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工段设计[1]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1.gif)
![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工段设计[1]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2.gif)
![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工段设计[1]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3.gif)
![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工段设计[1]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4.gif)
![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工段设计[1]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e5b48224-4f4c-4612-b575-dcfafa6dbd8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1 前言 4 2 工艺原理 4 3 工艺条件 5 4 工艺流程的确定 6 5 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 6 6 对本设计的综述 6 第一章 变换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 8 第一节 中变物料及热量衡算 8 1 确定转化气组成 8 2 水汽比的确定 8 3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9 4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 算 11 5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13 6 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14 7 操作线计算 15 8 中间冷淋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计算 16 9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17 10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18 第二节 低变炉的物料与热量计算 19 第三节 废热锅炉的热量和物料计算 24 第四节 主换热器的物料与热量的计算 26 第五节 调温水加热器的物料与热量计算 28 第二章 设备的计算 29 1 低温变换炉计算 29 2 中变废热锅炉 31 参考文献及致谢 35 前前 言言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 合成氨生产经过 多年的发展 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 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 原料气的制取 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 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 C 由于 CO 是 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 所以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通常 先经过 CO 变换反应 使 其转化为易于清除的 CO2和氨合成所需要的 H2 因此 CO 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 化过程 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 最后 少量的 CO 用液氨洗涤法 或是低温变 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 变换工段是指 CO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 在合成氨工 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 变换工段主要采用中变串低变的工艺流程 这是从 80 年代中期发展 起来的 所谓中变串低变流程 就是在 B107 等 Fe Cr 系催化剂之后串入 Co Mo 系宽温变换催化剂 在中变串低变流程中 由于宽变催化剂的串入 操作条件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入炉的蒸汽比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变换 气中的 CO 含量也大幅度降低 由于中变后串了宽变催化剂 使操作系统的操作 弹性大大增加 使变换系统便于操作 也大幅度降低了能耗 工艺原理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式为 CO H2O CO2 H2 Q 1 1 CO H2 C H2O 1 2 其中反应 1 是主反应 反应 2 是副反应 为了控制反应向生成目的 产物的方向进行 工业上采用对式反应 1 1 具有良好选择性催化剂 进而 抑制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 反应热是温度的函数 变换过程中还包括下列反应式 H2 O2 H2O Q 工艺条件工艺条件 1 压力 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平衡几乎没有影响 但是提高压力将使析炭和生成 甲烷等副反应易于进行 单就平衡而言 加压并无好处 但从动力学角度 加压可提高反应速率 从能量消耗上看 加压也是有利 由于干原料气摩 尔数小于干变换气的摩尔数 所以 先压缩原料气后再进行变换的能耗 比常压变换再进行压缩的能耗底 具体操作压力的数值 应根据中小型氨 厂的特点 特别是工艺蒸汽的压力及压缩机投各段压力的合理配置而定 一般小型氨厂操作压力为 0 7 1 2MPa 中型氨厂为 1 2 1 8Mpa 本设计的 原料气由小型合成氨厂天然气蒸汽转化而来 故压力可取 1 7MPa 1 温度 变化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 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 常 数增大对反应速率有利 但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即 CO 平 衡含量增大 反应推动力变小 对反应速率不利 可见温度对两者的影响是 相反的 因而存在着最佳反应温对一定催化剂及气相组成 从动力学角度推 导的计算式为 Tm 1 2 12 ln1 E E EE RT T e e 式中 Tm Te 分别为最佳反应温度及平衡温度 最佳反应温度随系统组成 和催化剂的不同而变化 1 汽气比 水蒸汽比例一般指 H2O CO 比值或水蒸汽 干原料气 改变水蒸汽比例是 工业变换反应中最主要的调节手段 增加水蒸汽用量 提高了 CO 的平衡变 换率 从而有利于降低 CO 残余含量 加速变换反应的进行 由于过量水蒸 汽的存在 保证催化剂中活性组分 Fe3O4的稳定而不被还原 并使析炭及 生成甲烷等副反应不易发生 但是 水蒸气用量是变换过程中最主要消耗 指标 尽量减少其用量对过程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蒸汽比例如果过 高 将造成催化剂床层阻力增加 CO 停留时间缩短 余热回收设备附和加 重等 所以 中 高 变换时适宜的水蒸气比例一般为 H2O CO 3 5 经 反应后 中变气中 H2O CO 可达 15 以上 不必再添加蒸汽即可满足低温变 换的要求 工艺流程确定工艺流程确定 目前的变化工艺有 中温变换 中串低 全低及中低低 4 种工艺 本设计 参考四川省自贡市鸿鹤化工厂的生产工艺 选用中串低工艺 转化气从转 化炉进入废热锅炉 在废热锅炉中变换气从 920 降到 330 在废热锅 炉出口加入水蒸汽使汽气比达到 3 到 5 之间 以后再进入中变炉将转换气 中一氧化碳含量降到 3 以下 再通过换热器将转换气的温度降到 180 左 右 进入低变炉将转换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降到 0 3 以下 再进入甲烷化工 段 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 中低变串联流程中 主要设备有中变炉 低变炉 废热锅炉 换热器等 低变炉选用 C6 型催化剂 计算得低变催化剂实际用量 10 59m3 以上设备的 选择主要是依据所给定的合成氨系统的生产能力 原料气中碳氧化物的含量 以及变换气中所要求的 CO 浓度 对本设计评述对本设计评述 天然气变换工段工序是合成氨生产中的第一步 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 因 为能否正常生产出合格的压缩气 是后面的所有工序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因此 必须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 使转化气的组成 满足的工艺生产的要 求 在本设计中 根据已知的天然气组成 操作条件 采用了中变串低变的工 艺流程路线 首先对中 低变进行了物料和热量衡算 在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计算结果对主要设备选型 最终完成了本设计的宗旨 设计中一共有 中温废热锅炉 中变炉 主换热器 调温水换热器 低变炉几个主要设备 由于天然气变换工段工序是成熟工艺 参考文献资料较多 在本设计中 主要参考了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和 合成氨工艺学 这两 本书 由于时间有限 设计可能不完善 请各位老师指出 谢谢 第一章第一章 变换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变换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 第一节第一节 中温变换物料衡算中温变换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及热量衡算 1 确定转化气组成 已知条件中变炉进口气体组成 组分CO2COH2N2CH4O2合计 9 611 4255 7122 560 380 33100 计算基准 1 吨氨 计算生产 1 吨氨需要的变化气量 1000 17 22 4 2 22 56 2920 31 M3 标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物量可能会有消耗 因此变化气量取 2962 5 M3 标 年产 5 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 日生产量 150000 330 454 55 d 18 93T h 要求出中变炉的变换气干组分中 CO 小于 2 进中变炉的变换气干组分 组 分CO2COH2N2O2CH4合计 含量 9 611 4255 7122 560 330 38100 M3 标 474563 862750 68 1113 9 16 2918 7634937 5 假设入中变炉气体温度为 335 摄氏度 取出炉与入炉的温差为 30 摄氏度 则 出炉温度为 365 摄氏度 进中变炉干气压力 1 75Mpa 中 P 2 水汽比的确定 考虑到是天然气蒸汽转化来的原料气 所以取 H2O CO 3 5 故 V 水 1973 52m3 标 n 水 88 1kmol 因此进中变炉的变换气湿组分 组 分 CO2COH2N2O2CH4H2O 合计 含量 6 868 1639 816 120 240 2728 56100 M3 标 474563 862750 681113 916 2918 7631973 526911 02 koml21 1625 172122 79849 730 7270 83888 1308 53 中变炉 CO 的实际变换率的求取 假定湿转化气为 100mol 其中 CO 基含量为 8 16 要求变换气中 CO 含量为 2 故根据变换反应 CO H2O H2 CO2 则 CO 的实际变换率为 100 74 X aa aa YY YY 1 式中 Ya 分别为原料及变换气中 CO 的摩尔分率 湿基 a Y 则反应掉的 CO 的量为 8 16 74 6 04 则反应后的各组分的量分别为 H2O 28 56 6 04 0 48 23 CO 8 16 6 04 2 12 H2 39 8 6 04 0 48 45 36 CO2 6 86 6 04 12 9 中变炉出口的平衡常数 K H2 CO2 H2O CO 12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可知 K 12 时温度为 397 中变的平均温距为 397 365 32 中变的平均温距合理 故取的 H2O CO 可用 3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假设 CO 在一段催化床层的实际变换率为 60 因为进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 组 分 CO2COH2N2O2CH4H2O 合计 含量 6 868 1639 816 120 240 2728 56100 M3 标 474563 862750 681113 916 2918 7631973 526911 02 koml21 1625 172122 79849 730 7270 83888 1308 53 假使 O2与 H2 完全反应 O2 完全反应掉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掉的 CO 的量为 60 563 86 338 318M3 标 15 1koml 出一段催化床层的 CO 的量为 563 86 338 318 225 545 M3 标 10 069koml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H2的量为 2750 68 338 318 2 16 29 3056 41 M3 标 136 447koml 故在一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CO2的量为 474 338 318 812 318 M3 标 36 26koml 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干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 合计 含量 15 5443 158 4721 130 35100 M3 标 812 318225 5453056 411113 918 765226 94 koml36 2610 069136 44749 730 838233 35 剩余的 H2O 的量为 1973 52 338 318 2 16 29 1667 79M3 标 74 45koml 所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H2O 合计 含量 11 783 2744 3316 160 2724 19100 M3 标 812 318225 5453056 411113 918 761667 796894 73 koml36 2610 069136 44749 730 83874 45307 8 对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的温度进行计算 已知出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湿组分的含量 组 分 CO2COH2N2CH4H2O 合计 含量 11 783 2744 3316 160 2724 19100 M3 标 812 318225 5453056 411113 918 761667 796894 73 koml36 2610 069136 44749 730 83874 45307 8 对出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进行估算 根据 K H2 CO2 H2O CO 计算得 K 6 6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知当 K 6 6 时 t 445 设平均温距为 30 则出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45 30 415 4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以知条件 进中变炉温度 335 出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15 反应放热 Q 在变化气中含有 CO H2O O2 H2 这 4 种物质会发生以下 2 种反 应 CO H2O CO2 H2 1 1 O2 2H2 2 H2O 1 2 这 2 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为简化计算 拟采用统一基准焓 或称生成焓 计算 以 P 1atm t 25 为基准的气体的统一基准焓计算式为 HT H0298 Cpdt 式中 HT 气体在在 TK 的统一基准焓 T 298 kcal kmol 4 1868kJ kmol H0298 该气体在 25 下的标准生成热 kcal kmol 4 1868kJ kmol T 绝对温度 K Cp 气体的等压比热容 kcal kmol 4 1868kJ kmol 气体等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有以下经验式 Cp A0 A1 T A2 T2 A3 T3 式中 A0 A1 A2 A3 气体的特性常数 将式代入式积分可得统一基准焓的计算通式 Ht a0 a1 T a2 T2 a3 T3 a4 T4 式中常数 a0 a1 a2 a3 a4与气体特性常数及标准生成热的关系为 a1 A0 a2 A1 2 a3 A3 4 a4 A3 4 a0 H0298 298 16a1 298 162 a2 298 163 a3 298 164 a4 采用气体的统一基准焓进行热量平衡计算 不必考虑系统中反应如何进行 步骤有多少 只要计算出过程始态和末态焓差 即得出该过程的总热效果 H ni Hi 始 ni Hi 末 式中 H 过程热效应 其值为正数时为放热 为负数时系统为吸热 kcal 4 1868kJ ni 始态或末态气体的千摩尔数 kmol Hi 始态温度下或末态温度下 I 气体的统一基准焓 kcal kmol 4 1868kJ kmol 现将有关气体的计算常数列于下表中 气体统一基准焓 通式 常数表 分子式 a0 a1 a2 a3 a4 O21 90318 103 5 802982 15675 10 3 7 40499 10 71 08808 10 10 H2 2 11244 1037 20974 5 5584 10 44 8459 10 7 8 18957 10 11 H2O 6 0036 1047 11092 1 2932 10 31 28506 10 7 5 78039 10 11 N2 1 97673 1036 45903 5 18164 10 42 03296 10 7 7 65632 10 11 CO 2 83637 1046 26627 8 98694 10 45 04519 10 9 4 14272 10 11 CO2 96377 888676 396 5 05 10 3 1 135 10 6 0 00 计算 O2的基准焓 根据基准焓的计算通式 Ht a0 a1 T a2 T2 a3 T3 a4 T4 在 415 时 T 415 273 683K 查表可得变换气的各个组分的基准焓列于下表 组分 O2H2H2OCOCO2 Ht kcal kmol 6699 7422724 221 54502 665 23634 754 89956 67833 Ht kJ kmol 28050 41211405 77 228191 759 98953 987 376630 6208 放热 CO H2O CO2 H2 1 H1 Hi 始 Hi 末 376630 6208 11405 77 98953 987 228191 759 38079 10484kJ koml Q1 15 1 38079 10484 575121 414kJ O2 2H2 2 H2O 2 Q2 H2 ni Hi 始 ni Hi 末 368924 3632kJ 气体共放热 Q Q1 Q2 575121 414 368924 3632 944045 7772kJ 气体吸热 Q3 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来计算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查表可得 物质 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pm Yi Cp 34 06 KJ kmol 所以气体吸热 Q3 34 06 307 8 415 330 891111 78kJ 假设热损失 Q4 根据热量平衡的 Q Q3 Q4 Q4 52934 965 kJ 5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根据 H2O CO 3 5 与公式 XP 100 AW qU 2 V KPAB CD q WVU4 2 U KP A B C D W KP 1 其中 A B C D 分别代表 CO CO2 CO2及 H2的起始浓度 t300 320 340 360 380400 T573593613633653673 Xp0 90120 87370 84240 80740 76870 7058 t 420 440 460 T693713733 Xp0 68590 64160 5963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如下 0 0 2 0 4 0 6 0 8 1 25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 温度 转化率 Xp 中变炉平衡曲线 6 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由于中变炉选用 C6 型催化剂 最适宜温度曲线由式 进行计算 1 2 12 ln1 E E EE RT T e e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C6 型催化剂的正负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E1 10000 千卡 公斤分子 E2 19000 千卡 公斤分子 最适宜温度计算列于下表中 Xp0 90120 87370 84240 80740 76870 7058 T526546 8564 2581 5598 8624 5 t253273 8291 2308 5325 8351 5 Xp0 670 640 610 580 550 52 T638 2649 4660 7671681 6692 6 t365 2376 4387 3398408 6419 6 Xp0 490 45 T702 6716 6 t429 6443 6 将以上数据作图即得最适宜温度曲线如下图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 253 274 291 309 326 352 365376 387 398 409 420 430 444 温度 转化率 Xp 最适宜温度线 7 操作线计算 有中变催化剂变换率及热平衡计算结果知 中变炉人口气体温度 335 中变炉出口气体温度 415 中变炉入口 CO 变换率 0 中变炉出口 CO 变换率 60 由此可作出中变炉催化剂反应的操作线如下 0 10 20 30 40 50 60 70 330415 温度 转化率 Xp 操作线 8 中间冷淋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此过程采用水来对变换气进行降温 以知条件 变换气的流量 307 8koml 设冷淋水的流量 X kg 变换气的温度 415 冷淋水的进口温度 20 进二段催化床层的温度 353 操作压力 1750kp 热量计算 冷淋水吸热 Q1 据冷淋水的进口温度 20 查 化工热力学 可知 h1 83 96kJ kg 根据 化工热力学 可知 T kP kPaH kJ kg 60016003693 2 60018003691 7 70016003919 7 70018003918 5 冷淋水要升温到 353 所以设在 353 615K 1750kp 时的焓值为 h 对温度进行内查法 1600kpa 时 626 600 h 3693 2 700 626 3919 7 h h 3752 09 kJ kg 1800kpa 时 626 600 h 3691 7 700 626 3918 5 h h 3750 668 kJ kg 对压力用内差法得 353 615K 1750Kp 时的焓值 h 为 1750 1600 h 3752 09 1800 1750 3750 668 h h 3751 0235 kJ kg Q1 X 3813 244875 83 96 变换气吸热 Q2 根据表 5 1 2 和表 5 1 3 的计算方法得 物质 COCO2H2H2ON2CH4 Cp3148 229 637 230 756 1 所以 Cpm Yi Cp 33 92 kJ kmol Q2 308 53 33 92 415 353 取热损失为 0 04 Q2 根据热量平衡 0 96 Q2 X 3751 0235 83 96 X 169 46kg 9 415koml 210 88 M3 标 所以进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组分 水的量为 210 88 1667 79 1878 67 M3 标 组 分 CO2COH2N2CH4H2O 合计 含量 11 4323 1743 0115 680 2626 44100 M3 标 812 318225 5453056 4131113 9 18 761878 677105 61 koml36 26510 068136 4549 730 83883 87317 2 2 9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设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转化率为 0 74 总转化率 所以在二段 CO 的变化量 563 86 0 74 417 26 M3 标 在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转化的 CO 的量为 225 545 563 86 417 26 78 94M3 标 3 52koml 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 CO 的量为 225 545 78 94 146 605 M3 标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CO2的量为 812 318 78 94 891 26M3 标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H2 的量为 3056 413 78 94 3135 353M3 标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剩余的 H2O 的量为 1878 67 78 94 1799 73M3 标 所以出中变炉的湿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H2O 合计 含量 12 542 0644 12515 670 2625 33100 M3 标 891 26146 6053135 3531113 18 761799 737105 96 koml39 7886 545139 97149 730 83880 345317 2 2 对出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进行估算 根据 K H2 CO2 H2O CO 计算得 K 10 6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知当 K 10 6 时 t 409 设平均温距为 48 则出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09 44 365 10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以知条件 进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353 出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365 变换气反应放热 Q1 计算变换气中各组分的生成焓 原理与计算一段床层一样 平均温度为 632K 计算结果如下 组分H2H2OCOCO2 Ht kcal kmol 2373 4 54949 05 24005 565 90536 421 Ht kJ kmol 9936 95 230060 69 100506 5 379057 89 放热 CO H2O CO2 H2 1 H1 Hi 始 Hi 末 38553 74846 kJ kg Q1 3 52 38553 74846 135580 683 kJ kg 气体吸热 Q2 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 来计算 热 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H4可用公式 Cp a b cT2 dT3来计算热容 物质 abcd CH417 4560 461 17 7 2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 28 56 29 25 47 3 36 78 30 31 53 72 Cpm Yi Cp 33 61KJ kmol Q2 33 61 317 22 365 353 12789 1kJ 热损失 Q3 Q1 Q2 7641 6 kJ 第二节 低变炉的物料与热量计算 1 已知条件 进低变炉的湿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H2O 合计 含量 12 542 0644 12515 670 2625 33100 M3 标 891 26146 6053135 3531113 9 18 761799 737105 6 koml39 7886 545139 97149 730 83880 345317 2 2 进低变炉的干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 合计 含量 16 792 7659 0920 990 35100 M3 标 891 26146 6053135 3531113 918 765305 91 koml39 7886 545139 97149 720 838236 87 2 低变炉的物料衡算 要将 CO 降到 0 2 湿基 以下 则 CO 的实际变换率为 100 90 11 X aa aa YY YY 1 则反应掉的 CO 的量为 146 605 90 11 132 11 M3 标 5 898 koml 出低温变换炉 CO 的量 146 605 132 11 14 495 M3 标 0 64722koml 出低温变换炉 H2 的量 3135 353 132 11 3267 463 M3 标 145 869 koml 出低温变换炉 H2O 的量 1799 73 132 11 1667 62 M3 标 74 45koml 出低温变换炉 CO2 的量 891 26 132 11 1023 37 M3 标 45 68koml 出低变炉的湿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H2O 合计 含量 14 40 245 9815 680 2623 47100 M3 标 1023 3714 4953267 4631113 918 761667 627105 62 koml45 680 64722145 86949 720 83874 45317 22 出低变炉的干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 合计 含量 18 820 2760 0820 480 35100 M3 标 1023 3714 4953267 4631113 918 765437 99 koml45 680 64722145 86949 720 838242 767 对出低变炉的变换气温度进行估算 根据 K H2 CO2 H2O CO 计算得 K 141 05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与设计手册 知当 K 141 05 时 t 223 设平均温距为 20 则出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t 223 20 203 3 低变炉的热量衡算 以知条件 进低变炉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181 出低变炉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203 变换气反应放热 Q1 在 203 时 T 476K 计算变换气中各组分的生成焓 原理与计算一段床层一样 平均温度为 476K 计算结果如下 组分 H2H2OCOCO2 Ht kcal kmol 1241 516 56347 304 25178 916 92311 594 Ht kJ kmol 5197 977 2359149 084 105419 084 386490 181 放热 CO H2O CO2 H2 1 H1 Hi 始 Hi 末 39958 286 kJ kg Q1 5 898 39958 286 235687 29 kJ kg 气体吸热 Q2 气体吸热时的平均温度 181 203 2 191 5 T 464 5K 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 来计算 热 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H4可用公式 Cp a b cT2 dT3来计算热容 表 5 1 3 物质 abcd CH417 4560 461 17 7 2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30 1 29 0344 3935 1329 8545 05 Cpm Yi Cp 32 86kJ kmol Q2 33 61 317 22 203 181 230669 84kJ 热损失 Q3 Q1 Q2 235687 29 230669 84 5017 45 kJ 4 低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根据公式 XP 100 AW qU 2 V KPAB CD q WVU4 2 U KP A B C D W KP 1 其中 A B C D 分别代表 CO CO2 CO2及 H2的起始浓度 t160180200220240260 T433453473493513533 Xp0 97690 96230 93890 91210 87320 8229 t280 T553 Xp0 76 低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如下 0 0 2 0 4 0 6 0 8 1 1 2 160180200220240260280 温度 转化率 Xp 低变炉平衡曲线 5 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由于低变炉选用 B302 型催化剂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B302 型催化剂的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E1 43164kJ koml CO 变化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 E2 为 E2 E1 r H 对于 CO 变换反应 r 1 则 E2 H E1 H 为反应热 取其平均温度下的值 即 181 203 2 192 T 465K CO 的反应式为 CO H2O CO2 H2 反应热是温度的函数 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热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H 1000 0 291 T 2 845 10 3 T2 0 97 3 10 3T3 得 H 9422 62 kcal kmol 39450 653 kJ kmol E2 39450 653 43164 82614 653 kJ kmol 6 最适宜温度曲线 由式 Tm 进行计算 1 2 12 ln1 E E EE RT T e e 最适宜温度计算列于下表中 Xp0 97690 96230 93890 91210 87320 8229 T402421440457475493 t129148167184201220 Xp0 76 T510 t237 将以上数据作图即得最适宜温度曲线如下图 0 0 2 0 4 0 6 0 8 1 1 2 129148 167184 201 220237 温度 转化率 Xp 最适宜温度曲线 第三节 废热锅炉的热量和物料计算 1 已知条件 进废热锅炉的转化气组份 组份 CO2COH2N2CH4O2H2O 合计 7 548 9743 7617 720 290 2621 7100 M3 标 474563 872750 681113 918 7616 291364 556285 75 koml21 16125 173122 79849 730 8380 72860 917280 614 进废热锅炉的温度为 925 出废热锅炉的温度为 335 进出设备的水温 20 出设备的水温 335 进出设备的转化气 湿 168 3koml 进出设备的水量 X koml 物量在设备里无物量的变化 2 热量计算 1 入热 水的带入热 Q1 水在 20 时 Cp 33 52 kJ kmol Q1 X 20 273 33 52 9821 36X 转化气的带入热 Q2 转化气在 925 时 T 1193K 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来计算热 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H4可用公式 Cp a b cT2 dT3来计算热容 表 5 1 3 物质 abcd CH417 4560 461 17 7 2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33 2731 254 3342 832 9678 94 Cpm Yi Cp 36 4kJ kmol Q2 36 4 280 62 920 273 12185577 7kJ 2 出热 转化气的带出热 Q3 32 66 280 62 330 273 5526711 3KJ 转化气在 335 时 T 608K 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来计算热 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30 7629 3847 2536 5530 4452 73 Cpm Yi Cp 32 66kJ kmol Q3 32 66 280 62 330 273 5526711 265kJ 水的带出热 Q4 水在 335 T 603K 时的热容为 Cp 36 55 kJ kmol Q4 X 36 55 330 273 22039 65X 热损失 Q5 Q5 0 04 Q1 Q2 热量平衡 0 96 Q1 Q2 Q3 Q4 0 96 9821 36X 12185577 7 22039 65X 5526711 265 X 489 365koml 3 水蒸汽的加入 要使 H2O CO 3 5 还要加入的水量为 1973 52 1364 55 22 4 27 187koml 第四节 主换热器的物料与热量的计算 1 已知条件 进出设备的变换气的量 190 33koml 进出设备的水的量 Xkoml 物料的量在设备中无变化 温度 变换气进设备的温度 365 变换气出设备的温度 250 水进设备的温度 20 水出设备的温度 90 2 热量计算 1 入热 变换气带入热 Q1 变换气在 365 时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来计算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H4可用公式 Cp a b cT2 dT3来计算热容 表 5 1 3 物质 abcd CH417 4560 461 17 7 2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33 2731 254 3342 832 9678 94 Cpm Yi Cp 33 94kJ kmol Q1 317 22 33 94 365 273 6868920 88kJ 水的带入热 Q2 水在 20 时 Cp 33 52 kJ kmol Q2 X 20 273 33 52 9821 36 X 出热 变换气在出口温度为 250 T 523K 时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 a b CT 2来计算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H4可用公式 Cp a b cT2 dT3来计算热容 表 5 1 3 物质 abcd CH417 4560 461 17 7 2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33 2731 254 3342 832 9678 94 Cpm Yi Cp 33 14kJ kmol Q3 33 14 523 317 22 5498069 055kJ 水的带出热 Q4 水在 90 时 Cp 34 14 kJ kmol Q4 X 34 14 90 273 12392 82 X 热损失 Q5 取 0 04Q 根据热量平衡 0 96 Q1 Q2 Q3 Q4 X 371 93koml 第五节 调温水加热器的物料与热量计算 1 已知条件 入设备的变换气温度 250 出设备的变换气温度 181 进设备的湿变换气的量 190 33koml 变换气带入的热量 Q1 3298841 433kJ 变换气带出的热 Q2 变换气在 181 时 T 454K 时根据 物理化学 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 公式 Cp a b CT 2来计算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表 5 1 2 物质COH2H2OCO2N2 a28 4127 283044 1427 87 b 10 34 13 2610 719 044 27 c 10 5 0 460 5020 33 8 53 CH4可用公式 Cp a b cT2 dT3来计算热容 表 5 1 3 物质 abcd CH417 4560 461 17 7 2 计算结果 组分 COH2CO2H2ON2CH4 Cp33 2731 254 3342 832 9678 94 Cpm Yi Cp 32 62kJ kmol Q2 190 33 32 62 454 2835274 946kJ 设备及管道损失取 0 04Q1 变换气放出的热量 Q Q1 Q2 Q3 331612 83kJ 第二章 设备的计算 1 低温变换炉计算 1 1 已知条件 平均操作压力 0 83Mpa 气体进口温度 180 气体出口温度 220 气体流量 干 18 94 3556 288 67356 09Nm3 h 湿气流量 18 94 4707 66 89163 08 Nm3 h 进低变炉催化剂气体 干 组分 组 分 CO2COH2N2CH4 合计 含量 16 792 7659 0920 990 35100 低变炉出口干气中 CO 含量 CO 0 27 入催化剂蒸汽比 R 0 2445 1 2 催化剂用量计算 B302 型低变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为 r 1822exp 1 8 0 2 3 0 2 4 2 0 6 100351 1 HCOOHco yyyy RTOycoyH yHyco 2 22 根据低变催化剂的选用原则 故选 B302 型国产低变催化剂 当变换气中 CO 干 为 0 27 时 计算得催化剂床层空速为 2120 标 m3 h 对于 B204 因动力学方程式中催化剂按体积计 计算出的催化剂床层空速 是以体积为单位的 空速 因此 催化剂理论用量 V低 3 67356 09 31 77 2120 m 在采用中变串低变的流程中 低变催化剂条件较好 故可以不考虑催化剂备 用系数 1 3 催化剂床层直径计算 设计要求催化剂层总阻力 690Kpa 即 700mmH2O 催化剂层阻力降采用式 4 6 16 试算 P 2 1 L E E dr fG p 31 1 9 1 6 1 10 B302 为非球形催化剂 粒度为 5 4 5 0 5 取其平均值为 5 4 25 21 25 即转化为球形粒径 即 4 6mm dp 4 6mm 0 0046m 设催化剂床层直径为 4 0m 则 E 0 378 0 3083784 0 0 4 0046 0 308 0378 0 D dp 1 31 催化剂床层阻力 气体平均分子量 M 14 7 气体在进入低变催化剂层中的重度 2 968Kg m3 5 8 1 273 200273 4 22 70 14 式中 200 为气体的平均温度值 气体质量流量 G 3519 3Kg m2 h 2 0 4 4 14 3 1 4 22 7 1409 22456 1 3 2 催化剂层高 L 2 53 m 2 0 4 4 59 10 所以 P 53 2 3784 0 3784 0 1 0046 0 968 2 35 22525 1 101 2 31 1 9 1 8 628Kgf m2 6 28Kpa 628mmH2O 计算结果符合要求 P 6 90KPa 故假设正确 取催化剂直径 4 0m 2 中变废热锅炉 取中变废热锅炉入口热水温度为 80 假定出口热水温度为 150 查饱和 水蒸气表得 150 时的焓值 IH2O 632 20KJ IH2O g 2750 7 KJ 汽化热 为 2115 5 KJ 2 1 已知条件 气体流量及组成 不考虑水蒸气冷凝量 进气流量 6 323 10 16 1326 74kmol h 出气流量 6 323 10 16 1326 74 kmol h 气体组成 同中变气体出口组成 略 14 77m 操作状况 操作状况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操作压力 mPa 绝 中 变 气4302801 2MPa 热 水80150蒸汽压 476 24kpa 换热器热负荷 拟采用单程换热器 并使热气体走管内 冷气体走管间 故以热气体放出热量 为计算热负荷 Q 18 94 Q放 Q损 18 94 998423 71 35620 18241357 29kJ h 2 2 设备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行业电商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本
- 高等数学习题解析与解题思路
- 无偿租赁合同要点及签订注意事项
- 中考数学重点题型解析归纳
- 五年级调查报告写作技巧解析
- 医疗护理岗位职业技能提升方案
- 提升客户满意度服务方案报告
- 物流配送成本控制实务报告
- 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模板
- 《劝学》文言文重点解析练习
- 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版 第3版)教学大纲
- 外来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要点
- 原燃料理化性能对高炉各方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课件
- GB/T 42861-2023鼓包型抽芯铆钉通用规范
- 初中物理“秒表的读数”专项练习题-专题同类题【含答案;详细解释,word版;可编辑】
- 口腔医院院感工作指导手册2022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浙江台州温岭市禁毒办招聘禁毒社工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主题学习教育知识点总结归纳(应知应会手册)
- 检验标本的采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