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掌握建立流动微分方程的方法狭缝流动分析管内流动分析降膜流动分析掌握推导过程 5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层流流动 2 以典型的一维流动为对象 阐述动量守恒方程与牛顿剪切定律应用于流场微元体分析 建立流动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以确定流场中速度分布和剪切应力分布 得到最大速度 流动阻力 壁面剪切应力等工程实用参数 3 5 1概述5 1 1建立流动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建立流动微分方程应用的是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剪切定律 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微元体的动量守恒方程 对于稳态流动 微元体的动量方程表达式为 4 第二步 根据所采用的坐标系 写出相应的牛顿剪切定律表达式作为补充方程 对于如图所示的速度为u的一维流动 牛顿剪切定律可表达为 y x 5 2 5 其中切应力 yx的第一下标y表示切应力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 第二下标x表示切应力的作用方向 切应力的符号规定 若切应力所在平面的外法线与y轴正向一致 则指向x轴正向的切应力为正 反之为负 6 第三步 将式 5 2 代入式 5 1 则得关于流体速度的微分方程 流体微分方程 若切应力所在平面的外法线与y轴正向相反 规定指向x轴负方向的切应力为正 反之为负 7 5 1 2常见边界条件常见工程问题的流场边界条件可分为三类 1 固壁 流体边界 由于流体具有粘滞性 故在与流体接触的固体壁面上 流体的速度将等于固体壁面的速度 特别地 在静止的固体壁面上 流体的速度为零 8 2 液体 气体边界 对于非高速流动 气液界面上的切应力相对于液相内的切应力很小 故通常认为液相切应力在气液界面上为零 或液相速度梯度在气液界面上为零 3 液体 液体边界 由于穿越液 液界面的速度分布或切应力分布具有连续性 故液 液界面两侧的速度或切应力相等 9 5 1 3流动条件本章讨论的是稳态条件下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层流且充分发展的流动 稳态 指流动过程与时间无关 不可压缩流动 即流体密度 为常数 一维流动 流体只在一个坐标方向上流动 且流体速度的变化 速度分布 也只与一个空间坐标有关 10 层流 指的是平行流动的流体层之间只有分子作用 而不相互混杂 只有在层流条件下牛顿剪切定律才成立 充分发展流动 流体速度沿着流动方向没有变化的流动 例如当流体以速度u沿x方向流动时 如果说流动是充分发展的 则必有 u x 0 由此 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稳态流动必然属于充分发展的流动 11 5 2狭缝流动狭缝流动 通常指的是两块足够大的平行平板 板间距远远小于板横向尺寸的平行平板 间的流动 几点说明 由于板间距大大小于板的横向尺寸 长或宽 故可忽略端部效应即流体进出的影响 流动可视为充分发展 由于狭缝的水利直径很小 且化工流体往往有较大的粘度 故雷诺数小 Re umb 流动常处于层流范围 12 产生流动的动力一种是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产生的流动 称为压差流 另一种是由于两壁面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流动 称为剪切流 这两种因素也可能同时存在 对于非水平平壁的狭缝流动 还将受到重力的影响 13 5 2 1狭缝流动的微分方程如图所示为两平壁间的流动 在平壁间 密度为 的不可压缩流体沿x轴方向作一维层流流动 流动方向与重力加速度g之间夹角为 所取微元体如图所示 垂直于x y平面的方向取单位厚度 14 微元体受力如图 15 输入动量流量 u2dy输出动量流量 u2dy 此时动量方程简化为力的平衡方程 由于流动是充分发展的 即 u x 0 所以流体进入和流出微元体的速度均为u 因此在x方向有 16 微元体上x方向的诸力之和 17 将上述三项代入方程 5 1 可得关于切应力的微分方程 5 3a 其中p p gxcos 这里引用一个结论 对于x方向充分发展的一维流动 p x const 于是积分上述方程 得到切应力分布方程 18 5 3b 下面推导速度方程 对于牛顿流体 将一维流动条件的牛顿剪切定理 yx du dy代入上式 可得狭缝流动的速度微分方程 19 积分后可得速度分布方程 5 4 适用条件 式 5 3 对牛顿型和非牛顿型流体均适用 而式 5 4 只适用于牛顿流体 20 5 2 2狭缝流动的剪切力与速度分布 1 边界条件最一般的情况 沿流动方向存在压力差 同时上壁面以速度U相对于下壁面运动 边界条件为 u y 0 0u y b U 21 则可得有相对运动的平壁间充分发展的一维不可压缩层流流动的切应力和速度分布表达式为 2 切应力与速度分布将边界条件代入 5 4 可得 22 23 3 平均流速和流量利用速度公式可以得出平均速度um和沿流动方向的体积流量qv 24 4 分布方程的应用条件由于上述方程包含了压差 壁面运动 壁面倾斜角三个外在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于 i 固定壁面间的压差流 可在方程中令U 0 ii 仅由壁面运动产生的剪切流 可在方程中令 p x gcos 25 iii 0表示流体在垂直狭缝中间向下流动 2表示流体在水平狭缝中间流动 表示流体在垂直狭缝中间向上流动 26 5 2 3水平狭缝压差流动的流动阻力对于水平狭缝 由于 2 故有 p x p x const 则可用 p L代替 其中 p是流动方向上长度为L的流道的进出口压力之差 p p0 pL 称为压力降 由于是压差流 则两平壁固定 则有U 0 得水平狭缝压差流的平均速度为 27 28 例 如图为两层不相容流体在固定平壁间的平行流动 其中I为重相 II为轻相 壁面x方向长度为L 进口压力p0 出口压力pL 设流动为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 试确定其切应力和速度分布 29 30 例 如图两同心圆筒 外筒半径为R 以角速度 转动 内筒半径为kR k 1 流体在外筒带动下流动 由于k接近于1 且流体粘度较高 故可视为层流流动 试确定转动外筒所需的力矩 kR R v 31 解 此题为狭缝剪切流 由于间隙远小于筒体半径 可近似认为水平狭缝中的剪切流 由狭缝流动的剪切应力分布公式 其中外筒壁面的速度U R 狭缝宽度b 1 k R 对于水平剪切流 p x 0 于是可得切应力分布为 32 由于外筒壁面的切应力对流体产生的力矩等于转动外筒所需的力矩 设筒长L 则有 33 5 3管内流动分析管内流动 包括圆管和圆形套管内的流动 是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流动方式 由于大多数情况下 管长与管径之比L D 1 可以忽略管子进出口的影响 将流动视为充分发展的一维流动 管内流动由进出口两端的压力差产生 对于非水平管道 流动还受到重力影响 34 5 3 1圆管内层流流动如图为圆管内流动 因为圆管的轴对称特征 宜采用柱坐标 设管长为L 半径为R 进出口压力分别为P0和PL 35 流体沿圆管轴向作一维层流流动 速度为u 在r 方向的速度均为零 主流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流体微元及其受力如图所示 36 由于是一维不可压缩稳态流动 充分发展的流动 u z 0 即u为常数 因此z方向进出微元体的动量流量为 u22 rdr则动量方程 5 1 将简化为力平衡方程 37 38 切应力方程将上述各式代入 5 1 并整理得关于切应力的微分方程 其中 p p gzcos p z可用 p L代替 其中 说明流动过程为压降过程 39 积分上述方程 可得切应力分布方程为 速度方程将柱坐标下的牛顿剪切定理 代入上式可得 40 代入上式得积分常数 积分得 边界条件 41 于是管内层流流动的切应力和速度分布表达式为 分布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z u r rz 42 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由分布曲线可知 管道中心线上速度达到最大 平均速度 43 体积流量由平均速度得 该式称为哈根 泊谡叶方程 该式可用于确定流体粘度 只要测定qv和 p 即可 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粘度计称为毛细管粘度计 44 应用条件 i 适用于圆管和圆形套管 ii 切应力方程适用于牛顿和非牛顿流体 速度方程适用于牛顿流体 iii 当为层流时 Re 2300 阻力系数由平均速度与圆管阻力系数定义式 p L D um2 2 相比较 其中D 2R umD Re称为雷诺数 可得 45 例 非牛顿流体Bingham流体在垂直圆管内向下流动 该流体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符合下述条件 其中 常数 0 0称为初始剪应力 0 0 设流体密度为 管道z方向长度为L 进出口压力为p0 pL 按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考虑 试确定其切应力分布 速度分布及流动条件 1 46 当r 0时 这是不可能的 故c1 0 所以切应力分布为 解 圆管内的层流流动切应力分布的一般方程为 47 将Bingham流体切应力模型代入后 积分后的速度分布为 2 48 流动条件讨论由模型 1 圆管中流体速度从中心到管壁逐渐减小 则du dr 0所以有 rz 0 即 49 流体要产生相对运动必然有 令 若该非牛顿流体在管内发生流动 则有 上式即为产生流动的压降条件 50 流体在圆形套管内的上行流动 套管长L 外管内半径R 内管外壁半径kR 对应进出口压力分别为p0 pL 流体沿圆管轴向z作一维层流流动 5 3 2圆形套管内的层流流动 51 微元体取法及其受力与圆管情况完全一致 因此其切应力和速度分布的一般方程为 52 将边界条件代入并积分可得积分常数 但套管的边界条件为 u r kR 0u r R 0 53 于是可得切应力与速度分布 54 最大速度 由du dr 0得到 该处对应最大速度 55 平均速度及体积流量 56 注意 上述关于套管流动的各公式中令k 0 即为圆管流动 若k 1 则为固定壁面狭缝流动 对于套管 层流流动条件 Re umD 1 k 2000其中D 2R 为外管内经 57 5 4降膜流动分析降膜流动在湿壁塔 冷凝器 蒸发器以及污水处理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降膜流动是靠重力产生的 特点是液膜的一侧与大气接触 为典型的液 气边界条件 由于液膜的一侧与大气接触 故沿流动方向没有压力差 58 5 4 1倾斜平板上的降膜流动如图为流体在倾斜平板上的降膜流动 液膜厚度为 表面与大气接触 液膜沿x轴方向作一维层流流动 速度为u y z方向速度为零 由于液膜厚度远小于板的横向尺寸 故可忽略端部效应 将流动视为充分发展的 微元体在z向为单位宽度 59 60 由于流动是充分发展的 即 u x 0 所以进出微元体的动量流量均为 u2dy 而微元体上x方向的受力之和为 61 切应力方程 将上式代入式 5 1 可得 则 速度方程 将牛顿剪切定理代入上式有 62 液膜两侧分别与固壁和大气接触 其边界条件为 则 63 代入积分式得积分常数 c2 0 c1 gcos 于是可得斜板降膜流动的切应力和速度分布为 64 最大速度 平均速度 与体积流量 65 液膜厚度 在工程实际中 流量qv是知道的 容易测量 则可用体积流量公式估算液膜的厚度 若z向板的总宽度为W 总流量为qv 则 3 66 方程应用说明 上述方程结果适用于直线型层流流动 对于波纹状层流流动 湍流流动 67 波面板蒸发器 68 例 如图竖直平壁上降膜流动 由于传热的影响 使液膜沿y向存在温度分布 温度从壁面处的Tw上升到液膜表面处为T0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量子计算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应用分析报告
- 2025中国远程办公软件用户体验与粘性提升分析报告
- 2025中国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产业链分析报告
- 2025中国视频监控智能化升级路径及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 2025中国裁断机行业中小企业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能效管理优化方法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互联标准实施指南报告
- 2026云南玉溪市市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11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公开招聘劳务派遣类工作人员2名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市场营销复习提纲教案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件
- SBAR交接班模式在临床运用
- 碎石临时停车场施工方案
- 超级方便的钢琴键盘和弦对照表
- 静电消除作业指导书
- 华侨城集团领导岗位业绩考核管理规定
-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表88612
- 培智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 不可不知的1000个处世常识
- 液化石油气钢瓶登记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