站在同位置上 打开 截止阀 观察前后滚筒喷雾的压力 流量 发现有堵塞现象及时处理 不 通水 不准开机 1 1 3 人员站在电缆上 俯身依次检查冷却水的流量 压力 若正常 关闭截止阀 1 1 4 检查各部流量 油温及有无漏油现象 打开机组隔离开关及截 割部位离合器 1 1 4 1 牵引部 机头 机尾调高泵及齿轮油位时 人员站在电缆槽 上 把油口周围浮煤清理干净 打开油盖 观察油位 发现不够时应及时 加足 过滤器按规定更换 1 1 5 检查各部连接件及各部连接螺丝有无变形 松脱现象 如有要 及时更换紧固 1 1 5 1 各部的螺丝要齐全 完整 1 1 5 2 紧螺丝时 用力要稳 先轻后重 不要用力过猛 最好使用 力矩扳手 1 1 6 检查截齿 远距离观察滚筒截齿 是否齐全 有无缺齿和断齿 现象 有相邻两个或总数在五个以上丢失 损坏应及时更换 补齐 1 2 更换截齿 1 2 1 把牵引部速换向手把打到 0 位 摘掉滚筒离合器 启动电机 搬动机头 机尾调高手把使滚筒升到无负荷为止 1 2 2 切断电源 打开隔离开关 闭锁刮板输送机前方距煤墙 300mm 处 双手抱紧截齿 向下用力转动滚筒 边转边观察 1 2 3 更换时 把齿座转至与人员齐胸 把坏截齿消剁掉 取出坏截 齿 然后按正确方向把新截齿按到齿座上 打上固定销 1 3 动态检查及试运转 1 3 1 将左右截割部离合器手把打到 0 位 闭锁刮板输送机 1 3 2 将采煤机和输送机的 急停闭锁 拉链开关打到 接通 位 1 3 3 将电控箱隔离开关打到 接通 位 1 3 4 将采煤机和输送机的旋转控制开关打到 接通 位 1 3 5 将牵引速度手把打到 0 位 1 3 6 正司机用手指点动按钮 2 次 若报警信号正常 则按紧按钮 使电机启动 1 3 7 正司机接近右电机仔细倾听其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平稳 电机 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若正常 则按停止按钮 使电机断电 1 3 8 在电机快要运转时 缓慢合上前后截割部离合器 1 3 9 解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闭锁向输送机司机发出开机信号 并 向周围作业人员喊话 10s 后 按启动按钮 使电机启动 观察滚筒转动 是否正常 1 3 10 试验左右调高手把或按钮是否方向正确 动作可靠 调高后摇 臂有无自落现象 1 3 11 旋转调速手把 观察机身是否随手把旋转而相应地向正反方向 牵引 2 开机 2 1 启动开机报警器或发出灯光信号 过 3s 后 打开供水管路截止喷 水正常后 发出开机信号 2 2 合上电器隔离开关 按启动按钮 电动机启动后 按动机头机尾 调高按钮 把两滚筒升平 然后按电机停止按钮 在电机落转时 分别合 上前后滚筒离合器 然后再启动电机 2 3 升前滚筒 使之达到规定采高 落下后滚筒 使之落到底板 2 4 转动调速换向旋钮 根据实际牵引方向把旋钮转动到合适位置 3 截煤 3 1 主司机操作 3 1 1 主司机站在机组牵引部处 使用电牵引采煤机时 站在控制端 位置 身体距机身 500mm 左右 随机组运动而前移 牵引速度要由慢加快 保证机组运行平稳 3 1 2 观察刮板输送机运转情况 注意电缆拖移装置是否正常 倾听 机组各部的运转声音有无异常 手感各运转部位有无超湿现象 3 1 3 坚守工种 追机作业 随时注意停机信号 3 1 4 根据煤层顶班情况及运转能力 随时调整机组截煤速度 严格 控制采高 严禁采高大于支架的最大支护高度 3 1 5 经常观察压力表的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不能忽高忽低以防 损坏液压元件 3 1 6 机组运行中 滞后前滚筒一组支架 要及时打出防片帮板 3 2 前滚筒司机的操作 3 2 1 前滚筒司机要站在截割部或断头处进行操作 调整好滚筒的高 度后 要在支架前后立柱之间行走 3 2 2 机组运行中 及时把前滚筒前一组支架防片帮板收回 3 2 3 随时注意前滚筒运转情况 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前滚筒的高度 不超高 不超低 保证顶班平直 3 2 4 发现电缆槽中有大块煤矸时 要及时清出 3 3 后滚筒司机的操作 3 3 1 后滚筒司机行走位置同前滚筒司机 3 3 2 根据底板情况 随时调整后滚筒的高度 保证割出的底板平直 3 3 3 随时注意电缆 刮板输送机的运行状况 发现挤卡 堵涌煤或 出现特殊情况 应立即向主司机发出紧急停机信号 及时闭锁刮板输送机 或停机防止事故放松及扩大 3 4 断头截煤 3 4 1 机组距断头 尾 5m 时 降低牵引速度 一名副司机操作调速 手把 另一名副司机操作前滚筒调高手把 正司机站在断头架间观察指挥 当前滚筒深入巷道半个滚筒 停止牵引 3 4 2 斜切进刀 割通机头 尾 后 司机恢复到原操作位置 落下 前滚筒 升起后滚筒 反向牵引沿弯曲斜切进刀 运行到机组完全进入直 线段为止 3 4 3 割三角煤 弯曲段刮板输送机推直后 机组调高前滚筒 落平 后滚筒 正向牵引割三角煤 当割通煤壁 半个滚筒伸入巷道时为止 司机操作位置见 3 4 1 3 5 机组在上分层工作面铺顶网时 机组在行走过程中 根据煤墙和 顶板状况及时通知联网工在机组行走前方 3 5 架提前回逼帮板 通知联网 工将网牢固地吊在支架顶梁上 断头处由断头维护工吊网 保证机组正常 通过 防止撕网 随后移架工移架后放下网 升起防片帮板 3 6 采下层工作面顶板破碎时 机组司机要与支架工默契配合 掌握 好机组的行走速度 及时收防片帮板和超前移架支护 防止漏顶事故发生 4 停机 4 1 正常停机 4 1 1 将牵引速度减慢并置于 零位 4 1 2 待截割滚筒将浮煤排净时 按下停机按钮 4 1 3 关闭冷却喷雾截止阀 4 1 4 若须长时间停机 打开左右截割部及破碎机离合器 将主断路 器置于 零 位 并按下终端电源 采煤机在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可直接按动采煤机紧急停止按 钮 事先紧急停车 4 2 紧急停机 4 2 1 采煤机负荷过大 电动机发生闷车现象时 4 2 2 顶底板 煤壁有透水预料 附近片帮严重或冒顶时 4 2 3 采煤机内部发生异常响声时 4 2 4 电缆拖移装置被卡住拉断或出电缆槽时 4 2 5 出现危及人身安全或其他事故时 4 2 6 瓦斯超限 瓦斯监视装置连续闪光并发出瓦斯报警时 4 2 7 牵引手把或 停止 操作按钮失灵时 4 2 8 供水装置无水或喷雾有故障时 4 2 9 采煤机上方刮板输送机上发现大块煤 矸 杂物或支护用品时 4 2 10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停止运转或挡煤板与溜槽错口较大 影响采 煤机通过时 5 特殊问题的处理 5 1 顶板破碎时 应降低牵引速度 落前滚筒割底煤 升后滚筒割煤 到采高 2 3 处 5 1 2 追机及时移架支护顶板 再按正常程序割煤 5 2 煤层出现石包影响割煤时 割煤不准强行作业 应放炮震酥后 缓慢通过 5 3 顶板出现网包时的割煤 5 3 1 网包比较完整 可事先通知支架工和班组长协助配合停机处理 可用道板放在网包下 道板垂直煤墙放置 再用单体柱顶住道板慢慢升起 然后再道板下支架顶梁上 穿上平行大板 升起支架 把网包托起 回掉 单体柱 机组可慢慢通过 5 3 2 网包小宜不完整时 用以上方法把顶板维护好后 再用短线钳 把裸露下来的网剪掉 机组方可通过 5 3 3 处理网包时 要停止采煤机 闭锁刮板输送机且有专人看管开 关 班组长现场指挥 没有开机信号 不得擅自开机 5 4 如遇刮板输送机不平区段 应超前进行处理后再作业 或者事先 通知推溜工 利用支架推移装置 把刮板输送机冲直 或通知刮板输送机 司机和班组长停机吊溜 处理凹凸处 及时掌握滚筒的卧底量保证工作面 煤墙 刮板输送机的平直度 5 5 机组前方出现大块煤时 停机闭锁刮板输送机 人工把煤矸打碎 然后解除刮板输送机闭锁 重新启动采煤机 5 6 电机牵引超负荷时 应立即降低牵引速度 四 交班四 交班 1 交班前的准备 1 1 落平滚筒 打出停机位置防片帮板 维护好顶班 闭锁机组 1 2 将采煤机身上的杂物清扫干净 整理好电缆 水管 2 向接班人汇报 2 1 向接班人汇报本班工作情况 3 接受接班人现场检查 3 1 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4 问题处理 4 1 发现问题立即协同处理 4 2 对遗留问题 落实责任向上汇报 5 履行交接手续 5 1 履行交接手续 6 下班 6 1 执行 通用标准 6 2 上井汇报 填写记录 转载机司机作业标准转载机司机作业标准 一 班前准备一 班前准备 执行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二 接二 接 班班 1 进入接班地点 1 1 准时进入规定的接班地点 同上班转载机司机进行现场交接班 2 询问工作情况 2 1 询问设备运转状况及存在问题或发生的事故 故障的情况 3 现场检查和设备的试运转 3 1 检查作业范围巷道的支护是否完好 顶帮维护是否可靠 浮煤杂 物是否清净 有无积水 淤泥等 3 2 通知电工把开关置于关闭位置 并可靠闭锁 然后从机头到机尾 逐段检查 3 3 检查传动装置 电机 减速器及各部分螺栓是否齐全 完整 符 合要求 减速器液力联轴是否有渗油 漏油现象 油量适当 3 4 检查信号开关是否灵活可靠 机头喷雾装置是否完好 3 5 沿巷行走 检查刮板 挡煤板及电缆 水管情况 是否有短缺 损坏 挤压 歪斜现象 3 6 检查转载机的迁移装置是否正常 转载机内部是否有杂物 3 7 检查机尾五星轮的情况 机尾锚固盖板及与工作面运输机搭接状 况 行人过桥 防护链是否完好 符合要求 3 8 检查行走小车是否转动灵活 有无绊卡和掉道现象 3 9 检查完毕后 交接双方站在操作台前 解除闭锁 发出开机信号 确认无人在转载机内部和周围时 按下启动按钮 启动时要点动开机一次 然后空负荷运转二周 3 10 交接司机要注意观察转载机运行状态是否平稳 声音是否正常 电动机 减速器 液力联轴器是否符合要求 4 问题处理 4 1 把发现问题 要求上班司机及时进行处理 如当场处理不力 应 澄清责任 妥善移交 4 2 履行交接班手续 准备上岗作业 5 履行手续 三 作业三 作业 1 作业前的准备 1 1 接班后 首先处理上班遗留的问题 1 2 再进行一次工作环境的检查 确认无问题时 准备开机 2 开机 2 1 打开转载机机头的喷雾 站在操作台前 注意听取刮板输送机司 机发来的开机信号 2 2 向胶带司机发出准备开机信号 等胶带司机发出开机信号 胶带 开动后 向刮板输送机司机打准能开机信号 2 3 刮板输送机发出传回信号后 点动开机一次 正常后 向胶带司 机发出已开信号 按下启动按钮 3 运行 3 1 开机后 注意观察转载机运行情况 看其是否平稳 有无断链及 损坏刮板现象 有无异常声音 3 2 运行一段时间后 检查电机 减速器 液力联手器及大轴 温度 是否过热 如 70 认真分析原因 停机处理 停机程序是 先停采煤机组再停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 3 3 运转中注意胶带和刮板输送机发给的停机信号 接到信号应立即 停止转载机 停机程序先停采煤机组再停输送机 转载机和胶带运输机 接到开机信号后再开 重载启动应点动启动 3 4 当转载机上煤流不匀 有堆煤时 可用点动方法缓冲集中载荷 以防止胶带撒煤 3 5 注意胶带运行状况 发现跑偏 应立即停止转载机 并向胶带司 机发出停机信号 胶带正常后 再开机 3 6 运转中随煤下来的木料及其他物料应及时取出 禁止长时间空负 荷运转 3 7 转载机需前移时 必须清理机道上的浮煤 矸石 杂物使机道畅 通 悬挂好转载机附近电缆 油管 防止挤伤 砸破 推移过程中 时刻 注意转载机滚轮与滑道吻合情况 防止转载机掉道 4 停机 4 1 转载机停机前要将转载机内的煤拉净 然后关闭机头喷雾 按下 停机按钮 5 特殊问题处理 5 1 推移转载机时 发生掉道应先用油压千斤顶将跑车架顶起 然后 再用油压推溜器将机头摆正 使滚轮对准滑道 随后落下千斤顶 妥善放 置 四 交班四 交班 1 交班前准备与自查 1 1 认真检查各部位 看其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2 清理责任区浮煤 杂物等 将浮煤清入溜内拉走 2 向接班人汇报 2 1 向接班人汇报本班工作情况 3 接受接班人员现场检查 3 1 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4 问题处理 4 1 发现问题立即协同处理 4 2 对遗留问题 落实责任向上汇报 5 履行手续 5 1 履行交接手续 6 下班 6 1 执行 通用标准 6 2 上井汇报 填写记录 乳化液泵站司机作业标准乳化液泵站司机作业标准 一 班前准备一 班前准备 执行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二 接二 接 班班 1 进入接班地点 1 1 接班司机由运巷进入工作面 并检查工作面供液系统情况 最后 回到泵站 行走时 应观察单体柱及液压系统有无明显漏串液迹象 发现 问题及时汇报班组长或通知支架工进行处理 2 询问工作情况 2 1 司机到达泵站后 与交班司机进行现场交接班 并主动向上班司 机了解设备运转情况 出现问题及处理结果 3 现场检查 司机接班后 把控制手把扳到切断位置并锁好 按照作业要求进行检 查 3 1 泵站及其附近巷道安全情况 3 2 泵站的各种设备清洁情况 3 3 减速器的油位的密封是否符合要求 3 4 检查各截止阀的手柄是否灵活可靠吸液阀 卸载阀及工作面回液 阀是否在开启位置 向工作面供液的截止阀是否在关闭位置 各种压力表 是否齐全完整 动作灵活 3 5 主要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各类手把转动是否灵活 3 6 检查活塞曲轴是否完好 3 7 检查液压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可靠 有无漏液现象 供液管路吊 挂整齐 有漏液时应先更换液压管或密封件 3 8 检查曲轴箱油位是否在红绿线之间 必要时打开上部油盖检查油 质是否合格 油量不够时及时添加 3 9 打开柱塞上盖 检查油池油量是否充足清洁 并通过观察柱塞上 有无油膜 判断油路是否畅通 3 10 观察乳化液 肉眼观察邮箱乳化液是否清洁 液位是否合乎规 定 用浓度计测定乳化液浓度是否在 3 5 之间 不符合时予以调整 3 11 检查电气设备和操作按钮是否完好灵敏可靠 电气设备应安装 在无淋水的干燥地点 如不能避开淋水时 应妥善遮盖 4 问题处理 4 1 上下两班司机把检查发现的问题落实清责任 现场交接 5 履行手续 5 1 履行交接班手续 三 作业三 作业 1 作业前准备工作 1 1 进入工作工种 做好泵站的开启准备 用手打开泵站吸液管 回 液管上的截止阀 并将卸载阀组上转轮逆时针旋转松开 使其处于卸载状 态 1 2 接到工作面用液开车信号后 通知电工送电 将开关手把打至 运行 位置 点动电机 观察电机转向与乳化泵体上箭头方向是否相符 如不相符则必须及时换向重新试验 2 启动 2 1 按下启动按钮使电机启动 注意电机运转是否平稳 声音是否正 常 有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机 查明原因后重新启动 2 2 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卸载阀组手轮 观察压力表不动作 检查泵 是否吸空或压力表有无损坏 2 3 压力表指示正常后 打开供液截止阀向工作面送液 3 运行 3 1 泵站正常运行中 司机要随时注意电机和液泵运转是否平稳 有 无异常噪音抖动 管路滴漏等现象 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查明原因 3 2 每隔 30min 用手触摸电机外壳 泵体等处 检查温度是否正常 发现超温要立即检查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3 3 随时观察压力表指示值变化情况 若压力表指示过高或过低要及 时查明原因 按操作规程要求 针对处理 3 4 每隔 15min 观察一次液箱中的液位变化情况 乳化液箱的液位 不得过低以免吸空 随时补放乳化液 每隔 2h 用浓度计测定一次乳化液 浓度 不在 3 5 范围时要及时加以调整 3 5 柱塞润滑是否良好 各接头和密封是否严密 无滴漏 3 6 电流表指示正常 准确 控制按钮 信号通讯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4 停泵 事故停泵和收工停泵部应按以下顺序操作 4 1 打开手动卸载阀和短路截止阀 4 2 按下泵的停止按钮 4 3 将磁力器换向开关手把置于 0 位进行闭锁 4 4 发现下列情况的 应立即停泵 1 异声异味 2 温度超过规定 3 压力表指示压力不正常 4 乳化液温度超过规定 浓度达不到或超过规定乳化液箱中液面 低于规定位置而自动配液装置仍未启动 5 过滤器损坏或被堵不能过滤 6 供液管路破裂开 大量漏液 7 发现泵体损坏吹密封 蓄能器卸载阀 安全阀 压力表等保护 装置失效时 5 特殊问题处理 5 1 更换新泵时 要将泵站到工作面高压管内的余压释放 5 2 修理 更换主要供液管路 应停泵 关闭主管路截止阀 不带压 修理的更换各种液压件 5 3 乳化液箱中液位低于规定下限时 泵站自动配液装置应启动配液 无自动配液装置的泵站 应在专用的容器内进行人工配液 配液时应把乳 化液油掺倒在水中 严禁把水掺倒在乳化油中 5 4 不得擅自打开卸载阀 安全阀 蓄能器等部件的铅封和调整部件 的动作压力 5 5 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得关闭泵站的回液截止阀 5 6 除接触器触头粘住时 可用隔离开关停泵外 其他情况下只许用 按钮停泵 四 交班四 交班 1 交班前准备与自查 1 1 接到下班停机命令之后 停泵 把自己管辖的设备工具等认真检 查一遍 将设备存在的问题收集 整理 记清 1 2 将泵站卫生彻底打扫一次 在泵站处等待下一班司机接班 2 向接班人汇报 2 1 向接班人汇报本班工作情况 3 接受接班人现场检查 3 1 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4 问题处理 4 1 发现问题立即协同处理 4 2 对遗留问题 落实责任向上汇报 5 履行手续 5 1 履行交接手续 6 下班 6 1 执行 通用标准 6 2 上井汇报 填写记录 移架工作业标准移架工作业标准 一 班前准备一 班前准备 执行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二 接二 接 班班 1 进入接班地点 1 1 支架工应准时进入指定接班地点 进行现场交接班 2 询问上班情况 2 1 了解上班支架工工作情况和顶板支护情况及遗留问题 3 工作面现场检查 3 1 与上班支架工一起认真查看各组支架的顶板维护状况和支撑情况 各组支架的完好 可靠情况 操作手把是否打在零位 4 问题的处理 4 1 查出的问题 现场落实责任 向班组长 验收员汇报 5 履行手续 5 15 1 履行交接班手续 准备上岗作业 三 作业三 作业 1 作业前准备工作 1 1 打开架间喷雾装置 观察水量 水质 喷雾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及时疏通和更换不合格的喷头 1 2 检查架前端 架间有无冒顶 片帮危险及支架有无歪斜 倒架咬 架 架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顶梁与顶板接触是否严密 支架是否成一直 线或甩头摆尾 以及顶梁与掩护工作状态 1 3 检查支架清煤情况 浮煤厚度不准超过规定要求 保证推移畅通 1 4 检查液压件 高低液压管有无损伤 挤压 扭曲 拉紧 破皮断 裂 阀组有无滴液 支架有无漏液卸载现象 操作手把是否齐全 灵活可 靠 置于中间停止位置 管接头有无断裂 是否缺 U 形销子 泵站供液后 检查操纵阀和安全控制阀是否有串漏液和不灵活现象 1 5 检查结构件 顶梁 掩护梁 侧护板 千斤顶 立柱 推移杆 底座箱等是否开焊 断裂 变形 有无联结脱落 螺钉是否松动 压卡 歪扭等 1 6 检查支架各立柱的卡块 串杆销 推移装置及各部千斤顶连接是 否齐全可靠 1 7 检查电缆槽挡煤板 有无变形 槽内的电缆水管 照明线 通讯 线敷设是否良好 挡煤板 铲煤板与刮板输送机连接是否牢固 溜槽口是 否平整 采煤机能否顺利通过 1 8 照明灯 信号闭锁是否安全 灵活可靠 1 9 有无立柱伸缩受阻及前梁不接顶现象 1 10 铺网工作面 网铺的质量是否影响移架 联网铁丝接头能否伤人 1 11 坡度较大的工作面 端头三组端头支架及刮板输送机防滑锚固装 置 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正常移架 2 1 机组割煤过后及时移架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移架措施和步 骤 2 2 人员应站在支架前后立柱间 准确操作应动的手把 同时注意观 察动作部位情况 移架顺序 2 3 放下防片帮板 收回侧护板 先降后柱 再落前柱和前梁 确认 支架已离顶卸载 停止顶梁下落 再扳动推移手把 把支架向前移到相应 的位置 支架到位后 推移手把回 0 位 2 4 升前柱和前梁 随后升后柱 确认支架达到初撑力要求后 打出 侧护板和防片帮板 所有手把停止动作后 都要及时达到零位 2 5 移架时 尽可能要少降快移 支架不得歪斜 咬架 移架后 支 架成一直线 其前后偏差和支架中心距要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2 6 顶梁与顶板接触后 手把应再继续给液一段时间 确认达到支撑 要求 再回 0 位 以保证支架初撑力 前梁与顶梁上部不许空顶 不 准出现点接触 线接触 保证面接触 以达 满吃劲 2 7 支架工应随工作面采高变化 及时调整立柱长段 支架支撑高度 不得超出允许支撑范围 过高以防失效和 定型 过低以防成 死架 支架应垂直顶底板 前倾后仰和左右歪斜不准超出规定范围 2 8 移架范围 无特殊端头支架时 应移至巷道两帮 有端头支架时 一般移到端头架处 3 过断层 空巷 顶板破碎及煤墙片帮严重时的移架 3 1 视情况可超前移架 及时支护 移至作业规程规定的最小控顶距 3 2 一般采用待压移架法 少降前梁轻带负荷移架 即同时打开降柱 及移架手把 及时调整降柱手把 使破碎矸石滑向采空区 移架到规定步 距后立即升柱 移架后 再给液保证支架初撑力 3 3 梁端有冒漏征兆 网包或在冒顶下移架 应及时汇报班组长 以 便根据情况 采取必要措施管理后 再移架 3 4 过断层时 应按作业规程规定严格控制 防止压死支架 3 5 过下分层巷道或溜煤眼时 除超前支护外 必须确认下层空巷 溜煤眼已充实后方准移架 以防通过时下塌造成事故 4 坡度较大的工作面移端头支架 4 1 必须两人配合操作 一人负责前移支架 一人操作防倒 防滑千 斤顶 4 2 移架前将三根防倒 防滑千斤顶全部放松 4 3 先移第三架 再移第一架 最后移第二架 四 交班四 交班 1 交班前准备与自查 1 1 交班前 支架操作人员应整理好工作现场和工具 清理支架上的 浮煤 1 2 仔细检查一遍液压管路 操作手把及各部连接和支护情况 2 向接班人汇报 2 1 向接班人汇报本班工作情况 3 接受接班人现场检查 3 1 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4 问题处理 4 1 发现问题立即协同处理 4 2 对遗留问题 落实责任向上汇报 5 履行交接手续 5 1 履行交接手续 6 下班 6 1 执行 通用标准 6 2 上井汇报 填写记录 推溜工作业标准推溜工作业标准 一 班前准备一 班前准备 执行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二 接二 接 班班 1 进入接班地点 1 1 接班人员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准备交接班 2 询问工作情况 2 1 询问上一班推溜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面底板平整情况 3 现场检查 3 1 协同交班人员从机头到机尾认真查看支架推移千斤顶及推移梁的 完好情况 3 2 检查刮板输送机各溜槽间有无错口 挡煤板 连接销是否齐全完 好 4 问题的处理 4 1 根据质量验收标准和检查结果 双方将存在的问题向验收员交待 清楚 落实清责任 并及时向班组长汇报 5 履行交接手续 5 1 交接双方严格执行交接班手续 接班人准备上岗作业 三 作业三 作业 1 作业前准备工作 1 1 作业前 先检查顶底板 煤帮 确认无危险后 再检查铲煤板与 煤帮之间无煤 矸石 杂物后方可进行推移工作 2 推溜 2 1 随即组割煤过后 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 滞后采煤机后滚筒 弯 曲段不小于 10 15m 进行推溜作业 2 2 推溜时可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或从中间向两头推移 不准两头向 中间推移 2 3 除弯曲段外 刮板输送机推移步距必须达循环进度要求 要使各 千斤顶协调推溜 不得一部分强行推溜 2 4 除刮板输送机机头 机尾可停机推移外 工作面溜槽要在刮板输 送机运行中推移 不准停机推移 2 5 输送机的弯曲过渡段 要平稳过渡 严禁出现急弯 2 6 推移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输送机的推移情况 及时关闭到位的千 斤顶并注意周围工作人员情况 防止误动作伤人 千斤顶必须与刮板输送 机联结试验 以防止顶破溜槽侧的管线 3 机头 尾 推溜 3 1 采煤机在工作面机头 尾 进行错刀作业时 要严格按作业规程 规定的作业程序和要求进行推溜和移机头 尾 清煤回压柱时 必须在 刮板输送机及转载机停机下作业 3 2 移动机头 尾 要有专人指挥 推溜工与端头维护工用铁锹将机 头 尾 煤墙侧的浮煤人工清除 回掉机头 尾 压溜柱后 互相协调配 合 推移刮板输送机机头 尾 3 3 操作机头 尾 的数组相邻支架推移千斤顶 注意活顶 将刮板 输送机机头 尾 推向煤墙 3 4 推移机头后 输送机与转载机的高度要保持在 250 450mm 之内 4 特殊情况的处理 4 1 若采煤机超挖或欠割 造成底板不平 要及时通知机组司机返刀 或停机吊流 确保大溜平直度 4 2 发生输送机错节问题 要及时通知司机停机闭锁刮板输送机 进 行处理 防止事故扩大 4 3 推溜跟不上机组前进速度时 要及时联系机组司机 搞好协调 四 交班四 交班 1 交班前的准备 1 1 机组停止割煤后 推溜工把弯曲过渡段整理好 沿工作面再认真 细致的检查一遍 1 2 仔细检查一遍液压管路 操作手把及各部连接和支护情况 2 向接班人汇报 2 1 向接班人汇报本班工作情况 3 接受接班人现场检查 3 1 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4 问题处理 4 1 发现问题立即协同处理 4 2 对遗留问题 落实责任向上汇报 5 履行交接手续 5 1 履行交接手续 6 下班 6 1 执行 通用标准 6 2 上井汇报 填写记录 清煤工作业标准清煤工作业标准 一 班前准备一 班前准备 执行 通用标准 的有关要求 二 接二 接 班班 1 进入接班地点 1 1 清煤工作人员准时从运巷进入工作面 2 询问工作情况 2 1 进入接班地点后 主动向上班清煤人员了解上班设备工作情况及 本班工作注意事项和遗留问题 3 现场检查 3 1 检查设备情况 如支架底座有无犁地现象 发现问题要及时配合 处理 4 问题的处理 4 1 上下两班协同一起把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彻底处理 不能马上排 除的及时向上汇报并落实责任 5 履行手续 5 1 履行交接班手续 三 作业三 作业 1 作业前准备 1 1 接到班组长的工作分配之后 清煤工进入自己责任区 1 2 清煤作业时 单人作业一般采用追机作业方式 二人以上作业时 采用分段作业方式 任务重时也可用追机作业方式 1 3 清煤人员作业位置 应处于支架前立柱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挡煤 板之间 而朝采煤机前进的方向 并同其保持不小于 15m 的距离 同时距 运输机推移弯曲段在 5 15m 之间 2 作业 2 1 清煤时将铲起底板上的浮煤装入运输机内 并要求将支架底座与 运输机挡煤板之间的浮煤全部清理净 底板残留煤不得超过规定 2 2 铲煤时一次铲量要根据本人体力决定 不得铲得过多 2 3 清煤工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