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9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课题笔算除法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具练习卡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算8020320804070240606090270902 / 4946021070350502、脱式计算7546303762807096032064008064笔算632026080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二、练习内容:1、判断并改错。1340)520401201200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2、笔算3105017030643804066028540111204787016330294603 / 493、应用题1)一个足球 30 元,用 75 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2)有饲料 100 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 30 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3)计划生产 400 台电视机,每月生产 70 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4)每节车厢限乘 60 吨,有 500 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口答结果计算后订正结果指名板演讲解计算的方法。找出错因并及时改正独立计算后全班订正独立分析题中给出的信息数据和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4 / 49第五课时课题笔算除法(例 2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 ()里最大能填几?30()1802、在里填上5 / 49354138425230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912084401982021530二、探究新知出示例(1)21 本作文选要付 84 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提问:你能计算出 8421 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21 最接近 20,把 21 看作 20 来试商,这样把 8421 转化成 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 4。因为除数 21,不是 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 4 与 21 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 214 正好等于 84,说明商 4 合适,这时将 4 写清楚。6 / 49反馈练习 642168349223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学生列式除数不是整十数学生尝试计算,讨论汇报计算方法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指名板演,讲述计算的全过程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 1、2、3、4 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出示例 2:小猴和小熊开车去野生动物园,现离野生动物园 612 千米,平均每小时行 34 千米,好要几时才能到达?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列式 61234(时)现在你有办法解决吗?试试看。生交流把 612 看作 600,34 看作 30,6003020,在十位上商 2。列竖式计算怎么试商呢?7 / 49第一次商 2 大了,改商 1 后余 27。余 27 是 27 个十,下步该怎么办?在个位试商。商 9 大了,改商 8。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57618=321834)612342722720答语(略)提问:这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结:用“四舍”的方法, (板书)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三、新知巩固练习页课堂活动四、总结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8 / 492、当除数的个数是 1、2、3、4 时怎样试商?五、作业107 页 3、4、5、6 题观察后汇报计算过程总结试商方法读题分析后列式计算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学生板演,说方法。找出共同特点独立计算后互相检查,讲方法第六课时课题笔算除法(例 3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四舍”的试商方法,使学生学会“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9 / 49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具图片教学过程课前侦测。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试商的?8052388434小结:昨天我们学习了“四舍”的试商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二、探究新知出示例 3:野生动物园的猴馆占面积为 8502,猴子只数是 17 只。平均每只猴子的活动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怎样想的?8501717 最接近 20,把 17 看作 20 来试商,这样把 85017 转化成 850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 4。因为除数 17,不是 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10 / 49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 ,不行再调商为 5。生试做20417)850你有什么发现?6817517)850商 4 小了,改商 5。商完了吗?怎么办?8505017)850商的个位为什么写 0?850答略。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读题分析后列式计算把 17 看成 20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除数不是整十数11 / 49学生尝试计算,讨论汇报计算方法学生叙说试商过程,讲解计算的过程指名板演,讲述计算的全过程三、巩固练习:7802654417898283841677525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小结:用“五入”试商(板书)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小,小了要调大。四、总结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2、当除数的个数是 1、2、3、4 时怎样试商?5、6、7、8、9 又怎么办?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 (板书)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或小,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五、作业:P108。题学生板演,说方法。找出共同特点总结试商方法观察后汇报计算过程独立计算后互相检查,讲方法第七课时课题笔算除法(例 4)12 / 49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商的位置。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具图片教学过程复习:1.计算 89739608322.商是几位数?为什么?4)94831)348二、新授:1、创设情景出示例 4:一个养鸡场养了许多鸡,每天要用 86 千克饲料。现运来13 / 49688 千克饲料够用多少天?问:怎样列式?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68 比 86 小,86 除 68 个十,商几个十?商一个十都没有(也就是 0 个十)怎么办?怎么试商呢?第一次商 7 小了,改商 8,刚好合适。“8”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688868(天)886)6886880答略2练习 2803593031 怎样试商?3议一议怎样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4.议一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一位数?可不可能是一位数?14 / 49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的方法读题列式68886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在个位试商生说想法,把 86 看成 90 试商。学生议论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 1.109.课堂活动第二题用 3,4,5,6,7 这 5 个数字,组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第算式。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五、作业110 页第 1,2,3,4,5 题。学生总结:第八课时课题笔算除法(选增设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 15、25 的特15 / 49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 15、25 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152=153=254=154=155=258=2、笔算:31521696589182783232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探究新知16 / 49出示例 4:学校礼堂每排有 26 个座位,四年级共有 140 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14026=510526)14013010(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 26 看作 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问:还可以怎么试商?(3)可以把 26 看作 25,用口算试商,5 个 25 是 125,接近 140,所以商 5。(4)把 24、25、26 都看作 25 来试商。2、练习:把 24、25、26 都看作 25 试商口答结果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讲方法读题分析,列式17 / 49尝试计算用五入的方法,把 26 看作 30,商余 3636 里面还有一个 26 商小了,改商 5。需要调一次商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可以把 26 看作 25 去试商独立完成后,说出试商方法三、巩固练习40515192247282649614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 14、15、16 和 24、25、26 看作 15、25 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五、作业:计算:22525114242082613515128161141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后说出计算方法第九课时课题笔算除法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2、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18 / 49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商的位置。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具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卡片(略)2、填空:1)把 320 平均分成 40 份, ,每份是()2)每份是 70,490 里面有()个 703) ()()=2019,除数最小是()4)32240 的商写在()位上。5)475 与 195 的差里有()个 70。6)如果 430+6=126,那么 12630=()()7)有 163 个鸡蛋,每 30 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个箱子。19 / 49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练习内容1、计算346421715787673364282、尝试计算并验算167493481483324347200187182763156828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2538()7627()9682()0464解决问题;1)一个排球 42 元,300 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2)一部电话机 94 元,一部扫描机 846 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3)探究题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 48 看成 84,结果得到的商是 37 余 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三、总结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作业:自行设计20 / 49第十课时课题探索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除法运算,探索乘除法算式第简单规律。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发现其隐含的规律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引导生发现隐含的规律。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具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数学中蕴涵着无数规律,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找一找。二探究规律21 / 491 出示例 1。用计算器计算。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师板书让生观察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我发现。 。 。 。 。 。根据这个规律,你能写出 1111111111 的积吗?试试看。你还能写出别的算式和结果来吗?你有什么感触呢?2.出示例 2。用计算器计算,呢发现了什么规律?2424101=242424202=122424404=64848101=484848202=244848404=129696101=9696202=9696404=引导观察横着看你有什么发现?竖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发现.同桌相互说一说.课堂练习22 / 49P112 页 12 题分别说说有怎样的规律?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要学生学会利用规律解题。作业:114 页练习 22。1,2,3,4 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指名回答结果指名回答,全班订正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独立描述横着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竖着看被除数扩大多少倍,除数不变,商就扩大多少倍.第十一课时课题商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23 / 49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数学中蕴涵着无数规律,今天,我们再共同来找寻一种新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二、探究新知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82=4164=4328=424 / 496416=42、我们分别用第 2、3、4 式与第 1 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扩大几倍)3、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4、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5、学生讨论,并发现: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教师板书)6、提问:为什么说是“同时” , “相同”?可以举例子来证明7、我们分别用第 1、2、3 式与第 4 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发表见解观察数字用除法来进行计算。学生说方法,回答:商都是 4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举例说明回答: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25 / 49思考后汇报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缩小几倍)出示例 3 略出示:生计算82=4 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8020=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800200=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80002000=观察是否具有以上规律?8、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 ,商不变板书课题:商的不变规律9、能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三、体会商不变的规律。观察两种计算方法。四、尝试运用1.出示 113 页试一试第 1 题。根据每组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个、第三个算式的得数。(了解被除数和除数是否扩大或缩小了相同倍数,运用商不变的规律。)26 / 492.议一议 1500500 怎样算简便?3.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为什么?4812=(480)(120)让学生判断。五、巩固练习1、书 P113 页课堂活动 1、2。六、总结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时” ,“相同” 。 )七、作业:第 115 页 5、6、思考题讨论后总结商的变化规律说出注意的地方学生判断。解答疑问。独立填写各题的商,再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板书商不变规律:第十二课时课题利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27 / 49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难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在什么情况下除法中的商不变二、基本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与同伴交流。24030=44020=8020=36090=12040=4800400=240060=9600800=启发用商不变的规律三、观察与思考41001258100028 / 49你有什么发现?24500100960001000计算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3150258002520001259000125你有什么好办法来算这些题吗?说说理由。如 1502544|6001006生探讨余下题解法。四、实践应用P115 页第 8 题发现规律,算出需要的时间。300030010(分)8:30 出发,经过 10 分钟,也就是 8:40 分到达。五、115 页思考题先观察算式特点规律,再计算。找发现。尝试写这样的算式,并验证规律。六、作业 P115 页第 7 题。第十三课时29 / 49课题解决问题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具体情景,感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对发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注意对问题情境对理解,感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并解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情境。理解信息。小明家有花椒树 90 课,平均每棵可以产花椒 12kg。我们4 人 8 天可以才摘花椒 256 千克。今年每千克花椒可以卖 9元。感知信息诸多,分类理清信息。30 / 49二、提出问题。你能提出那些问题?师择重板书。A 平均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多少千克?B 小明家共收多少千克花椒?c 小明家对花椒收入有多少元?。 。 。 。 。 。三、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与那些条件有关,要解决问题怎么办?试试列算式,并对思路和方法进行解释。A 平均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多少千克?256488 天每人摘8每人每天摘的或 25684生说说算式的意义B 小明家共收多少千克花椒?12901080(千克)c 小明家对花椒收入有多少元?要算花椒的钱,要知道什么条件?怎么办?12909三、课堂练习P117 页课堂活动 1 题31 / 49生思考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说理由。四、作业 P118 页第 1、2、3 题。第十四课时课题解决问题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具体情景,感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对发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注意对问题情境对理解,感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并解答。教学过程一、出示例 2 情境。从雅安市到 x 藏芒康县到 318 国道长 840km。一辆汽车早上 6:00 从雅安市出发开往芒康县,3 时行了 180km。照这32 / 49样的速度,汽车什么时间能到达芒康县?阅读理解信息。师讲述 318 国道,是公路代号,不是运算条件。二、思考问题。照这样的速度,汽车什么时间能到达芒康县?根据这个问题,要先求什么?所用时间所用时间又怎么办?三、解决问题尝试列式840(1803)都是除法要先算 1803,怎么办?理解 14 时是什么?(经过时间)汽车什么时间到达的“时间”指什么?(具体时刻)6:0014:0020:00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交流。三、课堂练习P118 页课堂活动 2 题生思考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说理由。四、作业 P118 页第 4、5、6 题。第十五课时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33 / 49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2、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具题卡教学过程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2、打开数学书看第七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34 / 49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复习除法口算1)直接说结果。72080=48060=36090=24030=42070=90030=18020=56080=25050=45090=63070=400080=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2)估算368604228072089722903506845570578605078028950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3)直接写出得数262=555=56040=35 / 4926020=11010=28020=2600200=22020=14010=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学生思考,汇报发言口答结果,说口算的方法口答结果,说估算的方法学观察,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确定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小结: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2、复习笔算1)81651=66525=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三、练习1、整理和复习(第 120 页)完成的 1、2、3、436 / 49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 121122 页 1、2、3、4、5、6 题.家庭作业 7、8、9、10 题。可能性(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5126 页例 1、例 2,第 127 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五第1 题。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 、 “可能” 、 “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教学难点】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37 / 49教学准备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教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 研究不确定现象。(1)教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38 / 49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 (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5)教师小结: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板书:结果不止一种 不确定) 。2 研究确定现象(1)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学生可分组摸球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教师: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板书:一定)教师: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黄球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不可能)教师:(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黄球)当盒子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又怎样呢?39 / 49学生用“一定” 、 “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结果。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一定” 、 “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三、猜想验证1 (教师将两种球混装)提问:现在盒子里装了 3 个黄球和 3 个白球,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球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来描述摸球结果。2小组摸球,试验验证。(1)试验要求。教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3 个黄球和 3 个白球。请组长负责安排,小朋友按次序摸球。要求:每人可以摸两次,摸之前要先想想:会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组内的记录员要将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下来。每次摸出的球要放回盒子里摇一摇,再继续摸。教师: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小组活动开展得又快又好。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2)教师小结:完成教科书 127128 页 13 题。2讨论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教师: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哪些是一定要发生的事情?40 / 49教师举例,引导思考,如:“猜中指” 、 “石头、剪子、布”等游戏。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游戏?你能预测一下结果吗?教师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学生举例,分析游戏结果。教师:想一想,平常你还玩过哪些游戏,或者你能不能自己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使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要求:独立思考,同桌互玩,边玩边想:这个游戏的结果是确定的吗?为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 。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四、全课小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可能性(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8?,课堂活动第 13 题,练习二十五第 2、3 题。41 / 49教学目标1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2能在具体情景中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结果。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难点】学生猜想、列举后再归纳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吗?2学生举例后在黑板上记下一些例子。如:抛硬币、掷骰子、帖鼻子、摸奖、转转盘、青蛙跳、摸彩色粉笔3请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这些不确定的现象。4揭示课题: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结果是不唯一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的事件我们把它叫做不确定事件。42 / 49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板书课题:可能性)二、探究新知1研究可能出现两种结果的事件。教师:在抛硬币游戏中,我们知道抛一枚硬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有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学生得出有两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后,请学生自己设计可能出现两种结果的游戏,并实际做一做。2出示第 128 页例 3。学生先猜三(1)班和三(2)班足球赛可能出现的结果。教师:这个情景无法在课堂上再现,请同学们根据猜想再讨论归纳出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学生列举以后再归纳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师板书:第一种结果:可能三(1)班赢,三(2)班输;第二种结果:可能三(2)班赢,三(1)班输;第三种结果:可能三(1)班和三(2)班打成平局。一共有 3 种结果。3请学生在小组内举例或设计可能出现两种以上结果的游戏。43 / 49三、课堂活动1教科书第 128129 页课堂活动中的第 13 题,用语言准确描述后再归纳出一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练习二十五的第 1 题。教师:上节课已经用语言描述过,这节课要归纳出一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四、全课小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小结:在数学上,我们把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就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同学们?1教科书第 130 页第 3 题,用语言准确描述后再归纳出一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教科书第 130 页的思考题。九、总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教学内容133 页到 134 页总复习中第 1、2、3 题;课本第 137 页中的第 14 题。教学目标1、能认、读、写多位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多位数,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44 / 492、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3、经历复习、整理的过程,泼辣些复习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整理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出问题: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 引出课题二、指导复习1、复习多位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二手车销售合同范本
- 公共艺术设计
- 小班活动安全教育
- 2025合同签署注意事项
- 2025年网站会员商务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灯光音响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合同法执行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2025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2024-2025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专利代理师考试题库含答案2024
- DB12 T1230-2023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总体框架
- 管道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实验高中-双休背后: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三家长会【课件】
- GB/Z 27021.13-2025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3部分:合规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政府采购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500字
- 糖尿病护理查房提出问题
- 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微专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