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 习题 1 3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5 1 17 1 18 1 20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基础 习题 2 4 2 6 2 7 2 9 2 10 第三章 三大守恒定律 习题 3 2 3 4 3 5 3 7 3 8 3 10 3 11 3 12 3 13 3 15 3 16 3 17 3 21 3 23 3 25 3 26 3 27 补充题 3 1 用铁锤把质量很小的钉子敲入木板 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 深度成正比 在铁锤敲打第一次时 能把钉子敲入 1 00cm 如果铁锤第二次敲打的速度 与第一次完全相同 那么第二次敲入的深度为 A 0 41cm B 0 50cm C 0 73cm D 1 00cm 答案 A 解 2 0 2 1 mvEAkxf kf 1 2 1 0 1 2 x f Afdxkxdxkx 2 0 1 2 fk AEmv 2 2 2 1 2 1 2 1 2 1 kxkxkxdxfdx x x 00ff vvAA 12 2 1 2 2 2 1 2 2 1 2 1 2 1 xxkxkxkx 22111 21 0 410 41cmxxxxx 补充题 3 2 质量为 m 的质点在变力 F0 1 kt F0 k 为常量 作用下沿 ox 轴作直线 运动 若 t 时 质点在坐标原点 速度为 v0 则质点运动微分方程为 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 v 质点运动学方程 x 答案 kt m F dt xd 1 0 2 2 20 0 1 2 F vtkt m 230 0 1 23 F v ttkt m 解 1 00 10 0 FFkttxvv 第 2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2 所以 微分方程为 2 2 dt xd mmaF kt m F dt xd 1 0 2 2 2 0 000 0 111 vt v FFFdv ktdvktdvkt dt dtmmm 所以 速度为 2 0 0 2 1 ktt m F vv 3 2200 00 00 11 22 xtFF dx vtktdxvtktdt dtmm 运动方程为 32 0 0 3 1 2 ktt m F tvx 第四章第四章 刚体力学刚体力学 习题习题 4 2 4 3 4 5 4 7 4 8 4 9 4 11 4 12 4 14 补充题 4 1 一根长为 质量为 M 的匀质棒自由悬挂于通过其上端的光滑水平轴上 现l 有一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射向棒的中心 并以 v0 2 的水平速度穿出棒 此后 棒的最大偏转角恰为 则 v0的大小为 90 A B C D 4 3 Mgl m2 gl2M gl m 2 2 16 3 M gl m 答案 A 解 1112 2 11 22 JJJ JMgl 2 2 2 1 1 243 lml JmJMl 00 1 2 2 vv ll 00 21 21 22 vv ll 11 112 1 2 J J JJ 2 11 22 JMgl 2 11 2 J JMgl J 22 11 4 J Mgl J 所以 2 22 0 2 2 4 4 1 4 3 vml l Mgl Ml Mgl M vm 2 0 2 16 3 2 2 0 2 16 3 M vgl m 3 4 0 gl m M v 补充题 4 2 一个转动惯量为 J 的圆盘绕一固定轴转动 初角速度为 设它所受阻力 0 矩与转动角速度成正比 k 为正常数 Mk 1 它的角速度从变为所需时间是 0 0 2 mm M 0 v 0 2 v l 第 3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3 A B 2J C D J k ln2J k 2 Jk 2 在上述过程中阻力矩所做的功为 A B C D 2 0 4J 2 0 3 8J 2 0 4J 2 0 8J 答案 C B 解 已知 Mk 0 J 0 1 2 1 d MJk dt d Jk dt dk dt J 所以 0 0 t dk dt J 0 ln k t J 0 lnln2 JJ t kk 2 22222 0000 11113 22248 J AJJJ 补充题 4 3 对一绕固定水平轴 O 匀速转动的转盘 沿图示的 同一水平直线从相反方向射入两颗质量相同 速率相等的子 弹 并停留在盘中 则子弹射入后转盘的角速度应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 1102212 JJJJJJ 22 121212 JJm rm rmm 12 v r 所以 00 1 2 J JJ 补充题 4 4 如图所示 物体 1 和 2 的质量分别为 m1与 m2 滑轮的转动惯量为 J 半径为 r 1 如物体 2 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求系统的加速度 a 及绳中的张力 T1和 T2 2 如物体 2 与桌面间为光滑接触 求系统的加速度 a 及绳中的张力 T1和 T2 设绳 子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 滑轮与转轴无摩擦 答案 太长 略 解 1 用隔离体法 分别画出三个物体的受力图 对物体 1 在竖直方向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O vv N 2 T mg 1 T a f N 2 T gm2 2 1 第 4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4 111 Tm gma 对物体 2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 方向分别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22 TNm a 2 0Nm g 对滑轮 应用转动定律 并利用关系 21 T rTrJ ar 由以上各式 解得 12 12 2 mm ag J mm r 22 2 11 12 2 J mm r Tm g J mm r 11 2 22 12 2 J mm r Tm g J mm r 2 时0 1 12 2 m ag J mm r 2 2 11 12 2 J m r Tm g J mm r 1 22 12 2 m Tm g J mm r 第六章第六章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 6 1 6 3 6 4 6 17 6 18 补充题 6 1 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 它们的振幅相同 周期相同 第一个质点的振 动方程为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 1 cos xAt 置时 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 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B 2 1 cos 2 tAx 2 1 cos 2 tAx C D 2 3 cos 2 tAx cos 2 tAx 答案 B 解 由题意 第二个质点相位落后第一个质点相位 因此 第二个质点的初相位为 2 所以答案应选取 B 2 1 a 1 T gm1 第 5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5 补充题 6 2 一物体作简谐振动 振动方程为 则该物体在 t 0 时 2 1 cos tAx 刻的动能与 t T 8 T 为振动 周期 时刻的动能之比为 A 1 4 B 1 2 C 1 1 D 2 1 答案 D 解 物体的速度为 动能为 所以在 t 2 1 sin tAv 2 1 sin 2 1 222 tmA 0 时刻的动能为 t T 8 时的动能为 因此 两时刻的动能之比 22 2 1 mA 22 4 1 mA 为 2 1 答案应选 D 补充题 6 3 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 其振动曲线如图 所示 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 A cm rad s 答案 10 6 3 解 由图可直接看出 A 10cm 周期T 12s 所以 再由图看出 t 0时刻质点在位移5cm 2 rad s 6T 处 下一时刻向着平衡位置方向移动 所以其初相为 3 补充题 6 4 在一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质量的小球 5gm 弹簧伸长而平衡 经推动后 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 1cml 幅为的振动 则小球的振动周期为 振 4cmA 动能量为 答案 0 201s 3 3 92 10 J 解 平衡时 有 所以 k lmg kmgl 1 2 220 201s ml T kg 2 22 3 11 3 92 10 J 22 mg EkAA l 补充题 6 5 为测定某音叉C的频率 选取频率已知且与C接近的另两个音叉A和B x cm t s 10 5 10 14710 13 O x t O A A a b c d e f 第 6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6 已知A的频率为800 Hz B的频率是797 Hz 进行下面试验 第一步 使音叉A和C同时振动 测得拍频为每秒2次 第二步 使音叉B和C同时振动 测得拍频为每秒5次 由此可确定音叉C的频率为 答案 802 Hz 解 设音叉 C 的频率为 由和 联立求得 2800 5797 802Hz 由和 无解 8002 7975 由和 无解 8002 7975 由和 无解 2800 7975 补充题 6 6 在一竖直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小球 弹簧在处平衡 再向下拉 0 1 2cm l 后轻轻放手 试证小球作简谐振动 写出振动方程式 2cm 答案 1 9cos 102 2 tx 解 设小球的质量为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0 lmgk 选平衡位置为原点 向下为正方向 小球在 x 处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0 2 d d x mgk lxm t 将 代入整理后得 0 lmgk 2 2 0 d 0 d xg x tl 所以此振动为简谐振动 其角频率为 0 28 589 1 g l 设振动表达式为 cos xAt 由题意 时 由此解得 0t 2 0 2 10 mxA 0 0v 0 所以 1 9cos 102 2 tx 补充题 6 7 一质量的物体 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 平衡位置在原0 25kgm 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 25N mk 1 求振动的周期 T 和角频率 2 如果振幅 时物体位于处 且物体沿x轴反向运动 15cmA 0t 7 5cmx l0 x mg x kl0 k l0 x mg 第 7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7 求初速及初相 0 v 3 写出振动方程表达式 答案 1 2 0 63sT 10 rad s 0 1 3m sv 1 3 3 3 1 10cos 1015 2 tx 解 1 10 rad s k m 2 0 63sT 2 当时 15cmA 0t 0 7 5cmx 0 0v 由 2 20 0 v Ax 得 22 00 1 3m svAx 由 得 或 10 0 tg v x 1 3 4 3 因 所以应取 0 0 x 1 3 3 振动方程 SI 3 1 10cos 1015 2 tx 补充题 6 8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其振动方程为 SI 4 1 3 1 cos 100 6 2 tx 1 当 x 值为多大时 系统的势能为总能量的一半 2 质点从平衡位置移动到上述位置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 1 2 2 4 24 10 mx 0 75 s 解 1 势能 总能量 2 2 1 kxWP 2 2 1 kAE 由题意 4 2 1 22 kAkx 2 4 24 10 m 2 A x 2 周期 2 6sT 从平衡位置运动到 的最短时间为 T 8 所以 2 A x t 0 75 stt 第 8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8 补充题 6 9 一质量的物体 悬挂在劲度系数的轻弹簧下 3 96 kgM 400 N mk 端 一质量的子弹以的速度从下方竖直朝上射入物体 40gm 152 m sv 之中 然后子弹与物体一起作谐振动 若取平衡位置为原点 x 轴指向 下方 如图 求 1 振动方程 因 m 射入 M 后对原来平衡位置的影响可 mM 以忽略 2 弹簧振子的总能量 答案 1 2 2 1 10cos 152 0 tx4 62JE 解 1 由动量守恒定律 得 mvMm V mv V Mm 又 0 10rad s k Mm 时 0t 0 0cosxA 00sin vAV 由上二式解得 0 152 mA 1 2 所以 振动方程 SI 2 1 10cos 152 0 tx 2 振子中的总能量 2 1 4 62J 2 EMm V 补充题 6 10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 其振动方程分别为 SI 2 1 5 10 cos 4 3 xt 2 2 3 10 sin 4 6 xt 画出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 并求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答案 1 旋转矢量如图 2 合振动方程 2 2 10 cos 4 3 xt 解 2 2 2 2 2 3 10 sin 4 3 10 cos 4 3 10 cos 4 6623 xttt 作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 如图所示 由图得 合振动的振幅 和初相分别为 所以 5 3 cm 2cmA 3 合振动方程为 SI 2 2 10 cos 4 3 xt k m x M v O x O A 1 A 2 A 第 9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9 第七章第七章 机械波机械波 7 2 7 5 7 7 7 13 7 21 补充题 7 1 如图 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 u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O 为坐标原点 已知 P 点的振动方程为 则 cosyAt A O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yAtl u B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Atl ux u C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Atl ux u D C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3 yAtl u 答案 C 解 波向右传播 原 O 的振动相位要超前 P 点 所以原点 O 的振动方程为ul 因而波方程为 可得答案为 C 0 cos yAtl u cos u l u x tAy 补充题 7 2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 u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在时波形曲线如图所t t 示 则坐标原点 O 的振动方程为 A 2 cos tt b u ay B 2 2cos tt b u ay C 2 cos tt b u ay D 2 cos tt b u ay 答案 D 解 令波的表达式为 cos 2 x yat 当 t t cos 2 x yat 由图知 此时处的初相 所以 0 x 2 2 t 2 2 t 由图得 b2 b uu 2 故处 0 x cos 2 cos 2 u yatatt b x O u 2ll y C P x u a b y O 第 10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0 补充题 7 3 当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 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 其弹性势能减小 总机械能守恒 B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 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C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 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 但二者的数值不等 D 媒质质元在其 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 D 解 当机械波传播到某一媒质质元时 媒质质元在平衡位置处形变最大 因此其弹性势 能也最大 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形变最小 其弹性势能最小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 势能是等相位的 能量向前传播 媒质质元机械能不守恒 所以答案应选 D 补充题 7 4 如图所示 一平面简谐波沿 Ox 轴正向传播 波速大小为 u 若 P 处质点的 振动方程为 则 cos P yAt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答案 0 cos L yAt u cos xL yAt u 解 1 O 处质点振动方程 0 cos L yAt u 2 波动表达式 cos xL yAt u 补充题 7 5 图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时刻的波形图 则该波的波动表达0t 式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为 答案 SI 2 4 05 2cos 04 0 xt y SI P y 2 3 4 0cos 04 0 t 解 1 O 处质点 时 0t xOP L u x m O 0 04 0 20 u 0 08 m s y m P 0 40 0 60 第 11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1 0 cos0yA 0 sin0vA 所以 又有 1 2 0 40 5s 0 08 T u 故波动表达式为 SI 0 04cos 2 50 42 tx y 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SI 2 4 0 2 0 5 2cos 04 0 t yP 2 3 4 0cos 04 0 t 补充题 7 6 一平面简谐波 频率为 波速为 振幅为 3 1 0 10 Hz 3 1 0 10 m s 在截面面积为的管内介质中传播 若介质的密度为 4 1 0 10 m 42 4 0 10 m 则该波的能量密度 该波在60 s 内垂直通过截面 23 8 0 10 kg m 的总能量为 答案 52 1 58 10 W m 3 3 79 10 J 解 1 2522222 mW1058 1 2 2 1 AAI 2 3 3 79 10 JwPtIS t 补充题 7 7 如图所示 两列相干波在 P 点相遇 一列波在 B 点引起的振动是 另一列波在 C 点引起的振动是 3 10 3 10cos2yt 令 两 3 20 1 3 10cos 2 2 yt 0 45 mBP 0 30 mCP 波的传播速度 若不考虑传播途中振幅的减小 则 P 0 20 m su 点的合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答案 SI 3 1 6 10cos 2 2 yt 解 第一列波在 P 点引起的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3 1 1 3 10cos 2 2 yt 第二列波在 P 点引起的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3 2 1 3 10cos 2 2 yt 所以 P 点的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3 12 1 6 10cos 2 2 yyyt 补充题 7 8 一平面简谐波沿 Ox 轴的负方向传播 波长为 P 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如图 所示 PB C 第 12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2 1 求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求此波的波动表达式 3 若图中 求坐标原点 O 处质点的振动方 2 1 d 程 答案 1 1 cos 2 P yAt 2 3 4 2cos dxt Ay 2 1 cos 0 tAy 解 1 由振动曲线可知 P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 21 cos cos 42 P yAtAt 2 波动表达式为 4 2cos dxt Ay 3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1 cos 0 tAy 补充题 7 9 一平面简谐波沿 Ox 轴正方向传播 波的表达式为 cos2 x yAt 而另一平面简谐波沿 Ox 轴负方向传播 波的表达式为 2 cos2 x yAt 求 1 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 2 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式 4 x 4 x 答案 1 2 2 1 2cos tAy 2cos 2 vAt 解 1 在处 4 x 2 1 2cos 1 tAy 2 1 2cos 2 2 tAy 因与反相 所以合振动振幅为二者之差 且合振动的初相 1 y 2 yAAAAs 2 与振幅较大者 即 的初相相同 为 所以 2 y 2 1 合振动方程 2 1 2cos tAy 2 处质点的速度 4 x t s 0 A 1 yP m x OP d 第 13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3 d1 2sin 2 2cos 2 d2 y vAtAt t 第十章 光的干涉 10 2 10 3 10 4 10 5 10 7 10 8 10 9 10 10 10 12 10 15 10 20 10 21 10 22 补充题 10 1 利用光的干涉可以检验工件质量 将三个直径相近的滚珠 放在两块平玻璃之间 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 观察到等厚干涉条纹 如图 a 所示 问 1 滚珠 A B C 的直径介于三者中的最大与最小 之间 2 若用手轻压 A 侧 如图 b 所示 发现条纹变密 则可以判 断 A 球直径 最大 最小 3 若用单色光波长 表示三个滚珠的直径之差 则 AB dd BC dd AC dd 答案 1 B 2 最小 3 3 22 解 1 由于三个滚珠直径不等 使上 下两平板玻璃间形成一空气劈尖 因而可观 察到等厚干涉条纹 从图 a 中干涉条纹的方向及三个滚珠的 相对位置可知滚珠 B 的直径介于最大与最小之间 2 条纹间距 2sin2 l 所以 当劈尖角 角减小 条纹变疏 反之 条纹变密 因 用手轻压 A 侧时 观察到条纹变密 说明此时 角增大 因 此劈尖角应在 A 侧 即 A 球直径最小 3 由于相邻两干涉条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差为 1 2 kk dd 由图 a 可知 2 2 AB dd 1 22 BC dd 3 3 22 AC dd 第十一章 光的衍射 A B C 图a 图 b CBA 第 14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4 11 1 11 3 11 11 11 14 11 17 补充题 11 1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 缝宽 a 0 2mm 透镜焦距 f 0 4m 入射光波长 500nm 则在距离中央亮纹中心位置 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 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 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A 亮纹 3 个半波带 B 亮纹 4 个半波带 C 暗纹 3 个半波带 D 暗纹 4 个半波带 答案 D 解 沿衍射方向 最大光程差为 即 因此 3 36 2 10 sin0 2 1010 m 1000nm 2 0 4 x aa f 224 22 根据单缝衍射亮 暗纹条件 可判断出该处是暗纹 从该方向上可分为 4 个半波带 补充题 11 2 波长为 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一单缝宽度为 0 05mm 的光栅上 在 距光栅 2m 的屏幕上 测得相邻两条纹间距 求 1 在单缝衍射的中央0 4cmx 明纹宽度内 最多可以看到几级 共几条光栅衍射明纹 2 光栅不透光部分宽度 b 为多少 答案 1 最多可以看到第 5 级 共 11 条明纹 2 0 25mm 解 1 单缝衍射中央明纹的半角宽度 11 sin a 中央明纹在屏上的半宽度为 7 1 5 26 10 0 024m 2 4cm 5 10 ff a 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宽度内干涉亮纹的最高级次 m 6k x 而该最高级次的衍射方向正好与单缝衍射第一级暗纹方向相重 为缺级 所以最多可以 看到第 5 级明纹 即在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宽度内可观察到共 11 条明01 2 3 4 5 纹 2 由缺级公式 据题意知 当时 所以 ab kk a 1k m 6kk 660 050 3mmdaba 0 30 050 25mmbda 第十二章 光的偏振 第 15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5 12 1 12 3 12 4 12 10 12 13 12 15 补充题 12 1 自然光从空气连续射入介质 1 和介质 2 折射率分别为和 时 得到 1 n 2 n 的反射光 a 和 b 都是完全偏振光 已介质 1 和介质 2 的折射率之 比为 则光的入射角 i0为 31 A B C D 30 60 45 75 答案 A 解 由题意知 光在两种介质介面上的入射角都等于布儒斯特角 所以有 12 0 1 tan tantan 1 nn iir n 0 90ri 所以 2 0 1 tantan 90 3 n ri n 由此得 0 9060i 0 30i 补充题 12 2 一束平行的自然光 以 60 角入射到平玻璃表面上 若反射光是完全偏振的 则折射光束的折射角为 玻璃的折射率为 答案 30 3 解 此时入射角为起偏振角 根据布儒斯特定律 折射角为 玻璃的折 0 9030ri 射率由 得到 2 0 1 tan n i n 210 tan1 tan603nni 第十四章 气体动理论 14 2 14 3 14 4 14 5 14 7 14 10 14 12 14 13 14 17 补充题 14 1 用分子质量 总分子数 N 分子速率 v 和速率分布函数表示的分子m f v 平动动能平均值为 A B C D 0 Nf v dv 2 0 1 2 mv f v dv 2 0 1 2 mv Nf v dv 0 i 1 n 2 n r b a i 第 16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6 0 1 2 mvf v dv 答案 B 解 根据速率分布函数的统计意义即可得出 表示速率以 v 为中心的单位速率 f v f v 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 而表示速率以 v 为中心的 dv 速率区dvvNf 间内的气体分子数 故本题答案为 B 补充题14 2 有两个容器 一个盛氢气 另一个盛氧气 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相等 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 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 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 A 解 据题意得 所以答案 A 正确 2 rms 1 73 RT vv M 2222 2222 1 16 HOHH HOOO TTTM MMTM 补充题 14 3 如下图所示 若在某个过程中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 热力学能 内能 U 随压强 p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 其 延长线过 U p 图的原点 则该过程为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 答案 C 解 由图知内能 k 为曲线斜率 而 因此 V 为常数 Ukp 0 22 m ii URTpV M 所以本题答案为 C 补充题 14 4 有 A B 两种容积不同的容器 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 B 中装有双原子 理想气体 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热力学能 内能 和的关系为 A U V B U V A B C D 无法判 AB UU VV AB UU VV AB UU VV 断 答案 A 解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内能 由两式得 PVRT 2 i URT 0 m M 2 Ui P V OP U 第 17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7 A B 两种容积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A 中 B 中 所以答案 A 正确 3i 5i 补充题 14 5 用分子质量 总分子数 N 分子速率 v 和速率分布函数表示下列各m f v 量 1 速率大于 100m s 的分子数 2 分子平动动能的平均值 3 多次观察某一分子速率 发现其速率大于 100m s 的概率 答案 100 f v Ndv 2 0 1 2 mv f v dv 100 f v dv 解 根据速率分布函数的统计意义 表示速率以 v 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 f v f v 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 而表示速率以 v 为中心的 dv 速率区间内的dvvNf 气体分子数 表示速率在到之间的分子数 表示速率在 1 2 v v f v Ndv 1 v 2 v 2 1 v v f v Ndv N 到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 也即某一分子速率在到的概率 1 v 2 v 1 v 2 v 补充题 14 6 温度为 T 的热平衡态下 物质分子的每个自由度都具有的平均动能为 温度为 T 的热平衡态下 每个分子的平均总能量 温度为 T 的热平衡态 下 mol 为摩尔数 分子的平均总能量 温度为 T 的热平衡态下 0 mM 每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答案 1 2 kT 2 i kT 2 i RT kT 2 3 补充题 14 7 设氢气的温度为 300 求速度大小在 3000m s 到 3010m s 之间的分子数 N1与速度大小在到m s 之间的分子数 N2之比 p v10 p v 答案 1 2 0 78 N N 解 2 3 2 22 4 e 2 mv kT m f vv kT 3 22 8 31 273300 2182 m s 2 10 p RT v M 11 NNf vv 22 p NNf vv 2 22 2 22 2 11 2 2 2 2 2 e e0 78 e p p mv M vv kT RT mv pppp kT p Nf vvf vvv Nf vvf vv v 第 18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8 补充题 14 8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可以看成类似于气体分子的运动 所以常常称导体 中的电子为电子气 设导体中共有 N 个自由电子 电子气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称 f v 做费米速率 电子的速率分布函数为 2 4 0 0 f f Avvv f v vv 式中 A 为常量 求 1 用 N 和确定常数 A 2 电子气中一个自由电子的平均 f v 动能 答案 1 2 3 3 4 f A v 2 3 10 kef m v 解 1 由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有 0 1f v dv 2 0 401 f f v v Av dvdv 得 所以常数 3 4 1 3 f Av 3 3 4 f A v 2 电子气中一个自由电子的平均动能为 22252 00 1233 4 225105 ff vv e keefeff m m v f v dvvAv dvAm vm v 其中 称做费米能级 3 1 2 fef m v 补充题 14 9 将 1mol 温度为 T 的水蒸气分解为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 试求氢气和氧气的 热力学能 内能 之和比水蒸气的热力学能增加了多少 所有气体分子均视为刚性分 子 答案 3 4 URT 解 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分解前水蒸气的内能为 2 i URT 1 6 3 22 i URTRTRT 1mol 的水蒸气可以分解为 1mol 的氢气和 0 5mol 的氧气 因为温度没有改变 所以分解 后 氢气和氧气所具有的内能分别为 和 2 5 22 i URTRT 3 155 2224 i URTRTRT 所以分解前后内能的增量为 231 553 3 244 UUUURTRTRTRT 第十五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5 1 15 3 15 4 15 8 15 9 15 10 15 12 15 16 15 17 15 20 15 21 第 19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19 补充题 15 1 双原子理想气体 做等压膨胀 若气体膨胀过程从热源吸收热量 700J 则 该气体对外做功为 A 350J B 300J C 250J D 200J 答案 D 解 所以 1 22 PP ii QUAR TR TR T 21 p Q R T i 0 m M 本题答案为 22 1 700200 J 2 21227 p PPPpp Q ii AQUQQQ iii D 补充题 15 2 某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 即和 abcd a b c d 且两条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 设循环 的效率为 每次循环 在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为 循环的效率为 每次循环Q 在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为 则 Q A B QQ QQ C D QQ QQ 答案 B 解 11 TTAA QTQT 低低 高高 由图知 所以TTTT 低低高高 因为两条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 即 而 所以有 故本题答案为A A QQ B 补充题 15 3 一个可逆卡诺循环 当高温热源温度为 127oC 低温热源温度为 27oC 时 对外做净功 8000J 今维持低温热源温度不变 使循环对外做功 10000J 若两卡诺循环 都在两个相同的绝热线间工作 则第二个循环的高温热源的温度为 A 127K B 300K C 425K D 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 当高温热源温度为 127oC 时 该可逆卡诺循环的效率为 2 1 272731 11 1272734 T T c b a a b c d d V P O 第 20 页共 22 页 2010 大学物理上册习题 习题册 上 20 又因 此时可逆卡诺循环对外放出的热J 122 80001 80004 AA QQAQ 2 24000Q 当循环对外做功变为 10000J 时 由于维持低温热源温度不变 而且两卡诺循环都在两 个相同的绝热线间工作 所以J 此时 该可逆卡诺循环的效率为 22 24000QQ 2 100005 100002400017 A AQ 由于 所以K 故本题答案为 C 2 11 272735 11 17 T TT 1 425T 补充题 15 4 汽缸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 若绝热压缩使体积减半 问气体分子的平均速 率变为原来速率的 倍 若为双原子理想气体则为 倍 答案 1 26 1 14 解 单原子理想气体自由度 气体经历绝热压缩有 又3i 5 3 1 TVC 所以 8kT v m 11 21 2 1 12 21 26 vV vV 双原子理想气体自由度 所以 5i 7 5 1 2 2 1 21 14 v v 补充题 15 5 理想气体在图中的 1 2 3 过程中 吸收的热量 Q 0 小于 大于 或 等于 过程中 吸收的热量 Q 1 2 3 0 小于 大于 或 等于 答案 小于 大于 解 热力学功 因 所以 2 1 V V Apdv 31 VV 1 2 31 23 0 0AA 中间为绝热线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0 sss QUA 所以 内能为态函数 所以 31 0 ss UUUA 1 2 31 2 3 0 ss UUU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对于 1 2 3 过程 由 p V 1 2 31 2 31 2 31 2 3s QUAAA 图上曲线围成的面积和热力学系统对外做功的关系可以得知 1 2 3s AA 所以 1 2 31 2 3 0 s QAA 对于过程 1 2 3 1 231 2 31 231 23s QUAAA 同样 由 p V 图上曲线围成的面积和热力学系统对外做功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磁继电器应用课件
- 电瓶车销售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师大新生开学考试题及答案
- MGTA-117-Antibody-生命科学试剂-MCE
- 3-Hydroxy-5-methylhex-4-enoyl-CoA-3-Hydroxy-5-methylhex-4-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Desmethylene-oxobexarotene-methyl-ester-13C4-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健人员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包头高中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高山族民风民俗课件
- 2025年法人大数据项目提案报告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给水管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整改台账
- 完整版韦氏成人智力测试完整版
- 普通话课件(完整版)
-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 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
- 急诊医学概论培训课件
- 2022年广州白云区辅警考试真题
- 高级技师鉴定职业道德复习题
- 对“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