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研究应用概况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研究应用概况 刘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关键词 创伤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指标 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以量 化和权重处理 再经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 度的多种方案的总称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 组认为创伤评分是对创伤严重程度 结局与救治质量进行评估 指 导创伤患者分类救治的客观手段之一 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应 采用创伤评分进行规范评估 1 20 世纪 50 年代由 De Haven 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 2 70 年代开 始逐步推广 多年来 学者们根据现场急救 拣送 院内救治工作 决策 预测预后和创伤研究等不同需要建立了多种评分方案 3 4 已经建立的评分方案可概括为 3 个类别 即用于现场急救和拣送的 院前评分 用于急诊科和病房的院内评分以及用于 ICU 伤员的 ICU 评分 本文就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进行综述 1 1 院前创伤评分法的定义院前创伤评分法的定义 院前创伤评分是指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上 急救人员根据所得 数据 这类评分所依据的参数必须是不费时间或简略直观的定量指 标 包括解剖 生理和病因 对伤情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估 并以此 进行分类处理 转运并指导复苏 决定该伤员是否送创伤中心 大 医院治疗或送一般医疗单位处理 其目的是把生命危险的重伤患者 与一般创伤患者分开 从而对重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 同时 急救现场常出现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 5 借助创伤 评分标准 形成规范化 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可减少多余环节 提高 工作效率 6 2 2 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2 1 昏迷指数评分法 glasgow coma scale GCS GCS 由 Teasdale 和 Jennett 在 1974 年提出 目的在于标准化 评估头部伤患者的意识水平 分别以睁眼 言语和运动 3 种反应共 15 项检查来判断 GCS 总分共计 15 分 13 15 分为轻型颅脑损伤 9 12 分为中型颅脑损伤 3 8 分为重型颅脑损伤 7 Meredith 等 8 认为 GCS 中的运动反应即可正确指导医护人员进行现场伤员的 拣送 GCS 评分系统的缺点是未考虑局灶性或偏侧性 广泛代谢过 程或毒性反应 9 现场抢救时 GCS 评分不能正确判断伤员的预后 因 为初步复苏有可能明显改善现场 GCS 评分 2 2 创伤指数 TI TI 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 根据损伤部位 损伤类型 循环 血压 脉搏 呼吸和意识等 个方面进行评定 是 Kirkpat 等于 1971 年首次提出 这 5 类参数按轻重程度分别记分为 5 分 最后 项积分相加 即得 TI 总分 总分越高 伤情越重 此法可将危重伤员和一般伤员分开 易掌握 不需要任 何特殊仪器 9 分以下为轻伤情 仅需问诊治疗 10 16 分为中度 伤情 需考虑留院观察 17 分以上为危重伤情 需考虑多系统器官 损伤 21 分以上病死率剧增 29 分以上 80 在 1 周内死亡 10 TI 的应用简便 适宜在事故现场进行伤员鉴别分类之用 裴辉等 11 在 用 4 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中发现 院前 TI 评 分具有应用广泛 操作便捷的优点 适用于创伤患者伤情的快速评 估 特别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徐伯诚 12 曾应用 TI 评分评估在急诊中心救治的 296 例创伤患者 并对其预测患者伤 情及去向的能力进行研究 发现 TI 评分分数越高 患者病情越重 收住专科病房和 ICU 的概率越大 2 3 修正的创伤指数 recised trauma index RTI 1990 年 Smith 等 13 修订了创伤指数并命名为 RTI 依据肉眼观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察受伤部位 损伤类型 循环 呼吸和意识状态等 5 个方面记分 受伤部位为四肢 背部 胸部 头腹部等 分别记 1 3 5 6 分 轻度开放伤 单纯创伤或 度烧伤 较大开放伤或刺伤或 度烧伤 枪弹伤或钝挫伤 分别记 1 3 5 6 分 收缩压 100 mmHg 或脉搏 100 次 min 收缩压 78 100 mmHg 或脉搏 100 140 次 min 收 缩压140 次 rain 无血压或无脉搏 分别记为 1 3 5 6 分 呼吸状态及意识计分方法同创伤指数 经 2340 例 伤员资料验证并与创伤记分 TS PHI CRAMS 和损伤机制级别 4 种 评分方案对比 认为 RTI 是一个简单易行 且更为准确的拣送方案 2 4 CRAMS 评分法 circulation respiration abdomen motor and speech Score CRAMS评分法是由Gormican S P于 1980 年提出 14 采用循环 呼吸 胸腹 运动和语言共 5 个参数 按轻 中 重度异常分别赋 值 2 1 和 分 CRAMS总分值为 5 个项目相加的总和 分值范围为 0 10 分 9 10 分为轻度 7 8 分为重度 分为极重度 198 5 年Clemmer T P 等又对其进行了修正 使其准确度得到了提高 修正后的CRAMS评分法使用简便 将生理指标和解剖部位相结合 是 美国院前创伤评分体系中运用最多的方法 15 有许多关于修正后的 CRAMS 评分与急救伤员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16 它与伤情密切相关 且能区分创伤的严重程度 能反映出救治条件的要求 因此 CRAM S记分法不仅较多的应用于院前急救 也适用于急诊科的急救 还可 以早期监测复苏急救工作是否有效 但CRAMS评分的生理指标易受精 神心理因素及基础血 压的影响 且未考虑伤员基础疾病的影响 对于多发伤的并发症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同样不可预测 另外 对部分脊柱 四肢损伤的患者伤情判断可能存在误差 且不能完全 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故对急诊创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判断 周卜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邻等 17 建议应用CRAMS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 以此判断伤情轻重 从而合理安排救治 合理调配卫生资源 有效的降低创伤患者的病 死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 2 5 创伤评分 TS 1981 年 Champion 18 等报告一种既适用于颅脑损害又适用于 其他部位损伤的评价方式 TS 选择的生理指标有 循环 包括收 缩压和毛细血管充盈 呼吸 动度和频率 意识 格拉斯哥昏 迷指数 GCS 等参数 每项 0 5 分 五项分值相加为创伤积分T S值 有效值为 1 16 TS在 1 3 分者死亡率达 96 4 13 分者失 治易死亡 治疗可能存活 抢救价值很大 14 16 分者存活率较高 达 96 一般认为TS 12 分为重伤治疗的标准 它不仅反映了创 伤严重性及生理损害程度 还能预示伤员的生存可能性 特别在钝 器伤和穿透伤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孙俊 19 在探讨急诊室用T S在创伤患者快速救治中的价值中发现TS使用简便快速 能较好地反 映损伤严重程度和伤情 对急诊室医生及早掌握病情 尽快完成急 诊接诊程序和救治很有价值 俞国忠 20 在应用TS中发现创伤患者 液体需要与TS分值有明显相关性 TS分值越低 液体需要量越大 对伤情的评估中以颅脑损伤为主的伤员 TS敏感性差 仍以GCS评分 更有价值 2 6 修正的创伤记分法 RTS TS应用较多 但其敏感性较低 常遗漏严重创伤伤员 因此Cha mpion等和Copes等 21 又对TS进行修正 提出了修正的创伤记分法 R TS 取消了TS中难以判断的呼吸幅度和毛细血管充盈度的观察 因 为这两项指标不易确认 只用加以权重处理的收缩压 呼吸频率和G CS等 3 项值相加为RTS值 1991 年 Gilpin等 22 经过大量病例研究 将RTS计分方法修改 RTS总分 11 分诊断为轻伤 11 分诊断为重 伤 并建议对急诊科RTS 12 分者应予重视并请高年资医生治疗 通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过对比 RTS在急救现场分拣患者的灵敏度明显高于GCS创伤评分 而特异性稍低于TS 赵伟 23 通过分析认为RTS在院外检伤中的灵敏 度为 95 高于TS的 71 并可较好的反映颅脑伤 在解剖损害不明 的情况下 RTS评分可评估创伤严重度 是提前医学干预的重要指标 李宁等 24 建议在院外急救中以RTS评分结果作为分拣转送和提前 医学介入的依据 尽早纠正生理紊乱以降低重度胸外伤死亡率 但R TS评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其变化与损伤部位关系密切 而对多发 伤 复合伤的评价效果较差 2 7 院前指数 prehosopital indes PHI PHI是用于入院前创伤急救检伤分类的一种方法 是由Koehler 等 25 在 1986 年提出的 采用收缩压 脉率 呼吸状态和意识四项 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 每项分为 3 4 个级别 4 项参数得分之和 即为院前指数 PHI 值 对胸或腹部有穿透伤者 再加 4 分作为其最 后PHI值 总分为 20 分 0 9 分为轻度伤者 10 16 分为中度伤者 大于 17 分为重度伤者 PHI是在创伤现场准确区分重伤和轻伤的 一种简便可靠的创伤严重度分类评分方法 能够有效利用现场资料 进行恰当分类和现场处理 并方便急诊室准备工作的进行 有利于 伤员的恰当转送 还能为制订救治措施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 王瑞 玲等 26 研究表明 PHI评分与伤情密切相关 能区分创伤伤员的严 重程度 能反映出救治条件的要求 适于院前评估伤情的应用 但 PHI也其局限性 1 创伤后至完成评定的时间 伤员的年龄对其影 响较大 对某些较重创伤可得出较低PHI值是其不足之处 2 PHI记 分中每分钟脉率及呼吸情况记分跨度太大 分别为 0 3 5 分 而 4 分以上即列为重伤 则必有过多伤员在现场是为重伤 3 3 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总结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总结 院前评分早期为经验性的多因素综合评分 继而演变为只用生 理指标为参数的评分方案 而后又有转向应用统计学计算 多因素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量化评分的趋势 虽然创伤院前评分种类较多 但这些评分存在灵 敏 度不够好 特异度不够高或不能快速评分的问题 迄今为止尚无一 种既能快速判别 又能同时满足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的理想院前评 分 每种评分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 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根据创伤的特 点进行恰当的选取 目前 越来越多的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已被各种计算机软件所融 合 直观 简单的操作代替了抽象 复杂的测量和计算 使得院前 创伤评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步入了新的阶段 现阶段临床上所应用 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还存在很多不足 但它们会随着医学的不断发 展而逐渐完善 我国的创伤评分工作起步较晚 20 世纪 80 年代仅有个别报道 1987 年中华创伤学会成立了创伤评分组 此后我国广大创伤工作 者开始对创伤评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国内最早报道应用院前评分 的是 1984 年鹤岗矿务局总医院建立了一个多参数的院前评分方案 后经中国煤矿创伤学会多次讨论 于 1988 年提出煤矿创伤院前评 分 MPS 方案 27 并印制成册发放全国煤矿推广应用 成为我国的 第一个比较成型的创伤评分标准 1992 年召开了全国首届创伤评分 研讨会 创伤工作者对评分工作的认识日益深入 所应用的评分方 案也逐步与国际接轨 并且在创伤评分的使用中 有些学者也提出 了不少对于修正评分公式权重系数的建议和意见 使得从单纯引用 国外评分方案进入到研究改进现有方案和试图建立我国评分方案的 新阶段 目前我国无论是创伤救治水平还是科研能力都与国际水平有着 较大差距这个现状的同时 应该不断吸取和借鉴国外同行们的先进 经验 进一步积累大量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 建立国人自己的数据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库 才能从中求得符合我国实情的预测生存概率的具体权重值 以 科学的态度完善创伤评分系统 才能真正的推动创伤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交通伤与创伤数据库学组 创伤急救与多 发伤学组 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 J 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9 6 485 488 2 陈维庭 医院内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AIS ISS 法 J 中华创伤 杂志 1994 10 1 44 46 3 黎鳌 主编 现代创伤学 第 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71 178 4 Moore EE Mattox KL Feliciano OV eds Trauma 2nd ed Connecticut California Appleton Lange Norwalk 1991 97 5 宋金兰 护理部面对成批伤员急救的护理管理对策 J 护理 管理杂志 2004 12 47 48 6 李婉玲 李小金 王菊香 护士分区工作流程在救治成批伤病 员中的应用 J 海南医学 2010 21 1 129 130 7 李加彬 李连翠 单立国 创伤的现场伤情判断 EJ 中外医 疗 2009 28 1 168 169 8 Meredith W Rutledge R Hansen A R et a1 Field triage of trauma patients based upon the ability to follow commands A study in 29 573 injured patients J J Trauma 1995 38 1 129 135 9 刘仁群 GCS 评分单的改良 J 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2010 25 9 7 10 Ogawa M Sugimoto T Rating seberity of the injured by ambulance attendants Field research of trauma index J J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Trauma 1974 14 11 934 937 11 裴 辉 罗志毅 刘保池 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 的评估研究 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1 5 15 4394 4400 12 徐伯诚 TI 在成批创伤急诊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6 328 13 Smith J S Jr Bartholomew M J Trauma index recisited A better triage tool J Crit Care Med 1990 18 2 174 180 14 Gornican S P CRAMS scale Field triage of trauma vic tims J Ann Emerg Med 1982 11 3 132 135 15 孟新科 急危重症评分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56 16 Copes WS Champion HR Sacco WJ et ai The injuries severity score revisited J J Trauma 1988 28 6 17 周卜邻 彭发吉 蒋辰芳 CRAMS 评分法在成批车祸外伤院外 急救中的应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 6 5 461 462 18 Champin H R Sacco W J Carnazzo A J et a1 Trauma score J Crit Care Med 1981 9 9 672 676 19 孙俊 江学成 急诊室创伤患者创伤评分与并发症和救治的关 系 J 中国危重急救医学 2006 18 1 36 38 20 俞国忠 创伤评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与分析 J 中华急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房兼职教练合同协议2025
- 地下车位购买合同协议
- 外贸出口合同范本模板
- 垃圾分类公司合同范本
- 培训机构保证合同范本
- 土地承租合同解除协议
- 地板统货收购合同范本
- 地下酒窖租赁合同范本
- 地摊东西出售合同范本
- 外贸销售合同三方协议
- 2025天津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第二批合同制员工招聘5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党章党纪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题)
- 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 矿山井下照明专线施工方案
- 2025年金融学专升本金融市场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学校意识形态自查报告
- 零跑汽车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新闻采编实务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风险评估方案
- 2025年广东惠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包装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