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销模式变革 凸显顾客价值 四种营销模式的演变 在营销的发展过程中 营销模式经历了4P 4C 4R和4V 顾客价值的研究意义也日渐凸显 一 第一代营销模式 短缺经济时代的 4P 营销组合论 4P 产品 product 价格 price 地点 place 促销 promotion 以4P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四要素组合的总称 从全球来看 这一营销产生于19世纪后期 盛行于20世纪初叶 二 第二代营销模式 饱和经济时代的 4C 营销组合论 4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customer 顾客的费用 cost 顾客购买的方便性 convenience 顾客与企业的沟通 communication 第一 忘掉产品 记住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第二 忘掉价格 记住成本与顾客的费用 第三 忘掉地点 记住方便顾客 第四 忘掉促销 雇与顾客沟通 三 第三代营销模式 客户经济时代的 4R 营销组合论 4R关联 relativity 反应 reaction 关系 relationship 回报 retribution 第一 与顾客建立关联第二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第三 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 第四 回报是营销的源泉 四 第四代营销模式 新经济时代的 4V 营销组合论 4V差异化 variation 功能化 versatility 附加价值 value 共鸣 vibration 第一 顾客是千差万别的 在个性化时代 这种差异更加显著 第二 功能弹性化 第三 附加价值化 第四 共鸣 第一 顾客是千差万别的 在个性化时代 这种差异更加显著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 有差异才能有市场 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差异化营销一般分为产品差异化 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三个方面 第二 功能弹性化 功能弹性化是指根据消费者消费要求的不同 提供不同功能的系列化产品供给 增加一些功能就变成豪华奢侈品 或高档品 减掉一些功能就变成中 低档消费品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习惯承受能力选择其具有相应功能的产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日本许多企业盲目追求多功能或全功能 造成的功能虚靡使功能缺乏弹性 而导致销失败就是典型 第三 附加价值化 目前 在世界顶尖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己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产品与形成产品 竞争优势已明显地保持在产品的第三个层次 附加产品 即更强调产品的高附加价值 因而 当代营销新理念的重心在 附加价值 化 第四 共鸣 共鸣是企业持续占领市场并保持竞争力的价值创新给消费者或顾客所带来的 价值最大化 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企业的 利润极大化 强调的是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消费者所珍视的价值联系起来 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创新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 表 4P 4C 4R 4V营销组合比较分析表 图 营销模式的演进模型 4P 1950 S 4C 1980 S 4R 1990 S 4V 2001 顾客重要程度 营销工具重要程度 四种营销组合之比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学者和企业经理们不断地探求顺应形势变化的市场营销新方法 从最初 以产品为中心 单纯注重产品质量 到 以顾客为导向 争取顾客的满意与忠诚 直至90年代顾客价值概念的提出 将市场营销理念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纵观国际市场竞争 在现代产品价格构成中 由 价值提供 所构成的价格愈来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 价值提供 从更深层次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价值创新的着眼点就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直接定位于消费者的 价值最大化 通过强调 尊重顾客 和建立 顾客导向 为目标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效用组合 以此实现向顾客让渡价值 从关注顾客满意到顾客价值的过程 企业的经营侧重点也存在差异 企业最初做顾客满意度评量 只是想了解顾客对于公司绩效的绝对性评价 后来逐渐演变为要求顾客对于公司绩效在整个业界的竞争地位的相对性评估 也就是顾客价值的研究 注重顾客满意的企业关注的是如何使购买自己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感到满意 而较少关注竞争对手与其顾客的情况 这类企业五顾客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静态的 单方的 取悦 并通过这种 取悦 来获取现有顾客对自己产品的忠诚 而注重顾客价值与竞争力相匹配的企业是基于自制价值定位 向目标顾客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价值 而顾客为了使自己获得的感知价值最大 也更加乐于和企业维持互动的关系 因此 争取顾客满意仅仅是企业营销中的战术问题 而创造顾客价值则是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 顾客价值并不是对顾客满意 顾客忠诚的否定 而是在新的市场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