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立意训练_第1页
话题作文立意训练_第2页
话题作文立意训练_第3页
话题作文立意训练_第4页
话题作文立意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话题作文立意训练话题作文的立意【学习目标】认识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习重点】掌握作文立意的要求和方法【学习难点】掌握作文立意的方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据说宋徽宗喜爱书画,为了选拔优秀的画家,有一次以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作为画题,请应试的画家作画。当时,有的画家画的是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的是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这些画虽然都符合题目要求,但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他最终选中了这样一幅画:画的是翠楼上立着一位少女,倚栏沉思,她那鲜红的唇脂与大片绿树交相辉映,画面生气蓬勃,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这幅画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真正画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画画有立意问题,写文章也有立意问题。 “千古文章意为高” ,话题作文的立意万万不可忽视。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话题作文的立意,力求做到“稳中求新” 。展示课题2 / 10二、课题展示三、学习目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投影展示四、明确概念所谓立意,就是给文章确定写作主旨,通俗地讲,就是平常我们所考虑的“写什么”的问题。 投影展示五、存在的问题作为开放的话题作文,其对立意的要求是“立意自定” ,这给了我们充分展示自己写作个性和联想、想象的空间。但是,空间大了,问题也就多了,在上次的苏南联考中,我们在作文的立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偏离话题 2、立意不明 3、 “同一首歌”面对同一个话题,很多同学的立意落入了俗套,千人一腔,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4、认识肤浅六、立意的要求针对上述的四个问题,从高考作文的要求来看,作文的立意上首先要“求稳” ,然后再“出新” 。要“求稳”就要做到立意正确、鲜明;要“出新”就要做到立意新颖、深刻。 投影展示1、求稳:正确、鲜明 2、出新:新颖、深刻3 / 10七、立意的方法那么,如何做到“稳中求新”呢?下面我们结合材料来研究立意的方法:1、实题虚写,虚题实写。1)先看话题一: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要求:以“窗”为话题立意。问:下面就请大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窗”这个话题,如何立意呢?大家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思考或讨论)学生回答:过渡:大家的立意可谓丰富多彩,其实这些立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把“窗”看成具体的物象,从实来立意;(比如)一类是把“窗”看成抽象的事物,从虚来立意。 (比如)问:我们比较一下,那一类立意更符合我们“出新”的要求呢?(学生回答)从虚立意小结:所以,像这一类用具体的物象作话题,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可以化具体为抽象,这个方法叫做实题虚写。过渡:大家想想,与此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方法?4 / 10虚题实写2)下面再看话题二: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也没听到声音。我们很是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空白磁带干什么呢?快毕业时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他身上,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念家中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在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大爱无言!而那部分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5 / 10请以“爱的真谛”为话题立意。过渡: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就这则材料来讲,我想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亲情。问: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受到父母的爱的?母亲的几句唠叨、几缕白发,父亲的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坚实的背影。问:能不能以这些为立意来诠释爱的真谛呢?能问:这样的立意是不是比那些空洞的“爱是奉献,爱是付出”要更深刻呢?是过渡:这里我们讲的是亲情,爱还可以是?(友情、爱情)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爱,还可以有其他的爱,这些是否也能从一些具体的细节来立意呢?能小结:所以,像这一类用抽象的概念作话题,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可以用虚题实写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过渡:这是立意的第一个方法实题虚写、虚题实写2、化大为小,择其一点。过渡:立意的第二个方法是“化大为小、择其一点” 。下面我们看话题三:请以“压力”为话题立意。6 / 10“压力”是一个抽象而又宽泛的概念,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具体化为桌面上堆积的未完成的作业,难免肤浅和空洞。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以问立意”的方法,将其“化大为小” 。所谓“以问立意” ,就是针对这一话题进行提问,进而回答问题,从答案中寻求立意。一般可以从“是什么?” 、“为什么?” 、 “怎么办?”三个角度提问。但不必完全拘泥于这些角度。从这三个角度,对“压力”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什么可以构成压力?” 、 “为什么会有压力?” 、 “怎样对待压力?”问:下面请同学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看看可以得到哪些立意?(学生回答):过重的负担可以构成压力;家长的希望、老师的嘱托、自身的自责任感可以构成压力。生存带来压力;竞争带来压力要善于自我减压;把压力变为动力;“要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这样,立意就出来了,再根据要求,择其一点。注意:不要贪多贪全,否则会“意多乱文” 。3、横侧相看,逆向立意。过渡:立意的第三个方法是“横侧相看,逆向立意” 。7 / 10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时候,我们要多角度立意,从中选择与众不同的观点。如针对“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绝大多数人会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立意,批评他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立意呢?下面我给出一些角度,大家想一想,从这些角度,应该如何立意?齐宣王的角度:管理不严,搞“大锅饭” 。乐队同事的角度:老好人太多,怕得罪人不揭发;明哲保身,怕教会南郭先生反而会挤掉自己。过渡:有时候,从多个角度进行立意,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2)逆向立意就是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传统的观点、看法相反的角度来思考,从而确定立意。比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传统的立意是:做事不思进取,消极度日。问:如果我们从相反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得到怎样的立意呢?逆向立意可以是:撞钟是和尚的分工,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8 / 10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过渡:这样的立意新颖而不乏深刻,另辟蹊径,不落窠臼,会让人耳目一新。但要注意,逆向立意不具有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和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逆向” ,都是不可取的。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是说培育人才是个长久之计,你若逆向立意,认为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非得“三年树木,五年树人” ,则人们将难以赞同。过渡:下面我们总结一下立意的三个方法。总结方法:1)实题虚写,虚题实写;2)化大为小,择其一点;3)横侧相看,逆向立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面,我们就练一练,看看大家能否做到立意的“稳中求新” 。八、课堂训练、巩固方法过渡:请大家看【训练资料】的四个话题,根据这三个方法进行立意。1、春风,让人感到清新;春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请以“春风”为话题立意。2、请以“快乐”为话题立意。3、请根据“三顾茅庐”的故事进行立意。4、请根据“班门弄斧”的故事进行立意。9 / 10要求:1、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相结合。2、用简明的话说出自己的立意。教师点拨:1、 “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轻言细语的教诲方法回顾:实题虚写、虚题实写2、 “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快乐带来什么?” “怎样才能快乐?”方法回顾:以问立意,化大为小3、 “三顾茅庐”刘备是一位尊重人才,举贤任能的好*。好人才要不惜屈尊去请,在用人上摆架子是不行的。好酒也怕巷子深,我们要勇于“推销”自己,决不能静待“知音” 。4、班门弄斧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弄斧必到班门” ,因为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方法回顾:横侧相看,逆向立意九、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话题作文立意的要求和方法,只要我们平时多练,多思考,就不难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 。10 / 10十、课后作业阅读下则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那是在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非常沮丧。 “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老师教导着他的学生。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