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_第1页
Simulin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_第2页
Simulin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_第3页
Simulin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 息技术 姜鑫 等 基于 M A 3 T A B S i m u l i n 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基 于 MA T L A B S i mu l i n k高速滚珠 丝杠 进给 系统 机械 模型 的仿真 与分析 姜鑫 王 均馗 1 陕西国防工业职 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3 0 0 2 哈尔滨 电机 厂交直流 电机 有限责任公司 工艺部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4 0 摘要 建立了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机械模型 重点分析机械系统对整个进给驱动系统 的影响 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掌握温度变化影响的效果 指出在高速 加工过程中屈服形变引起的轨迹误差 并通过反复修改参数得到优化结果 并找出了进一步改 进的措施 关键词 高速 滚珠丝杠 进给驱动系统 中图分 类号 T H1 3 2 T P 3 9 1 9 文献标 志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5 2 7 6 2 0 1 1 0 3 0 0 9 7 04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Ex pe r i me n t a l An a l y s i s o f Hi g h Sp e e d Ba l l S c r e w Fe e d e r Dr i v e S y s t e m M e c ha n i c a l M o de l Ba s e d o n M ATLAB S i m u l i n k J I ANG Xi n WANG J u n k u i 1 Sh a an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Ele c t r o me c h an i c a l e n gi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Xi a n 7 1 0 3 0 0 Ch i n a 2 T h e H a r b in E le c t r o mo t o r P la n t A C D C Mo t o r C o L t d T e c h n o lo g y D e p a r t me n t H a e r b in 1 5 0 0 4 0 Ch in a Abs t r a c t Th i s pa p er e s t ab l is he s t h e h igh s p e ed b a l l s c r e w f e e ding s y s t em me c h an i c a l mod e l t o an a lyz e t he i n f lu en c e o f t h e me c h an i c a l s y s t e m on t h e wh o l e d n v e s y s t em an d u s e MATL AB c o mp u t er t o mak e t h e s imu l a t i o n a na l y s is a n d r e s e ar c h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t r a j e c t o r y e r r o r s c a u s e d in t h e h i g h s p e e d ma c h in in g p r o c e s s y ie ld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f i n d s o u t t h e f u r t h e r imp r o v e me n t me a s u r e s t h r o u gh r ep e a t e d o p t i mi z ing t h e p a r ame t e r s Ke y wor ds h i g h s p ee d b a l l s c r e w d r iv e s y s t em 0 引言 伴随着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 其定位精度已 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加工速度的 提高 其进给驱动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和快速高精度跟踪 的能力 由滚珠 丝杠驱动 的进 给系统的定位精度 主要 与两 方面有关 一是 整个 机械 系 统各 部分 结 构机 械 刚度 的变 化 另一个 是伺服控制系统 即 C N C伺服控制器被称为 P I P 控制 其是否能够保证伺服电动机按照给定的驱动规 律来驱动滚珠丝杠的运动过程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 素譬如滚珠丝杠 副的支承方式 温升及热变形 的影 响和进 给系统刚度 引起 的矢 动量和定位精度 的误差 等等 本文 将 重点分 析 机 械 系统 对 整 个 进 给 驱 动 系 统 的 影 响 利 用 MA T L A B进行计算机仿 真分析 并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滚 珠 丝杠副随温度变 化的影响 指 出改进措施 1 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 对于高速 C N C机床 来说 在 切削 加工 过程 中要 求 能 够具有在高速曲线路径加速时响应精度高和进给跟踪精 度高 的进 给驱动系统 由于高 速加 速 很难保证较 高的定 位精度 所 以进给驱 动系统高速运行下 的由惯性力矩 引起 的随动和进给系统的动力刚度就成为了其切削误差的主 要来源 如果 C N C机床刀具的偏差 振动和阻尼得不到 有效的控制 将使工件产生显著的尺寸误差 难以保证高 速切削条件下的工件表面品质 图 1 描 述 了在使用 C A D C A M 软件 C N C控制 系统 伺服控制装置 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装配等影响加工精度的 来源之 间的关系 C A D C A M软 件如 P r o E U G等具有 自 动生成加工程序 的功能 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加工 的需要 对数控编程过程树和工艺参数表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 在 这个过程 中 利用 C A D C A M软件强大 的三维 造型功能来 做实体模 型 然后通 过生成 工程 图进行 误差分 析与 研判 可省去繁琐 的数 学 计算 C N C机 床 在加 工工 件 时 受 着 切削力 切削热量变化 刀具磨损等 因素 的影 响 传统 的机 床刀具移动质心或切削力到驱动装置或导轨之间都有一 个 比较大 的悬伸量 这个悬伸量 由三个 相对独立的轴系相 叠加形成一个很长的负载路径 由于悬伸量太大 负载路 径太长 即使是很小的导轨弯曲都会产生明显的刀具位 移 在实 际工作 中整个连接系统会形成一个 封闭的力环 如图 2所示 这些 因素的影 响随着 零件 的加工 精度 要求 作者简介 姜鑫 1 9 8 4 一 男 黑龙江鸡西人 助教 主要从事 机电一体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Ma c h i n e B u il d in g g Au to m a t i o n J u n 2 0 1 1 4 0 3 9 7 1 0 0 9 7 信 息技术 姜鑫 等 基于 M A T L A W r r n l i n 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 的仿真与分析 图 1 进给 系统误差来源 的提高而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为了便于工序集中 便于编程 需进行补偿和插入等过程进行调整 使用调整 措施后使程序变得十分复杂 从而使得这些影响因素 变 得似乎无法控制 由于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 特别是在高 速 高负载的情况下 切削刀具 工作台和驱动系统都不是 完全刚性的 所以在驱动力 或力矩 的传递过程中 由 于各部分机构的的刚度不同便会产生形变 因形变而减少 的位移量转变为势能进行储存 当势能的储存量在达到极 限位置后便进行释放 这个过程会导致工作台在特定的工 作时间段内如中途停车或加工结束时其事先通过程序设 定的位移与工作台实际获得的位移会产生一个误差 也可 以理解为定位误差 这个误差在加速或减速的过渡过程中 表现 的十分 明显 进 而影 响整个工件 的外型尺寸和加工精 度 所以 滚珠 丝杠 的进给 驱动 系统 的形变 和工 作 台 的形变一起影响着最终的定位精度 通过图2可以了解 到滚珠丝杠的形变包括滚珠丝杠 副 自身的屈服形变 滚珠 与丝杠的接触形变 驱动架 自身的屈服形变以及相关部件 的弹性形变等 而这个驱动系统是引起形变的一个重要来 源 这是一个包括滚珠丝杠的旋转偏差 扭转偏差 轴向偏 差 工作台的直线位移偏差和转动偏差 5个变量共同组成 的动态系统 下面通过计算 来进行验证 J 2 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机械模型 根据图3滚珠丝杠进给驱动系统 主要参数定义 m 工作 台和工件 的质量 0 滚珠丝杠与电动机轴相连端的旋转角度 k 支撑轴承的刚度 滚珠丝杠 的轴 向刚度 k 滚珠丝杠的导程 k 滚珠丝杠的扭转刚度 滚珠丝杠的长度 k 螺母的刚度 这 个系统 可以由拉格 朗 日法推导 出来 帛 图 3 滚珠丝杠 进给驱动 系统 机械模型 系统动能 1 m 1 2 k rO b s o s i n 1 1 1 2 二 1 系统 势能 图 2 传统机床刀具连接 系统及其力学关系图 98 k 一 O b k 2 1 一 c o s O w s i n O 一 m g 1 一c o s 0 2 L T V 且 鲁 一 h t t p Z Z HD c h i n o u ma 1 n e t c n E ma i l Z Z H D c h a i n a j o u r n a 1 n e t c n 机械制造与 自动化 信息技术 姜鑫 等 基于M A q l A B S i n l i n 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基本坐标关 系和强度关系定义如下 q1 0 q 2 g l q 4 2 3 g 5 0 Q Q Q Q Q 0 1 0 0 j m 0 2 5 h O O 0 0 2 5 j b 0 0 0 0 O 0 0 0 0 0 0 0 0 0 2 5 j b 0 0 2 5 j 6 0 m O m k O m k H 0 0 0 0 0 0 0 m f k l 0 0 丢 m 0 0 0 0 0 0 m H 0 0 0 0 0 O 0 m k O 0 0 m 0 0 0 m 0 0 0 m 日 通过式 4 可 以看 出这是一 个典 型的五变 量系统 包 括滚珠丝杠的刚性旋转 扭转和轴向偏差 移动工作台的 轴向偏差和旋转偏差 3 温升对 高速 滚 珠 丝杠 副 的影 响及 对策 滚珠丝杠的温升是随着操作速度 预压的状况和工作 台的荷重 而有不 同的值 通过对 四组数据 5 0 0 r m i n 9 8 0 N 5 0 0 r mi n 1 9 6 0 N 1 5 0 0 r mi n 9 8 0 N 1 5 0 0 r mi n 1 9 6 0 N 进行测验 将 测试 的数据进 行 整理 得 到 了 图 4的 数据状态 可以看出 随着工作速度的增高 预压力的增 大 其 温升效果则越 明显 但是 随着温度 的升 高经过 一段 时 间之后就会稳定 在某一 个值 温度 的升高对 丝杠 的长 度会产 生 一定 的变化 虽 然 这 种变 化 量很 小 0 0 0 1 1 6 m m m 但是在高速加工过程中 这个缺陷就会表 现的很明显 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 Ma c h i n e B u i l d i n g 8 A u t o m a t i o n H 2 0 1 1 4 0 3 9 7 1 0 0 用式 1 2 3 方 程 可 以用参 变量矩 阵形 式 表 达成 0 O O O 0 0 0 mf k H 0 0 0 m H O 0 0 m H 1 0 0 m I o 4 0 6 O 1 2 0 l 8 0 2 4 0 t mi n 图 4滚珠丝杠 多次 实验所得 出的经验值 精度 所 以要想办法来 弥补 由于高速进给过程 中由于温度 升高而照成的变形量 数据结果表明 滚珠丝杠的预压设 定值 要适 量 润滑性 能要 良好并充 分供油 同时滚珠 丝杠 尽量 采用中空结构 进一 步 的分析可 以通过计 算机 仿真 来实现 99 O O O 0 0 O O 0 O O 0 O 0 0 O O O O 0 0 0 0 0 0 0 0 0 O m O 0 O 0 0 0 O O 一 2 O 0 0 0 0 0 0 0 O O 0 O O 一0 O O 0 0 O O 0 0 O 0 O O 0 0 O 一0 0 0 0 O O 0 0 O 0 O O 0 0 O O O 0 O O 0 0 0 0 O O 0 O O O O O 工 加 2 m f 荽 信息技术 姜 鑫 等 基于 M A q l A B S i m t d i n k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机械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4 进给 系统 的数 学模 型和 响应特 性 分析 以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包括摩擦 非线性 因素的进给伺服 系统综合 数学模 型 对模 型参 数 进行 了优化 有效地避免 了采用线性优化方法时易出现的 局部极小的问题 消除 了因非线性摩 擦而产生 的 削 顶 死 区 和 突变 等不 良现 象 通过 优化结 果验证 表 明 系统的跟踪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 值 通过包含摩擦非线性 因素的模型 图5 和存在摩擦 因素仿真结果 图 6 可 知 当速 度达 到零点 时 速度 跟踪 曲线突然出现 了 转折 现象 而对 应 的位置 跟踪 曲线则 发生了偏移 也就是说 在速度达到 0或在 0左右时 位 置跟踪 曲线 出现扭 曲 表现出了 削顶 现 象 此 时速度跟 踪曲线出现了 跟踪死区 而此时的输入信号是低速正 弦跟踪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便会出现数控机床工作台在惯 性矩的作用下产生偏移 从而影响到机床的定位精度 这 对于保持高速和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来说是不允许的 必须 采取有效的参数优化和误差补偿方法 0 0 3 t f s a 正弦响应 曲线 5 结论 利用 s i m u l i n k对滚珠丝 杠副 的进给驱 动 系统进 行仿 真研究 可以在试验过程中反复修改设定参数 方便简洁 的模拟实际系统 可以很快地 得到最佳 设计参数 简 化 了 系统设计流程 这也显示 了 MA T L A B S i mu l i n k仿 真工具 1 0o 凿 删 岱 髫 瑙 0 5 5 0 5 O 0 4 5 0 4 0 O 3 5 0 30 O 2 5 O 2 0 0 1 5 O 1 0 t s f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