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与NFC支付ppt课件.ppt_第1页
微信支付与NFC支付ppt课件.ppt_第2页
微信支付与NFC支付ppt课件.ppt_第3页
微信支付与NFC支付ppt课件.ppt_第4页
微信支付与NFC支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信支付与NFC支付 物联网一班王浩澄 移动支付的两种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也成为手机支付 消费者只要有一部移动手机就可以完成商品的支付 如今 随着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线下消费场景的增加以及支付巨头的大力补贴 移动支付的使用频次大幅增加 成为了仅次于银行卡和现金交易的支付方式 而且未来想要超越这两种传统的支付方式也不是难题 在今年之前 移动支付市场几乎被微信及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垄断 2016年2月18日 ApplePay高调入华 让中国的消费者又多了一种移动支付手段 也就是NFC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 微信支付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 向用户提供安全 快捷 高效的支付服务 2014年9月26日 腾讯公司发布的腾讯手机管家5 1版本为微信支付打造了 手机管家软件锁 在安全入口上独创了 微信支付加密 功能 大大提高微信支付的安全性 用户只需在微信中关联一张银行卡 并完成身份认证 即可将装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全能钱包 之后即可购买合作商户的商品及服务 用户在支付时只需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输入密码 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 整个过程简便流畅 目前微信支付已实现刷卡支付 扫码支付 公众号支付 APP支付 并提供企业红包 代金券 立减优惠等营销新工具 满足用户及商户的不同支付场景 首次使用 首次使用 需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商品二维码或直接点击微信官方认证公众号的购买链接 购买物品 点击立即购买 首次使用会有微信安全支付弹层弹出 添加银行卡 首次购买点击立即支付 提示添加银行卡 填写相关信息 填写相关信息 验证绑定手机号 设置支付密码 设置自己的支付密码 并完成购买 应用情景 1 线下扫码支付用户扫描线下静态的二维码 即可生成微信支付交易页面 完成交易流程2 web扫码支付用户扫描PC端二维码跳转至微3 公众号支付用户在微信中关注商户的微信公众号 在商户的微信公众号内完成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购买 信支付交易页面 完成交易流程 安全保障 微信支付有五大安全保障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和客户服务 技术保障 微信支付后台有腾讯的大数据支撑 海量的数据和云计算能够及时判定用户的支付行为是否存在的风险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全方位的身份保护 最大限度保证用户交易的安全性 同时微信安全支付认证和提醒 从技术上保障交易的每个环节的安全 客户服务 7 24小时客户服务 加上微信客服 及时为用户排忧解难 同时为微信支付开辟的专属客服通道 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提出问题并做出处理判断 业态联盟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信支付 将受到多个手机安全应用厂商的保护 如腾讯手机管家等 将与微信支付一道形成安全支付的业态联盟 安全机制 微信支付从产品体验的各个环节考虑用户心理感受 形成了整套安全机制和手段 这些机制和手段包括 硬件锁 支付密码验证 终端异常判断 交易异常实时监控 交易紧急冻结等 这一整套的机制将对用户形成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赔付支持 如果出现账户被盗被骗等情况 经核实确为微信支付的责任后 微信支付将在第一时间进行赔付 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被盗被骗 微信支付将配合警方 积极提供相关的证明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帮用户追讨损失 NFC支付 NFC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 即时采用NFC技术 NearFieldCommunication 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 是新兴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 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 并且在线下进行 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 而是使用NFC射频通道实现与POS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 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是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 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 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 该技术由RFID射频识别演变而来 并兼容RFID技术 其由飞利浦 诺基亚 索尼 三星 中国银联 中国移动 捷宝科技等主推 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 NFC支付技术 NFC支付技术即NFC NearFieldCommunication缩写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 RFID 演变而来 由飞利浦半导体 现恩智浦半导体 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 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 近场通信 NearFieldCommunication NFC 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 在13 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 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 秒 212Kbit 秒或者424Kbit 秒三种 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 IECIS18092国际标准 ECMA 340标准与ETSITS102190标准 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 RFID 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 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 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 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工作频率为13 56MHz 但是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案的用户必须更换特制的手机 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 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 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 大厦的门禁钥匙 交通一卡通 信用卡 支付卡等等 NFC支付的设备 主流的NFC支付设备主要有以下两种 1 NFC手机NFC手机是指带有NFC模块的手机 市面上常见的NFC手机包括三星I9308 S3 三星I9508 S4 HTCNewOne 802t 中兴U807 NFC手机NFC手机是指带有NFC模块的手机 市面上常见的NFC手机包括三星I9308 S3 三星I9508 S4 HTCNewOne 802t 中兴U807N 华为T8950N 小米2A 小米3等机型 预计到12月底 上市的NFC手机将增长到20款左右 覆盖苹果 三星 HTC 索尼 联想 小米等多个国内外品牌 苹果最近获批了两项与NFC技术有关的新专利 业界猜测其可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Iphone6机型上 据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预测 2014年NFC手机的销售量将达5亿部 2015年NFC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超过50 N 华为T8950N 小米2A 小米3等机型 预计到12月底 上市的NFC手机将增长到20款左右 覆盖苹果 三星 HTC 索尼 联想 小米等多个国内外品牌 苹果最近获批了两项与NFC技术有关的新专利 业界猜测其可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Iphone6机型上 据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预测 2014年NFC手机的销售量将达5亿部 2015年NFC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超过50 2 NFC支付终端主要包括NFC收款机 NFCPOS机 和NFC自动售货机 NFC读卡设备等等 微信支付与NFC支付的对比 1 应用场景支付宝和微信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 除了支付之外 还包括社交 理财 转账 生活服务等各种功能 而且这两大机构对于商户和用户的线下补贴力度非常大 他们不是靠移动支付挣钱 而是看中支付市场延伸的大数据 信贷 理财等金融服务 而NFC支付应用场景及盈利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仅依靠银联为其分得的手续费作为唯一的赢利点 而且前两年还免收 未来想要与支付宝和微信抗衡还需要扩展更多的应用场景 2 商户覆盖面从技术手段上来看 支付宝及微信的扫码支付相对容易一些 商家的引入门槛较低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街边的煎饼果子店张贴一张二维码的图就可以完成支付过程 此外 近两年支付宝及微信对线下商家及用户的补贴力度非常大 各大商场 餐饮店 超市都支持扫码支付 而NFC近场支付必须依靠银联专用的POS机才可以使用 引入门槛较高 而且由于商家支付手续费较高 线下POS机本身就没有足够的覆盖率 虽然各大银行大力支持NFC支付 但是商家引入情况并不理想 3 便捷度及安全度NFC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支付 不需要借助网络 使用流程很便捷 只需要手机碰一下刷卡器 输入密码或指纹即可 一般3秒就可以搞定 此外 它的加密技术也做的比较好 用户数据储存在硬件中 数据传输也是加密的 支付时需要指纹扫码支付需要借助网络 而且支付流程相对要复杂和慢一些 此外二维码可复制性强 安全性相对较低 对保护消费者的个人财产利益来说不利 总结 NFC是一种移动支付方式 与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区别在于 NFC是一种高频无线通信技术 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 应用NFC技术的手机相当于把手机变成了支付终端 可以直接刷机支付 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家熟悉二维码而对NFC感觉十分陌生呢 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 二维码技术是由电商主推的 而NFC技术是对移动运营商利好的 二维码技术提供了一个线上与线下交易的纽带 将产品与电商的支付平台连接在一起 从而实现了电商平台 支付平台的强强联合 而NFC技术是直接为运营商打造一个支付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各种交易信息的传递 现在看来 用户更习惯于电商的运营模式 有交易的需求才有支付的市场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支付宝 微信的扫码支付及NFC的近场支付各有优劣势 过去移动支付市场可以说是支付宝 微信的天下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 2016年将会呈现一个以支付宝和微信为首的百花齐放的移动支付市场 市场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