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 前界为前床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的前缘 后界是后床突和鞍背 两侧为颈动脉沟 面积约5 5cm2 该区的主要结构有 蝶鞍 蝶窦 垂体 海绵窦 鞍周血管 神经等 蝶鞍区范围小 结构多 毗邻关系复杂 是疾病的多发部位 脑膜瘤的发病率 脑膜瘤的人群发病率为2 10万 在原发脑肿瘤中 仅次于胶质瘤 居于第二位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化有关可能与颅脑外伤 放射性照射 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 蝶鞍的形态 蝶鞍位于颅中窝底中部 形似马鞍 蝶鞍的中部凹陷为垂体窝 窝的前方隆起为鞍结节 鞍结节前方的浅沟称交叉前沟 沟的两侧有视神经管及前床突 窝的后方为鞍背 其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 其前后径为11 12mm 鞍底横径为14 15mm 深度为6 9mm 垂体肿瘤时 X线片 CT MRI扫描可见蝶鞍扩大变形 蝶鞍的形态变异 鞍桥 为前 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接 多为双侧性 有时不完整 此桥多见于内分泌障碍 白痴及癫痫患者 颈动脉床突孔 为前 中床突之间的韧带连结 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 如此孔过小 可影响颈内动脉的血液循环 须手术切断韧带 前床突缺如 前 后床突侧移 鞍膈 鞍隔构成蝶鞍的顶壁 覆盖垂体 是硬膜水平折叠而成 覆盖于前方鞍结节和后方的鞍背及后床突间 中央有孔 称膈孔 垂体柄和垂体动脉由此通过 较大的膈孔是形成空蝶鞍的解剖学基础 大口径的膈孔在经鼻蝶手术后易产生脑脊液漏 鞍膈分型 型为鞍膈完整 较常见 出现率约为42 垂体柄从膈孔通过 型为鞍膈不完整 出现率约为38 垂体柄穿膈孔处周围有3mm大小的开口 型较少 出现率为20 左右 此型的鞍膈极不完整 为一硬脑膜环 垂体仅被蛛网膜覆盖 暴露于颅腔 正常鞍膈下凹或平直 若上凸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 在 型和 型鞍膈 若蛛网膜下腔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 使鞍内充满脑脊液 则垂体被压于鞍底 CT 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鞍隔 脑膜瘤属良性肿瘤 生长慢 病程长 有报告认为 脑膜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2 5年 少数病人可达到6年 海绵窦 海绵窦并非真正的静脉窦 而是静脉丛 以及与其共存的颈内动脉 对脑神经和交感丛 内壁为单层硬脑膜 外壁为双层 外壁双层间从上到下夹有动眼 滑车 三叉神经的眼支 两壁间容纳外展神经 颈内动脉和窦内属支 鞍旁静脉丛及交感神经纤维 两侧海绵窦间距离12 6mm 9 18 5mm 在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肿瘤时 鞍底的切开横径应限制在9mm内较为安全 海绵窦外侧壁结构 蝶窦 蝶窦位于蝶鞍下方 是蝶骨体内含气的骨性空腔 蝶窦分型 1 甲介型2 鞍前型3 全鞍型蝶窦开口 两侧蝶窦口呈八字形位于蝶骨体前嵴两旁的窦前壁上 蝶窦口是经鼻手术的重要标志 手术进入蝶窦前应首先识别蝶窦口 鞍上池 1 颈动脉池 上界游离于前床突硬膜和额叶眶面 下界游离于海绵窦 内侧与视神经共壁 外侧游离于颞叶内侧和小脑幕缘游离缘 2 视交叉池 环绕视神经和视交叉 头侧贴附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上表面 尾侧与终板向连续 3 终板池 前下界为视交叉 上表面并被胼胝体嘴覆盖 4 嗅池 由覆盖嗅束的蛛网膜构成 5 侧裂池 分为深浅两部分 1 侧裂浅部 分前升支 水平支和后支 前升支与水平支将额下回分成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后支分隔额叶 顶叶和颞叶 2 侧裂池深部 分为前后两部 前部又称蝶部 于额部相对 后部称作盖部 与岛叶相对 此池下通基底部各池 6 垂体池 鞍区的蛛网膜壁层经鞍隔孔向下延伸 覆盖垂体前叶的上表面 转而移行为包绕垂体柄的蛛网膜脏层 蛛网膜壁两层之间为CSF 构成环池 7 胼胝体池前部 即大脑纵裂池 池内无分隔 前纯属人为划分 8 大脑脚池 位于海马与大脑脚之间 9 环池 环绕中脑的外侧面 鞍周神经 垂体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 与腺垂体在发育中整合 其间可有中间部 大小 垂体前后径9 9mm 7 0 13 0mm 左右径13 9mm 10 0 17 0mm 垂体直径为5 5mm 2 5 9 0mm 重量 男性为350 800mg 女性为450 900mg垂体柄是从下丘脑下部延伸到垂体后叶里的神经组织柱 损伤后造成尿崩症 垂体后叶分泌 ADH和催产素 垂体前叶分泌两侧叶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细胞 PRL GH为主中间部 TSH ACTH为主 大脑凸面脑膜瘤 额叶脑膜瘤 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 与腺垂体在发育中整合 其间可有中间部 垂体腺 蝶鞍内 两侧对称垂体腺瘤Rathke囊肿颅咽管瘤 垂体柄 上粗下细 4mmRathke囊肿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 视神经与视交叉 正常型 87 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鞍膈中部的上方 前置型 3 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或其前方 后置型 10 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或其后方 视交叉与蝶鞍一般并非直接接触 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 10mm 故垂体瘤生长扩大冲破鞍膈后还需一定时间才能出现视交叉受压症状 下丘脑 主要功能 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这种稳态机构与行为的调节 大小 长约12mm 前部宽约6mm 后部宽约10mm 最大高度15mm 体积4ml 血供 来自Willis环 包括颈内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 视交叉 一字形胶质瘤脱髓鞘水肿 右蝶骨脊脑膜瘤 下丘脑 三脑室外侧壁和下壁胶质瘤错构瘤生殖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颅内段开始于岩尖破裂孔 与外侧的三叉神经半月节以硬膜层相隔 出破裂孔后 向上向前向内到达蝶鞍后外侧部 进入海绵窦 颈内动脉分为四段 颈段 岩内段 窦内段和前床突上段 床突段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 垂体上动脉 后交通支动脉 前脉络丛动脉 颈动脉 海绵窦侧壁通过 流空动脉瘤闭锁或闭塞发育异常 海绵窦 静脉复合体 外侧壁颅N神经鞘瘤感染性病变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海绵窦动静脉瘘 脑膜 覆盖海绵窦 上外侧较内下侧厚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106:2021+AMD1:2025 CS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106: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eated carpets and for heating units for
- 校园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 农药经营考试题及答案
- 人才引进线上面试题及答案
- 放射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类风湿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肥肥西经济开发区石门路幼儿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济南单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馆陶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知识产权人才培训课件
- 机动车环检试题及答案
- 钉钉操作培训
- TCAPC 016-2024 院外呼吸慢病健康管理规范
-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4000字
- 第1章 汽车4S店概述
- 呼兰河传完整版课件
- 医疗器械监管实务
- 旅游景区反恐防爆应急预案
- 浪潮iqt在线测评题及答案
- 中外运社招在线测评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