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_第1页
从心开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_第2页
从心开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_第3页
从心开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_第4页
从心开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查结果 1 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 仅次于警察职业 2 在美国 至少有6 8 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 3 在我国 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为20 教师在50 左右 4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8 其中有轻度心理障碍者为31 5 有重度心理障碍者为12 4 5 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严重 嫉妒情绪突出 虚荣心理明显 焦虑水平偏高 性格忧郁孤僻 逆反心理强6个方面 超过80 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新浪网进行的调查 从开始做一个的教师 乌中旗职业中学刘春霞2011 10 11 心 幸福 一 了解压力二 我们的压力源 谁动了我们的奶酪 三 压力的调整 寻找压力下的幸福之路 缺乏压力 压力适中 压力过大 几乎不动 快速转动 警觉阶段 抵抗阶段 耗竭阶段 身体防御 正常水平的反应 有益的压力 提高我们机体的反应 聚集活动的能量 提高活动效率 挖掘个体潜力 职业倦怠 一 了解压力 压力程度 完全脱离压力等于死亡 动物小实验 1 完全安静没有刺激2 隔段时间刺激 寿命最长3 经常刺激 汉斯 塞利研究发现 人们面对压力往往会有如下的生理反应 会让人产生郁闷 倦怠 烦躁 受挫等不良情绪反应 一位职业倦怠教师的内心独白 当我踏进校园 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 已无法舒展我紧锁的双眉 当我走进教室 同学们感情纯真的诵读 已难以激起我心灵的共鸣 当我端坐在办公桌前 以一句 这点小事也来烦我 打发走满含委屈前来求助的学生 当我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 找出一份 新三年 旧三年 拼拼凑凑又三年 的教案 在上面稍作圈点 甚至只瞄上一眼 便心安理得的走上讲台 二 我们的压力源 谁动了我们的奶酪 职责重大社会过高的期望值角色的冲突工作超载成就感的滞后性学生难教 难管 1 职责重大 家长们经常告诉我们 孩子就交给您了 农民会说 人误地一季 地误人一年 而我们不误地 但是我们会感到是在误人子弟 一个班里40名学生 他们的安危我们要记心头 他们的学业 人品都需要教师引导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 职责不可谓不大 2 过高的社会期望 高处不胜寒 我们 被喻 是谁 社会上对教师的评价是一边是火焰 一边是海水 叫春蚕的有 叫我们眼镜蛇的有 管教授叫教兽的也有 这些都给我们巨大的压力 我们说不想做神 只想做人 可社会又说了做人也行 但必须是超人 否则你就不是人 同时职业的神圣感同教师的社会地位存在反差 社会的期望我们一直在认同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地做的更好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压力的源泉 我们 被喻 是谁 3 角色的冲突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生活中扮演很多的角色 韦有华教授总结了教师角色冲突 比较典型的有几种 1 模范公民与自由个体角色的冲突 2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3 既要扮演权威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的角色冲突 4 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不一致的角色冲突 5 现有的能力水平同我们自身期待存在的冲突 6 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认同但必须履行角色义务的冲突 这可能也是导致我们老师产生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客观因素 教师责任的重大 教师工作的琐碎与繁重 从前是备课 上课 改作业 管学生 四面出击 现在加上交报表 迎检查 师培 开会 变成了 八面受敌 尤其是班主任俨然成了 事务型 教师 作为教师 在时空上我们的工作 无边界性 我想我们很难说我的工作结束了 可以真正放松了 即便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还要充当 救火员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哪个学生不爱学习跑去上网彻夜未归 班主任焦虑的程度不压于救火 即便自己的班里没出什么事 看到其他老师焦虑忧郁的神情 我们也会战战兢兢 防范于未然 重复性的工作扑灭我们的热情 4 工作超载 教师难以承受之重 5 成就感的滞后性 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而这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是漫长的过程 我们将桃李满天下视为自己的最大幸福源泉 而这需要等上10年几十年甚至更长 6 学生难教 难管 三 压力的调整 寻找压力下的幸福之路 1 放下抱怨 接纳是一种力量 2 跳出完美主义的陷阱3 平衡工作与家庭 玩好我们的跷跷板游戏4 时间管理 做驾驭时间的高手5 改变认知方式 1 放下抱怨 接纳是一种力量 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张的世界 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 才算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 培根我们说的心理素质首要的就是心理承受能力 抱怨可以达到宣泄 找到归属感 也能导致不去适应 进一步被边缘化 只有放下抱怨 接纳现实才能解决问题 2 跳出完美主义的陷阱 严师出高徒 严师的完美主义倾向更为明显 非好即坏 幼儿式的二分法 尽管学生学习不好 但行为品质好 也是我们的高徒 不要情绪化的工作 对待自身和学生都要宽容 只要我们用心做了就好 3 平衡工作与家庭 玩好我们的跷跷板游戏 自己用于家庭的时间减少 辅导孩子 处理家务 各种关系调节不佳 也会给我们心理压力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不是绝对平衡的 就像跷跷板一样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如果能够合理安排 并且转化为一种生活的常态的时候 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会成为良性的互动 而不是恶性的循环 4 时间管理 做驾驭时间的高手 克服拖延 拖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工作压力 尤其是当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时 越拖延压力会越大 牛顿的惯性定律 汽车起步的时候是最费油的 电视打开的时候是最费电的 就像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穿好衣服一样最费事 改变思维方式 5 改变认知方式 暂时的脱离压力环境 到田野中去 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