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_第1页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_第2页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_第3页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_第4页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 、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2 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3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影响难点: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知识梳理】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所有。2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把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同时要向国王交纳;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作。土地规整,如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 。3春秋时期: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土地进一步发展,井田制开始遭到破坏。公元前 594 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进2 / 8行税制改革,这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解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虽然没有明确否认井田制规定的土地“公有制”原则,但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默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填空答案】氏族公社;国家;层层分封;转让与买卖;贡赋;井田制;私田;转让关系;公田、私田;实际。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以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5秦汉到明清基本制度:封建土地制。社会问题:严重,阶级两极分化。政府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明朝政府丈量,按照的多寡收取赋税。【填空答案】井田制;法律形式;私有;土地兼并;小农经济;均田制;全国土地;人丁和田亩。二、 “重农抑商”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采取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的问题。2推行3 / 8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西汉:汉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时期,规定货币官铸、专卖等,向工商业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固守政策。继续实行制度,垄断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征收重税,破坏了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的发展。解读商鞅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页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直到晚清时期,统治者还固守本末观念。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秦汉时期对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填空答案】鼓励;封建政权统治;重农抑商;盐铁酒;加重征税;重农抑商;专卖;盐、茶;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表现明朝: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对外贸易只能在下进行。清初:政府厉行海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影响:妨碍的开拓,抑制,阻碍了的滋长,使4 / 8中国与世界,逐渐落后于。【填空答案】互市;官方主持;海外市场;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萌芽;隔绝世界潮流。【知识结构】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时期: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私田开垦,井田制破坏;通过税制改革和变法,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激化阶级矛盾,危机封建统治措施:北魏至唐朝实行均田制;明政府丈量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评价:鼓励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由来已久:商鞅变法倡导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统治者继承发展政策西汉: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明清:统治者强调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实行专卖、重税、歧视政策影响:阻碍工商业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确保赋税收入,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明初实行“海禁”政策5 / 8清朝:清初厉行海禁,内迁移民,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皇帝规定只开放广州,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知识巩固】探究一:井田制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井田制的基本特点有: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层层分封,受封者要向国王承担义务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探究二: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土地的私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2 古代封建政府采取过哪些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6 / 8为什么不能真正阻止这一现象?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明朝后期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封建政府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探究三:为什么封建政府要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有何影响?目的:直接目的:保护农业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影响:(1)积极: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前期)(2)消极: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探究四:明清实施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有何严重的后果?积极作用:这种消极防御手段,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7 / 8大。【练习强化】1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A井田制 B均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2 诗经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从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古典文学气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D)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兼并严重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井田制趋于瓦解3下图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枚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以纪念在中国存在了 2600 年的农业税自 XX 年 1月 1 日起废止。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B)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4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 300 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 265 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 37000 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B)A土地兼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国家授权许可 D豪强地主贪婪成性5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8 / 8这实质上(B)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6 吕氏春秋上农载:“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 ,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c)A民贵君轻 B施行仁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