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三次学习质量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 每题3分,共33分) (本章试卷g取10N/kg)1、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的压强越大 B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C用吸管吸饮料时,可以使饮料上升到嘴里 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3、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A3W B30W C300W3000 W4、用滑轮组提起某一重物时,适当增加动滑轮个数(假定滑轮都是一样的)可以更加省力,这时机械效率将(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5.2001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号”宇宙飞船载人舱按时返回地面指定地点,“神舟二号”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都是动能 B.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C.只有势能的物体没有机械能 D.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多7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翻滚车 B轨道 C地面上的树 D地面上的建筑物8.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9.在水平路面上某人用300 N的水平力,拉着重1200 N的车在30 s内前进了10 m,在这一过程中( )A.人对车做的功是3000 J B.人对车做的功是1200 JC.人对车做功的功率是200 W D.人对车做功的功率是400 W10.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 )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 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C.跳水运动员下落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11.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 kg的杠铃很快的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的停留了3 s,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轮船是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航行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一艘浮在河面上的轮船,不装货物时,排开水的体积为200m3,当它装上1800t货物后,排开水的体积是m3。轮船由海里驶入长江后受到的浮力(选“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轮船从上海驶往重庆要经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船闸,船闸是根据 原理建造的; 水运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并排同向行驶的两船“相吸”发生碰撞,做出了限速限距的规定,是因为两船并排同向行驶时,中间水流 大,压强。2.功率是表示_的物理量.一台机器在5s内做了2104J的功,它的功率是_,其物理意义表述为_.3.人推开弹簧门的过程中,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 能;当弹簧门自动关闭的过程中,弹簧由于形变减小,其 能减小, 能转化为门的 能。 4.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3所示,该时刻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若此时上行的扶梯突然停止运动,甲会向前倾,原因是5.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人可自由漂浮在海面上. 人们在死海中游泳时,若身体完全潜入水中,人受到的浮力_人受到的重力;此时人继续下潜,人受到的浮力将_;当人们漂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_人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变大”、“变小”或“不变”)6. 鱼缸中装满水,在水中轻轻放入一只小船,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从鱼缸中溢出510-4m3的水,则小船受到的浮力是 N,小船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是 7. 一个人提着重物沿水平路面行走,如果物体距地面的水平高度始终不变,从力学角度讲人向上的提力并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_.起重机挂钩把500 N的物体提高6 m,再水平移动4 m,则挂钩向上的提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J。三、简答题: ( 每题3分,共9分 )1.某城市铁路车站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2.盐水为什么可以选种?3.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汽车要限载?四、计算:(每题7分,共14分)1.有一个实心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读数为10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为4N。求:物体的体积;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2.如图5所示,某矿厂工人用200 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 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 kg的物体提升4 m,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7个物理量,要求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取g=10 N/kg)五、作图与实验题(21分)1、如图表示在空中飞行的足球,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重10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的绕法。v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实验的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小车重量G/N斜面的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1较缓50.22.2145%2较陡50.53.6169%3最陡50.74.2183%(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斜面越 ,越省力;(2)分析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斜面越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3)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为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他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把第4次与第 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糙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5.某同学为探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遵从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所用弹簧测力计的一个黑格或一个白格均表示0.5牛。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 和图 可知木块漂浮时受到浮力的大小。(2)图b和图e两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测出_的大小。(3)分析上述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_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选填“遵从”或“不遵从”)。6.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3课 上下结构(四)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人美版六年级上册-人美版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 2025合同终止协议(含补偿)
- 2025劳动合同法对退休年龄的规定
- 第三方担保借款合同范本7篇
- 2025地板代理合同范本
- 爱心义卖大行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浙科技版
- 机械厂废渣检测管理细则
- 泰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人邮版(2010)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汽车制造与维修类66 装备制造大类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客诉客退产品处理流程
- 自来水厂操作规程手册范本
- 中职实用美术设计基础 2基础教学课件
-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