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热液铀矿床 一 概述 二 热液作用中铀的地球化学 三 热液铀矿床的地质条件 一 概述 定义 热液铀矿床是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 如地下水热液 岩浆残余热液 变质热液等 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 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及各种有利的地质条件下 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的铀的富集体 1 热液铀矿床概念及一般特征 热液铀矿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铀矿床类型 以富铀矿石为特征 上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元古界变质岩中发现的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以及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奥林匹克坝铜 铀 金角砾杂岩型矿床 其中铀120 104tU3O8 都是超大型铀矿床 1 热液铀矿床概念及一般特征 1 矿石品位较高 一般矿床品位大于0 15 加拿大的CigarLake矿床矿石品位高达12 3 和McArthurRiver矿床矿石品位平均17 33 U3O8 不整合面型 热液铀矿床通常具有下述基本特点 1 热液铀矿床概念及一般特征 2 选冶性能良好 主要表现在 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 矿石的铀浸出率较高 热液铀矿床铀主要呈沥青铀矿和分散吸附状态 易浸出 热液铀矿床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 矿石的物质组成简单 钍 稀土等有害杂质较少 有利于铀的选冶 1 热液铀矿床概念及一般特征 3 热液铀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 尤其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 因此规模和产状变化很大 产状复杂 4 热液铀矿床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 热液具多源性 矿床成因复杂 1 热液铀矿床概念及一般特征 章邦桐 1990 在传统矿床学分类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新类型和我国具体情况 把热液铀矿床划分为下述类型 1 接触交代 高温热液型铀矿床2 中 低温热液铀矿床 1 花岗岩型铀矿床 2 火山岩型铀矿床 3 热造式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4 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2 热液铀矿床分类 含铀热液的化学成分取决于热液的成因 运移途径 所经围岩和地下水的成分 以及温度 压力 pH和Eh等物理化学条件 基本组分 水 水可以电离产生少许的H 和OH 因二者的不同浓度 决定着介质的pH值 1 含铀热液的化学成分 二 热液作用中铀的地球化学 离子组分 Na K Ca2 Mg2 Al3 等 以及CO32 HCO3 SO42 F Cl H4SiO4 HS S2 等 金属成矿元素 U Th Mo Bi Cu Pb Zn Fe Ag Hg等 碱性热液除铀和钍以外 还有较多的Ti Nb Ta Zr REE等难溶元素 它们都呈离子形式存在 气体组分 CO2 CO H2S CH4 HF HCl O2等分子 1 含铀热液的化学成分 热液成矿作用 一般划分为高温 中温和低温三个阶段 300 以上为高温 300 200 为中温 200 40 为低温阶段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1 成矿温度 1 热液铀矿床的热液活动温度范围较宽 据徐国庆 1981 统计 我国大部分不同类型的热液铀矿床 热液活动的温度范围为578 至80 从矿前到矿后温度呈叠互式降低 成矿是在温度递降的过程中发生的 热液铀矿床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2 多数热液铀矿床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形成 如前苏联热液铀矿床形成温度范围为200 100 平均为150 纳乌莫夫 1978 里奇 1979 统计国内外热液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形成温度 190 多数为150 我国多数热液铀矿床成矿温度范围为280 120 平均为200 热液铀矿床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3 火山热液形成的铀矿床 其成矿温度表现出火山颈相 近火山口相 熔岩相 火山碎屑岩相顺序降低的趋势 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4 成矿温度在垂向上的变化特点因地而异 许多铀矿床 如我国302矿床 前苏联火山洼地铀矿床 成矿温度从下至上递减 表现为顺向分带 有的铀矿床相反 374矿床成矿温度从下至上以9 3 100m梯度递增 表现为逆向分带 热液铀矿床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5 热液成因铀矿物的形成温度一般按晶质铀矿 钛铀矿 沥青铀矿和铀石顺序降低 晶质铀矿和钛铀矿沉淀温度为240 360 沥青铀矿为120 250 不同矿物组合类型铀矿床的形成温度不同 含晶质铀矿和钛铀矿的交代岩型铀矿床形成温度较高 沥青铀矿 方解石型温度较低 其他类型居中 热液铀矿床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热液作用的压力取决于热液活动的深度和地质构造条件 1 热液作用的压力变化范围较大 可以从矿前的 20 15 107Pa降至矿后期的 20 5 106Pa 主要铀矿物的沉淀压力为 9 3 107Pa 成矿是在热液降压的过程中发生的 2 成矿压力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2 铀矿床的类型不同 其形成的深度和压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 碱交代岩型高温矿床形成压力较大 超过1 108Pa 铀 砷化物型和铀 硫化物型矿床形成压力较小为 13 40 106Pa 有的超过5 107Pa 但不超过1 108Pa 汞 铀型矿床形成的深度和压力最小 2 成矿压力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3 含铀热液具有从高压向低压方向迁移 并在降压区成矿的过程 绝大多数热液铀矿脉都产在断裂构造或层间破碎带中 含矿热液的压力上限可超过2 108Pa 但铀矿床形成的压力多在1 108Pa以下 降压导致热液的沸腾和去气作用 这是铀沉淀成矿的一个重要原因 Na2 UO2 CO3 2 H2O 2e UO2 Na2CO3 2OH CO2 UO2 CO3 22 H2O 2e UO2 CO32 CO2 2OH 2 成矿压力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3 含铀热液的pH值和Eh值 含铀热液的酸碱度随着热液的演化而变化 初始热液可分成酸性和碱性两个基本类型 酸性热液以富含F Cl 或SO42 等酸性阴离子为其特征 在火山岩地区热液初始的pH值变化范围约为2 5 5 古地下水和热卤水形成的含铀热液也呈酸性 火山岩地区的迪开石化和水云母化均为酸性溶液作用的产物 矿化类型为萤石型 微晶石英型 迪开石化型和水云母化型 粘土化蚀变型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碱性热液以富含HCO3 CO32 和碱金属离子Na K 为其特征 初始溶液的pH值可达8 10 这种碱性热液可以来自硅镁壳或上地幔的分异作用 也可能是花岗岩浆分异演化后期产生的钠质和钾质热液 或混合岩化产生的碱性变质热液 矿化类型为碱交代岩型或碳酸盐型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含铀热液的初始性质与铀沉淀时的性质不同 初始热液为酸性或碱性 铀成矿以中性至弱碱性介质最为适宜 初始热液向成矿期热液演化时 pH值总是各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总的演化趋势是中和反应 成矿时热液趋向于弱酸 弱碱或中性 如铀 钼型矿床 pH 5 5 5 含铀碳酸盐型矿床 pH 6 5 6 8 五元素建造和石英 萤石 方解石 沥青铀矿型矿床 pH 5 0 5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 pH 6 8 含铀热液酸碱性质 pH 的演化特点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含铀初始热液的Eh值与成矿时热液的Eh值不同 在热液铀矿床中普遍存在赤铁矿 成矿热液中所含的变价元素如铁 硫 铀等大都呈高价态存在 推断含铀热液的初始氧化 还原电位Eh值较高 大约在 0 04 0 15v之间 铀矿沉淀时 热液的Eh值较低 一般在 0 025 0 450v之间 平均值为 0 180v Eh值降低是铀沉淀成矿的一个重要因素 含铀热液的 Eh值 演化特点 2 含铀热液的物理 化学条件 1 铀的迁移形式 3 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UO2 CO3 0 UO2 CO3 22 UO2 CO3 34 UO2F20UO2F3 UO2F42 UO2OH UO2 OH 20UO2SO40 UO2 SO4 22 热液中最可能存在的铀酰络离子有下述十种 各种铀酰络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K 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热液中含铀离子的活度份额 陈培荣等 1991 成矿热液中铀沉淀的实质在于六价铀的被还原作用 2 铀的沉淀机理 1 铀迁移形式的变化对铀还原沉淀开始的Eh值有明显影响 UO2 CO3 22 相对于UO2F42 需要更加还原的条件才能被还原成矿 2 温度降低铀还原沉淀开始的Eh值升高 铀还原沉淀的 Eh减小 故降低温度有利于铀从热液中沉淀富集 3 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3 热液中含铀离子的活度与UO2开始沉淀的Eh值呈正相关关系 铀离子活度低 沉淀要求的Eh值也低 反之 铀沉淀要求的Eh值就高 2 铀的沉淀机理 3 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4 热液中CO32 和F 对UO2开始沉淀时Eh值的影响与含铀离子活度的影响不同 铀活度增高 铀开始沉淀的Eh值也增高 CO32 和F 活度的增高 则降低铀沉淀的Eh值 Eh值变化是决定六价铀能否从热液中被还原沉淀的关键因素 2 铀的沉淀机理 导致热液Eh值降低和UO2开始沉淀时Eh值升高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有关 围岩蚀变作用 压力的降低 温度的降低 围岩的还原容量 Eh 3 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围岩蚀变作用 水云母化 泥化和绿泥石化使围岩受到强烈水解 反应中H 加入到围岩中 围岩中阳离子K Na Ca2 Mg2 Fe2 等释放出来进入热液 并引起CO32 和F 活度的降低 导致溶解铀与固相铀之间的电极电位升高 同时氢交代作用改变了热液中OH 与H 的比例 使溶液向碱性转化 pH值升高 据计算 与黄铁矿 赤铁矿处于平衡的热液 pH值每升高一个单位 其Eh值将下降0 107v 这种蚀变反应引起UO2开始沉淀 使其Eh值与热液的Eh值产生方向相反的变化 对铀的还原沉淀十分有利 3 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压力的降低 热液因压力降低而有可能处于沸腾状态 CO2的逸出将导致热液中CO32 活度的降低及介质的碱性增高 从而与蚀变作用产生相同效果 同样有利于铀的沉淀 温度的降低 热液温度降低 UO2开始沉淀的Eh值升高 可在较高的热液Eh值条件下被还原成矿 围岩的还原容量 Eh 是降低热液Eh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矿体受 Eh值相对高的岩石控制 富含还原物质组成的岩石对铀的还原沉淀更为有利 3 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理 表岩石的还原容量 Eh mv 注 Eh EhA EhB EhA 含KOH的KMnO4溶液的Eh值 EhB KMnO4溶液与岩石样品反应后的Eh值 含铀溶液来源包括水 矿化剂的来源 水是成矿热液的基本组分 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和富集沉淀过程一般都是在水溶液中或有H2O参与下进行的 按照水的不同来源 成矿流体可分为海水 大气降水 同生建造水 地热水 岩浆水和变质水等六种类型 4 含铀溶液来源 各种类型水的 D和 18O 章邦桐等 1990 铀源系统中的铀是在热液中集中了大量合适的矿化剂之后 才开始大规模转入热液 进而形成含铀热液 铀源是研究热液铀矿床成因的主要问题之一 热液中的铀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来源 1 来源于岩浆分异 2 来源于已固结的火成岩 3 来源于富铀的沉积岩和沉积变质岩 4 混合来源 5 再循环的地幔岩浆幔汁来源 5 成矿物质来源 铀源 1 来源于岩浆分异 在岩浆分异晚期形成的残余热液 或称岩浆期后热液 铀含量较高 多期多阶段岩浆演化的复式花岗岩体 在岩浆演化的晚期 晚阶段 随着SiO2 K2O和Na2O含量增高 铀含量也有明显增高的规律 因此岩浆演化最晚期残余热液中高铀含量可以为热液铀矿床提供成矿物质来源 5 成矿物质来源 铀源 2 来源于已固结的火成岩 其依据是 成岩与成矿时间上有很大的差距 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个百万年 成矿与岩浆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而是与已固结的花岗岩有关 与铀矿床空间上直接有关的花岗岩体 往往具有较高的铀含量 通常在 10 20 10 6以上 而且浸出率较高 铀容易进入循环于岩体中的热水溶液 演化成成矿溶液 5 成矿物质来源 铀源 3 来源于富铀的沉积岩和沉积变质岩 如澳大利亚北部的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非洲扎伊尔的申戈洛布维铀矿床以及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矿床的成矿物质 铀 来源与岩浆岩没有直接联系 明显来自控矿地层 沉积岩或浅变质岩 这类地层称为矿 铀 源层 它们的铀含量很高 可达30 10 6以上 能够为后来的铀成矿提供充足的铀源 5 成矿物质来源 铀源 4 混合来源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岩浆与围岩 沉积岩或浅变质岩 混合来源 二是已固结的火成岩与围岩 沉积岩或浅变质岩 混合来源 5 再循环的地幔岩浆幔汁来源 大洋地壳的形成通过俯冲作用 又使其返回地幔深处 铀通过此循环进入地幔 然后由异常地幔派生的岩浆 通过壳幔作用 再进入地壳 直至带到地壳壳层 5 成矿物质来源 铀源 三 热液铀矿床的地质条件 1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 1 空间联系在空间上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联系有两种情况 一是热液铀矿床的定位与火成岩有直接的空间联系 表现在二个方面 铀矿床赋存于火成岩石中 铀矿床产出于岩体的接触带或接触带附近的围岩中 包括火山岩 基底花岗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 另一是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没有明显的空间联系 如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黑色建造中脉型铀矿床 碳硅型泥岩铀矿床等 它们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 严格地受特定地层层位控制 虽与火成岩无明显关系 但是与该地区的构造 岩浆 流体活动时间合拍 1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 2 时间关系系指矿床与岩体形成时代的先后关系 矿岩时差是表征这种关系的标尺 热液铀矿床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矿岩时差 如我国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铀矿床 8411铀矿床 岩体的年龄为116 118Ma 矿石中沥青铀矿的年龄是108 109Ma 时差很小 即岩体在侵位后还没有完全固结就开始了成矿作用 故可认为是岩浆热液作用成矿 它与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1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 2 时间关系与改造型花岗岩摩天岭岩体有关的铀矿床 376铀矿床 其时差达几亿年之久 岩体760Ma 矿石早阶段360Ma 晚阶段64Ma 矿岩之间的关系只可能是铀源关系 而成矿热液的水源和热液不可能来自于形成该岩体的岩浆残余热液 1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 3 成分关系热液铀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围岩成分有关 热液铀矿床的围岩可以是火成岩 也可以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矿石中的微量元素组合 以及主要常量元素常与围岩的成分类似 表明围岩为成矿提供或部分提供物质来源 1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 4 热源关系花岗岩型铀矿床空间上多集中分布在岩浆活动频发的地区 火山岩型铀矿床集中分布在火山盆地内 许多热液铀矿床空间上与晚期贯入的基性岩脉在一起 与火成岩没有明显联系的热液铀矿床 尽管在矿区范围内很少有或没有火成岩产出 但不能排除地下深处有岩体存在 可以说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热源关系是很密切的 1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 2 热液铀矿床围岩特征 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体现在 孔隙度 渗透性 脆性 塑性 对成矿有意义的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脆性大的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碎 产生构造裂隙 有效孔隙度及脆性一起决定着岩石的渗透性能 1 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 围岩的化学成分及还原容量是控制热液铀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接触带上的铀矿床往往产在碳质和富含硫化物的沉积岩和沉积变质岩中 在岩体内部 铀矿床通常产在接触带附近并定位在富Ca Mg Fe或还原容量大的岩石一侧 2 岩石物质组成及化学性质对铀成矿的控制 2 热液铀矿床围岩特征 矿石矿物沥青铀矿常分布在黄铁矿周围 或与黑云母 铁绿泥石 钠闪石 含铁石榴子石等伴生 脉石矿物成分常受主岩影响 如花岗岩中的铀矿脉 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 当镁铁质岩石作为主岩时 脉石矿物主要是萤石和方解石 2 岩石物质组成及化学性质对铀成矿的控制 2 热液铀矿床围岩特征 有利成矿的岩石为 富含Fe2 及其他低价态元素的围岩 如黄铁矿化的蚀变岩 富含有机质的岩石 如石墨片岩 炭板岩 碳硅板岩 炭质石灰岩 含炭砂岩等 化学活泼性高的岩石 即岩 液之间容易互通有无 或它们的pH值差别大 容易起化学反应 如基性脉岩 碳酸盐类 碱交代岩等 2 岩石物质组成及化学性质对铀成矿的控制 2 热液铀矿床围岩特征 热液作用过程中 热水溶液与其围岩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换 导致二者的成分和性质不断发生变化 因热液交代作用而引起的围岩变化称为热液蚀变 而蚀变后的岩石称为蚀变围岩 蚀变围岩是热液活动和热液矿床形成的标志 热液活动越强烈 蚀变就越明显 也就越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热液蚀变分为碱性和酸性两大类 碱性热液蚀变是由碱质热液与围岩作用产生的 主要包括钠长石化 钾长石化和碳酸盐化三种 在花岗岩地区还发育有钾 钠长石混合交代作用 酸性热液蚀变主要有硅化 萤石化 黄铁绢英岩化 粘土化 包括水云母化 高岭石化 蒙脱石化 迪开石化 等 多数酸性热液蚀变的实质是氢交代作用 1 热液蚀变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碱交代 是指以钾 钠为主的热液交代围岩所引起的蚀变作用 钠交代钾质矿物 钾长石 黑云母 白云母等 形成钠长石时 称为钠长石化 钾交代钠质矿物 斜长石类 形成钾长石时 称为钾长石化 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碱交代 有高温阶段和中低温阶段二种类型 在空间上受断裂构造控制 常见于花岗岩型 火山岩型等铀矿床中 1 热液蚀变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钠交代时岩石去钾 钾交代时岩石去钠 NaAlSi3O8 K KAlSi3O8 Na 交代过程中 钾和钠表现出不相容性 碱交代过程中 碱性溶液的Eh值随着pH值减小而增高 Fe2 向Fe3 转变 导致产生赤铁矿化 碱交代使酸性岩石去硅 导致碱交代体之上形成石英脉和硅化带 杜乐天总结了碱性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碱交代使岩石增加碳酸盐矿物 含水矿物 绿泥石 绿帘石 白云母 绢云母等 和硫化物等 烧失量明显增加 碱交代使岩石孔隙度剧增 而机械强度减弱 易破碎 利于热液流通 渗透和成矿作用 杜乐天总结了碱性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碱交代过程岩石保持电价平衡 碱交代在一价离子 K Na Rb Cs 等 大量带入的同时 二价碱土元素 如Fe2 Cu2 Ca2 Mg2 Ba2 Sr2 Zn2 Pb2 Mn2 等 被带出 还带出Si4 Al3 等高价阳离子 为保持岩石内部的电价平衡 必须带入高价金属离子 如U4 Th4 Ti4 W6 Sn4 Nb5 Ta5 Ce4 Y3 等 这可能是碱交代经常伴随这些元素的矿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杜乐天总结了碱性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赤铁矿化 又称红化 特点是蚀变围岩的颜色因为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浸染而呈红色 赤铁矿化多受断裂构造控制 常发育在矿体周围 含矿构造的交叉 分枝和复合部位最发育 离矿体和含矿构造越远 蚀变越弱 颜色也越浅 赤铁矿化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赤铁矿化的形成 主要有两种观点 认为赤铁矿化是辐射化学反应的结果 与铀钍衰变产生的放射性射线作用有关 在铀钍矿物周围形成晕圈 是这种观点的有力证据 其反应机理是 水分子在射线激发下可以电离 并产生O2 H2O2等强氧化剂 使Fe2 氧化成Fe3 H2O2 2Fe2 2Fe3 2OH Gr0 8 26千卡 摩尔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认为赤铁矿化是辐射化学反应的结果 Fe3 与OH 结合成Fe OH 3的胶状颗粒 经脱水和结晶作用生成赤铁矿 Fe3 3OH Fe OH 3 Gr0 50 69千卡 摩尔2Fe OH 3 Fe2O3 3H2O Gr0 15千卡 摩尔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认为赤铁矿化是二价铁和六价铀之间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的结果 UO22 2Fe2 3H2O UO2 Fe2O3 6H 上述反应在介质pH 5 9的天然条件下 Gr0 0 反应不能自发发生 只有在pH 9的碱性条件下反应才成立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KAlSi3O8 2H2O K Al OH 3 3SiO2 OH 钾长石0 75Na2CaAl4Si8O24 2H K KAl3Si3O10 OH 2斜长石伊利水云母 3SiO2 1 5Na 0 75Ca2 硅化 是使蚀变围岩中SiO2含量增高 使岩石变得坚硬的作用 常与其他蚀变 如水云母化 绿泥石化等伴生 与一些蚀变反应过程中有部分SiO2析出有关 硅化蚀变岩石的颜色以灰色及灰白色为主 间夹红 褐等色 硅化的实质是长石的分解 石英颗粒加大和去碱作用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SiO2在铀成矿溶液中的溶解度主要与温度和pH值有关 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当pH值 9时 SiO2的溶解度急剧增高 形成H4SiO4 正硅酸 当热液温度降低或pH值减小时 热液中的SiO2出现过饱和 一部分呈凝胶体 SiO2 nH2O 析出 并可吸附相当数量的铀 这种含铀胶凝体 经结晶作用转化为含铀玉髓或微晶石英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粘土化 泥化 是典型的低温热液蚀变 在酸性火成岩 特别是火山岩中发育 粘土化岩石一般呈浅绿 浅灰 浅红到灰白色 质地较松软 主要由细粒分散状高岭石 水云母 蒙脱石 多水高岭石及迪开石等矿物集合体所组成 不含石英 有时含少量斑状钠长石 粘土化作用早期一般先形成水云母 蒙脱石等 晚期进一步发育成高岭石 迪开石 高岭石形成的热液温度较低 200oC K 浓度低 酸度较高 而碱性介质和含较高浓度的Na Al3 Mg2 Fe2 的热液则易形成蒙脱石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4KAlSi3O8 4H 2H2O 2Al2 Si2O5 OH 4 8SiO2 4K 钾长石高岭石Na2CaAl4Si8O24 4H 2H2O 2Al2 Si2O5 OH 4 4SiO2 2Na 斜长石高岭石 Ca2 NaAlSi3O8 4Al2 Si2O5 OH 4 3Na0 33Al2 33Si3 67O12 OH 2钠长石高岭石钠蒙脱石 2AlO OH 4H2O 在粘土化蚀变过程中 围岩中Al2O3保留并增加 Si4 Ca2 Na K 等带出 向外渗透扩散产生钠长石化 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等蚀变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绿泥石化 主要表现为黑云母和少量斜长石被绿泥石交代 按蚀变的形成时间 分为矿前期和成矿期两种类型 矿前期的绿泥石化 通常分布在矿体外围 主要由铁 镁硅酸盐矿物转化而成 一般没有铁 镁组分带入 各种矿物中最容易发生绿泥石化的是黑云母 其次是角闪石 辉石等 花岗岩的绿泥石化主要表现为黑云母蚀变成绿泥石 同时带出部分Fe2 Mg2 和SiO2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成矿期的绿泥石化 绿泥石常呈球粒状 细脉状 网脉状充填在裂隙中或直接交代围岩中铝硅酸盐矿物如长石 水云母 高岭石等 其中铁 镁组分主要由热液带入 围岩中的白云石等含镁矿物也为绿泥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Mg2 源 绿泥石化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绿泥石化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蚀变 发生在富Mg2 的弱碱性的条件下 与铀矿化密切的绿泥石多属铁绿泥石 其Fe Fe Mg 0 8 镁绿泥石与铀矿化也密切相关 呈不规则粒状 叶片状及鲕状集合体 常与黄铁矿及碳酸盐矿物形成 绿色蚀变带 为铀的还原富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 绿泥石化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萤石化 萤石呈浸染状和细脉状形式交代充填于含矿构造及其两侧围岩之中 在花岗岩型铀矿床 特别是火山岩型铀矿床中广泛发育 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萤石为紫黑色甚至黑色 微晶状至胶状结构 常具有不均匀的环带状构造 氟是一种重要的矿化剂 它能与六价铀组成氟合铀酰离子进行迁移 易与围岩中的Ca2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萤石 同时引起铀酰络离子的解体而使铀沉淀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在富含HF的火山喷气作用中 一部分四价铀可呈UF4的形式运移 至近地表当迁到重碳酸钙溶液时 能形成含水沥青铀矿和萤石 UF4 2Ca HCO3 2 UO2 2H2O 2CaF2 4CO2 Th4 在富含氟的酸性热液中可以呈ThFn4 n形式迁移 当成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 铀 钍将一起沉淀下来 其中大部分钍赋存在萤石和沥青铀矿中 形成钍沥青铀矿 萤石化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蚀变作用能改变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使岩石有效孔隙度增高 抗压强度减小 成为有利成矿的围岩 2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钾化岩石与原岩物理性质的差别 转引自周维勋 1982 蚀变作用能改变铀的赋存状态 使活性铀增多 戎嘉树等 1978 利用诱发裂变径迹法对花岗岩中铀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 发现花岗岩在绿泥石化 绢 水 云母化 以及碱交代过程中铀发生活化迁移 通过电子探针分析 查明未蚀变的岩石中 占总量84 5 的铀存在于晶质铀矿中 发生绿泥石化 绢 水 云母化等蚀变后 大部分晶质铀矿消失 占总量71 7 的铀为沿矿物解理 裂隙 粒间及岩石裂隙分布的 裂隙铀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蚀变围岩能提供有利铀富集的地化环境 矿前期及成矿早期形成的富S2 Fe2 的围岩蚀变和绿泥石化 黄铁矿化等所造成的还原条件 对铀的沉淀和富集十分有利 铀矿床与绿泥石化紧密共生 显微镜下经常见到以沥青铀矿为主的铀矿物成浸染状 细脉状或超显微粒状赋存在绿泥石之中或其周围 而沥青铀矿与硫化物密切共生或直接沿黄铁矿 方铅矿等硫化物边缘析出的现象更是极为常见 3 围岩蚀变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按照构造的形态产状等特点 可把控矿构造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 线性构造2 旋扭构造3 层型构造 线性构造系指具有线状延伸特点的断层和裂隙 以发育在块状岩石如花岗岩 次火山岩 碱交代岩等岩体中为特征 刘德长等 1991 线性断裂构造对铀矿床的控制有多种形式 1 线性构造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主干断裂 主干断裂泛指在矿床范围内最大或较大的断裂带 矿体赋存于主干断裂及其上下盘次级平行裂隙中 产状与主干断裂一致 次级构造按构造组合有 字型 并列排骨型和斜列排骨型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330矿床 希望矿床 86号断裂带 86号断裂带 6122矿床 邹石断裂 主干断裂的派生次级构造 矿体主要赋存于主干断裂旁侧非平行低序次次级构造中 产状与主干断裂常不一致 有压扭性及张扭性两类 主干断裂很少含矿或仅有铀矿化痕迹 矿化在派生次级构造中 常构成 入 字型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交叉断裂 包括断裂共轭交叉和断裂与中基性岩脉交叉两种情况 矿体多富集于交叉部位 常沿着交切构造的迹线方向侧伏 常构成 干 字型 T 字型 X 字型或者 多字型 N 字型和 H 字型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交叉断裂控矿 330矿床 1 花岗岩 2 煌斑岩墙 3 瓷白色矿前期微晶石英脉 4 棕红色微晶石英脉 宽20cm 全部是矿体 有大量沥青铀矿斑块及浸染体 点区 5 纯沥青铀矿透镜体 裂隙带 裂隙带是指由小断层 节理组成的裂隙密集带 其突出特点是无主断面 矿体为小的裂隙群脉 形态复杂 规模小 数量多 富集成群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裂隙带型 裂隙带型 帚状 环状 半环状 S型和反S型等旋扭构造对铀矿床和铀矿体的控制是铀矿床中常见构造现象 环型构造系指由环型 半环型断裂以及岩墙群组成的构造形态 主要发育在火山岩地区 火山岩型铀矿床受其控制 2 旋扭构造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2 旋扭构造 负向火山构造 又称火山洼地或火山塌陷环型构造 是由火山活动中心塌陷而成 构造规模较大 多为向心倾斜 常被次火山岩 脉岩等充填 与区域断裂构造结合 构成矿床构造格架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相山矿田 火山塌陷盆地 正向火山构造 又称穹状或火山通道环型构造 火山通道形态为筒状或陡立锥形 构造规模有大有小 矿体受火山口 火山颈边部的环状构造控制 爆发岩筒环型构造 铀矿床受火山爆发角砾岩筒控制 一般规模较小 发育也较局限 岩筒构造形态多种多样 有筒状 囊状 不规则状等 受基底断裂 特别是交叉断裂控制 有多期斑岩体活动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火山口型 火山管道中的矿化 火山管道旁侧的矿化 裂隙式火山口构造控矿 火山爆发岩筒构造控矿 层型构造系指顺层断裂构造及层内裂隙构造 顺层断裂是指产状与地层的产状一致或近于一致的断裂 层内裂隙构造是指发育在地层内 与地层产状一致或不一致的裂隙构造 根据层型构造对铀矿床的控制作用分成二种形式 3 层型构造 1 切层大断裂旁侧的层间构造和顺层断裂 2 不整合面型构造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切层大断裂本身很少含矿 矿体富集在切层大断裂切穿富铀岩层的地段 受层间构造控制 矿体呈层状 但延伸与切层大断裂一致 1 切层大断裂旁侧的层间构造和顺层断裂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1 切层大断裂旁侧的层间构造和顺层断裂 361矿床 660矿床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不整合面型构造系指沉积不整合面构造 包括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两种情况 不整合面型铀矿床受这种构造控制 与热液铀矿床有关的不整合面主要是角度不整合面 矿体赋存在不整合面上或其附近 如元古宙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矿体受中 下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面控制 2 不整合面型构造 4 热液铀矿床控矿构造 不整合面 热液铀矿床的分布具有区域上的局限性 元古宙不整合面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萨斯喀彻温铀矿省和澳大利亚北部派因克里克铀矿省 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法国的中央地块和欧洲中部的波希米亚地块 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后加里东隆起区 而世界其他地区很少 大型和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见于中亚和远东地区 热液铀矿床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大地构造背景 5 热液铀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及基底成熟度 中欧海西褶皱带脉型热液铀矿床主要产于发育An 变质古陆块 且经历过冒地槽发展阶段 形成花岗岩杂岩活动区的中间地块周围 如波希米亚 中央地块及伊比利亚梅塞特三个中间地块 组成中欧的三个成矿省 环太平洋成矿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拉善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清远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教师2025年度考核工作总结6篇
- 浙江2026版化学复习方略 专题评估检测(六)(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范围:教材P1-62)(含部分答案)
- 桩基设备出售合同范本
- 银行签订按揭合同范本
- 厂矿设备安装合同范本
-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店铺长期兼职合同范本
- 膀胱炎护理课件
- 电力工程管理培训课件
- 插秧劳动指导课件
- 乡村振兴农民培训课件
- 幕墙施工培训课件
- 设备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 产房安全核查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阿尔茨海默症的护理
- 2024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真题和答案
- (2025)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附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