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气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气工操作法 一 岗位任务 1 煤气组长领导测温工 交换机工 上升管工 完成测 温 加热制度的保持和荒煤气顺利导出任务 2 正确使用测温仪 按规定完成测温工作和加热制度的 保持之任务 并完成临时增加的测温项目 熟练掌握各项应会 的测调技术 3 推焦计划的编制及炉温的处理 总烟道吸力调节 检 查本班推焦计划的执行情况 k2 4 搞好设备 包括测温仪 的维护和验收 进行特殊操 作和事故处理 5 及时计算直行温度平均值及各温度 推焦系数 填写 好所属岗位各项操作记录并签名 6 合理使用和保管各种工具 保持所属卫生清洁 7 贯彻直行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安全生产 8 组长不在时由测温工执行组长职责 二 工艺流程 加热煤气流向 回炉煤气总管 1 号 2 号回炉煤气主管 煤气预热器 1 号 2 号地下室煤气主管 加减考克 孔板盒 交换考 横排管 喷嘴 煤气立管 直立砖煤气道 火道底部与空气混合燃烧 空气流向 开闭器进风口 小烟道 蓄热室 篦子砖 格子砖 斜 道区 上升立道斜道口与煤气混合燃烧 废弃流向 上升立火道底部 跨越孔 下降气流立火道 斜道区 蓄 热室 篦子砖 格子砖 小烟道 开闭器 分烟道 总烟道 烟囱排出 荒煤气流向 炭化室顶空间 上升管 桥管 阀体 集气管 n 型管 吸气管 气液分离器 初冷器 鼓风机 电捕焦油器 脱硫塔 硫铵饱和器 终冷塔 洗苯塔 回炉加热 生产工艺流程 各单种煤 1 至 5 号料仓 皮带秤 煤 1 皮带 破碎机 煤 2 皮带 煤仓 摇臂给料器 加煤车 碳化室 推焦车 拦焦 车 熄焦车 熄焦塔 晾焦台 焦 1 皮带 转运站 焦 2 皮带 焦厂 外运 三 设备构造及型号 63 孔焦炉系双联火道废弃循环下喷单热式焦炉 碳化室机 侧宽 495mm 焦侧宽 505mm 平均宽 500mm 长 14080mm 高 4300mm 每排燃烧室共 28 个立火道 其连通方式是本号蓄 热室连同号燃烧室的单眼与前号燃烧室的双眼 交换机电机型号 yb 160m 6 7 5kw 17 1a 970r min 液压阀型号 4weh16j50b 6eg24nz4 z2s16 30 z2fs16 30b s2 煤气执行调节器型号 dkj310cx 四 操作方法 1 按时完成直行温度的测定和其它测量工作 具体规定 同调火工各条 测完温后换算成交换后 20s 的温度 并计算机 焦侧平均温度和均匀系数 安定系数 零点班并计算前一天温 度平均帐和计算 k 值 2 每班至少两次检查各仪表设备运行情况和所属岗位原 始记录和各项系数及编制后推焦计划是否正确 保证记录齐全 整洁 计算准确 检查集气管压力及氨水喷洒情况 发现问题 协助岗位人员进行处理 3 应根据温度变化的趋势 正确及时调节煤气流量 烟 道吸力 保持直行平均温度符合指标范围内 在调节煤气空气 量时 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3 1 全炉及个别炉号结焦时间的变化及焦炭的实际成熟情 况 3 2 装煤水分 回炉煤气热值 温度预热情况 气候变化 情况 3 3 测温及测温仪的误差情况 3 4 上一班煤气流量 烟道吸力变化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3 5 火道的实际燃烧情况和其他特殊原因 4 个别燃烧室温度过高或过低时 与平均温度相差 40 以上时 应及时查明原因 加以处理 在尚不能交白班调火工 处理的情况下 期间 应 4 1 当个别燃烧室温度高于 1380 时 应汇报煤气组长 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可以考虑停止加热 1 至 2 交换期间应密 切监视炉温变化 待炉温降至正常时 应立即恢复加热看火调 节 炉温高于 1400 时应测定该横排温度并采取措施 发现高 温号时还应检查测定对应的蓄热室顶温度 并立即汇报车间 4 2 当个别燃烧室温度低于 1150 时 应及时检查测定炉 头火道温度情况 做出适当处理 以确保炉头温度不低于 1100 并做好记录 注意检查一下是否有喷嘴结炭及下喷管 积水堵塞并进行处理 5 抄写上一班的推焦 装煤等原始记录 并算出推焦系 数 平均电流量最大推焦电流 按规定的结焦时间 检修时间 为下一班编写推焦计划 并向当班调度汇报本班的煤气流量 标准温度系数 集气管压力 温度及下班推焦计划 并负责询 问上一班入炉煤水分 记录在台账上 6 经常用肉眼观察焦饼成熟情况 并做好记录 随时监 督 k2 系数和压力制度执行情况 7 禁止 7 1 涂改和伪造温度记录和台账 7 2 擅自改变推焦计划 7 3 相邻碳化室装煤后不足两小时或空炉推焦 特殊操作 1 不能正常出焦的碳化室两侧的燃烧室 应根据基温情 况 及时关小或关闭加减旋塞 防止高温事故 出炉后必须及 时开正 1 1 焦饼难推或发生其他不正常情况 根据组长指示 及 时测量横排等有关温度 1 2 停送煤气按组长统一分配进行操作 五 技术规定 1 温度制度与调火工 2 1 同 2 压力制度 2 1 为使焦炉燃烧系数各点压力分布正常 应对总 分烟 道吸力值进行调控 其基准值及调节范围应由车间责成调火班 通过测定及计算加以确定 规定 遇气候变化 出炉不正常 热值波动较大时 可由煤气组长做出相应调节 或由车间及调 火班指导协调 并记录好调节原因及效果 2 2 集气管压力的确定 应以保证吸气管下方碳化室结焦 末期底部压力不小于 5pa 为原则 并适当考虑到调节装置所造 成的波动通过测定而定 2 3 煤气总管压力不得低于 1500pa 2 4 看火孔压力应保持在 5 10pa 2 5 蓄热室严禁正压 2 6 炉顶喷洒桥管 集气管之氨水压力为 0 15 0 20mpa 2 7 均匀系数 k 均 安定系数 k 安及计划推焦系数 k2 及推 焦总系数 k 总的计算如下 m a 机 m a 焦 k 均 2 m 式中 m 焦炉燃烧室 检修炉 缓冲炉除外 a 机 a 焦 机 焦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均温度 20 边 炉 30 的火道个数 2n a 机 a 焦 k 安 2 n 式中 n 在分析的期间内 直行温度测量次数 a 机 a 焦 机 焦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所规定的标准温 度偏差超过 7 的次数 w a k1 w 式中 w 本班计划推焦炉数 a 计划结焦时间与实际结焦时间差 5 分钟以上的炉数 n a k2 w 式中 n 本班实际推焦炉数 w 为计划推焦炉数 a 实际推焦与计划推焦时间相差 5 分钟以上的炉数 k 总 k1 k2 2 8 编制推焦计划 必须遵守的原则 a 尽量保证每孔的结焦时间 在规定时间 5 分钟的范围 内 但在特殊情况下 为照顾 k1 系数 允许比原计划推焦时间 再提前或错后 3 分钟排计划 b 因故停止推焦 当故障排除后 允许加速推焦 但每 小时比正常计划增退炉数不得超过 2 炉 c 乱筏的炉号 应在不超过 4 5 个周转时间内恢复正常 对乱筏号 计划上要有明显的标记和说明 d 因故影响生产时间较长 安排赶炉计划若影响 k1 系数 较长 炉数大于 50 炉时 可重排大循环 e 有计划增产而缩短周转时间时 必须提高标准温度 允许昼夜升温 60 以下 在接近极限温度生产时 允许昼夜升 温 20 以下 f 相邻碳化室空炉或结焦时间在 2 小时以内 不允许推 焦 2 9 排赶炉计划 允许缩短结焦时间原则 原结焦时间 h 2828 2525 2323 允许缩短结焦时间 h 3210 5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缩短结焦时间 要经车间领导同意 六 故障处理 一 焦炉停止加热的条件和操作步骤 1 焦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加热 1 1 鼓风机停止运转或煤气主管道压力低于 500 a 1 2 煤气管道损坏影响安全操作时 1 3 烟囱系统发生故障 无法保障必要的吸力时 1 4 有计划或其他事故而造成长时间停止出焦时 1 5 交换设备 如交换机和交换链条 发生事故 并在短 时间内不能修复而影响正常交换时 2 停止加热操作步骤 2 1 立即用交换机进行三分之一交换 将交换机考克关闭 如同时停电 应先切断电源 液压交换机由一人根据交换方向 压电磁阀芯 另一人手压手动泵进行交换 2 2 交换后立即关闭地下室煤气主管阀门 如遇特殊特殊 情况可先关闭二层平台煤气主管阀门 然后在关闭地下室阀门 如地面站管道在使用中 则同时关闭地面站管道阀门 2 3 适当关小机焦侧分烟道翻板 减少分烟道吸力 使标 准蓄热室顶部吸力较正常时小 10 20pa 并视情况关小总烟道翻 板 2 4 停止加热时间较长时且管道内压力较低时 关闭加减 考克 2 5 停止加热时间较长时将开闭器进风口用石棉板盖上 留 5 10mm 小缝 2 6 停止加热时间较长时每小时交换废气铊和进风口 1 次 加减考克没关严时 禁止交换考克打开 2 7 停止推焦如果有空炉应先装完煤 2 8 如停止加热时间较长 系统压力较低时 应关闭总管 进口阀 二 恢复加热时的条件和送煤气的步骤 1 恢复加热的条件 当影响焦炉加热的故障已经排除和煤气总管压力恢复到 2500pa 以上时 并与调度室取得同意 即按规定步骤向炉内送 煤气恢复加热 2 送煤气时的操作步骤 2 1 将管内的积水方净 水封槽保持满流 打开总进口阀 和压力翻板 2 2 如果煤气管道曾出现过负压现象 必须先用蒸汽吹扫 做煤气的爆发实验 合格后方可送煤气 如无蒸汽又必须及时 送煤气时 可在调度或车间领导同意下 用煤气赶空气 打开 煤气管道上的放散管 放散十分钟以上 取样做煤气爆发实验 合格后方可送煤气 2 3 将各进风门开度和吸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2 4 专人看压力 送煤气过程中主管压力低于 1000pa 应 停止送煤气 2 5 检查交换机是否处于正常加热状态 然后从管道末端 开始逐个打开上升气流加减考克 两个交换送完 2 6 开始运转各调节机 恢复正常加热制度 2 7 立火道温度低于点火点时 应向火道内投入引火物 然后给煤气 并检查燃烧情况 使其正常 2 8 煤气送人炉内后 恢复正常推焦装煤等生产 并根据 温度情况调节加热制度 三 地下室煤气管道着火或爆炸的处理 1 着小火时 a 降低管道内煤气压力 但不低于 200pa 严禁管道负压 b 用黄泥 湿麻袋将火扑灭 c 戴好防毒面具进行堵漏 2 着大火或管道爆炸时 a 立即停止加热 b 降低管道内压力 但不低于 200pa 严禁管道负压 c 往管道内通入蒸汽 打开放散管 d 将该管道堵盲板后进行堵漏处理 四 交换系统事故 1 交换机链条拉断 a 切断自动交换电源 b 废气铊大链拉断或交换链拉断 如能采用逆向交换维 护加热时 可采用逆向交换暂时维护加热 但这种加热不得超 过一个交换期 否则应停止加热 将断处松紧器松至适当位置 c 废气铊大链断 短期内不能修复时 必须有两台链式 起重机进行废弃铊交换 d 修复后先用手压人工交换 检查无问题时改用正常交 换 e 注意交换方向 五 停电 1 立即将压力调节机达到手动位置 固定翻版 切断交 换机电源 用手顶动电磁阀 改用手压交换 30 分钟交换一次 2 停电时注意煤气主管压力 3 用备用表指示加热制度 六 交换期间停电及鼓风机停电 停氨水 各有关岗 的特殊操作 1 交换机调节系统同时停电 a 切断交换机电源开关 b 将煤气主管及分烟道吸力调节翻板固定于手动位置 c 用临时 u 型压力表 膜压表测压力 吸力 手动调节 煤气压力及烟道吸力 d 用手压泵操纵液压交换机 人工顶动电磁阀 2 交换机停电及停煤气 a 切断交换机电源 b 立即用手压泵将交换考克关闭 然后按停止加热步骤 处理 3 当鼓风机停电 停氨水时 应先打开集气管放散管放 散 再处理氨水 可由上升管工处理 4 当鼓风机停电 停氨水又同时停回炉煤气时 煤气组 长应负责停煤气处理 由上升管工按规定处理集气管煤气放散 及氨水处理 5 交换机链条断或脱落的处理 a 链条拉断而没有脱落 用链式起重机将断头拉住 设 法换向后再接好链条 b 如链条拉断并脱落 则拉下电源开关 按停止加热处 理 链条按上述方法接好 装上链轮 然后调节松紧器行程 c 链条摆好 装好后 应用手动先交换两次 检查确认 无问题后方可恢复电动液压交换 并按送煤气步骤恢复正常加 热 6 难推焦温度检查 处理 a 发生个别炉号难推时 应检查测量该炉两侧燃烧室温 度 如因炉温偏低或偏高 造成焦炭过生或过火 需进行适当 处理 b 因个别或全炉突然停止推焦时间较长 超过 2 小时 应及 时检查温度 适当处理 避免发生高温事故 七 全炉延长结焦时间加热制度的处理 1 根据预定结焦时间极温度情况减少煤气流量及空气量 但每次 4 小时 减少量不应超过原用量的 10 2 减少煤气量的降温操作 a 关小主管开闭器 降低主管压力 b 关小加减考克或更换支管孔板 3 减少空气量的措施 a 减少分烟道吸力 b 减小各空气口进风口开度 八 全炉缩短结焦时间加热制度的处理 1 根据车间预定的工艺升温指令逐步增加煤气量及空气 量 每次 4 小时 增加煤气量 不宜超过原用量的 5 2 应通过及时测定焦饼中心温度 调整确定在预定结焦 时间内确保焦饼成熟的适宜直行温度指标 3 缩短结焦时间有关规定如下 原结焦时间 h 2828 2525 2323 允许缩短结焦时间 h 3210 5 九 捣固塔保温煤气设备操作规程 1 岗位的目的及意义 在安全使用煤气的前提下 使用煤气对摇臂给料器等进行 保温 以避免因低温 冷冻而引发事故 影响生产 2 岗位技术指标 煤气压力要保持在 2000 3000pa 3 岗位一般操作 3 1 煤气设备的初次 及彻底关闭由热调班负责 点火前应 对空间进行可燃气体检测 合格后方可点火 3 2 煤气设备点火后由各炉捣固人员负责监护 每次捣鼓 前先检查火焰燃烧情况 如发现有火焰熄灭情况 立即通知当 班调火工处理 3 3 调火工在接到通知后携带好一氧化碳检测仪立即赶到 现场 首先关闭该号的加减考克 并查明原因 故障排除确认 无误后方可再次点火 3 4 三班调火工负责每班对煤气管道进行一次放液 并及 时关好阀门 3 5 三班调火工用煤气检测仪对煤气设备每班巡检三次 每次测温时检查一次并及时做好记录 3 6 捣固机上部空间 在煤气设备点火时应打开外墙部分 窗户 以利于空气流通 4 岗位的特殊操作 4 1 如遇特殊情况需停止加热时 如 全厂停电 停风机 等 应进行以下操作 4 1 1 首先由三班捣固机工及时关闭摇臂给料器保温煤气 阀门 4 1 2 待故障恢复后由调火工按照恢复加热步骤检测合格 后在恢复加热 4 2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当班工段长并上报车间 5 岗位安全规定 5 1 煤气设备必须在车间统一指挥下进行操作 任何人不 得私自乱动 5 2 煤气点火必须本着先点火后开煤气的原则 5 3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当班工段长并上报车间 5 4 保温煤气管道煤气点火后周围严禁有易燃物 5 5 调火工开关阀门时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检 测 并做好监护工作 5 6 要严格执行煤气安全管理规定 5 7 点火时必须两人以上负责 一人负责开阀门 一人负 责点火 5 8 长时间停滞加热时通知热调班人员负责关闭阀门 做 好蒸汽置换后及时加设好盲板 七 设备维护制度 1 熟悉掌握炉体及煤气设备的构造 性能及维护使用方 法 2 使用测温仪要轻放 不许拍打 电池弹簧片不得随意 扳动 各部分组件不得随意拆卸 3 测温仪使用后放到指定地点箱内 以防灰尘进入 4 测温仪用前检查 背带是否结实可靠 5 测温仪由白班调火定期检查和校对 八 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1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劳动纪律 正确使 用劳保护具 做到安全作业 2 认真检查专责设备 工具 工艺条件和工作环境 使 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保证其处于正常的安全状态 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法 正确分析 判断和 处理生产或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4 精心操作 严格工艺控制 记录清晰准确可靠 不得 仿造记录 要按时巡回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5 加强设备保养 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和防 护器材 6 对分配本岗位的新工人 应负责其安全技术上包教 监护其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 7 发现险情和事故时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保护现场 立即向领导汇报 积极参加事故调查分析提出防范 措施 8 熟悉本岗位的设备 工具 安全装置 防火及防护设 施 并能正确操作和使用 且经常进行检查 并保存其完好 9 有权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监护其人身安全 有权拒绝 违章指挥 九 岗位制度 1 交班制度 1 1 下班前做好本岗位一切整理及清洁工作 1 2 详细向接班者汇报 1 2 1 各项操作条件执行情况 设备和仪表运转情况及消 火用具 1 2 2 出焦情况及炉温升降趋势 1 2 3 本班内发生的事故和不正常现象 处理经过和注意 事项 1 2 4 新的操作指示 1 2 5 交班者未本班事故向接班者汇报以及隐瞒事故论处 1 2 6 交班时设备的操作由交班者负责 待接班者确认无问 题后 交班者方可下班 2 接班制度 2 1 参加班前会 2 2 接班前 20 分钟到岗位进行接班 2 3 认真听取交班者汇报 2 4 详细记录 2 4 1 炉上操作记录 交换机工操作记录 各种操作条件 执行情况和仪表指示是否一致 2 4 2 设备和仪表运转情况及消防用具 光学高温计是否 正常 2 4 3 观察燃烧情况 2 4 4 若操作不正常 现场紊乱 工具不安全或发生事故 应查明原因 协同处理 2 4 5 经检查无问题后应予接班 十 巡回检查制度 1 在班长 值班长组织下按操作法要求操作 2 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