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文说明书_第1页
问说文说明书_第2页
问说文说明书_第3页
问说文说明书_第4页
问说文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问说文说明书问说阅读答案问说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问焉以资切磋 所谓交相问难其以义理相咨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轻之而不屑问焉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2 “说”是一种论说文体,又称杂说。以阐述义理为裕点,重在说明、申释。唐代 的师说 ,柳宗元的 ,宋代周敦颐的 等均为“说”体名篇。 问说的作者是 ,字明东,号孟涂。14 岁时,跟从“桐城派”的创始人之一的姚鼎学习古文,深得赏识,后来成为有名的作家之一。3第 1 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接着,作者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 , ”,阐述了问与学的关系,以此强调要真学就要勤问。如果把这两个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式,可以写成 , 。4写出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相对应的成语:5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写出相应的成语: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2 / 18孔文子不耻不问,夫子贤之。课堂练习6第 2 段中引用古书、古人的论说,说明的观点是。A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B问焉以求一得C学即继以问也,问且先于学也D问焉以资切磋7要想真正学到知识,正确的择问方法是。A向“贤于己者”询问 B向“等于己者”询问C不择事、不择人而问 D要事事、时时而问8对第 4 段的主要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指出“有学而无问”的思想根源是“是己而非人”B这段又字最后强调了“有学而无问”的危害性:小则“师心自用” 、大则“为害心术”C这段又字在最后说十有八九的人都是喜欢问的人D这段又字批评了那些学而不问之人的错误态度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2 题。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3 / 18在, 、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 ,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9分析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是故贵可以问贱,老可以问幼贵、贱:老、幼: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耻、贤:10对“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孔文子”是指孔子, “夫子”是指孟老夫子孟柯B “孔文子”是指卫国大夫孔围, “夫子”是指孔老夫子孔丘C “不耻下问”是不以向自己地位低的、知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可耻的意思D “耻”和“贤”在这里都不作形容词用4 / 1811翻译下列句子: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12这一段是全文的 。它强调了为学不能 ,不应以问为耻,应当学习古人,以 为美德。课后练习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而或不达于事 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是己而非人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此唯师心自用耳14比较阅读韩愈的师说和刘开的问说这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下表: 师 说问 说相同点题目主旨不同点侧重5 / 18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通“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 ”通“ ”16对“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中三个“将”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和都是名词,是将军的意思;是动词,是统率的意思B是动词,是统率的意思;和都是名词,是将军的意思C和都是动词,是统率的意思;是名词,是将军的意思D和都是动词,是统率的意思;是名词,是将军的意思17对“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中的两个6 / 18“为”字的读音和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为介词,可译为“替” 、 “给” ,读“wi”为动词,可译为“做” ,读“wi”B和都读“wi”,都是动词,都可译为“做”C读“wi”,是“因为”的意思;读“wi”,表示被动,可译为“被”D表示被动,读“wi” ;是介词,可译为“替” ,读“wi”18这段话中有两个被动句,请找出来:19韩信辅佐刘邦所建立的王朝是。A唐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附参考答案:1cu nn z du xi qing2韩愈 捕蛇者说 爱莲说 刘开3君子之学必好问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习了才能提出疑问,有了疑问才能增广识见 4愚者千虑,必有一得。5好问则裕 师心自用 不耻下问6C7C8C7 / 189形容词用作名词贵者,贱者,老者,幼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耻,以为贤10A问说是清代刘开写的一篇议论文。 “说”是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 ,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 ,就是“学”与“问”的结合, “学”与“问”相铺相成,缺一不可。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 ,而并称曰“学 问之道” ,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 ,而归于“道问学” ,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8 / 18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 ,外朝以询万9 / 18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字词解释问说:关于勤学应当勤问的学说。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致:求得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达于事:用于实行。达,通达舍问:丢开问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 决:判断,解决。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交相问难:互相诘问;难:驳诘审:详细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10 / 18是 非:以为非未安:不稳妥的地方臆度: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狎:亲近而不庄重理无专在: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而或:但却不肖:不成器的人是故:因此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贤:道德才能高破:破解。问说选自孟涂文集 ,有删节。刘开,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人,散文家。理:真理知:了解强:勉强不屑:不重视,轻视。问说:关于勤问的论说11 / 18几:接近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问。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就丰富。 ”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 ,并提“学问之道” , “学”之后紧跟着“问” 。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 ,归结到要问学, “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12 / 18“问” ,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未多见,何况世俗的人呢?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偏偏以为理解,道理有不稳妥,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没有可问的事。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不值得向他问,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人不值得佩服了,事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大了,而陷入这的人常常十分之八九。不这样,就所问的不是所学的:问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由于这吗?而且不喜爱问的人,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由于13 / 18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 “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 ,朝堂之外询问百姓,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羞耻的,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多了,可悲啊!问说清 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14 / 18审问而明辨之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 xi 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选自孟涂文集 ,刘开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是清朝桐城派诗人。注释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辅:辅助。好:喜好。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致:求得。疑:疑问,疑难。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增长。或:有时。达于事: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15 / 18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 决:判断,解决。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交相问难:互相诘问;难:驳诘。审问:详细地询问。放心:古今异义,放纵散漫的心思。是己而非人:意动用法,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认为?对 非:以?为非。未安:不稳妥的地方。臆度: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狎:亲近而不庄重。理无专在: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唯,只。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而或:但却。不肖:不成器的人。是故:因此。16 / 18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贤:道德才能高。破:破解。知:了解,明白。强:勉强。不屑:不重视,轻视。几:几乎。忌:嫉妒。妄:胡乱地。得:某一方面的见解。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比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