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行人斜巷过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 一 概况 行人斜巷已掘进至矿井原条带开采破碎带 工作面迎头顶 板离层明显 围岩破碎 而且巷道坡度较大 坡度 27 40 施工难度增加 为保证在过采空区期间施工安全 特编制本安 全技术措施 附图 1 巷道布置平面图 二 施工组织及准备 1 施工单位 开拓队 2 安全负责人 李红豪 当班跟班队长 3 准备好足够的防冒顶材料 钎川 木柿 背寨 竹笆 等 统一存放并挂牌管理 4 清理施工地点及后巷杂物 确保安全退路畅通 三 施工方案 1 永久支护设计 过采空区期间支护采用 36u 型钢支护 净宽 3 6m 中高 3 0m 棚距 0 8m s 掘进 10 9m2 s 净 9 7m2 其他配套支护材料 限位卡缆 4 套 连接板 3 套 钢筋网 长 宽 700 900mm 网格规格 100 100mm 12 铁丝 背寨等 附图 2 36u 型钢支护断面图 2 临时支护设计 过采空区期间顶部临时支护采用三道 u 型钢专用铰接梁平 行使用 前探梁间距为 1m 长度 3 6m 用 15 个专用卡子固定 在拱形梁上 前探梁要紧跟工作面 工作面每掘进一棚 要用 钎川 钢筋网 竹笆控制住顶板 防止顶板冒落 及时前移前 探梁且用背寨背紧 背牢 前探梁上方不接顶时 要用方木接 顶 在掘进期间严禁一次挂两挂梁 过采空区时若出现空顶时 可一次挂两梁 但必须及时认腿 前探梁卡子每移动一次 都 要检查它的结构牢固情况 有无裂纹 开焊 损坏等 发现问 题及时更换 同时 为防止迎头煤 矸 片帮 用迎头帮部支护架配合 木板对迎头进行闭实 并用两根斜撑进行支撑 斜撑一头固定 在后退一至三棚的顶梁上 另一端抵至迎头木板上 距底板约 2m 左右 要求两端固定牢固 帮部临时支护采用 3m 长钢管配合专用卡子 一帮各两个 穿接而成的前探梁 共两道 每帮一道 平行使用 卡子安设 位置位于限位卡缆下端以下 0 8m 处 棚梁架好 腿部 1 2m 以 上扩刷完毕开始挖柱窝时 施工人员禁止直接站在肩窝下施工 必须将此棚梁一端至限位卡缆下端以下 1m 处之间裸露围岩用 帮部前探梁及专用背木 尺寸 1200mm 160mm 20mm 进行 临时支护 挖底板以上 1 5m 棚腿及柱窝位置时 必须使用帮部 前探梁 且用专用木板背紧 背牢 前探梁不接帮时 要用背 寨背紧接实 过采空区期间一定要用好帮部前探梁 及时控制 住帮部破碎岩石 四 施工工艺 一 过采空区期间施工工艺 1 架设 36u 型钢棚施工工序 交接班 安全检查 运料 敲帮问顶处理隐患 进巷 用 钎川 竹笆临时控制顶板 移顶部前探梁 铺顶网闭顶 架设 u 型钢弧形梁 上顶部连接板 移帮部前探梁 并用背板背实 下端限位卡缆到帮部前探梁之间的帮部 挖柱窝 立腿 铺帮 网闭帮 上限位卡缆固定梁 腿 上帮部连接板 出煤 矸 工程验收 2 架设 u 型钢棚质量要求 1 巷道净宽 中线至任何一帮不大于设计的 50mm 不小于设计值 2 巷道净高 不小于设计值 不大于设计的 50mm 3 柱窝深 200mm 不小于设计的 30mm 柱窝应站到 实底 软底时要垫木靴或道板 4 腿与梁的搭接部分长度为 500mm 必须按要求搭接 搭接部分必须上两道卡缆 螺栓用力矩扳手拧紧 预紧力不得 低于 250n m 允许偏差项目 1 搭接长度 500mm 偏差不超过 30mm 2 耳 间 隙 15mm 3 卡缆螺栓扭矩 10 4 支架间距 800mm 偏差不超过 100mm 5 支架梁扭矩 100mm 6 卡缆间距 500mm 偏差不超过 30mm 7 钢筋网要压茬连接 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 相邻 两块网之间要用 12 铁丝联接 每隔 2 个网格连接一次 五 安全技术措施 一 顶板管理 1 施工期间应放慢施工进度 加强顶板和两帮管理 顶 板岩石较破碎 应先用敲帮问顶专用工具将顶板破碎岩石处理 掉 掘进巷道老巷的接触面出现空巷时 必须使用木柿进行绞 架接顶 严禁出现空顶空帮现象 若采空区高度超过巷道高度 时可使用煤或矸石对底部进行充填 巷道顶帮必须用背寨背实 严禁出现不接顶现象 2 施工过程中严禁空顶作业 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敲帮问 顶制度 清除危岩 活矸 排除隐患 敲帮问顶工作必须遵守 下列规定 1 敲帮问顶工作应有 2 名有经验的人员或班组长以上 人员担任 一人处理 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 人员应站在两帮 安全地点 观察人员应站在处理人的侧后面 并保证退路畅通 2 敲帮问顶由外向里 先顶后帮依次进行 由于巷道 坡度大 处理范围后方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在工作面下方 5m 10m 范围内设置挡矸栏 防止矸石滚落伤人 挡矸栏采用 1 根长度为 3 6m 的 50mm 的钢管 一上一下间距 500mm 横 向布置 钢管上铺设连接钢网 钢管两端固定在巷道两帮 u 型 钢棚腿上 3 敲帮问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用敲帮问顶专用工具 处理 防止矸石顺杆而下伤人 4 顶部遇有大块断裂矸石时 应先设置临时支护 保 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 层理慢慢地挑下 不得硬刨强挖 5 现场必须及时填写敲帮问顶记录 严禁记录造假 4 过采空区时 如果顶板冒落应及时绞架 绞架注意事 项如下 绞架前 必须有瓦检员使用专用工具检查冒落空间内瓦 斯情况 如瓦斯浓度达到 0 75 时 必须立即撤出人员 切断 电源 并立即向通风调度及通防科进行汇报 由通风调度安排 专人处理瓦斯聚集 严格按照从上往下逐步施工的原则处理冒顶区 首先进 行敲帮问顶 将危矸活岩处理后 两人合作 一人递料 一人 进行绞架 绞架使用木柿按 字形绞架 背木相互搭接 确保 木架牢固一体 所有绞架 必须背紧背实 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处理冒顶区时 备好足够的材料 安排有经验 操作熟 练 有能力的老工人上前维修冒顶区 处理冒顶区时 附近无关工作暂停 加固维护好冒顶区 前后 5m 范围内的巷道 保证安全 必须保证有足够用料 背好顶 帮 严禁空帮空顶 在绞架期间 必须设专人观察顶板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 通知人员撤离 处理完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 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与防治 1 当班的班组长 跟班队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 报警仪 随时关注工作面瓦斯浓度 当瓦斯浓度 0 75 时 必 须停止工作 汇报调度室 进行处理 在距掘进工作面 3 5m 处安装 1 台甲烷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布置在巷道无风筒一侧的 上方 垂直悬挂 距顶板不得大于 300mm 距巷帮不得小于 200mm 瓦斯报警浓度 0 75 断电浓度 0 75 复电浓度 0 65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 施工单位将常开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在工作面迎 头 如果瓦斯 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 或者闻到有臭鸡蛋气味时 说明有硫化氢气体 必须停止掘 进 切断电源 撤出人员 并上报通风调度室 及时处理 3 施工期间应探明采空区的位置和采空区内有害气体的 情况 提前做好防范 4 过采空区期间 通风队瓦检员随时检查工作面有毒有 害气体含量 如果超过规定 必须停止掘进 切断电源 撤出 人员 并上报通风调度室 及时处理 六 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每班接班后 检查并处理工作 范围内的不安全隐患 清理好安全退路 确认无危险后 方准 组织生产 2 过采空区期间 必须有跟班队长在现场蹲点指挥 遇 到紧急情况下令及时撤人 并汇报调度室 3 在落岩之前 要在距迎头 4 6m 处设置一道挡矸栏 挡 矸栏要高度适中 高于人工平台而又不影响施工人员上下通行 和物料的运输 挡矸栏可配合带有角铁钢网形成密闭 防止小 块矸石滚落后方巷道 造成伤人事故 4 上山人工运输 u 型钢梁和腿时 要先对上山路线上的 活矸 浮石处理 防止搬运途中 施工人员滑倒 摔跤 造成 事故 5 运输支护材料时 人员必须互叫互应 行动一致 坚 持 手口示意 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 做到轻起轻放 不盲 目乱放 物料要用绳子捆好固定在巷帮上 防止物料滑落伤人 或砸坏设备 6 施工人员要经常观察顶板离层情况 活矸及时清除 离层间隙较大时应使用木柿 半圆木 圆木等材料绞实 起到 临时控制离层顶板 防止顶板突然塌落 冲击破坏工作面临时 支护 7 施工过程中围岩破碎处使用风镐或手镐落岩 沿围岩 层理一层一层剥离 顶板悬露后 及时前移前探梁支护到迎头 坚硬 完整局部围岩 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在临时支护可靠 的情况下 多打眼 少装药 放小炮的原则进行局部爆破落岩 8 在挖梁窝时 若柱窝下虚渣或底不实情况下 应使用 方木或木靴垫实 防止架棚后 棚子下沉 影响工程质量 9 避灾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