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it构造地质学课件pptNo6-2第6章断层.ppt_第1页
ecit构造地质学课件pptNo6-2第6章断层.ppt_第2页
ecit构造地质学课件pptNo6-2第6章断层.ppt_第3页
ecit构造地质学课件pptNo6-2第6章断层.ppt_第4页
ecit构造地质学课件pptNo6-2第6章断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正断层沿断层面相对地上盘下降 下盘上升的断层 称为正断层 一些倾角十分平缓的大型正断层 如断层面上陡下缓 呈凹面向上的弧形断层或犁式断层 常常是区域伸展和重力滑动作用的产物 称为伸展断层 伸展构造 或 重力滑动构造 第二节断层各论 1 正断层的一般特点1 断层面一般较陡 大多在450以上 以600 700最为常见 但大型正断层的向地下深处常常变缓 2 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相对不太强烈 角砾棱角较明显 超碎裂岩较不发育 表明断层带内通常没有强烈挤压 2 正断层组合型式1 地堑和地垒地堑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中间断块下降的断裂构造 地垒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中间断块上升的断裂构造 2 阶梯状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构成 各条断层的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断落 构成阶梯状的断裂构造形式 有的发生一定旋转形成阶梯状抬斜断快 地形上表现为单面山和山谷间列景观 如果一侧正断层发育形成阶梯状断层 而另一侧不发育 则形成一侧由主干正断层控制的不对称构造现象 称之为箕状构造或半地堑 一些地堑 地垒 阶梯状断层组合在一起 并在地形上有明显的反映 称为盆岭构造 这是区域性隆起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构造地貌 美国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盆岭区 是典型的盆岭构造区 我国鄂西地堑地垒群也属于盆岭构造区 3 环状和放射状断层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正断层呈同心圆状排列 便构成环状断层 若干条正断层自一个中心呈辐射状排列 便构成环状断层 它们往往是隆拱作用造成的结果 可单独发育 也可同时发育 4 雁列式断层若干条近平行的正断层呈斜向错列展布 便构成雁列式断层 在我国南方这类断层常常控制了一些中小型红盆的发育 如湘东 赣南的一系列红盆显示明显的雁列式组合 5 块断型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互切割构成方格状或菱形断块 如我国西北的一些大型菱形盆地 柴达木 塔里木等 也有一些大型菱形盆地是正断层 平移断层共同控制的 如右图 这样的大型菱形盆地称为拉分盆地 3 正断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主要发育在构造变动轻微地区 由区域性伸展作用所导致 也有一些发育在构造变动强烈的褶皱带 大多与构造线方向垂直 有些重力滑动作用形成的可与构造线方向大致平行 二 逆断层沿断层面相对地下盘下降 上盘上升的断层 称为逆断层 其中 断层面陡峻 倾角大于450 的逆断层称为高角度逆断层 断层面倾角小于450 一般多为300左右或更缓 的逆断层称为低角度逆断层 倾角十分低缓 位移量巨大 数千米 通常在5Km以上 的大型低角度逆断层称为逆冲断层 大型逆冲断层的上盘称为推覆体 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称为逆冲推覆构造或推覆构造 1 逆断层的一般特点1 一般倾角较小 规模愈大推移量愈大的断层面愈平缓 且常呈波状起伏 一些断层面较陡 450以上 的高角度逆断层 大部分发育在褶皱较为紧闭的地段 走向与褶皱的轴延伸方向平行 2 断层带内岩石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 常形成角砾岩 碎粒岩 糜棱岩等构造岩 以及揉皱和劈理化等现象 一些角砾常呈透镜状 称为构造透镜体 劈理化 2 逆断层的组合型式 叠瓦式逆断层一组逆断层上陡下缓 向下常汇合成一条主干断层 背冲式逆断层两条或两组相向倾斜的逆断层 自一个中心分别向相反的方向逆冲 对冲式逆断层两条或两组相背倾斜的逆断层 相对逆冲 楔冲式冲断层一侧为逆断层 另一侧为正断层 构成上宽下窄的楔形断块 3 逆断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一般是区域性挤压作用的结果 常常与强烈褶皱 不对称褶皱 相伴生 延伸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 也有一些逆冲断层是区域性伸展 重力作用 滑动推覆构造 简称滑覆 或基底上冲而形成的 4 关于推覆构造1 外来岩块和原地岩块推覆构造的上盘因是从远处推移来的 称为推覆体或逆冲岩席 也称外来岩块 体 相对的下盘称为原地岩块体 外来岩块往往为较老的地层 原地岩块往往为较新的地层 2 构造窗和飞来峰当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 如果是在一大片外来岩块 较老地层 中露出一小片原地岩块 较新地层 称为构造窗 当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 如果是在一大片原地岩块 较新地层 上残留一小片外来岩块 较老地层 称为飞来峰 构造窗在地质图上的表现为 在一大片较老地层中出露由断层圈闭的一小片较新地层 飞来峰在地质图上的表现为 在一大片较新地层中出露由断层圈闭的一小片较老地层 三 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互水平滑动的断层 称为平移断层 根据相对位移方向 可进一步命名为右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 所谓右行平移断层 就是对盘向右滑动的断层 左行平移断层 反之 一些区域性大型平移断层 称为走向滑动断层 简称走滑断层 是根据其滑动方向与断层走向相同或相近而命名的 1 平移断层的一般特点1 断层面陡峻甚至直立 2 大型断层带内常常表现为强烈破碎带 为密集剪裂带 角砾岩化带和超糜棱岩化带等 2 平移断层发育的地质背景一类为与褶皱构造或逆冲断层相伴生的 常与构造线方向横交或斜交 横交的平移断层可能是沿张裂面发育并在差异推动下形成的 斜交的平移断层是沿一对剪裂面发育的 另一类是大型区域性平移断层 即走滑断层 3 走滑断层的相关构造 走滑断层面弯曲处 产生拉伸区或挤压区 拉伸区形成断陷盆地和正断层 挤压区形成隆起断快和逆断层 走滑断层弯曲并与次级断层交切处形成挤压 拉伸交织带 走滑断层主动滑动盘一侧常形成雁列式褶皱 两条滑向相反的走滑断层交切处引起挤压或拉伸区 而两条滑向相同的走滑断层交切处引起聚敛 挤压现象 或离散 拉伸现象 走滑断层的两侧的岩层常发生牵引式弧形弯曲 拉分盆地 两条相邻的相同滑动的走滑断层或一组雁列走滑断层的滑动引起中间地块的沉陷 四 韧性断层韧性断层又称韧性剪切带 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 发生剪切作用形成的狭长强烈变形带 两边岩块沿无数微细滑动面发生微小位移 从而引起两侧岩块断而未破 错而似连的位移现象 为地壳中深 深层次的主要构造类型之一 长英质岩石在10 15Km深度 300 时变为塑性 深大断裂在盖层表现为脆性断层 进入深部基底逐渐转变为韧性断层 称为 双层结构 模式或 三层结构 模式 剪切带中岩石显示出 断而未破 错而相连 的现象 韧性剪切带是结晶基底变质岩系中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现象 1 岩石沿无数微细滑动面做微小位移 从而导致韧性剪切带两侧岩块的相对明显位移 2 韧性剪切带与周围岩石无明显的界线 标志层通过剪切带时 常会发生方向的变化和厚度的改变 韧性剪切带与周围岩石无明显的界线 韧性断层的特点 3 出现S C结构 剪切带内的新生面理一般呈S型 常用S或SS表示 也常见平行剪切带界面的面理 常用C或SC表示 2种面理共同构成S C结构 面理的发育程度和岩石的变形程度由两侧向中心逐渐增强 4 发育糜棱岩 剪切带中的矿物组分和粒度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形成糜棱岩 糜棱岩的特点 颗粒粒径减小 出现在狭窄带内 伴随强化面理或线理 5 a型褶皱和鞘褶皱 a型褶皱是褶皱轴与拉伸线理平行的褶皱 可以由剪切作用直接形成 或是由b型褶皱随着剪切变形的加剧改造而成 一般发育在剪切带的中心部位 鞘褶皱是a型褶皱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榴皱轴与拉伸线理平行 形似剑鞘 常呈扁圆状或舌状 甚至圆筒状 多为不对称褶皱 沿剪切方向拉得很长 D E C 韧性剪切带运动指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