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系列产品知识培训及故障分析.ppt_第1页
G系列产品知识培训及故障分析.ppt_第2页
G系列产品知识培训及故障分析.ppt_第3页
G系列产品知识培训及故障分析.ppt_第4页
G系列产品知识培训及故障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G系列产品知识培训及故障分析 2 2G产品概况产品主要特点产品故障分析产品标准电流及功耗光纤直放站应用分析2G产品其他注意问题 目录 3 2G产品概况 移动通信直放站系列产品GSM系列 含无线 光纤 移频 干放 基站 塔放等 DCS系列CDMA系列WCDMA系列PHS系列网络测试分析系统SMT275GSM GPRS3 0CDMA3 0WCDMA1 0 4 GSM直放站介绍 宽带直放站系统框图 5 GSM直放站介绍 选频直放站系统框图 6 GSM直放站介绍 光纤直放站系统框图 7 GSM直放站介绍 移频直放站系统框图 8 GSM直放站介绍 直放站主要模块介绍双工器 主要用于上下行隔离低噪放 主要功能为小信号低噪声放大和输入保护并提供良好的输入驻波比中频单元或选频单元 将射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 经声表滤波器滤波后再变回射频信号 利用VCO PLL技术通过CPU提供信道选择功能 同时提供增益动态范围控制和增益温度补偿功能 并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推动功放功放模块 采用高线性放大技术 以满足GSM信号对放大器线性范围的需要 该模块具有输出功率检测和告警功能CPU模块 采用I2C总线技术 实现对直放站内部主要模块的查询 调整和控制 电源模块 为直放站内部各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GSMMODEM 通过CPU模块实现直放站的远程通信 9 GSM直放站介绍 直放站主要指标介绍工作频率 移动频段或联通频段或客户规定 ALC起控功率 根据互调产物确定 不能单独讲功率 P 1dB功率增益 113dB 增益调整范围 30dB 噪声系数 室内 6dB 室外 4dB 带内波动 3dB 自动电平控制 输入上升10dB 输出保持 2dB 超过10dB时 保持或关闭 带外增益 50dB 400KHz 40dB 600KHz 35dB 1MHz 25dB 5MHz 互调产物 国标 36dBm 中移动集采要求 36dBc 杂散发射 按照国标要求 驻波比 室内 1 6 室外 1 4 传输时延 1 5uS或 5uS或 10uS 工作温度 操作维护管理 满足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标准 10 GSM直放站介绍 P 1dB功率的定义即指输出功率达到进入饱和状态的临界点时 回退1dB所对应的输出功率 是直放站工作在线性工作区内的最大输出功率ALC功率一般为P 1dB功率回退6 9dB 互调满足36dBc的最小要求 11 GSM直放站介绍 互调产物对载干比的影响分析设有用信号上叠加了两个三阶互调干扰信号按照中国移动集采的要求 互调产物大于36dBc 由此可计算如下 C I 1 10lg 10 36 10 10 36 10 10 12 10 11 966dB互调产物大于36dBc时 对载干比影响为0 034dB若某产品互调为20dBc 同样计算可知 对载干比影响为1 2dB 此时系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足以造成误码率高及质差掉话Sunwave直放站互调产物均达到40dBc 对载干比影响为0 004dB 由此可见 对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12 噪声系数与增益 G网直放站 产品特点 13 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以GSM为例 产品特点 直放站上行噪声到达基站端功率为Pr 121 NF Gt Gr LP Gb从上式可知 可控参数只有增益Gr和噪声系数NF我司产品的噪声系数随增益变化较小 工程中可以方便的调整增益以降低上行噪声 14 温度补偿 直放站上行增益 产品特点 15 温度补偿 直放站下行增益 产品特点 16 温度补偿 直放站上行中心频率 产品特点 17 温度补偿 直放站下行中心频率 产品特点 18 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以室外直放站为例 产品特点 采用增益温度补偿技术后 高温时直放站覆盖范围不缩小采用增益温度补偿技术后 低温时直放站不会自激采用频率温度补偿技术后 通话质量更加优质 对比移频直放站 19 带外抑制 C网直放站上行 40dB 840MHz 80dB 845MHz 80dB 820MHz 80dB 815MHz 产品特点 20 带外抑制 C网直放站下行 30dB 865MHz 80dB 860MHz 80dB 885MHz 80dB 890MHz 产品特点 21 带外抑制 G网直放站上行 40dB 400KHz 50dB 600KHz 80dB 1MHz 40dB 400KHz 50dB 600KHz 80dB 1MHz 产品特点 22 带外抑制 G网直放站下行 40dB 400KHz 50dB 600KHz 80dB 1MHz 40dB 400KHz 50dB 600KHz 80dB 1MHz 产品特点 23 防雷系统设计 多级电源防雷第一级防雷80KA 100KA 第二级防雷20KA 级间保持一定长度 天馈防雷收发天线与直放站间距大于20米需加馈线避雷器 产品特点 24 直放站网管介绍 产品特点 25 直放站网管主要功能 产品特点 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直放站管理当前告警操作电子地图操作维护 告警管理工单管理日志管理统计报表窗口帮助 26 滤波器时延和特性 产品特点 27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28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29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30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31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32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33 告警项目定义 产品故障分析 34 后备电源光纤一体机掉电告警流程对于交流供电系统 直流后备电源远端机 交流停电后发出 交流掉电告警 和 掉电告警 可选项 当后备蓄电池电量下降到总电量90 额定电压24V 90 21 6V 时 远端机发出 直流掉电告警 当后备蓄电池电量下降到供电电压21V时 远端机将停止工作 此时近端机通过光路继续搜寻远端机 而由于光路中断 将代替远端机发出 收发信号告警 另外当远端机停电时 由于光路中断导致近端机收无光 则近端机将发出 光模块故障告警 产品故障分析 35 其他注意事项安装设备时一定好做好接地 机箱面盖螺丝务必紧固好 避免进水光纤一体机安装和维护时首先要清洗各光接口对于部分有保险丝的主机 电源故障时首先检查保险丝是否不良主机死机先断电重启 然后查询软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现场维护时务必将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 产品故障分析 36 产品故障分析 故障分析流程 37 产品故障分析 一般故障分类直放站覆盖区无信号直放站覆盖范围变小覆盖区通话质量变差施主基站掉话率上升其他故障 38 产品故障分析 直放站覆盖区无信号施主基站故障施主天线或重发天线故障直放站电源掉电直放站电源模块故障直放站射频模块故障 39 直放站覆盖范围变小施主信号变小施主天线位置偏移重发天线位置偏移直放站射频模块故障重发天线驻波比变差 产品故障分析 40 覆盖区通话质量变差施主信号质量变差直放站自激直放站射频模块故障重发天线驻波比变差 产品故障分析 41 施主基站掉话率上升直放站射频模块故障直放站上行干扰变大邻小区设置不正确 产品故障分析 42 故障排行榜电源模块损坏原因 直流供电主机错接交流 直流24V主机错接48V光纤直放站光路不通或光路损耗过大原因 光路接头脏 清洗后正常无故障设备原因 软件没有升级或现场故障判断有误 产品故障分析 43 故障预防处理措施通电前仔细检查主机供电 尽量不将交流三插剪断连接光纤直放站维护时必须配备光路清洁剂 严禁无仪表维护维护设备时必须更新直放站软件 软件升级任务落实到销售区域每一工程技术人员按要求详细 明确 认真填写工程维护报告 严禁出现 主机坏 等故障现象描述不清甚至是不描述的工程维护报告将各类故障现象及时汇总到技术部 技术部每月根据各地故障现象编写故障处理办法并发放各销售区域 06年完成故障维护手册编写销售中心将适时实行无故障设备费用自理制度 主要针对明显故障判断有误的无故障设备收取销售区域运输费和检测费 产品故障分析 44 故障处理案例山东鲁能家属楼 G C合路光纤分体机室内覆盖系统 G网正常 C网信号满格打不了电话维护过程检查光纤分体机主机 无线直放站 光端机 射频输出正常检查光远端机 输入输出正常初步判断问题 直放站上行射频模块坏或上行光路有问题近端机检测发现收无光告警 最后确定连接尾纤有问题 更换后系统正常点评 工程维护过程思路清晰 首先排除远端问题 确定上行问题 最后判断为尾纤衰减过大 更换后系统正常 产品故障分析 45 光纤直放站光路距离 光纤直放站应用分析 一拖一光纤直放站下行光路距离计算 以10W为例 46 光纤直放站光路距离 光纤直放站应用分析 一拖二光纤直放站下行光路距离计算已知允许最大光路损耗为11 25dB光二分路器光损耗为3 5dB则允许的最大光路距离为 11 25 3 5 0 5 15 5Km一拖三光纤直放站下行光路距离计算光三分路器光损耗为5 0dB则允许的最大光路距离为 11 25 5 0 0 5 12 5Km一拖四光纤直放站下行光路距离计算光四分路器光损耗为6 5dB则允许的最大光路距离为 11 25 6 5 0 5 9 5Km 47 光纤直放站使用注意事项 光纤直放站应用分析 进入近 远端机光模块光信号均要求小于0dBm进入近 远端机光模块射频信号均要求小于0dBm进入远端机低噪放信号要求小于 20dBm 48 GSM光纤直放站光纤距离计算 Tb r Tr m 计算过程 总时延 Tb r Tr Tr m 其中Tb r为光纤时延 Tr为直放站时延 取5 s Tr m为直放站与移动用户覆盖区最大时延 根据GSM系统要求 TA最大值为63 对应时延为233 s 假定光纤直放站最大有效覆盖半径为5Km 传输时延为5000m 30 108m s 16 7 s 由此可知光纤时延不能超过 233 2 16 7 99 8 s 而光纤时延为5 s Km 即光传输距离不能超过 99 8 s 5 s Km 19 96Km 同时需要预留一定的余量 光纤直放站应用分析 因此 建议基站到直放站光纤距离应不超过18Km 49 CDMA光纤直放站光纤距离计算 计算过程 激活导频集和反向业务信道多径搜索窗的宽度 2 链路1 链路2 2 Tb r Tr Tr m Tb m 其中Tb r为光纤时延 Tr为直放站时延 取5 s Tr m为直放站与移动用户覆盖区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