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功能陶瓷制备原理及工艺.ppt_第1页
信息功能陶瓷制备原理及工艺.ppt_第2页
信息功能陶瓷制备原理及工艺.ppt_第3页
信息功能陶瓷制备原理及工艺.ppt_第4页
信息功能陶瓷制备原理及工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电陶瓷为什么要预极化 压电陶瓷为什么要预极化 答 1 对于铁电陶瓷来说 各个晶粒都有较强的压电效应 但由于晶粒和电畴分布无一定规则 各方向几率相同 使宏观极化强度 P 0 因而不显示压电效应 故必须经过人工预极化处理 使 P 0 才能对外显示压电效应 2 压电陶瓷的预极化方式 直流电场 升温 矫顽场Ec减小 但温度升高 材料的绝缘电阻下降 因此容易击穿 所以温度不能过高 第七章电介质陶瓷制备原理及工艺 一 电介质瓷料制备原理二 制造工艺控制三 纳米晶材料的软化学制备技术 一 电介质瓷料制备原理1 1电介质瓷原料1 2原料的颗粒度与粉碎1 3颗粒表面能与粉料的活化1 4粉料粒度的测定1 5低介装置瓷瓷料制备 电介质陶瓷的优良特性主要决定于 晶相结构 制备工艺例如 ZnO压敏半导瓷主晶相性能方面 六方纤锌矿结构 本征特性为半导性 制备工艺方面 ZnO压敏半导瓷对外加电压有一定的响应 其机理主要是晶界效应 而晶界在很大程度上由制备工艺决定 例如生烧使晶粒过小 主晶相合成不完全 过烧产生二次晶使个别晶粒粗大 它们均使ZnO压敏半导瓷压敏性能变坏 一般陶瓷工艺的主要流程 原料准备 坯体成型 烧结 瓷件加工 1 1电介质瓷原料1 1 1原料分类天然矿物原料 硬质原矿 软质原矿 人工合成 提纯原料 化工原料 电子级原料 化工原料 电介质常用原料 一般采用化学组成分级 工业纯 IR IndustrialReagent98 0 化学纯 CP ChemicalPurity99 0 分析纯 AR AnalyticalReagent99 5 光谱纯 GR GuarateendReagent99 9 电子级原料专用 1 1 2原料的评价化学成份结构颗粒度形貌 1 1 3原料的选择 1 保证产品性能前提下 尽量选择低纯度原料 2 各种杂质及种类对产品的影响要具体分析 利 能对影响产品的不利因素进行克制 能与产品的某成份形成共熔物或固溶体从而促进烧结 降低烧结温度 使瓷件致密 害 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晶相及晶格缺陷 影响产品性能 在实验研究中 对功能陶瓷主晶相原料一般采用化学纯 CP99 或电子级粉料 而掺杂 也称小料 原料则应采用光谱纯 GR99 9 1 2原料的颗粒度与粉碎1 2 1对粒度的要求要求 愈细愈好 在10 m以下 称细粉 细粒的优点 有利于各组份混合均匀 使其在高温时反应物的生成也均匀 不偏离配方 混合阶段 细粒有利于提高粉料的填充系数和造粒质量 从而提高坯体的成型密度 成型阶段 提高粉料活性 降低烧成温度 烧结阶段 1 2 2原料的粉碎方法及原理粉碎方法 用机械装置对原料进行撞击 碾压 磨擦使原料破碎圆滑 粉碎原理 机械能转换为粉料的表面能和缺陷能 能量转换过程 粉碎要求 效率高 避免混入杂质 粉碎在短期内达到预定的细度或说达到某一细度所消耗的能量少 时间短 尽量减少粉碎机械装置的杂质引入 1 2 3球磨工艺 卧式 抛落 立式 泻落 滚筒式球磨机 1 球磨工艺原理滚筒式球磨机对粉料作的功 磨球自由落体撞击功 球 球 球 内衬之间的滚动 碾压 磨擦功 2 影响球磨效率的主要因素转速n 角速度 工厂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公式为 D 磨机内直径 1 25m 大型球磨机 则转 分筒体直径 D 常用滚筒式球磨机的直径一般在1m 2m之间 磨球形状 球形 磨球与内衬的质料常用的研磨体材料 氧化铝 氧化锆 玛瑙 SiO2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 钢球等材料 某些研磨体的性能 筒体的选择 小规模生产或实验研究使用塑料瓶或罐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用大型钢铁筒体其内层衬上与原料相同的瓷料或聚氨酯橡胶及塑料等有机物 以防引入钢铁杂质 球磨时间一般为24 48小时 时间长杂质混入较多 原料 磨球和水的经验配比原料 磨球 水 1 1 0 6 1 体积比 一般为 1 1 1 3 球磨工艺优缺点优点 设备简单 混合料均匀 粒形好 圆形 缺点 研磨体在有限高度抛落或泻落 产生撞击力和磨剥力 作用强度较弱 筒体转速受临界转速限制 即碾磨能力也受到限制 不起粉碎作用的惰性区较广 间歇作业 4 各种球磨机的粉碎程度粗磨 50 10 m细磨 10 2 m超细磨 2 m 1 2 4振磨工艺 振磨机 1 影响振磨效率的主要因素 球质量为垂直线加速度为料斗与下落磨球相互作用力 振动频率提高 单位时间研磨次数增多 加强了滚动磨擦 粉料对振幅与振动频率的要求 较粗的粉料进行粉碎时需要较大冲击力 因此要求振幅大 同时粉碎前期粉料较粗 因而前期振幅要大以提高效率 较细粉料的粉碎需要大量滚碾磨擦 因而希望振动频率高些 破碎后期一般粉料较细 因而破碎后期振动频率要高以提高效率 振动幅度加大 磨球的上抛高度加大 加强了磨球下落的冲击力 2 振磨工艺优缺点优点 粉料在单位时间内受研磨体的冲击与研磨作用次数极大 其作用次数成千倍于球磨机 因此粉碎效率很高 粉碎粒度细 混入杂质较少 一方面粉碎是靠疲劳破坏而粉碎 另一方面由于研磨效率高 所用时间短 因此减少了混入杂质的可能性 缺点 粒形较差 呈棱角 混合效果及均匀度较球磨差 振动噪音大 机械零件易疲劳而损坏 装料尺寸应小于250 m 60目筛 3 振磨机的粉碎程度当进料尺寸小于250 m 则成品料平均细度可达2 5 m 球磨与振磨比较其粉碎粒度 超细磨 2 m 要小得多 效率也较低 1 2 5砂磨工艺 棒钉可调卧式砂磨机 立式砂磨机 1 影响砂磨效率的主要因素砂磨主要以剪切 滚碾磨擦为主 故中轴转速 磨体直径 指球形 及数量对砂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磨球直径 一般为 2 5mm 以 2 3mm为佳 磨球数量 比球磨 振磨要多 转速 一般1000转 分 2 砂磨工艺优缺点优点 研磨时间短 效率高 是滚筒式球磨机的十倍 粒径细 分布均匀 研磨粒径可达0 5 m 对环境污染小 基本没有粉尘 连续进料出料 便于自动化大批量粉碎 缺点 原料要求细 1 2 6气流磨工艺优缺点 旋流式气流磨机 说明 1 高压空气2 旋流式流化床粉碎机3 立式涡轮分级机4 旋风收集器5 袋式除尘收集器6 高压引风机7 1号成品8 2号成品 优点 干磨式粉碎 粉碎平均粒径大约1 m 粒度分布狭窄陡直 产量大 效率高 机械磨损少 很适合对坚硬物料 莫氏硬度9 5 的加工 缺点 粉尘多 噪音较大 对环境有污染 1 2 7助磨剂作用原理 1 机械粉碎的粒度极限问题球磨 rmin 1 m r一般 10 m 振磨 rmin 0 1 m r一般 5 m 各种粉碎机械研磨粉料均有饱和极限原因 电子瓷粉料通常都是无机氧化物或含氧的酸 碱性盐类 属离子晶体 破碎后小粒的外层都带有电荷 即破碎后粉粒表面均带有电荷 还有些颗粒在粉碎过程中获得能量被极化而产生电偶极矩 它们依赖极化作用力而聚合 同时粉料研磨达到一定细度后 其表面增大 活性增强 表面吸附力也加大 表面吸附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也导致粉粒的聚合 2 助磨剂屏蔽粉粒表面电荷原理助磨剂一般都是呈酸性或碱性的有机液体 且为极性基团 官能团 的极性分子 如油酸CH3 C16H30 COOH CH3 CH2 7 CH CH CH2 7 COOH 羧基 COOH具有明显 极性 它吸附在负电荷的粉粒表面 属蔽其电荷 而将自身烷基 CH3端朝外 烷属烃是典型的中性介质 因而大大地削弱了粉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提高了粉粒的分散性 即强化了研磨效果 1 3颗粒表面能与粉料的活化1 3 1粉料的活性化学观点 活性主要指粉料的化学活泼性 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难易 物理观点 指构成粉料的质点 原子 离子 分子 挣脱本身结构束缚而进行扩散 挥发的可能性 1 3 2结合能与表面能 1 结合能由高度分散状态的离子结合成单位质量的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或将某单位质量的离子晶体彻底分散为正负离子时所作的功 2 表面能在离子晶体内部的任一离子通常被与它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 处于稳定的低能位状态 结论 表面离子能量 内部离子能量表面能 表面离子高于体内离子所具有的那部分能量 例如 将一块晶体分为两半 必须作功 W 同时晶体增加了两个表面 这两个表面的面积设为 A 由于 W是为增加表面能而支付的 于是有 表面能 比表面能 W 增加 A面积外力作的功 A 外力作功所增加的表面积 比表面能 表面能 表面自由能 表面张力的概念具有一致性 在自然界中 不论是液体还是固体 表面总能量总是趋于降低 介稳状态向稳定状态过渡 一定重量的固体 粉碎得越细 总的表面积A越大 体系之总表面能W A越大 这样的系统能量较高 系统不稳定 只要条件许可 如外力作用 将自发趋向于使小晶粒长成粗晶粒 从而降低表面自由能 1 3 3比表面与等效粒径 1 比表面二种表达方式 体积和重量比表面 体积比表面 重量比表面 其中A 粉料的总表面积 V 粉料的总体积 粉料的比重 2 比表面与粒度的关系粉料体积一定则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 设粉粒粒形为立方体 各边长为1cm 表面积为6cm2 体积为1cm3 当边长减少到原长的十分之一 即10 1cm时 粉粒数便增加到103个 总面积增加到6 10cm2 0 1 0 1 6 103 6 10cm2 即增加十倍 相应比表面也增加到6 10cm 1 增加了十倍 粉料体系粒度每降低一个数量级 则粉料体系比表面就增加一个数量级 3 等效粒径与比表面之间的关系工艺中常用的为等效粒径或者平均直径 我们常说的某一粉体系统的粒径一般指平均值 设粉粒为球形 r为球半径 d为球直径 为粉料的比重 则 球面积A 4 r2 d2球体积 重量比表面体积比表面 近似求得粉料的等效粒径与比表面 体积或重量 的关系式 或实际粉粒并非圆球状故用平均直径代替d 1 3 4固体中质点的活性与位置的关系质点的活性 固体中某一质点 挣脱原有结构给予它束缚力的可能性 注意 粉料的活性指整个粉体系统而言 质点的活性则对单个粒子而言 固体中处于不同位置上的离子所受束缚力有 内离子 内角离子 内棱离子 表面离子 外棱离子 外角离子固体中质点的活性正相反 内离子 内角离子 内棱离子 表面离子 外棱离子 外角离子 随立方体的体积增大 角 棱 面上活性离子所占百分率呈指数减少 当棱上离子只有2个时 棱离子 面离子 角离子都占百分之百 因为有六个面 十二条棱 八个角 这些离子既是棱上 面上也是角上之离子 每条棱上离子数2 则总离子数8个 角离子 100 棱离子 100 面离子 100 当一条棱上离子为10个时 总离子数 10 10 10 103面离子数 2 100 2 80 2 64 488面离子所占百分率 488 1000 100 48 8 棱离子数 4 10 8 8 104棱离子所占百分率 104 1000 100 10 4 角离子数 8 1 8角离子所占百分率 8 1000 100 0 8 1 3 5粉料的活化措施机械粉碎低温锻烧 1 机械粉碎机械粉碎 增加粉料表面和表面能 增加粉料晶格的缺陷能 缺陷能 处于晶格缺陷处离子具有高于正常格点上离子的那部分能量 2 低温煅烧用含氧酸制备氧化物H2TiO3 TiO2H3BO3 B2O3用含氧酸盐制备氧化物BaCO3 BaOCaCO3 CaO用相应碱制备氧化物Be OH 2 BeOFe OH 3 Fe2O3煅烧温度与活性实践证明 锻烧温度要尽可能低 才能获得高度活性的粉料 锻烧时存在一个临界温度范围 高出此温度则粉料的比表面猛烈下降 等效粒径增大 锻烧的原粉料愈细 煅烧分解后获得的粉料粒径愈小 比表面也大 相应锻烧临界温度也低 气氛杂质与活性混入原料中的固态杂质或在储运过程中被吸附在粉料表面 内部的气体均能显著影响粉料的煅烧过程 气氛和杂质对锻烧粉料活性有很大危害 杂质愈多则煅烧获得粉料的活性愈小 若有条件煅烧最好在真空中进行 3 煅烧活化机理煅烧分解煅烧分解必须控制在临界温度附近 假晶原料颗粒 晶格构型煅烧后与煅烧前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煅烧后除晶格参数略有缩小外 却仍然保持着分解前的原有晶格构型 微晶生成微晶 化合物煅烧分解后 保持在原格点上的金属离子和氧离子按原晶型定向排列生成的一种微小的晶粒 微晶长大 颗粒结合 微晶颗粒长大的传质机理微晶或颗粒的长大是通过表面原子 离子的扩散和蒸发 凝结传质过程来使微晶颗粒合并 传质结果均使晶粒合并发育长大 其中温度对传质的进行起决定性的作用 温度过高会使小晶粒发育长大 甚至发生二次晶长 产生较大晶粒 这样比表面减小 粉料的活性降低 总结出低温煅烧获得活性粉料的过程 4 低温锻烧法获得活性粉料注意事项煅烧原料细 低温煅烧在临界温度附近 煅烧粉料所含杂质少 有条件在真空中进行 煅烧后的粉料要干燥密封保存 不能长期存储 1 4粉料粒度的测定1 4 1等效粒径与粒度分布 1 等效粒径实际粉粒外形较复杂 通常采用等效表达方式 例如 设有一粉粒实际总表面积为S 实际体积为V 可以找到一个面积也为S的球或一个体积也为V的球 则认为具有S面积的球或V体积的球其直径就是粉粒的直径 此类粒径称为等效粒径 通常以球面和外接矩形等效粒径用得较多 2 粒度分布 粒径单位 m 个数频度每一区间个数频度计算如下 0 1区间 10 1033 0 97 1 2区间 41 1033 3 97 2 3区间 101 1033 9 78 3 4区间 135 1033 13 07 4 5区间 139 1033 13 46 个数积分每一区间个数积分计算如下 0 1区间 10 1033 0 97 0 0 97 0 97 1 2区间 10 41 1033 4 94 0 97 3 97 4 94 2 3区间 10 41 101 1033 14 72 4 94 9 78 14 72 3 4区间 10 41 101 135 1033 27 79 14 72 13 07 27 79 4 5区间 10 41 101 135 139 1033 41 25 27 79 139 1033 41 25 据此可以画出个数频度分布曲线及个数积分分布曲线 1 4 2粉料的塑化和造粒 1 塑化原因 陶瓷是一种具有高硬度 脆性 无延伸性的材料 难以加工 因此在烧结前要制成所需的形状 坯体 而坯体的成型则要求粉料具有可塑性 因此必须对无塑性粉料进行塑化 途径 加入增塑剂 使瓷料具有可塑性 无机增塑剂及其塑化粘土化学成份及结构粘土 含水硅酸铝XAl2O3 YSiO2 ZH2O或称水合铝硅酸盐 晶体结构以SiO4四面体为骨架 SiO4四面体彼此以O2 作为顶点相互接连 并位于同一平面 塑性来源 粘土的高度亲水作用粘土粒子通过水化膜相互靠近 相互吸引而产生粘聚力 粘土的塑化作用在含有大量瘠性粉料中加入百分之十几的粘土可使瘠性粉料具有相当好的可塑性 若在瘠性粉料中加入少量粘土 把粘土胶粒介于瘠性粉料之间 它能将瘠性粉粒牢固粘附 即使含有少量的憎水粉粒 亦能很好地分别包围且裹夹于其中 整个泥料体系仍具有足够的可塑性 粘土的憎塑范围成份全为瘠性憎水粉料 不适宜采用粘土作为增塑剂 对于瘠性亲水粉料则可用少量粘土作为增塑性 高要求电子陶瓷 如压电 铁电 半导 电光瓷不允许使用粘土 一般使用有机增塑剂 粘土增塑剂的优缺点天然原料 价格低廉 增塑性能好 但杂质含量较多 高温烧结后杂质一般会残留于玻璃相中 使产品耐压性能下降 介电损耗增加 有机增塑剂 粘合剂 干压成型石蜡 聚乙烯醇等 挤压成型糊精 桐油等 热压铸成型石蜡 并以油酸等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改性 轧膜成型聚乙烯醇等 流延成型主要分为四类 即粘结剂 增塑剂 溶剂和润湿剂 粘结剂 聚乙烯醇 增塑剂 甘油等 溶剂 水溶性有水和乙醇 非水溶性有甲醇和环乙酮 润湿剂 蓖麻油等 配制方法例如 聚乙烯醇分子常温下不易在水中溶解 只有当温度超过70 时才能有比较好的溶解度 但温度超100 则开始脱水并转化为环状或支链状结构 其溶解度 可塑性及粘合能力均逐步降低 颜色变深 注意事项防止还原作用有机粘合剂在较高温度下生成CO CO2 H2O 气 和C CO是一种强还原剂 对含钛 Ti4 等陶瓷原料如TiO2 BaTiO3 Pb1 xZrx TiO3等均有还原作用 用量适当用量过多 干压成型时粘模具 用量过少 干压成型时坯体开裂分层 一般添加量为总重量的3 10 2 造粒造粒是在原料细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剂 将许多细粉粒混合成相对较大 较粗 较圆的粗颗粒 形成所谓的假颗粒粒度 以增加流动性 要求 粉体密度愈大愈好 粉体为球状 流动性好 工艺较简单 粒度需配合 工艺 手工造粒法 适于实验室条件 加压造粒法 适于实验室条件 基本工艺流程 粉料拌入粘合剂混合均匀 过筛 在压力机上用圆钢模具压实 破碎 过筛 球形颗粒 喷雾干燥造粒法 适于连续生产 效率高 但设备投资大 冻结干燥法 1 5低介装置瓷瓷料制备1 5 1粘土类原料粘土的种类高岭石类 Al2O3 2SiO2 2H2O蒙脱石类 Al2O3 4SiO2 nH2O n 2 粘土的性质可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 但不开裂 当外力去掉后 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 可塑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固相与液相的性质和数量 可塑性能根据可塑指数或可塑指标分为 强塑性粘土可塑指数 15可塑指标 3 6中塑性粘土可塑指数7 15可塑指标2 5 3 6弱塑性粘土可塑指数1 7可塑指标 2 5非塑性粘土可塑指数 1 提高坯料可塑性的措施 将粘土淘洗 除去夹杂的非可塑性物料 将润湿的粘土或坯料进行长期陈腐 将泥料进行真空处理 并多次练泥 掺入少量的强可塑性粘土 必要时加入少量强胶体物质 如糊精等 降低坯料的可塑性的措施 加入非可塑性原料 如石英 瘠性粘土 熟瓷粉等 将部分粘土预先煅烧 结合性表现为粘结其它瘠性物料的结合力大小 离子交换性粘土颗粒由于其表面层的断键和晶格内部的离子被置换 粘土表面带有电荷 同时又吸附一些反离子 在水溶液中 这种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它相同电荷的离子所置换 发生在粘土的表面部分 触变性粘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 粘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 静止后又逐步恢复原状 此外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 在维持原有的水份情况下也会出现变稠和固化现象 这种性质统称为触变性 粘土的加热变化脱水阶段高岭土 Al2O3 2SiO2 2H2O 加热脱水后生成偏高岭石 Al2O3 2SiO2 100 110 大气吸附水与自由水的排放 110 400 其它矿物杂质带入水的排出 400 450 结构水开始缓慢排出 2个OH变成一个H2O 留下一个O 450 550 结构水快速排出 550 800 脱水缓慢下来 800 脱水近于停滞 800 1000 残余水排出完毕 脱水产物继续转化阶段 生成莫来石晶体 温度升高 偏高岭石由925 开始转化为尖晶石型物 2 Al2O3 2SiO2 2Al2O3 3SiO2 Al Si尖晶石 SiO2继续加热就会转化为热力学稳定的莫来石而分离出方石英 3 2Al2O3 3SiO2 2 3Al2O3 2SiO2 莫来石 5SiO2 方石英 加热中粘土物质也发生相应物理性质的变化 气孔率从900 开始下降 至1200 以后下降速度剧烈 失去部分质量主要发生在脱水阶段 脱水阶段后仍有残留结构水的排放而失去微小质量 密度在900 以前稍有降低 在900 1000 的范围内其密度大大增加 收缩异常显著 由于粘土的不同 起始收缩温度也不同 可在500 900 之间 在900 1000 以前收缩较缓慢至900 1000 以上时收缩急剧增加 到达粘土的烧结温度时收缩才终止 温度超出烧结温度范围 将重新出现气孔增加 坯体膨胀现象 乃至整个坯体熔融 1 5 2石英类原料种类自然界的二氧化硅结晶矿物统称为石英 脉石英 SiO2含量可高达99 是良好的装置瓷原料 砂岩 SiO2含量90 95 石英岩 SiO2含量一般在77 以上 燧石 硬度高 作为研磨材料和球磨机内衬 硅藻土 具有许多空隙是制造绝热 过滤多孔陶瓷重要原料 性质石英的莫氏硬度为7 除氢氟酸外 一般酸类对它不起作用 与碱性物质作用时 则反应生成可溶性硅酸盐 石英材料的熔融温度范围取决于氧化硅的形态和杂质的含量 硅藻土熔融终点是1400 1700 无定型氧化硅约在1713 进行熔融 脉石英 石英岩和砂岩约在1750 1770 熔融 但杂质含量达到3 5 时却在1690 1710 熔融 当含有5 5 的Al2O3时其低共熔点温度会降至1595 1 5 3长石类原料种类化学成份为不含水的碱金属与碱金属铝硅酸盐 有时含有微量的铯 铷 锶等金属离子 长石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钠长石 Na AlSi3O8 熔融温度 1100 钾长石 K AlSi3O8 熔融温度 1150 钙长石 Ca Al2Si2O8 熔融温度 1550 钡长石 Ba Al2Si2O8 熔融温度 1715 长石原料的性质长石彼此可以相互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的固溶体 钠长石与钾长石在高温时可以形成连续固溶体 但温度降低也使固溶体分解 纳长石和钙长石能以任何比例混溶 低温下也不分离 钾长石与钙长石在任何温度下几乎都不混溶 钾长石与钡长石则可以形成不同比例的固溶体 长石主要作为熔剂 熔融和熔化其它物质 长石在高温下熔融 形成粘稠的玻璃体 能降低陶瓷坯体组分的熔化温度 有利于成瓷和降低烧成温度 熔融的长石熔体能溶解部分高岭土分解产物和石英颗粒 赋予坯体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长石熔体能填充于结晶颗粒之间 有助于坯体致密和减少空隙 冷却后的熔体构成瓷的玻璃基质 增加瓷的透明度 有助于瓷坯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提高 长石作为瘠性原料在生坯中还可以缩短坯体的干燥时间 减少坯体的干燥收缩和变形等 二 制造工艺控制2 1引言2 2电介质陶瓷制造过程概述2 3粉料2 4成型方式2 5固相反应2 6烧结 2 1引言产品性能的优劣取决于二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内因 主要指原料的纯度 含杂量 组成 形貌 颗粒尺寸及分布 外形 等 影响化学反应的进度 晶体的生长情况及显微结构的均匀性 并进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电磁性能 其次是外因 主要指制备工艺 影响化学反应和显微结构 只有从两方面入手 才有可能实现低成本 高品质的目的 2 2电介质陶瓷制造过程概述 2 3粉料粉料中颗粒团聚示意图两种氧化锆粉料的压实曲线 2 3 1粉料特性的改变粉碎过程中粒径大大减小 比表面积增加 粉碎会引起颗粒内部产生较大的晶格应变 还有可能改变颗粒的晶体结构 此外 粉碎过程中也会导致化学反应 某种情况下 粉料的化学成分因粉磨而发生变化 长时间球磨还可能引入杂质 控制参数 颗粒尺寸 比表面积 化学组成 水分含量 密度 流动性等 2 3 2混合与粉碎方式物料的混合与粉碎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序 作为混合粉碎的机械有 球磨机 砂磨机 强混机 气流磨 粉碎机等几种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球磨机和砂磨机 滚动式球磨机内钢球的三种运动轨迹 2 3 3粒径测试颗粒尺寸的测试方法及主要特性 2 4成型方式模压成型 操作较为简单 适用于横向尺寸较大 纵向形状简单的产品 等静压成型 成型密度高 产品均匀性较好 效率不高 流延成型 适用于薄片产品 厚度可控 均匀性较好 成型设备 模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 流延成型 2 5固相反应固相反应是固体粉末间 多相成分 在低于熔化温度下的化学反应 是由参与反应的离子或分子经过热扩散而生成新的固溶体 固相反应是烧结中的一种形式 基本上是在预烧过程中进行的 固相反应基本结束后 90 烧结尚未完成 固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