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1页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2页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3页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4页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TRS_AUToADD_1211438972420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1438972420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1438972420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1438972420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1438972420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 )课程标准要求 2 / 17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学会判断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理解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三 )学法指导 1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理解。主要表现在,一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二是要全面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作用,切忌片面性和绝对化。 3 / 17 2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比如,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进行比较、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进行比较、将二元论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比较等。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后,要理解如果用这两种观点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二、知识点拨 在第一框明确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即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这部分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是:第一目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含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再谈唯物主义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含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即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再谈唯心主义发展中形成的两种 基本形态。 4 / 17 要准确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 )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 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5 / 17 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评价与意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例题: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B水是万物之原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形态的理解。题干考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A 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项追求物质的满足 与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不是一回6 / 17 事。正确答案为 B。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1)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2)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 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正确认识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7 / 17 系,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是错误的。 唯心主义哲学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例题: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B气者,理之依也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唯心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也检测大家对古语的理解能力。 A 项的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B 项的意思是说,气作为物质实体是 “ 理 ” 存在的依据, “ 理 ” 不能脱离 “ 气 ” 而存在,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c项的意思是说,物质实体乃是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 D 项主张世界的事物都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存在的东西是被人们感觉8 / 17 到 的东西,物质是人们感觉的集合体,这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正确答案为 D。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1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 2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例题: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与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并列的两大独立的基本派别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总是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9 / 17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哲学中存在的 “ 两个对子 ” 关系的理解。虽然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中存在 “ 两个对子 ” ,但从独立的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 A 项错误。 B 项将 “ 两个对子 ” 的关系颠倒。在哲学史上,既有辩证 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也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的结合,既有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的结合,也有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的结合,故选 D 项。 三、学习自评 (一 )单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的问题展开的。( ) A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 B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10 / 17 c世界是否是神创造的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尚书 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 习惯于把各种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领域中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A B c D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11 / 17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是对过去一切旧哲学思想的彻底否定 A B c D 5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它们的区别是( ) A前者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后者认为 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B前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后者承认意识决定物质 c前者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后者否认了意识的作用 D前者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后者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表现 6 17 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这种观点( ) 12 / 17 A客观公正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B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 第三个基本派别 c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D是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的二元论观点 (二 )非选择题 1辨析: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2一位少妇来到拍卖行,要求拍卖她丈夫公司的电话号码和汽车牌照。 “ 夫人,这可是上上的吉祥数啊! ” 拍卖行经理看过号码,对少妇说, “ 你瞧!电话号码是 发发发我就要发 ( 8885918),汽车牌照是 要发一路发发发 ( 1816888)。您丈夫真的同意把它们卖掉吗? ”“ 我不知道。 ” 少妇抽泣起来, “ 因为他开的公司破产,几天前他跳13 / 17 楼自杀了。 ” 这则事例是对什么世界观的辛辣讽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四、能力拓展 1 “ 杞人忧天 ” 的寓言故事被当作笑柄,但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有人认为 “ 杞人 ” 忧得其理、忧得其所,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同意,你能从哪些方面说明其 “ 理 ” 、“ 所 ” ?杞人忧天中的 “ 热心人 ” 劝说杞人转忧为喜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为什么? 2 许多人都爱花,有的爱菊,有的喜梅,有的推崇牡丹。但在哲学家的眼中, “ 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 是人类的精神、思维。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人类精神、思维这一 “ 花朵 ” 的作用?如果片面夸大思维的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错误?属于什么哲学观点? 五、相关信息 (一)二元论 14 / 17 二元论与一元论相对立,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错误之处在于:它肯定 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虽然承认物质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二)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 “ 本原 ” 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 性。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 “ 元气15 / 17 论 ” ,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 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历史观上则是唯 心主义的。 17 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 18 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9 世纪中叶创立的,它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16 / 17 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此问题在第三课详细学习) (三)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唯心主义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的发展。正是唯心主义的不断攻击,才 使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断进步。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构成世界的最小微粒原子,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