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再分配PPT课件.pptx_第1页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PPT课件.pptx_第2页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PPT课件.pptx_第3页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PPT课件.pptx_第4页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理论专题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 张运峰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20 3 26 1 1 导论 1 1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入分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也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市场经济下 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 再分配 初次分配指人们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 通过要素市场获得收入 初次分配中市场供需起主导作用 再分配指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要素市场以外获得收入 再分配中政府起主导作用 2020 3 26 2 1 2Functionaldistributionofincome功能收入分配 指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经济理论中通常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和资本两大类 所以功能收入分配主要研究劳动者收入和资本所有者收入比例关系 按照目前主流观点 近一百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收入主要部分 份额在0 6 0 75 2020 3 26 3 1 3Sizedistributionofincome规模收入分配 指不同收入水平个人或家庭在分配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研究中通常把家庭分为低 中 高三类收入群体 所以规模收入分配主要研究三者收入比例关系 按照目前主流观点 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和收入份额应该占较大比率 即形成 橄榄型 收入结构 群体划分一个人数比率 20 70 10 2020 3 26 4 1 4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意义亲属之间 朋友之间相互馈赠以及社会慈善是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但作用有限 以政治权利为基础的国家税收和转移支付是现代社会再分配重要内容 作用超过其他形式再分配 各种税收中 与其他税 如增值税 消费税 社会保障税等 相比 个人所得税直接改变收入状况 在再分配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 值得研究 2020 3 26 5 1 5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内涵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主要是从规模收入分配角度在再分配环节讨论其对收入分配影响 事实上个人所得税会通过劳动供给 储蓄等途径影响家庭在生产要素市场行为 影响初次分配 通常不考虑这些影响 因此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以初次分配结构为出发点 以可支配收入为终点 征税处于中间环节 2020 3 26 6 1 6主要问题首先 再分配效应定量评价 说明再分配效应的强弱 便于不同国家 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其次 税收制度对再分配效应影响分析 说明税基 税率 税目 征管方式等如何影响再分配效应 最后 税制优化分析 从社会公平 经济效率等角度分析现有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产生主要原因 并提出改进措施 2020 3 26 7 2 思路与方法 2 1基本思路通过比较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分配状况 说明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 收入分配状况通常用收入差距衡量 常用指标有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阿特金森指数等 收入差距指标中采用最多的是基尼系数 因此基本思路就是比较税前 税后收入基尼系数进行定量衡量 包括绝对数量比较和相对数量比较 2020 3 26 8 2 2主流方法用MT指数表示税前收入 税收收入基尼系数绝对比较 用RE表示相对比较 并从平均税率 税收累累进程度等方面进行分解 假设家庭初次分配收入为Y 即税前收入 按照税法征收个人所得税为T 税后收入为Y T G为基尼系数 下标表示变量 绝对比较 MT指数 GY GY T 1 相对比较 RE GY GY T 2 2020 3 26 9 2 3基尼系数基本含义1 洛伦茨曲线与等收入曲线所围成面积 基本含义2 所有个体收入差异绝对值均值一半与所有人平均水平的比值 延伸含义 福利经济学中 当一个人收入低于另一个人时 其福利被相对剥夺 基尼系数则反映整体被剥夺程度 2020 3 26 10 假设经济体有n人 第i个人收入为xi 第j个人收入为xj 第k个人收入为xk 按照基本含义2 所有个体收入差异绝对值均值的一半与所有人平均水平的比值 公式为 2020 3 26 11 说明性例子 假设A B C人月年收入分别为4 5 8万元 其基尼系数是多少 两两相互比较共6项 A B差异1万元 A C差异4万元 B C差异3万元 差异绝对值总和为16万元 三个人自身比较共3项 差异0元 所有差异共9项 绝对值总和16万 平均差异为16 9 平均收入17 3 平均差异与平均收入比率 即基尼系数为 8 51 0 1569 事实上以上方法低估了基尼系数 为什么 2020 3 26 12 在比较中包括了自身比较 而这些比较没有现实意义 而这些差异为0 而相互比较差异绝对值一般大于零 造成低估 所以在人数较少时 小于50 修正为 2020 3 26 13 说明性例子 假设A B C人月收入分别为4万 5万 8万元 其基尼系数是多少 修正后 两两相互比较共6项 A B差异1万元 A C差异4万元 B C差异3万元 差异绝对值总和为16万元 平均差异为16万 6 平均收入17万 3 平均差异与平均收入比率 即基尼系数为 8 34 0 2353 2020 3 26 14 社会福利含义 社会福利等于个体收入份额的加权 权数为收入排序函数 简称 基尼权数 经济体有n人 收入从低到高排序 排序为i的个人收入为xi 那么基尼系数为 2020 3 26 15 说明性例子 假设A B C人年收入分别为4万 5万 8万元 其基尼系数是多少 A B C收入份额为 4 17 5 17 8 17 A基尼权数为 2 1 1 3 3 2 3 B C分别为0 2 3 基尼系数为 8 17 4 17 2 3 8 51 2020 3 26 16 对于分组数据而言 假设经济体分为m个组 第i组有ni人 收入为xi 第j组人数为nj 收入为xj 按照基本含义2 所有个体收入差异绝对值均值与所有人平均水平的比值 公式为 2020 3 26 17 社会福利含义 社会福利等于个体收入份额的加权 权数为收入排序函数 简称 基尼权数 对于分组数据而言 假设经济体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分为m个组 第i组有ni人 收入为xi 计算公式为 2020 3 26 18 2 4集中率定义 经济体有n人 按照收入从低到高排序 排序为i个体收入为xi 纳税为ti 那么按照收入排序的基尼权数 计算的纳税份额加权为税收集中率 如果按照纳税额排序的基尼权数 计算的纳税份额加权为税收基尼系数 二者存在什么关系 当收入排序与纳税额排序一致时 二者相等 不一致时 税收基尼系数大于税收集中率 2020 3 26 19 说明性例子 假设A B C人月收入为4万 5万 8万元 纳税分别为0 4 1 2 1万元 税收基尼系数 集中率是多少 A B C收入份额为 4 17 5 17 8 17 纳税份额为2 11 6 11 5 11 收入基尼权数A为 2 3 B C分别为0 2 3 纳税基尼权数A B C为 2 3 2 3 0 集中率为 2 11 基尼系数为 8 33 2020 3 26 20 2 5税收累进税收累进 收入高的人缴纳多的个人所得税 体现税收纵向公平 有局部累进 整体累进两层含义 局部累进 两个不同收入群体比较 有税额累进 平均税率累进 边际税率累进 整体累进 所有收入群体比较 有K指数 S指数等 现实中 个人所得税法定税率一般是累进的 典型表现是边际税率 税收累进指实际纳税累进 2020 3 26 21 2 6税收累进K指数按税前收入排序计算的纳税集中率与税前收入基尼系数差异 从纳税额和税前收入角度衡量累进程度 K指数 CT GY CT为税收集中率 GY为税前收入基尼系数 纳税实践中有税前收入 Y 纳税 T 税后收入 Y T 三者排序有可能不一致 一般集中率以税前收入排序为准 2020 3 26 22 2 7MT指数分解从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 平均税负角度说明税收再分配效应 分解公式 MT CY T GY T CT GY 1 CY T GY T为税后收入集中率与税后收入基尼系数差异 表示横向公平 等于零为公平 小于零为不公平 绝对值越大公平程度越低 CT GY 为K指数 反映纵向公平 一般大于零 越大公平程度越高 平均税率 1 为税负系数 2020 3 26 23 2 8说明性例子假设A B C人年收入为4 5 8万元 纳税为0 4 1 2 1万元 税收缩小了收入差距吗 税前收入基尼系数为0 156863 税后收入基尼系数与税后收入集中率相等 为0 157407 MT指数 0 000544 税收集中率0 153846 K指数 0 003017 平均税率0 152941 结论 虽然税收缩小A B收入差距 但加大B C收入差距 后者作用更大 所以整体加剧了收入差距 2020 3 26 24 2 9一个研究性例子岳希明 徐静利用国家统计局2007年住户抽样调查数据 按照税法测算了家庭应交个人所得税 据此分析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 结论 0 0137 0 0002 0 0338 0 7574 0 3459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作用微弱 主要是税负过低 文献 岳希明 徐静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 经济学动态 2012年第6期 16 25 2020 3 26 25 2 10评论岳希明 徐静 2012 是以推算的城镇居民应交个人所得税为基础 实际状况如何呢 彭海燕 2012 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家庭抽样调查数据 按照实际交纳税额计算 2007年总收入基尼系数为0 3244 税后收入为0 3219 MT指数为0 0025 仅为其五分之一 数字来源 彭海燕 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及机制重塑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10页 表4 8 2020 3 26 26 3 无锡城镇居民案例 3 1数据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调查队抽样调查收据 城镇居民按照可支配收入分为5组 每组户数相同 原始数据包括家庭个数 每户人数 人均总收入 人均交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这里把总收入作为税前收入 扣除税额后为税后收入 来源是 2013年无锡统计年鉴 表8 5 备注 按照目前调查制度 城镇居民税后收入不等于可支配收入 2020 3 26 27 3 2原始数据及整理税后收入 总收入 交纳税额 2020 3 26 28 3 3总收入基尼系数 2020 3 26 29 3 4税后收入基尼系数 2020 3 26 30 3 5税额集中率 2020 3 26 31 3 6MT分解MT指数 0 25730 0 25520 0 00210 平均税率 461064 69932234 0 6593 K指数 0 57346 0 25730 0 31616 税后收入基尼系数等于税后收入集中率 结论 个人所得税发挥了较好的收入调节作用 2020 3 26 32 4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 4 1制度框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法律 行政主管部门法规 国家税务总局 地方法规3个层次 中央法律有2011年修订的 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行政主管部门法规有2014年1月公布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地方性法规如 江苏省地方税收保障办法 2020 3 26 33 4 2个人所得税税法概要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共15条 分为3个部分 纳税对象与纳税额 1纳税对象 2应税收入 11类 3税率 5税额计算 10计税币种 征收方法 8纳税申报 9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11扣缴义务人权益 12存款利息征管 13征管法律支持 14征管法规补充 15实施时间 优惠措施 4免税收入 6减征收入 7抵免 2020 3 26 34 4 3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状况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地方税务部门征收 收入60 规中央财政收入 40 归地方财政收入 2013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531 53亿元 其中港澳台同胞113 63亿元 外国人308 86亿元 按照项目 排在前三位的是 工资薪金所得纳税4095亿元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纳税725 64亿元 财产转让所得纳税676 33亿元 2020 3 26 35 4 4高收入群体纳税状况2013年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自行申报纳税人数为441 6万人 申报已交税额2306 2亿元 应补税额20 1亿元 纳税数额占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约为70 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近40 年收入120万元以上的自行申报纳税者 适用税率45 纳税额占工资薪金所得纳税比重从2009年的9 9 增加到15 以上 2020 3 26 36 4 5工资薪金计税方法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应纳所得税额 工资薪金 月 收入 3500 其他规定扣除项目 7级税率 1500元以下 3 1500 4500元 10 速算扣除105元 0 45 0 9万元 20 扣除555元 0 9 3 5元 25 扣除1005元 3 5 5 5万元 30 2755元 8万元以上 45 扣除13505元 2020 3 26 37 工资薪金纳税案例 江苏省A先生只有工资收入 2012年1月收入6711元 个人交纳住房公积600元 生活补贴200元 社会保障费用14 8元 应该交纳多少税 计算税前扣除额 统一扣除额3500元 个人交纳住房公积金600元 社会保障费用14 8元 生活补贴200元 税前扣除合计为4314 8元 应税收入为 6711 4314 8 2396 2元 税额 2396 2 10 105 134 62元 2020 3 26 38 A先生纳税状况 2012年1月收入6711元 税前扣除合计为4314 8元 税前收入6711元 课税收入2396 2元 税额134 62元 税后收入6576 38元 课税收入和税前收入边际税率相同 边际税率 法定税率 10 但实际平均税率不同 课税收入平均税率134 62 2396 2 5 62 税前收入平均税率2 006 2020 3 26 39 2012年4月 A先生工资增加32元 收入6743元 税前扣除不变 为4314 8元 税前收入6743元 课税收入2428 2元 税额137 82元 税后收入6605 18元 课税收入和税前收入边际税率相同 边际税率 法定税率 10 但实际平均税率不同 课税收入平均税率137 82 2428 2 5 68 税前收入平均税率2 044 工资收入增加 税负略微提高 2020 3 26 40 2012年6月 A先生工资收入6743元 由于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 税前扣除增加 为4434 8元 税前收入6743元 课税收入2308 2元 税额125 82元 税后收入6617 18元 课税收入和税前收入边际税率相同 边际税率 法定税率 10 但实际平均税率不同 课税收入平均税率125 82 2308 2 5 45 税前收入平均税率1 866 税前扣除增加 税负略微下降 2020 3 26 41 2012年10月 A先生工资大幅度增加 收入8748元 税前扣除也增加 为4496 8元 税前收入8748元 课税收入4251 2元 税额320 12元 是原来2 54倍 税后收入6617 18元 课税收入和税前收入边际税率相同 边际税率 法定税率 10 但实际平均税率不同 课税收入平均税率320 12 4251 2 7 53 税前收入平均税率3 659 收入增加 税负上升显著 2020 3 26 42 4 6劳务报酬计税办法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20 应纳所得税额 工资薪金 次 收入 800 或应税项目收入 20 其他规定扣除项目 3级税率 2万元以下 20 2 5万元 30 速算扣除2000元 5万元以上 40 速算扣除7000元 2020 3 26 43 4 7经营性收入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生产 经营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 生产经营收入 成本费用税金损失 5级税率 1 5万元以下 5 1 5 3万元 10 扣除750元 3 6万元 20 3750元 6 10万元 30 9750元 10万元以上 35 14759元 2020 3 26 44 4 8其他类型收入计税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利息 股息 红利所得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税率20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计税方法同劳务报酬 财产转让所得以纳税人转让财产取得收入扣除财产原值 合理费用和缴纳有关税费余额为应税所得额 2020 3 26 45 5 税基 税率与再分配 5 1TaxBase按照税法 税额为应纳税收入所得额与税率乘积 一般而言 个体一部分收入是不需纳税 需要纳税收入为税基 简称 课税收入 taxableincome 此时收入包括 税前收入 Y 课税收入 TI 税后收入 Y T 以工资薪金收入为例 除了3500元扣除额之外 个人缴纳的规定限额内的社会保障费用可以扣除 2020 3 26 46 5 2实际税基税法一般只规定了课税收入范围 但它与税前收入比率只能根据实际数据计算 所以税基指实际税基 给定税率和税前收入 扣除数额越大 课税收入越小 纳税数额越小 如果需要纳税税收占据收入较大部分 称 宽税基 比率小称 窄税基 应税收入与税前收入之比为税基指数 税基变化影响税收再分配效应 如何衡量这种影响呢 2020 3 26 47 5 3基本方法一种思路在MT指数中引入课税收入基尼系数 即MT GY GTI GTI GY T 然后各自进行分解 其中税基影响为MTD GY GTI 分解为MTD CTI GTI CD GY d 1 d d为 1 税基指数 税率影响为MTR GTI GY T 分解为 MTR CY T GY T 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