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方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方案 复习目标: 1.学会 “ 迅速捕捉阅读信息 ” 。 2.了解多种文体的不同特点。 3.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等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对鲁迅常识的总结: 2.写出下列作家的国籍:杰克 .伦敦海伦 凯勒 海明威 二、字词与背诵: 1.总结本单元字词: 2.背诵 :但不知 三、阅读 方方永远的内疚( 14 分) ( 1)人有时很奇怪,或许他干过很多的坏事犯过很多的错误他却一点也不记得;而一件很小的很算不了什么的事却可以让他萦绕于心,永远地感到内疚。 ( 2)我便有很强烈的这种感受。说起来那的确是一件很小的事,而且那时我才十二三岁,可是它却折磨了我许多年,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想起来便觉得沉重。 ( 3)大约是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一个姓2 / 12 丁的女教师突然调走了,换上了一个姓王的男老师。王老师又矮又胖,脸上没有 一根胡子,眼睛又是出奇的小,简直与英俊潇洒无缘。与漂亮苗条的丁老师相比,实在令人看不顺眼,这一下子引起女生的愤怒,竟众志成城地对王老师采取了抵抗态度。然而在丁老师交班之时,曾单独将我作为班主席介绍给了王老师,王老师找我了解了一些班上情况,大约我谈得很有条理,王老师对我很满意。头一天上课他便夸了我几句。这一下竟使我陷入一种很难堪的局面:我被敌视王老师的女生们孤立起来了。我很不自在,感到孤独的滋味很难受,于是决定和我的同学们站在一起。我也开始与王老师为敌,和我的同学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很快成为学生领袖之 一。 ( 4)王老师先是莫名其妙,后则失望无比。而我却因重新获得同学拥戴而兴奋不已。我们决定集体罢课,只要是王老师的课就全体到操场去做游戏。时值文革期间,老师已无力管教学生,只能听之任之。王老师的愤怒和焦急溢于言表,可我们却毫不理睬。有一天我们决定耍一耍王老师,这个主意是我出的。我说,等王老师一露面,我们便拥进教室,他以为我们是进教室上课了,心里一定很高兴,但我们进教室后就马上从窗户翻出去,让他空欢喜一场。 ( 5)我的主意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于是我们照此实施了。那天,当我们所有的女生一窝蜂 地跑进教室又一窝蜂地翻越3 / 12 窗子时,男生们不明白我们究竟要干什么,只是一旁起哄,如同助威。王老师远远看见我们进了教室,果然欢喜异常,然而当他走到教室门口时,脸色却骤然大变,他身体晃了一晃,仿佛是晕眩,手上的粉笔盒从备课本上滑下,粉笔 “ 哗啦啦 ” 撒了一地。那时的我们正在窗外偷看,许多女孩发出嘻嘻的笑声,然后一哄而去。我离开得最晚,我被王老师的表情所震动。大约便是那一天,有一个画面就永远嵌在了我的脑子里:那是一个胖胖的大人呆立着露出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 ( 6)从那时,一种对王老师的内疚就一直纠缠着我。我对自 己自责过很多也对自己自慰过很多,可我仍然摆脱不了这种纠缠。我很想找王老师去认错,让他骂我一顿以便我得以解脱,可是有人告诉我,说王老师已经死了。这件事使我常常想: 方方 ,女 ,1955 年生于南京 ,198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现任湖北省作协主席。主要作品有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埋伏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造成作者 “ 永远内疚 ” 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2分) 2.第五段中 “ 我对自己自责过很多也对自己自慰过很多,可我仍然摆脱不了这种纠缠。 ” 想想作者会怎样 “ 自责 ” 或者又怎样 “ 自慰 ” ?任选一个做答。( 2 分) 4 / 12 自责:自慰: 3.文中的用词有特色,从方框内的词语中选一个进行品味,体会用词的妙处。( 2 分) 4.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也得到了做人的启示,请将其续写在第六段的横线上。( 2 分) 5.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小事让我们觉得歉疚,请你简要表述。( 3 分) 6.读罢此文,王老师那无奈的神情在脑中总是挥之不去,在我们所读的文学名著中,也会有一些形象让你刻骨铭心,请你在方框内为这个人物设计一个小档案,其中,人物及个性特点、主要经历 必须设计,希望能充分展示你的个性。( 3 分) 孔子的洒脱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人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 “ 君子不器 ” 和 “ 君子不仁 ” 。 孔子是一个读书 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5 / 12 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他一再强调 ,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 “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 君子不器 ” 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于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渭然叹日: “ 我和曾点想的一样。 ” 圣人的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 家大受感动,竟改名 “ 圣叹 ” ,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 “ 仁 ”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6 / 12 “ 仁 ” ,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 “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 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 “ 仁 ”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 邦有道 ” 和 “ 邦无道 ” 两种情况 , “ 邦无道 ” 之时,能逃就逃( “ 乘浮浮于海 ” ),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 “ 言孙 ” ),会装傻更妙( “ 愚不可及 ”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 “ 难得糊涂 ” )。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 以德报怨 ” ,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 “ 信 ” 是他亲自规定的 “ 仁 ” 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 “ 言必信,行必果 ” ,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 “ 径径然小人哉 ” )。要害是那两个 “ 必 ” 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 “ 三思而后行 ” ,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7 / 12 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顾及他的全人也许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7.作者认为孔子的 “ 洒脱 ” 表现在哪两上方面?(可用原文回答) 8.孔子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那么,根据全文,孔子所说的 “ 真正 的人 ” 是什么样的人呢? 9.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他对于读书的主张是怎样的? 10.如果将孔子思想的核心 “ 仁 ” 除外,那么,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聊天时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11.文章结尾说: “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 ” 联系全文,你认为孔子 “ 不洒脱 ” 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神秘的海啸 XX 年 12 月 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 15 万余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 ?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 “ 抖动 ” 。这种 “ 抖动 ” 与平常所见到的8 / 12 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 “ 抖动 ” ,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 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 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 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 水墙 ” ,时速度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 “ 四海翻腾云水怒 ” 的惊人奇观。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岸边, “ 水墙 ” 就会以摧枯拉朽9 / 12 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船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人海的河流逆流商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通常, 如果岸边的海水出现异常的增高或降低,则预示着海啸即将来临,岸边的人应尽快转移。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看到这样的排浪,必须立即设法逃生。海啸到达前会发出频率很低的吼声,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在海边旅游,如果听到奇怪的低频涛声,应当尽快撤离。 (据科技日报等报刊有关报道综合整理 ) 12.感知说明内容 全文介绍了海啸哪几方面的内容?( 2分) 13.分析说明方法 第三自然段划横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什么?还有哪一段也运用了这种说明方 法?( 2分) 14.品味说明语言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2分)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海啸到达岸边, “ 水墙 ” 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15.发现与探究 10 / 12 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 分) 第三段中有一句话写了地震引发海啸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你能找出这句话吗? ( 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2 分) 材料一:在迎接 XX 年到 来时,一场印度洋大海啸猛烈地冲刷了这个舞台,唤起了人类惺惺相惜的本性。美国派出了航母战斗群,澳大利亚派出了军用飞机,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了灾民;在欧洲,很多城市把过节买焰火的钱用来支援灾区,节日中的娱乐节目被削减,取而代之的是募捐广告,英国仍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年大游行,维也纳金色大厅依然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游行和音乐会所得款项全部汇往灾区。有报道称,国际社会承诺的援助款项现在已经超过了 20 亿美元,而且数目还在增加。 材料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抗灾救援的第一线。随着灾 情的发展,中国不断追加援助资金,目前已达 5 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的民间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出钱出力,其中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百姓。 答案 1.( 2 分)为了赢得同学们的欢心,违心地为难老师。(意思对即可 )2.( 2 分)自责:为自己给老师带来地痛苦和11 / 12 难堪。自慰:自己也是出于无奈,自己当时年岁还小,而且也是是环境造成的。 3.( 2 分)众志成城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就像城墙一样坚固。用在文中,表现同学们对老师的敌对态度是怎样的顽固,一致于给老师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纠缠一词用在这 里,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折磨和煎熬。(主张自由表达,有理即可)。 4.( 3 分)这件事使我常常想,为了图一时之快去伤害别人,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符合文意即可)。 5.能够表述一件具体的事情,能体现自己内心的愧意即可 6.略 7.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 “ 君子不器 ” 和 “ 君子不仁 ” ) 8.完美自我,性灵未染,难得糊涂,通情达理。 9.孔子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主张读书是为了完美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 “ 古之学者为己,今 之学者为人 ” )(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4 分题)10.融于自然,乐于自然。 11.积极 “ 入世 ” ,关注社会生活、人伦世理。(或 “ 重事功,重人伦 ” ) 12.什么是海啸、地震引发海啸的两种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书法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起重机租赁合同(详细版)4篇
- 路灯工程施工劳务清包合同协议书5篇
- 2025年营销科学中级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险经纪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8篇
- 烘焙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心电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危急重症三基试题及答案
- 电竞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采购合同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巴彦淖尔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5463.3-2025非金属矿产品词汇第3部分:石膏
- 2025至2030中国漂白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农药包装废弃物培训课件
- 无人机检测与维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