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一 单项选择题 1 悬挑长度为 1 5m 混凝土强度为 C30 的现浇阳台板 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B 时方可拆除底模 A 15N mm2 C 22 5N mm2 B 21N mm2 D 30N mm2 2 某混凝土梁的跨度为 6 3m 采用木模板 钢支柱支模时其跨中起拱高度可为 A A 1mm B 2mm C 4mm D 12mm 3 冷拉后的 HPB235 钢筋不得用作 D A 梁的箍筋 B 预应力钢筋 C 构件吊环 D 柱的主筋 4 某梁纵向受力钢筋为 5 根直径为 20mm 的 HRB335 级钢筋 抗拉强度为 300N mm2 现在拟用直径为 25mm 的 HPB235 级钢筋 抗拉强度为 210N mm2 代换 所需钢筋根数为 C A 3 根 B 4 根 C 5 根 D 6 根 5 某梁宽度为 250mm 纵向受力钢筋为一排 4 根直径为 20mm 的 HRB335 级钢筋 钢筋净间距为 B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6 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提高 D A 1 个数值 B 2 个数值 C 10N mm2 D 5N mm2 7 浇筑混凝土时 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 B A 1 5m B 2 0m C 2 5m D 3 0m 8 所谓混凝土的自然养护 是指在平均气温不低于 D 条件下 在规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 A 0 B 3 C 5 D 10 9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的 1 号钢筋外包尺寸为 5980mm 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 156mm 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 差值为 36mm 则 1 号钢筋下料长度为 A A 6172mm B 6100mm C 6256mm D 6292mm 10 模板按 A 分类 可分为现场拆装式模板 固定式模板和移动式模板 A 材料 B 结构类型 C 施工方法 D 施工顺序 11 C 是一种大型工具式摸板 整体性好 混泥土表面容易平整 施工速度快 A 胶合摸板 B 组合钢摸板 C 台摸 D 爬升摸板 12 跨度大于 A 的板 现浇混泥土达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100 时方可拆除底摸板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A 8m B 6m C 2m D 7 5m 13 悬挑长度为 2m 混泥土强度为 C40 的现浇阳台板 当混泥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B 时方可拆除底摸板 A 70 B 100 C 75 D 50 14 不同种类钢筋代换 应按 D 的原则进行 A 钢筋面积相等 B 钢筋强度相等 C 钢筋面积不小于代换前 D 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 15 构件按最小配筋率时 按代换前后 A 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A 面积 B 强度 C 刚度 D 变形 16 钢筋的冷拉调直必须控制钢筋的 C A 变形 B 强度 C 冷拉率 D 刚度 17 套筒挤压连接缺点是 D A 接头强度低 B 质量不稳定 C 脆性大 D 连接速度较慢 18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所用的砂石 B A 都是湿润的 B 都是干燥 C 砂子干 石子干 D 砂子湿 石子干 19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分层 离析现象 如有离析现象 必须在浇筑进行 C A 加水 B 振捣 C 二次搅拌 D 二次配合比设计 20 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施工缝宜留在 C A 无梁楼板柱帽的上面 B 基础的底面 C 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 D 吊车梁的下面 1 软钢钢筋经冷拉后 A A 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B 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不变 C 屈服强度提高且塑性提高D 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提高但塑性降 低 2 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的数值大小次序为 D A fcuk fc fck ftB fc fck fcuk ftC fck fc fcuk ft D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fcuk fcu fc ft 3 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安全级别相同时 延性破 坏和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 C A 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等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 B 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大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 C 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 D 延性破坏的目标可靠指标 r有时大于 有时小于脆性破坏的目标 可靠指标 r 4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度量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原则是 D A 用分项系数 不用 pfB 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 不用 pf C 用 不用 pf D 用表示 pf并在形式上分项系数的结构重要性系 数代替 r 5 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是因为受拉边缘 D A 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 B 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C 受拉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D 受拉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6 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 发生斜截面破坏时 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 C A 剪压 斜压 斜拉 B 斜拉 斜压 剪压 C 斜压 剪压 斜拉 D 斜 压 斜拉 剪压 7 在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 要求受压 区计算高度 x 2a 是为了 B A 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B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其抗压设计 强度 C 避免保护层剥落 D 保证受压混凝土在构件破坏是能达到极限压应 变 8 受拉构件由于纵向拉力的存在 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B A 提高 B 降低C 不变 D 不确定 9 在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构件 C A 其承载力比剪力和扭矩单独作用下相应的承载力要高 B 其受剪承载力随扭矩力的增加而增加 C 其受扭承载力随剪力的增加而降低 D 扭矩和剪力相互之间无影响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10 有一五跨连续梁 欲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 其活荷载的最不 利布置为 C A2 4 跨布置活荷载 B1 2 4 跨布置活荷载 C1 3 5 跨布置活荷载 D1 2 3 4 5 跨布置活荷载 1 热轧钢筋经冷拉后 A A 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B 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不变 C 屈服强度和塑性均提高D 屈服强度和塑性均降低 2 关于混凝土的强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 B 其他条件相同时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试件尺寸的增加而减小 C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呈线性关系 D 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到约束时 其抗压强度提高 3 结构的失效概率 pf与可靠指标 之间的关系为 B A Pf B Pf C Pf D Pf 4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度量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原则是 C A 用分项系数 不用 pfB 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 不用 pf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C 用 表示 pf 并在形式上采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代替 D 用 不用 pf 5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开裂时 受拉钢筋的应力 s与配筋率 的关 系是 C A 增大 s减小 B 增大 s增大 C 与 s无关 D 与 s关系不大 6 受弯构件发生适筋破坏时 受拉钢筋应变 s和受压区边缘混凝 土应变 c分别为 A A s y c cu B s y c cu C s y c cu D s y c cu A 剪压 斜压 斜拉 B 斜拉 斜压 剪压 C 斜压 剪压 斜拉 D 斜 压 斜拉 剪压 7 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 发生斜截面破坏时 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 C A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 B 斜拉破坏 斜压破坏 剪压破 坏 C 斜压破坏 剪压破坏 斜拉破坏 D 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 剪压破 坏 8 对于偏心受压构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A 当偏心距较大时 一定发生受拉破坏 B 当偏心距较大时 可能发生受拉破坏也可能发生受压破坏 C 当偏心距较小 且受拉钢筋面积 As很小时 发生受拉破坏 D 当偏心距较大时 不会发生受压破坏 9 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D A 增大截面的宽度 B 增加受拉钢筋的面积 C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D 增加截面高度 10 有一五跨连续梁 欲求第四跨跨中最大弯矩 其活荷载的最不利 布置为 A A2 4 跨布置活荷载 B1 2 4 跨布置活荷载 C1 3 5 跨布置活荷载 D1 2 3 4 5 跨布置活荷载 1 我国钢模板的宽度以 mm 为基数 50mm 进级 长度以 mm 为基数 150mm 进级 B A 50 450 B 100 450 C 50 400 D100 400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2 梁跨度较大时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跨中梁底向下挠曲 中部应起拱 如设 计无规定时 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 D A 0 8 1 B 1 3 C 3 5 D 0 1 0 3 3 钢筋冷拉应力控制法的实质是 B A 仅控制冷拉应力 B 控制冷拉应力 又控制冷拉率限值 C 最大冷拉率控制 D 最大应力控制 4 冷拉率控制法的适用范围是 A A 同炉批钢筋 B 不同炉批钢筋 C 热轧钢筋 D 钢铰线 5 钢筋冷拔的机理是 C A 消除残余应力 B 轴向拉伸 C 径向压缩 D 抗拉强度提高 6 钢筋闪光对焊的机理是 B A 熔化金属加焊条 B 轴向加压顶锻成型 C 高电压的弱电流 D 高电压的高电流 7 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的竖向钢筋的现场接长一般采用 焊接 A A 电渣压力焊 B 电弧焊 C 闪光对焊 D 气压焊 8 钢筋冷拉时 若采用冷拉应力控制 当冷拉应力为 冷拉率 下列哪种 情况是合格的 A A 达到控制值 未达到控制值 B 达到控制值 超过规定值 C 未达到控制值 未达到控制值 D 未达到控制值 超过规定 值 9 模板设计要求所设计的模板必须满足 C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A 刚度要求 B 强度要求 C 刚度和强度要求 D 变形协调要求 10 滑升模板组成 A A 模板系统 操作系统和液压系统 B 操作平台 内外吊架和外挑架 C 爬杆 液压千斤顶和操纵装置 D B C 11 隧道模是用于浇筑 的混凝土的工具式模板 D A 柱 B 梁 C 墙 D 墙和楼板 12 6 根 10 钢筋代换成 6 钢筋应为 C A 10 6 B 13 6 C 17 6 D 21 6 18 一般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应达到的保证率为 C A 80 B 90 C 95 D 97 13 混凝土搅拌时间是指 C A 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全部卸出 B 开始投料到开始卸料 C 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开始卸出 D 开始投料到全部卸料 14 拆除框架结构模板的顺序是 A A 柱模 楼板底板 梁侧模 梁底模 B 楼板底板 柱模 梁侧模 梁底模 C 楼板底板 柱模 梁底模 梁侧模 D 柱模 梁侧模 楼板底板 梁底模 15 混凝土养护后质量检查指 B A 抗剪强度检查 B 抗压强度检查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C 抗劈裂检查 D 抗弯强度检查 16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因为 A A 内热外冷 B 内冷外热 C 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 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 17 关于模板的拆除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拆模顺序 一般应先支的先拆 后支的后拆 B 先拆除非承重部分 后拆除承重部分 C 重大 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除方案 D 不承重的侧模板的拆除 应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后拆模 18 关于砼采用自然养护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 12h 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B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 不得 少于 7 天 C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D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10 C 时不得浇水 19 在梁 板 柱等结构的接缝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的原因之一是 A A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漏振 B 配筋不足 C 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 不易振捣 D 混凝土强度偏低 20 不同种类钢筋代换 应按 的原则进行 B A 钢筋面积相等 B 钢筋强度相等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C 钢筋面积不小于代换前 D 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 21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分层 离析现象 如有离析现象 必须在浇筑 前进行 C A 加水 B 振捣 C 二次搅拌 D 二次配合比设计 22 麻面 蜂窝 露筋 孔洞 内部不实产生原因是 A A 模板拼缝不严 板缝处漏浆 B 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 不易振捣 C 水灰比控制不严 D 原材料质量波动 23 某梁的跨度为 6m 采用钢模板 钢支柱支模时 其跨中起拱高度可为 D A 1mm B 2mm C 4mm D 8mm 1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纵向钢筋的焊接应采用 A A 闪光对焊 B 坡口立焊 C 电弧焊 D 电碴压力焊 3 钢筋弯曲 180 时弯曲调整值为增加 C A 4d B 3 25d C 6 25d D 2d 4 闪光对接焊主要用于 C mm A 钢筋网的连接 B 钢筋搭接 C 竖向钢筋的连接 D 水平向钢筋的连接 5 钢筋弯拆 90 度的量度差值是 C A 1d B 0 5d C 2d D 6 25d 6 量度差值是指 B A 外包尺寸与内包尺寸间差值 B 外包尺寸与轴线间差值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C 轴线与内包尺寸间差值 D 外包尺寸与中心线长度间差值 7 砂率减少 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 A A 好 B 差 C 不变 D 对流动性没有影响 8 混凝土配合比的原材料数量应采用 A 计量 A KG B KN C 立方米 D 比值 9 进量容量一般是出料容量的 D 倍 A 1 B 1 5 C 2 D 0 55 0 75 10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指 B A 从搅拌机卸出到运到浇筑地点 B 从材料倒入搅拌机开始到运到浇筑地点 C 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振捣完 D 从材料倒入搅拌机开始到浇筑振捣完毕 11 混凝土浇筑前如发生了初凝或离析现象 则应 C A 丢弃 B 降低一个等级使用 C 运回搅拌机重新搅拌 D 就地重新搅拌 12 混凝土浇筑时自高处自由下落的高度不应大于 C m A 1 B 1 5 C 2 D 3 13 一个施工段的每排柱子浇筑时应 B A 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B 从两端向中间进行 C 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D 以上均可 14 水下浇筑混凝土时 导管口应距浇筑地面 C mm A 200 B 300 C 500 D 600 25 振捣梁的混凝土应采用 A 内部振捣器 B 外部振动器 C 表面振动器 D 以上均可 15 楼板混凝土的振捣应采用 C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A 内部振捣器 B 外部振动器 C 表面振动器 D 以上均可 16 高速公路的支柱高度非常高 则对其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应采用 B A 浇水 B 蒸汽养护 C 塑料薄膜 D 盖稻草养护 17 某工程拆模时 发现表面有露筋现象 则应采取 A 措 施 A 用细石混凝土填补 B 用化学灌浆 C 用水泥砂浆抹面 D 用水泥浆抹面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载速度越快 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 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 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 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2 若用 S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 用 R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 结构或构 件截面处于可靠状态时 对应于 式 a R S b R S c R S d R S 3 一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 承受的四组内力中 最不利的一组内力为 a M 500kN m N 200KN b M 491kN m N 304kN c M 503kN m N 398kN d M 512kN m N 506kN 4 一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螺旋箍筋柱 柱长细比为 10 按螺旋箍筋柱计算该柱的承dl0 载力为 200kN 按普通箍筋柱计算 该柱的承载力为 350kN 该柱的承载力应视为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a 200kN b 250kN c 300kN d 350kN 5 两个轴心受拉构件的截面尺寸 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均相同 只是纵筋配筋率 不同 则即将开裂时 a 配筋率大的钢筋应力也大 b 配筋率大的钢筋应力小 s s c 直径大的钢筋应力小 d 两个构件的钢筋应力相同 s s 6 对钢筋混凝土单筋 T 形截面梁进行正截面截面设计时 当满足条件 时 可判为第 二类 T 形截面 a b 10 2 cfff Mf b hhh 10 2 cfff Mf b hhh c d 1yscff f Af b h 1yscff f Af b h 7 在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 必须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 不能过小 其目的 是为了防止发生 a 斜拉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压破坏 d 斜截面弯曲破坏 8 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 增加钢筋配筋量 d 改变截面形状 9 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提高了 a 正截面承载能力 b 抗裂性能 c 延性 10 对于两跨连续梁 a 活荷载两跨满布时 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b 活荷载两跨满布时 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c 活荷载单跨布置时 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 d 活荷载单跨布置时 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 A 原点弹性模量 B 切线模量 C 割线模量 D 变形模量 2 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A 冷拉钢筋 B 钢丝 C 热处理钢筋 D 钢绞线 3 对于高度 截面尺寸 配筋完全相同的柱 以支承条件为 时 其轴心受压承 载力最大 A 两端嵌固 B 一端嵌固 一端不动铰支 C 两端不动铰支 D 一端嵌固 一端自由 4 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A a状态 B a状态 C a状态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D 第 阶段 5 对于无腹筋梁 当 1 时 常发生什么破坏 A 斜压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拉破坏 D 弯曲破坏 6 判别大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条件是 A 0 3 0 hei B 0 3 0 hei C B D B 7 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 b 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 B 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 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 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 C 大偏心构件存在混凝土受压区 D 大 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是依据纵向拉力 N 的作用点的位置 8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7 16 0 说明 当构件破坏 时 A 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 仅箍筋达到屈服 C 仅纵筋达到屈服 D 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9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 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A 荷载 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B 荷载 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C 荷载取设计值 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D 荷载取标准值 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10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构件中 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l 应为 A 21ll B 321lll C 4321llll D 54321lllll 1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同时受到弯矩和剪力作用时 配筋时按下列 c 方式考虑 a 不必考虑弯 剪相互作用 但必须考虑剪 扭和弯 扭相互作用 b 考虑弯 剪和剪 扭相互作用 不考虑弯 扭相互作用 c 只考虑剪 扭相互作用 不考虑弯 剪和弯 扭相互作用 d 考虑弯 扭相互作用 不考虑弯 剪和剪 扭相互作用 2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 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的条件是用来防止 a a 斜压破坏 b 斜拉破坏 c 剪压破坏 d 弯曲破坏 3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说明 当构件破坏7 16 0 时 a a 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 仅箍筋达到屈服 c 仅纵筋达到屈服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d 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4 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愈大 表明 b a 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大 b 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小 c 裂缝间钢筋平均应变愈小 d 与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的程度无关 5 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b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 增加钢筋配筋量 d 改变截面形状 6 下列正确的是 b a 受拉纵筋越多 受弯构件的开裂弯矩越大 b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 受弯构件的开裂弯矩越大 c 截面相同时 形比 形截面的开裂弯矩大 d 肋宽相同时 形比 形截面的开裂弯矩小 7 如图所示截面配筋 C20 级混凝土 fcm 11N mm2 as as 35mm b 0 544 试比较 其抗弯承载力 a MA MB MC b MA MB MC c MA0 25fcbh0时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箍筋直径或减少箍筋间距 B 增大压区翼缘 形成 T 形梁 C 提高箍筋抗拉强度或加配弯起钢筋 D 增大截面尺寸 30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一般受弯构件 当 0 1 V fcbh0 0 07 时 A 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配箍 B 可直接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 C 可按公式计算结果配箍 D 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 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31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中 属于受拉破坏的形态是 A 偏心距很小B 偏心距较小 C 偏心距较大 配筋率很高D 偏心距较大 配筋率不高 32 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是 A 塑性铰可任意转动 普通铰只能单向转动 B 塑性铰转动幅度受限制 但可任意转动 C 塑性铰转动幅度受限制 其塑性区域为无限大 精品文档 34欢迎下载 D 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 且能承受定值的弯矩 33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 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 A 相同 B 提高许多 C 有所提高 D 不确定 34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 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 提高不多 B 提高许多 C 完全相同 D 不确定 35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 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 均提高很多 B 承载力提高很多 抗裂提高不多 C 抗裂提高很多 承载力提高不多 D 均提高不多 36 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A 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 一旦出现裂缝 裂缝贯通全截面 C 一旦出现裂缝 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 D 通常是无裂缝的 37 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 防火 防锈 B 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 精品文档 35欢迎下载 C 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 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 D 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38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 稳定系数是考虑了 A 初始偏心距的影响 B 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 C 两端约束情况的影响 D 附加弯矩的影响 39 对于高度 截面尺寸 配筋完全相同的柱 以支承条件为 时 其轴心 受压承载力最大 A 两端嵌固 B 一端嵌固 一端不动铰支 C 两端不动铰支 D 一端嵌固 一端自由 40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 两端约束情况越好 则稳定系数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变化趋势不定 41 一般来讲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同配有普通箍 筋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 前者的承载力比后者的承载力 A 低 B 高 C 相等 D 不确定 42 对长细比大于 12 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 其原因是 A 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 B 施工难度大 C 抗震性能不好 D 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 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 43 轴心受压短柱 在钢筋屈服前 随着压力而增加 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速率 A 比钢筋快 B 线性增长 C 比钢筋慢 D 与钢筋相等 精品文档 36欢迎下载 44 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轴压柱 若混凝土的徐变值相同 柱 A 配筋率大于柱 B 则 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程度是 A 柱 A 柱 B B 柱 A 柱 B C 柱 A 柱 B D 不确定 45 与普通箍筋的柱相比 有间接钢筋的柱主要破坏特征是 A 混凝土压碎 纵筋屈服 B 混凝土压碎 钢筋不屈服 C 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D 间接钢筋屈服 柱子才破坏 46 螺旋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fc是因为 A 螺旋筋参与受压 B 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筋约束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 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 47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应变 应该 A 采用高强混凝土 B 采用高强钢筋 C 采用螺旋配筋 D 加大构件截面尺寸 48 规范规定 按螺旋箍筋柱计算的承载力不得超过普通柱的 1 5 倍 这是为 A 在正常使用阶段外层混凝土不致脱落 B 不发生脆性破坏 C 限制截面尺寸 D 保证构件的延性 A 49 一圆形截面螺旋箍筋柱 若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计算 其承载力为 300KN 若按螺 旋箍筋柱计算 其承载力为 500KN 则该柱的承载力应示为 精品文档 37欢迎下载 A 400KN B 300KN C 500KN D 450KN 50 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箍筋的作用主要是 A 抵抗剪力 B 约束核心混凝土 C 形成钢筋骨架 约束纵筋 防止纵筋压曲外凸 D 以上三项作用均有 答案 1 A 2 B 3 C 4 D 5 C 6 D 7 C 8 B 9 A 10 A 11 B 12 D 13 B14 B15 C16 B17 B18 B19 C20 C 21 D 22 A 23 A 24 BC 25 A 26 C 27 AD 28 B 29 D 30 A 31 D 32 D 33 B 34 A 35 B 36 A 37 C 38 D 39 A 40 A 41 B 42 D 43 C 44 B 45 D 46 C 47 C 48 A 49 D 50 C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 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 题号 002 章节 2 3 试题 要求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越长 答案 d a 钢筋强度越低 b 混凝土强度越高 c 钢筋越细 d 钢筋直径越大 题号 003 章节 2 2 试题 采用非标准试块时 换算分数为 答案 b a 采用边长 200mm 立方块的抗压强度取 0 98 b 边长为 100mm 立方块的抗压强度取 1 05 0 c 边长 100mm 立方块壁拉强度取 0 90 d 边长为 100mm 立方块的抗压强度取 0 95 若劈拉强度时取 0 8 题号 004 章节 2 2 试题 混凝土受压破坏 答案 c 精品文档 38欢迎下载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 b 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 c 是裂缝积累并贯通造成的 d 是粗骨料和砂浆强度已耗尽造成的 题号 005 章节 2 2 试题 混凝土双向受力时 何种情况下强度降低 答案 c a 两向受压 b 两向受拉 c 一向受拉一向受压 题号 006 章节 2 2 试题 混凝土的极限压变大致为 答案 a u a 3 3 5 10 3 b 3 3 5 10 4 c 1 1 5 10 3 题号 007 章节 2 2 试题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 则曲线的下降段 答案 b a 越平缓 b 越陡峭 c 变化不大 题号 008 章节 2 1 试题 对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其条件屈服点 是指 答案 b 2 0 a 钢筋应变为 0 2 时的应力 b 使钢筋残余应变为 0 2 的卸载起点应力 c 钢筋残余应变为 0 2 与曲线垂直相交点处的应力 题号 009 章节 2 3 试题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能力 答案 c a 比不面钢筋略有提高 b 取决于钢筋的直径大小 c 主要是钢筋表面凸出的肋的作用 题号 010 章节 2 8 试题 我国现行规范是以何种概率为基础的 答案 c a 全概率 b 半概率 c 近似概率 题号 011 章节 3 3 试题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 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答案 b a 安全度 b 可靠度 c 可靠性 题号 012 章节 3 5 试题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 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答案 b a 结构立即丧失功能 b 可靠度减小 c 不失效则可靠度不变 题号 013 章节 4 1 试题 在柱中设置箍筋时 原则上希望每根纵筋的转角处 箍筋的转角不大于 精品文档 39欢迎下载 答案 c a 90 b 120 c 135 d 180 题号 014 章节 4 1 试题 轴心受太短柱 在钢筋屈服前 随着压力的增大 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速度 答案 c a 比钢筋快 b 线性增长 c 比钢筋慢 题号 015 章节 4 1 试题 两个配筋率不同的轴压柱 若混凝土的徐变值相同 则所引起的应力重 乙甲 分布程度 答案 b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题号 016 章节 4 1 试题 下列情况套箍作用不明显 答案 a a 长细比较大 b 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大于纵筋全面面积肥的 25 c 混凝土保护层剥落 题号 017 章节 2 1 试题 软钢从加载开始到被拉断 其应力变化过程发展阶段为 答案 a a 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破坏阶段 b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弹性阶段 破坏阶段 c 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破坏阶段 强化阶段 题号 018 章节 4 1 试题 在受压构件中 宜采用 作受压钢筋 答案 c a 高能强钢筋 b 冷拉钢筋 c RRB400 HRB400 HRB335 HPB235 级钢筋 d 热处理钢筋 题号 019 章节 4 2 试题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能力取决于 答案 c a 截面尺寸的大小 b 混凝土的强度等能 c 钢筋面积的大小和级别 d 钢筋面积的大小 级别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题号 020 章节 5 1 试题 受变构件纯变区段内 开裂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 答案 b a 0 b 均匀分布 c 不均匀分布 题号 021 章节 5 1 试题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开裂时 受拉钢筋的应力 s与配筋率 的关系是 答案 c a 增大 s减小 b 增大 s增大 c 与 s关系不大 精品文档 40欢迎下载 题号 022 章节 5 1 试题 超筋梁破坏时 钢筋应变和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 答案 a a b c s y uc s y c u s y uc 题号 023 章节 5 1 试题 少筋梁破坏时 答案 b a 裂缝及挠度过大 b 裂宽及挠度过大 s y uc s y c u c 即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s y uc 题号 024 章节 5 1 试题 对适筋梁 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答案 b a 承载力达到极限 b 受压边缘混凝土到达 c u s y uc 题号 025 章节 5 1 试题 受弯适筋梁 My Mu 设 Mu My 答案 b 则M a P 大 Mu大 b P 大 Mu小 c 与 P 无关 M M M 题号 026 章节 5 2 试题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 不考虑受拉混凝土作用是因为 答案 c a 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裂开 b 混凝土抗菌素拉强度低 c 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范围小且产生力矩很小 题号 027 章节 5 2 试题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其确定原则为 答案 a 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不变 b 矩形面积 cc X XXf8 0 曲线面积 c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 c XX8 0 题号 028 章节 5 1 试题 当梁中钢筋用量过少时 其破坏形态呈现出 的特征 答案 c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先脆后塑 d 先塑后脆 精品文档 41欢迎下载 题号 029 章节 5 2 试题 正截面承力计算中的平截面假定 其主要作有是 答案 c a 确定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 X b 确定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变 8 时 受压区合力的位置 c 确定界限破坏时 受压区高度系数 d 由确定值 b uc s 题号 030 章节 5 4 试题 设计双筋梁时 当求时 用钢量最少的的方法是 答案 a ss AA a 取 b 取 As As 相等 c 使 X 2as b 题号 031 章节 5 3 试题 单筋梁 Pmax值 答案 b a 是个定值 b 钢号高 Pmax小 c 混凝土等级高 Pmax小 题号 032 章节 5 4 难度 一般 试题 当双筋梁已知 As 求 As 时 M fy As h0 as M2 M M1按 M2计算发现 X 则 答案 0 h b b a b 按未知 令求 c s y y y c bs A f f bh f f A 0 1 s A b s A A 0sy s ahf M A 题号 033 章节 5 5 难度 一般 试题 复核 T 形截面承载能力时 用判别第一式第二种 T 形梁 当时 则 答案 c fc sy bf Af x 1 f hx a 截面尺寸 b h M2 计算按已知的XAhbb f f A sff y c s2 1 1 b 截面尺寸 b h M2 计算按已知的XAhb f f A sff y c s2 1 1 c 按单筋截面 b h 要求 X 得 M2 121 1 1sssff y c s AAA Mhbb f f A 用计算出相应的 精品文档 42欢迎下载 题号 034 章节 6 1 试题 图 6 3 所示 悬臂梁可能产生哪一种斜裂缝 答案 c a b c 题号 035 章节 6 1 试题 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 受剪承载力的大小为 答案 c a 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b 剪压 斜压 斜拉 c 斜压 剪压 斜拉 题号 036 章节 6 1 试题 腹筋配置适中的有腹筋梁大部分发生 答案 a a 剪压破坏 b 斜拉破坏 c 斜压破坏 d 脆性破坏 题号 037 章节 6 1 试题 剪跨比小于 1 5 的无腹筋梁 发生剪切破坏时 其破坏形态为 答案 c a 脆性破坏 b 斜拉破坏 c 斜压破坏 d 剪压破坏 题号 038 章节 6 试题 下列钢筋中 对限制梁的斜裂缝宽度最为有效 答案 c a 纵向钢筋 b 弯起钢筋 c 箍筋 d 架立筋 039 章节 6 5 试题 仅配箍筋的梁 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在荷载形式及 Psv一定 0201 h s fA abhfaV ysv tcs 情况下 提高受剪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大 答案 a a h0 b fc c b 题号 040 章节 6 5 试题 仅配箍筋的梁 爱剪公式项 答案 tyvsvt a fafpafa bh V 121 0 式中 a a 仅为混凝土抗剪作用 b 包括了混凝土剪压区 骨料咬合 纵筋暗销作用 c 除 b 外 还有箍盘的部分作用 此系试验结果的经验公式 题号 041 章节 6 5 试题 薄腹梁的截面限制条件较严格 因为 答案 b a 无法多配箍筋 b 斜压破坏时抗剪能力低 c 剪压区内腹板先压碎 精品文档 43欢迎下载 题号 042 章节 6 5 试题 配箍率的含义为 答案 c SV sv sv A bs A p中 a 构件中箍筋截面总面积 b 一支箍截面积 c 构件同一截面的箍筋截面积 d 跨中箍筋面积之和 题号 043 章节 6 4 试题 钢筋混凝土梁中 当时 说明 答案 b 0 7 0bhfV t a 梁可能发生斜拉破坏 b 箍筋可按构造配筋 c 箍筋按计算确定 d 截面尺寸过小 题号 044 章节 5 4 难度 一般 试题 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时 当 时 说明 答案 a x s a 2 a 受压钢筋过多 b 受拉钢筋过多 c 受压钢筋过少 d 混凝土截面尺寸不足 题号 045 章节 6 1 试题 当腹筋配置超量时 有腹筋梁的破坏形态通常为 答案 c a 剪压破坏 b 斜拉破坏 c 斜面压破坏 题号 046 章节 6 3 难度 难 试题 受集中荷载的连续与广义剪跨比相同的简支梁相比 受剪能力要低 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 a a 反弯点的存在导致两临界斜裂缝间上下纵筋均受拉 受压和受剪截面积减小 b 同 a 原因 但上下纵筋均受压 c 剪跨段内弯矩一般较大 题号 047 章节 7 1 试题 配筋适中的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答案 b a 受拉破坏 b 受压破坏 c 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 d 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同时破坏 题号 048 章节 7 1 试题 若 0 3h0时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受压破坏 i e a 已知 As 求 As 时 As 较少而 N 较大 b 当 As As 均未知时 设 x xb 计算得 As 0 c 截面尺寸较大 而 N 较小时 精品文档 44欢迎下载 题号 051 章节 7 1 试题 何种情况下令 X Xb来计算偏压构件 答案 a a 0 而且均未知的大偏压 b 而且均未知的小偏压 ss AA c 且已知时的大偏压 d 小偏压 ss AA s A ss AA 题号 052 章节 7 1 试题 何种情况下令来计算偏压构件 答案 0minbh pAs b a 而且均未知的大偏压 b 而且均未知的小偏压 ss AA ss AA c 且已知时的大偏压 d 小偏压 ss AA s A ss AA 题号 053 章节 7 1 试题 何种情况下可直接用 x 判别大小偏心受压 答案 a a 对称配筋时 b 不对称配筋时 c 对称与不对称配筋均可 题号 054 章节 7 1 试题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 发生界限破坏时 答案 c a Nb随配筋率 p 增大而减少 b Nb随配筋率 p 减小而减少 c Nb与 p 无关 题号 055 章节 7 1 难度 一般 试题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时 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 300mm 一般应将 答案 b a 承载能力乘以 0 8 b 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乘以 0 8 c 纵向弯曲系数中乘以 0 8 题号 056 章节 7 2 难度 一般 试题 钢筋混凝土对称配筋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设计时 钢筋数量在 答案 a a N 不变时 随着 M 的增大而增大 b N 不变时 随着 M 的增大而减小 c N 不变时 不随着 M 变化而变化 d M 不变时 随着 N 的增大而减小 题号 057 章节 7 1 难度 一般 试题 钢筋混凝土对称配筋大偏心受拉构件承载能力计算中 X 为负值 这时 答案 d 精品文档 45欢迎下载 a 应按小偏心受拉构件计算 b 应直接采用 0minbh pAA ss c 应以 X 0 代入公式计算 d 应按 X 2 情况 按偏心受压的相应情况进行类似计算 Ss AA 和 s a 题号 058 章节 2 1 试题 热轧钢筋既需冷拉 又需焊接时 答案 d a 应先拉后焊 b 先拉后焊或先焊后拉都可以 c 先拉后焊或先焊后拉都可以 d 应先焊后拉 题号 059 章节 6 7 难度 一般 试题 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弯起钢筋在受拉区的弯起点在此筋的 答案 a a 充分利用点 以外大于 等于 h0 2 处 b 不需要点 以外大于 等于 h0 2 处 c 充分利用点 外 d 不需要点 以外大于 等于 Pm处 题号 060 章节 4 2 难度 一般 试题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平均裂缝间距范围内 钢筋的应力图形为 答案 b a b c d 题号 061 章节 6 7 试题 双支箍筋最多能扎结 根排在一排的纵向受压钢筋 答案 b a 2 b 3 c 4 d 5 题号 062 章节 7 1 试题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一般采用 截面 答案 a a 方形 b 槽形 c 十形 d T 形 题号 063 章节 2 1 试题 对于碳素钢 其含碳量越高 则 答案 a a 屈服点越高 塑性越差 b 屈服点越高 塑性越好 c 屈服点越低 塑性越好 d 屈服点越低 塑性越 差 精品文档 46欢迎下载 题号 064 章节 9 2 试题 进行简支梁挠度计算时 取 Bmin代替材力公式 EI Bmin是指 答案 b a 沿梁长的平均刚度 b 沿梁长挠度最大处的截面刚度 c 沿梁长内正弯矩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题号 065 章节 9 2 试题 一根梁配筋率 P 较大 则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答案 b a w f f b w f f c w f f max w max w max w 题号 066 章节 7 2 试题 小偏心受拉构件在截面开裂后 其截面 答案 b a 只存在压区 b 只存在拉区 c 压区 拉区都存在 d 混凝土仍参与工作 题号 067 章节 9 2 试题 单筋矩形截面梁的延性 答案 b a 配筋率 P 大 延性越好 b 加密箍筋可提高延性 c 混凝土强度越高 延性越差 题号 068 章节 9 3 试题 用 可有效地减小构件的裂缝开展宽度 答案 b a 高强钢筋 b 变形钢筋 c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d 斜截面承载能力 题号 069 章节 9 3 试题 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过程的第二阶段 正常使用阶段 是计算构件 时所依据的应力阶段 答案 b a 抗裂 b 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c 正截面承载能力 d 斜截面承载能力 题号 070 章节 11 2 试题 在整体式助形结构中 当 时 主梁可简化成连续梁 答案 a a 4 b 4 c 4 d 4 分别为梁与柱的线刚 柱 梁 i i 柱 梁 i i 柱 梁 i i 柱 梁 i i 梁 i 柱 i 度 题号 071 章节 11 2 试题 在整体式助形结构中 当 时 主梁要按刚架计算 答案 b a 4 b 4 c 4 d 4 分别为梁与柱的线刚度 柱 梁 i i 柱 梁 i i 柱 梁 i i 柱 梁 i i 梁 i 柱 i 精品文档 47欢迎下载 题号 072 章节 11 1 试题 按弹性方法分 助形结构中两个跨度比为 的板称为单向板 答案 d a 4 b 1 5 c 2 d 2 1 2 l l 1 2 l l 1 2 l l 1 2 l l 题号 073 章节 11 1 试题 按弹性方法分 助形结构中两个跨度比为 的板称为双向板 答案 c a 1 b 1 5 c 2 d 2 1 2 l l 1 2 l l 1 2 l l 1 2 l l 题号 074 章节 11 2 试题 若利用图表进行连续梁的内力计算 当跨数多于五跨时 就按 计算 答案 a a 五跨连续梁 b 实际跨数 c 三跨连续梁 d 单跨简支梁 题号 076 章节 11 2 试题 在多跨连续梁中 要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 活荷截的布置形式为 答案 b a 各跨布满活荷载 b 只在该支座两相邻跨布置 其余不布置 c 该支座两相邻跨不布置 其余全布置 d 该支座两相邻跨不布置 其余全布置 题号 077 章节 5 1 试题 钢筋用量适中的梁受弯破坏时呈现出 的破坏特征 答案 b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先脆后塑 d 先塑后脆 题号 078 章节 7 2 试题 在设计小偏心受拉构件时 应按 的荷载组合计算拉力作用一侧的钢筋 As 答案 b a b c d minmax MN与 man MN与 maxminmin MN与 maxmin MN与 题号 079 章节 5 4 试题 在大偏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中 条件 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破坏时 答案 d s ax 2 0 hx b a 受拉钢筋达到 fy 受压钢筋达不到 b 受拉钢筋达到 受压钢筋达不到 fy y f y f 精品文档 48欢迎下载 c 受拉 受压钢筋均达不到钢筋强度设计值 d 受拉 受压钢筋均达到强度设计值 题号 080 章节 9 3 试题 两个截面尺寸 材料相同的轴拉构件 即将开裂时 配筋率高的钢筋应力比配筋率低的应力 答案 c a 大较多 b 小较多 c 基本相等 题号 081 章节 9 3 试题 在室内正常条件下 为什么裂缝宽度限制值可以室外大些 梁柱保护层厚度可小些 答案 c a 室外条件差 混凝土易碳化 b 室内虽有 CO2且容易碳化 但钢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硝酸生产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心肺能力考试流程及答案
- 镁电解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管井管道施工方案
- VTE相关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重金属回转窑焙烧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急救药课件教学课件
- 采矿安全监控系统值班员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轻冶料浆配料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评茶师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一带一路详解
- 中小学英语课件-Go-away-Mr-Wolf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