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检查工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密闭检查工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密闭检查工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密闭检查工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闭检查工技术操作规程密闭检查工技术操作规程 一 一般规定 第 1 条密闭检查工必须经过培训 应掌握瓦斯检查 测风 测压 测氧及测定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硫化氢的 技术 熟悉通风系统 懂得必要的安全知识 二 下井前的准备工作 第 2 条带齐瓦斯检定器 各式风表 一氧化碳检定器 测 压仪器 温度计 尺子 记录簿等 检查并保持所用各类器具 完好 不合格的器具不准带下井 下井必须拾自救器 第 3 条检查火区及可疑发火的地点时 必须 2 人同行 并 且进入检查地点后 应先检查风流上风侧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 度 然后逐步检查下风侧 按顺风方向进入检查区域 进入火 区后 2 人应相隔一定距离 5 米左右 边检查边进入 并根 据平时资料确定检查方式 即是一步一检查还是几步一检查 禁止不经检查直接闯入 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 应立即退出 并设好栅栏 设置警标 同时汇报有关领导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 第 4 条对采空区密闭 废弃巷道 盲巷等 应以检查甲烷 二氧化碳为主 当温度达到 35 摄氏度以上或闻到火灾气体时 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 对于不灭的火区 高温点及已熄灭的火 区 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 火区密闭要检查墙温 气温 水温 及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 重点掌握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第 5 条检查时 发现有人工作的地点或回风流中一氧化碳 浓度超过 24ppm 时 要将人员撤出 在适当地点设好栅栏 并 向通风区及矿调度室汇报 第 6 条高冒地点应挂牌管理 按规定进行检查 检查时要 用长把工具 发现温度高于常温且有上升趋势或有微量一氧化 碳时 应增加观察次数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第 7 条应每月填写反映火区检查情况的火区检查日志 重 点情况记入火区卡片 填绘火区示意图 连续检查时 当班检 查的情况应向下班交接清楚 三 一氧化碳检定器的使用方法 第 8 条带入井下的一氧化碳检定器应符合下列标准 1 检定器唧筒活塞严密不漏气 拉推润滑正常 2 检定器在有效期内 3 温度计完好准确 第 9 条测定一氧化碳时 应欲测地点先推拉活塞 3 5 次 以清洗取样唧筒 然后再抽取气样 并迅速将锥形阀杆打到 45 度关闭位置 离开取样地点到安全地方 破开检定管两端 将 其低浓度端插入唧筒胶座 将阀杆打到垂直位置 然后按检定 管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推动活塞 使气体均匀地通过检定管 根据变色环的位置直接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 第 10 条根据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选取合适的检定管 如果一氧化碳浓度高于检定管上限 可以先稀释气体 然后再 将结果扩大同样倍数即为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的真实浓度 如 果一氧化碳浓度低于检定管的下限 则可增加送气次数 或用 一支检定管连续测几次 将结果按送气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或除 以测量次数 即为被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真实浓度 测量时 要尽是避开放炮时间 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干扰 四 井下采取气样 第 11 条用球胆采取气样时 下井前要检查保证球胆不漏气 吸气球完好 第 12 条取样前必须将球胆中的气体排出 特别是原来盛过 较大浓度的有害气体时 应用新鲜空气冲洗干净 第 13 条取样数量以充满球胆口绑扎牢固 应避免气体太多 压力太大鼓破球胆 第 14 条采样后 应将球胆口绑扎牢固 以避免漏气 并及 时将气样送通风化验室进行化验 自采样到化验的间隔时间不 得超过 10 小时 第 15 条井下采样要 2 人同行 进入采样地点前 应首先检 查 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 超限时禁止进入 如不超限 进入采样地点后 应再检查顶帮支护情况 安全状况良好时才 可采样 五 井下均压设施测压 第 16 条利用调压气室进行采空区均压时 气室内外的压差 可用胶皮管配合 u 型水柱计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