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件11-1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件11-1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件11-1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件11-1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件11-1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1 高速铁路具有新颖 快速 经济 舒适的旅行环境 优质的运输服务等特点 从而提高了铁路与其它运输方式竞争的能力 成为世界铁路旅客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 也是铁路技术现代化的标志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概述 轮轨铁路 常用高速铁路主要形式磁悬浮 德国 我国上海管道磁浮 处于研究阶段 11 1概述 1964年日本铁路新干线的运营 最高时速200km h 标志着铁路高速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 1980年以后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英国 比利时 瑞士 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开始兴建高速铁路 其最高时速已经达到300 350km h 目前 日本 法国正在研究和开发时速500km的超高速铁路 预计21世纪初开通的日本中央新干线就是一例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概述 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 高速铁路的发展 必然伴随大量隧道工程的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高速铁路的线路技术标准 平纵断面 要远远高于普通铁路 国外已建的大部分高速铁路隧道所占的比例均较大 如日本山阳线隧道占线路总长的50 我国将于近几年兴建的高速铁路包括武广 京沪 郑西 石太 京津 合宁 合武 温福 福厦 甬温和沪汉蓉大通道等十余条线路 其中隧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概述 当列车进入隧道时 原来占据着空间的空气被排开 空气的粘性以及隧道壁面和列车表面的摩阻作用使得被排开的空气不像隧道外那样及时 顺畅地沿列车两侧和上部形成绕流 于是 列车前方的空气受压缩 列车后方则形成一定的负压 从而对运营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的空气动力学效应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 1主要空气动力学效应 1 由于瞬变压力 造成旅客耳膜不适 舒适度降低 并对铁路员工和车辆产生危害 2 行车阻力加大 引起对列车动力和能耗的特殊要求 3 列车风加剧 影响在隧道中待避的作业人员 4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 会在隧道出口产生微压波 引起爆破噪声并危及洞口建筑物 5 列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转化为热量 隧道内温度升高 6 产生空气动力学噪声问题 与车速的6 8次方成正比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 2瞬变压力瞬变压力 列车从开敞的线路刚进入隧道时 列车周围的空气压力由于突然受到隧道有限空间的约束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变化称为瞬变压力 当瞬变压力由列车外部压力传播到列车内部 再传到人体内时 会使旅客产生生理上的不适 即耳膜压感不适 从而大大降低乘客的舒适度 瞬变压力在一定值范围内 人体不会有明显感觉 超过一定值时 会明显不适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目前研究表明 列车在明线上行驶 车头压力约为300Pa 车中压力基本为0 车尾压力为负值 在进入隧道洞口过程中 车头压力急剧上升 车尾压力则出现下降 对于铁路隧道 当列车速度在160km h以下时 人体没有明显感觉 当行车速度在200km h以上时 会有明显不适感觉 对于地铁区间隧道 当列车速度在80km h以下时 人体没有明显感觉 当行车速度在120km h以上时 会有明显不适感觉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 2瞬变压力 瞬变压力的描述 1 峰对峰 最大值 P max2 最大变化率 dP dt max目前通常采用某一指定时间 3s或4s 内压力变化的 峰对峰 最大值来描述压力瞬变的程度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 2瞬变压力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瞬变压力的建议值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 2瞬变压力 11 2 3微气压波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微气压波 是列车突入隧道时形成的压缩波 在隧道内传播到达出口时向外放射脉冲状的压力波 在短隧道中 微气压波最大值与速度的3次方成正比 与出口距离成反比 考虑隧道洞口地形的影响 可近似用下式求出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在比较长的隧道中 微气压波最大值与壁面状态有很大关系 板式道床较大 碎石道床较小 11 2 3微气压波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微气压波的控制基准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空气动力学问题 11 2 3微气压波 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隧道横断面的设计上 其横断面面积除了通常要考虑的隧道建筑限界和列车运营要求外 还必须考虑满足列车 隧道空气动力学的要求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暂行规定 要满足最大瞬变压力控制标准值3 0kPa 3s的要求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11 3高速铁路隧道的横断面 11 3 1堵塞比即列车横断面积与隧道横断面积的比值 这里的隧道横断面积 通常是指轨道面以上的断面积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堵塞比暂定为0 10 0 12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除了通常要考虑的隧道建筑限界和列车运营安全要求 如检查道 避难路及通风 照明 通讯等设施的空间需求 外 还必须考虑满足列车 隧道空气动力学的要求 11 3 2隧道横断面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建筑限界 线路数量 线间距 应预留的空间 如安全空间 避难和救援空间 线路上部建筑维修空间等 考虑空气动力学影响所需的空间 设备安装空间等 11 3 2隧道横断面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1 横断面的内部空间 2 隧道建筑限界 高速铁路的曲线半径均较大 故位于曲线上的隧道 原则上不考虑曲线加宽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及轮廓图 3 线路数量在通常情况下 高速铁路隧道考虑到空气动力学的特性 都采用单洞双线断面 较少采用双线单线的断面 长大隧道 考虑维修养护条件及防灾的需求等 有时也采用双洞单线方案 单洞双线方案土建工程成本更高 4 线间距一般情况下都应大于4 0m 我国高速铁路的线间距 目前暂定为5 0m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5 预留空间安全空间 至少高为2 2m 宽为0 80m 避难和救援空间 在线路两侧设置一个贯通的避难和救援通道直通到隧道外 建筑维修空间架设接触网设备空间 指在电气化铁道上需预留架设接触网等设备的空间 6 考虑空气动力学影响所需空间列车行车速度大于160km h时考虑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1 我国高速铁路横断面轮廓图 一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积 轨面以上 约为100m2 2 我国高速铁路横断面轮廓图 二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积 轨面以上 约为100m2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3 德国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图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积 轨面以上 约为82m2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4 意大利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图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积 轨面以上 约为76m2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5 奥地利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图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积 轨面以上 约为66m2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6 日本中央新干线隧道横断面图 500km h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高度7 7m 宽度12 6m 堵塞比为0 12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7 西班牙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图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积 轨面以上 约为100m2 11 3 1隧道横断面实例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 11 4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影响因素列车的速度列车的横断面积列车的长度列车头部的形状列车外表的形状和粗糙度隧道的横断面积隧道长度隧道壁的粗糙度隧道横断面的突变性交会两列车进入隧道口的时间差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对策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试验报告 11 4 1扩大隧道横断面 减小阻塞比 扩大隧道横断面会增加工程造价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对策 1 采用斜切式洞口 11 4 2改变隧道入口形式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对策 2 设置洞口缓冲结构断面扩大无开口型断面扩大开口型喇叭型喇叭开口型 11 4 2改变隧道入口形式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对策 注意 若竖井面积达到隧道断面积的0 5倍以上 竖井基本没有降压效果 若竖井面积达到隧道断面积的0 7倍以上时 竖井相当于隧道洞口 竖井的设置反而会增大瞬变压力 在隧道内合理地设置通风竖井 可将因高速行车产生的瞬变压力幅值降低50 左右 而且也能降低行车的空气阻力 11 4 3设置通风竖井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对策 平行导坑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