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1 内容 土地公有制 2 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 2 奴隶社会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1 概念 2 性质 3 实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4 瓦解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 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耕地十分规整 成方块状 形同井字的土地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出现了许多私田 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贡赋 周王室衰微 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 各国的税制改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探究思考 战争频繁 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井田制趋于瓦解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 封建社会 1 春秋时期垦荒私有 化公为私 2 鲁国初税亩 前594年实际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 战国各国改革 正式承认土地私有 封建土地所有制 商鞅变法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过程 生产力发展 私田增加 井田制日趋瓦解 各国变法与改革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如 春秋晚期 前594年 鲁国实行 初税亩 战国 前356年 秦国商鞅变法 废井田 开阡陌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 含义 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方式 抵押 买卖 赏赐 强占 根源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 准许买卖 地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 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小农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也占有一定的土地 但农民占有的土地比例很小 国家土地所有制 即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 将其分配给农民使用 农民纳税服役 封建社会主要的三种土地所有制 结果 实质 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影响 贫富分化 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目的 实行均田制 北魏隋唐 按人丁和田亩纳税 明朝 不能真正阻止兼并 原因 统治阶级抑制土地兼并 维护小农经济 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巩固统治 措施 1 时间 1 开始实行 2 发展完善 3 瓦解 北魏隋唐前期唐中后期 2 土地来源 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3 受田者的封建义务 北魏 交纳租税 服兵役和徭役隋唐 交纳租税 推迟服役年龄 甚至可以纳绢代役4 性质 封建的土地国有制5 作用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使荒地得到开垦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 6 瓦解原因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加之安史之乱 均田制逐渐瓦解 明朝晚期 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 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 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 三方一起议定价格 写成合约 三方签字画押 合约即可生效 明朝的 鱼鳞图册 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4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 收取地租作为收益 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发展历程 战国 产生汉代 或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五 现象普遍宋代 日益普遍化 多采用契约地租形式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明清 进一步发展影响 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农业发展 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请思考 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 如何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 主要土地制度 1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有制 2 奴隶社会 夏商周时期 土地国有 实质上属于国王私有 这样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 国有制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主要形式有土地国有制 地主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而封建土地国有制度中的典型土地制度是屯田制和均田制认识 1 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 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 社会经济 的发展 2 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3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 1 皇粮国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 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废止农业税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农业税收开始于 A 井田制B 分封制C 租庸调制D 初税亩 D 活学活用 2 公元前594年 鲁国实行 初税亩 规定不论 公田 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A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 促成了 重农抑商 政策的形成 C 3 战国时期 秦国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这实质上 A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 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C 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D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 4 自宋代始 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5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 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 含带两山 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土地兼并B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 国家授田D 土地私有 D 6 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 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安抚农民 保证国家税收 稳定统治C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D 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B 二 重农抑商政策 一 从重商到抑商 商周 鼓励商业 战国 抑商政策出台 二 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 主张重视农业 以农为本 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治国理财思想 是由战国商鞅首倡 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1 重农抑商政策 2 重农抑商政策实施原因 1 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 能提供生存的基本保障 稳定的赋税收入 保证政府财政来源 2 重农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便于加强控制 有利社会稳定 3 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 危害封建统治 4 重农抑商 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3 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 实施 1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 特别是商鞅首倡 重本轻末 的治国理财思想 以后历朝统治者沿袭 2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 抑制富商大贾 包括 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 物价管理 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3 明清时期固守 重农抑商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4 各朝歧视商人 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贱商令 地位 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经济上 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 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 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 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 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 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 评价 历史表明 农工商都应为 本 国家才会富强 5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1 洪武十四年 1381 还规定 农民之家止穿绸纱绢布 商贾之家止穿绢布 如农民家但有一人为商贾 亦不许穿绸纱 2 政府制定贬黜商人的政治社会地位的政策法令 包括不准商人人仕 限制商人的生活水平 把商业看成 奸伪之业 把商人看成末等之民 专卖制度 古称禁榷制度 禁 乃禁止之意 榷 为独木桥 汉唐之人在注说西汉榷酒之事时作了很好的解释 如淳曰 榷音较 应劭曰 县官自酤榷卖酒 小民不复得酤也 韦昭曰 以木渡水曰榷 谓禁民酤酿 独官开置 如道路设木为榷 独取利也 师古曰 榷者 步渡桥 尔雅 谓之石杠 今之略徇是也 禁闭其事 总利人官 而下无由以得 有若渡水之榷 因立名焉 禁榷 就是禁止私人经营 由官府垄断 利出一孔 犹如过独木桥 舍此而别无它途 这样一种制度 根据文献记载 说它源于春秋管仲相齐时的 管山海 政策应该是可信的 不过 这时专卖制度尚处于萌发期 它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备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 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 实行盐铁官营和榷酒等经济政策 其具体做法 据 汉书 食货志 的记载 是官府在全国各盐产地和铁产地 设置盐铁官 管理盐铁的生产 从事盐铁生产的盐户和铁户 无生产经营自由 他们被完全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 政府发给盐户和铁户必要的生产工具 所有产品由官府收购 运输和销售 禁止民间私自生产和运输销售 如有违反 处以重刑重罚 这样 官府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商品的生产 流通和销售 从而达到了政府垄断利源的目的 随着这套政策的实施 专卖制度形成体系并趋于定型 在唐宋社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专卖制度得到恢复和实施 唐肃宗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第五琦恢复盐的专卖 到文宗太和九年 茶叶由税茶改为榷茶 唐王朝又对茶叶实行专卖 宋代 宋王朝一立国 就禁榷茶 盐 同时 专卖制度的专卖范围不断扩大 中唐以前 国家专卖的商品 始终局限于盐 铁 酒三种 中唐以后 除这三种之外 纳入专卖的还有茶叶 矾 醋 以及从海外贸易中得到的海外贸易品如香药 犀象等 1 与 农为天下之本 而工贾皆其末也 观点不一致的是 A 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皆莫如被服 B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C 士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D 舍本逐末 贤者所非 C 2 秦 琅玡刻石 皇帝之功 劝劳本事 上农除末 黔首是富 与该主张相左的是 A 宋明理学B 重农抑商C 工商皆本D 封建君主专职 C 3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B 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 压制工商业 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 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D 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三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1 明清两代的 海禁 含义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 即 片板不得下海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原因 明代时 倭患严重清初 东南沿海人民进行抗清斗争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携访华团请求扩大通商 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王乔治三世国王书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瓷器 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是以恩加体恤 在澳门开设洋行 俾得日用有资 并霑余润 思考 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2 清代的 闭关锁国 政策 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与贸易的政策表现 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制度原因 经济根源 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政治原因 统治者腐朽守旧 骄傲自大客观原因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影响 积极 在一定时期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 妨碍了海外市场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于科技发展 使中国与世隔绝 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清朝时期的广州商馆区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 3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政策的比较 1 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而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画面一 当雍正皇帝颁布 抑商手谕 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 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 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夕阳与曙光 画面二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 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三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 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 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 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 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历史警钟永远长鸣 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差距比较 国家政策 劳动力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资金 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 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 技术 文化专制 缺乏实用性人才 封建制度如何阻碍发展 趋势 夭折中断 当前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 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 与时俱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 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 民族兴旺的关键 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 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 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课堂感悟 知识巩固 1 清朝后期 处处皆关 则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 不论官兵民人 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禁止走私贩运B 抑商 禁海C 重农抑商D 保护森林 渔业资源 B 2 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根源是小农经济B 直接原因是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 除十三行之外不许任何个人和机构与外通商D 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C 3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C 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D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4 清朝前期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 农民受到残酷剥削 购买力极低 2 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 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 3 科学技术不发达 手工业品质低价高 4 各级政府对重工业生产限制重重 A 1 2 3 4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C C 材料一 乾隆时人说 近日富商巨贾 挟其重资 多买田地 或数十顷 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二 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 数十年来 户口日繁 而土地止有此数 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兼收倍获 欲家室盈宁 必不可得 朕观四民 指士 农 工 商 之业 士之外 农为最贵 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无息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标准车辆买卖合同范文
- 2025农药购买合同版
- 红楼梦高中课件
- 党支部成立培训课件
- 农民参与技术推广服务合作协议
- 新能源行业2025年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估报告
- 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布局与2025年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报告
- 生态修复植被重建技术在2025年成果鉴定与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其他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GB/T 44335-2024精细陶瓷涂层试验方法基于Stoney公式的陶瓷涂层内应力测定
- 水电站进水口启闭机排架结构及配筋计算书
- 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正式版)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小型化便携式医用雾化器设计研究
- 人力资源管理(初级)(自考) 课件 赵凤敏 第6-10章 人员素质测评-职业生涯管理
- 贵州水库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用电量计算)
- translated-2023+BTS临床声明:成人慢性咳嗽
- 寻访红色足迹课件
- 工伤私了协议书:免修版模板范本
- (完整word版)HND商务文化与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