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7卷第 5期 2 0 0 9年 1 0月 中 国 民 航大 学 学 报 J 0URNAL OF CI VI L AVI ATI ON UNI VERS I TY OF CHI NA V0 1 2 7 No 5 0e t c h e r 2 0 09 均布载荷下变形受约束悬臂梁弹性大变形分析 曹天捷 中国民航 大学交通 工程 学院 天津3 3 00 摘要 建立了分析均布载荷作 用下受约束悬臂 粱的弹性 大变形三阶段 模型 模 型的第 1 阶段为 悬臂梁 变形不受约 束的阶段 第 2阶段 为悬臂梁 自由端和其下 面的约束相接 触时的 变形 阶段 此 时 在接 触处有一 支反 力作 用 第 3阶段 为悬臂梁和其 下面的约束有一定接触 范围时的变形阶段 此时在接 触范围内 粱的挠度 和转角 是 固定的 给 出了各个阶段 弹性 大变形梁的边界条 件 提 出了各阶段求解梁弹性大变形的三 重二分法 实例 中 对于 粱在各 阶段 的弹性 大变形 问题进行 了分析计算 并和 小变形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 了比较 结果表 明 在梁 变形 的第 1阶段 小变形理论 的相 对误 差 随着初 始间隙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在 梁变形的第 2阶段 在给定的初始 间隙范 围内 小变形理论的相对误差 变化 不大 在梁变形的第 3阶段 小变形理论 的相 对误 差 随着接 触范围的增 大也迅速增 大 关键 词 悬臂粱 弹性 大变形 三阶段模 型 均布载荷 中图 分 类 号 03 4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5 5 9 0 2 0 0 9 0 5 0 0 2 3 0 5 Ana l y s i s t o La r g e De fle c t i o n s o f El a s t i c Ca nt i l e v e r Be a m wj t h Co n s t r a i nt un de r Un i f or ml y Di s t r i bu t e d Lo a d C A 0 帆 i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b l l e g e C AU C T i a n j i n 3 0 0 3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 mo d e l f o r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l a r g e d e fl e c t i o n o f a n e l a s t i c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wi t h c o n s t r a i n t u n d e r u n i f o r m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l o a d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I n t h e mo d e 1 t h e d e fl e c t i o n o f t h e b e a m w a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s t a g e s t h e fi r s t w a s a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S H b i e c t e d t o t h e u n i f o r ml y d i s t ri b u t e d l c a d w i t h o u t a n y c o n s t r a i n t t h e s e c o n d w a s a b e a m s u b j e c t e d t o t h e l o a d w i t h a c o n s t r a i n t a t t h e f r e e e n d i e t h e b e a m w a s s u b j e c t e d t o a n e x t r a r e a c t i o n a t t h e f r e e e n d b e s i d e s t h e u n i f o r ml y d i s t ri b u t e d l o a d t h e t h i r d w a s a b e a m s u b j e c t e d t o t h e u n i f o rml y d i s t ri b u t e d l o a d a n d t h e r e a c t i o n w i t h g i v e n d e fl e c t i o n a n d a n g l e o f r o t a t i o n o v e r a p a r t o f t h e b e a m T h e b o u n d a r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b e a m a t e v e ry s t a g e we r e g i v e n a n d t h e t h r e e f o l d me t h o d o f b i s e c t i o n wa s u s e d t o s o l v e f o r t h e l a r g e d e fle c t i o n o f t h e b e a m a t e v e ry s t a g e I n t h e e x a mp l e t h e l a r g e d e fl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e l a s t i c b e a m a t e v e r y s t a g e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w i t h t h o s e o b t a i n e d b y s ma l l d e fle c t i o n t h e o ry I t i s p r o v e n t h a t a t t h e fi r s t s t a g e t h e 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 b y t h e s ma l l d e fl e c t i o n t h e o ry i n c r e a s e s q u i c k l y w i t h t h e i nc r ea s e o f t he i ni t i a l g a p a t t h e s e c o n d s t a g e t h e 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 b y t h e s ma l l d e fle c t i o n t h e o ry ha s a f e w i n c r e a s e o n t h e g i v e n i n i t i a l g a p a t t h e t h i r d s t a g e t h e 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 b y t h e s ma l l t h e o ry i n c r e a s e s q u i c k l y wi t h t he i nc r e a s e o f c o n t a c t r e g i o n Ke y wo r d s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e l a s t i c l a r g e d e fl e c t i o n t h r e e s t a g e mo d e l u n i f o rm l y d i s t ri b u t e d l o a d 多年来 众多学者对弹性大变形或弹塑性大变形 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集 中力作用下悬臂梁的弹 性大变形分卡 斤 集 中力作用下悬臂梁的弹塑性大变形 分析 均布载荷作用下悬臂梁的弹性大变形分析 均布载荷作用下两端固支梁的弹性大变形分析 集 中力作用下简单结构的弹性大变形分析 0 近年来 微机电系统 ME MS 的工程技术迅速发展 研究开发 了很多微器件 如微传感器 微致动器 微电动机 微 阀 微泵 微开关和微电容等 几微米厚的硅薄膜常常 被用于微器件 的敏感元件 l 2 部分微器件 微开关 微 收稿 日期 2 0 0 8 1 2 2 2 修 回日期 2 0 0 9 0 3 0 4 作者简介 曹天捷 1 9 5 7 一 男 I I J N蒲县人 教授 博士 研究方 向为 弹塑性力 学 2 4 中 国 民 航 大 学 学 报 2 0 0 9 年 1 0月 电容 微夹持器等 中的敏感元件通常可简化为悬臂 梁或两端固支梁 这种梁长细 比非常大 位移 和梁厚 处在同一量级 甚至位移还要大于梁厚 此外 梁 的变 形要受其下面衬底的约束 对于微夹持器 可将所夹 物体看作衬底 而且梁和衬底常常还有较大范 围的 接触 由于这些微器件的驱动力常常是电场力 其大 小和位移有关 而且还会引起失稳现象发生 分析过 程十分复杂 为了简化计算 在微开关或微电容的一 维模型分析 中 等效弹簧刚度常由均布载荷计算 1 3 1 4 在微夹持器的分析中 梳状驱动力也简化为均布载荷 本文对均布载荷作用下受约束悬臂梁的弹性大 变形进行分析研究 将小变形下受约束悬臂梁的三阶 段分析模型 推广应用于弹性大变形 问题 针对受约 束悬臂梁的弹性大变形 问题提出了各个 阶段的数值 求解方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c 计算机程序 利用所 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这一简化问题进行数值分析 可 以对小变形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小变形理论所引起 的误差有一定的认识 1 基本方程和分析模型 1 1 大变形下梁的挠 曲线微分方程 均布载荷作用下 受约束悬臂梁的力学分析模型 如图 1 所示 该悬臂梁 的变形受到其下衬底的约束 两者问的初始间隙为 G 图 2为弹性大变形构形及坐 标系示意图 图 1 力学分析模型 Fi g 1 M e c h a n i c s m o de l 图 2 弹性大挠度构形 Fi g 2 La r g e de fle c t i o n o f e l a s t i c b e a m 根据图 2中的坐标系 以弧长为自变量 则梁挠 曲线的控制微分方程组为 1 dO M P E1 c 0 s 0 1 1 一 L l s i n0 式中 为梁的抗弯刚度 0 为梁轴线的转角 且规定 顺时针转为正 为梁中的弯矩 并使梁纤维上压下 拉为正 在变形不受约束的情况下 文献 7 将转角 0 的解 设为弧长 s 的级数形式 文献 8 9 采用摄动法对方程 组 1 进行了求解 本文将在变形受约束的情况下 利 用数值方法对方程组 1 进行求解 另外 本文虽然只 研究均布载荷的问题 但由于数值方法应用灵活 这 种方法也可以处理一些 比较复杂的问题 例如 均布 载荷只作用在部分梁上 或均布载荷和集中力同时作 用的问题 1 2 梁变形第 1阶段的求解 梁第 1 阶段的变形示意图如图 3 所示 在本阶段 梁 自由端未和其下面的衬底相接触 在大变形情况 下 有些载荷会随着梁变形而使水平方向的集度发生 变化 切 如 自重 在梁变形后 水平方向尺寸减小 水 平方 向上 的集度增大 本文不考虑此况 即假设均布 载荷 的集度不随梁变形而发生变化 如电场力 其集 度不因水平尺寸减小而增加 则梁中的弯矩表达式为 P o 一 1 2 一Mo 2 柏 y l 0 r 幽 3粱 弟 1阶段 受 力 变 形 图 F i g 3 C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s u b j e c t e d t o l o a d a t t h e fi r s t s t a g e 为 了实际计算方便 本阶段采用梁 自由端的竖向 位移为 已知量 而将分布载荷作为未知量 另外对 于 大变形问题 式 2 中的 眠 P 0 也是未知量 对于给定的梁 自由端竖向位移 y t 微分方程组 的 起始边界条件为 0 0 x 0 0 3 y 0 0 忽略梁 的轴向变形同 则梁终点 即梁 自由端 的边界 条件为 M x L 0 P o q x L 0 4 y L 1 一 y l 0 采用三重的二分法 利用梁终点的 3 个边界条 件可确定 眠 P o q 计算框图如图 4所示 1 3 梁变形第 2阶段的求解 梁第 2 阶段的变形示意图如图5 所示 在本阶段 梁 自由端和其下面的衬底只有一点相接触 因此梁 自 第 2 7卷第 5期 曹天捷 均布载荷下变形受约束悬臂梁弹性大变形分 析 2 5 图 4 计算步骤框图 Fi g 4 Fl o w o f i t e r a t i v e m e t ho d 由端的竖 向位移就是初始 间隙 G 同时忽略摩擦力 则在梁的 自由端只受到支反力 作用 梁中的弯矩表 达式仍 为式 2 本阶段采用梁 自由端 的转角为 已知 量 同样将 q 视为未知量 擦力 时 这部分梁 的受力变形如图 7所示 对于图 7 中的梁 梁中的弯矩表达式仍为式 2 梁 自由端的竖 向位移为初始 间隙 G 转角为 0 在梁和衬底接触范围 的起始点受到支反力 作用 同样将 M0 P o 视为未 知量 f Go 0 图 6 梁第 3阶段受力变形 图 F i g 6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S t b j e c t e d t o l o a d a t t h e thi r d s t a g e G o 0 图 7 梁第 3阶段分析用 图 F i g 7 An al y t i c a l mo d e l f o r t h e t h i r d s tag e 对于图 7中的受力变形情况 微分方程组 的起始 边界条件仍为式 3 梁终点的边界条件为 M x L一 0 O L一 0 6 y L一 一G 0 0 采用同样的方法 利用梁终点 的这 3个边界条件 可以确定 P o q这 3个未知量及支反力 2 计算实例 图 梁第 2阶段受 变形图 本例将分析 3个不 同阶段载荷和支反力 的变化F i g 5 C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s u b j e c t e d t o l o a d a t t h e s e c o n d s tag e 1 1 一 1 一 对于给定的梁 自由端转角 微分方程组的起始 特点 为使分析 果具有代表性 取无量 如下 无 边 界 条 件 仍 为 式 3 而 梁 终 点 的 边 界 条 件 为 量 纲 载 荷 g 鲁 无 量 纲 初 始 间 隙 g 无 量 纲 M x L 0 O L 一0 1 0 y L 一G 0 5 弧 长s S 无 量 纲 坐 标 Y 无 量 纲 接 触 采用 同样的方法 利用梁终点的这 3个边界条件 可以确定 P o q 3 个未知量 求出 眠 P o q后 支反 力 可利用平衡条件求出 1 4 梁变形第 3阶段的求解 梁第 3阶段的变形示意图如图 6所示 在本 阶 段 梁 和其下面的衬底有一定的接触范围 相接触部 分处于平衡状态 因此只需分析未接触部分 忽 略摩 长度 l 无量纲支反力 P 1 第 1 阶段结束 L 时 此时梁 自由端和衬底刚好接触 两种理论下无量 纲载荷和无量纲初始间隙关系曲线如图 8 所示 小变 形理论下载荷的相对误差如图 9 所示 由图8可见 对于同样 的初始 间隙 大变形理论 的载荷略大于小变 形理论的载荷 因此 在一维模型中 用小变形理论计 算出的等效刚度偏小 这可能是一维模型计算 出的吸 一 r 2 6 中 国 民 航 大 学 学 报 2 0 0 9年 1 0月 合电压低于实验值 l8 1 的原因之一 柱 黑 旺 Il 无量纲初始间隙 g 图 8 第 1阶段结束 时载荷和初始 间隙关系曲线 F i g 8 Re l a ti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l o a d a n d i n i tia l g a p a t t h e e n d o f t h e fir s t s t a g e 嚣 罩 无量纲初始间隙 图 9 第 1阶段结束 时小变形理论 下载荷 相对误差和初始 间隙关系 曲线 Fi g 9 Re l a tiv e e r r o r o f l o a d o f s ma l l de fle c t i on t h e o r y a t t h e e n d o f t h e f i r s t s t ag e 第 2阶段结束时 梁 自由端和衬底问只有一点相 接触 而且梁 自由端转角为 0 两种理论下无量纲载 荷和无量纲初始间隙关系曲线如图 l 0所示 小变形 理论下 载荷的相对误差如图 1 1 所示 在微夹持器 中 夹持力 对梁而言就是支反力 是一重要指标 因 此这里给出无量纲支反力 和无量纲初始 间隙关系曲 线如图 1 2所示 支反力的相对误差如 图 l 3所示 在 本阶段 在给定的初始间隙范 围下 小变形理论下载 荷相对误差 的增加量很小 例如 对 于无量纲初始 间 隙 角 0 2 第 1阶段结束和第 2阶段结束时 小变形 理论下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6 3 5 和 6 8 3 即在 整个第 2阶段 相对误差仅增加 了 0 4 8 第 2阶段 结束时 支反力约为梁上总载荷的 1 3 堰 柩 辱 词 无量纲初始间隙 g 图 1 O 第 2阶段结束时载荷和初始间隙关系曲线 Fi g 1 0 Re l a t i o ns h i p b e t ween l o a d a n d i ni tia l g a p a t t h e e n d o f t he s e c o n d s t a g e 在梁变形的第 3阶段 对于几种不同的初始 间 隙 大变形理论下无量纲载荷和无量纲接触范围关系 无量纲初始间隙 图 l 1 第 2阶段结束时小变形理论下载荷相对 误差和初始间隙关系 曲线 Fi g 1 1 Re l a tiv e e rr o r o f l o a d b y s m a l l d e fle c t i o n th e o ry a t t h e e n d o f t he s e c o n d s ta g e 豳f 无量纲初始 间隙g 图 l 2 第 2阶段结束时支反力和初始间隙关系曲线 Fi g 1 2 Re l a t i o ns h i p be t we e n r e a c tio n a n d i nitia l g a p a t t h e e nd o f th e s e c on d s t ag e 无量纲初始间隙 图 l 3 第 2阶段结束时小变形理论下支反力 相对误差和初始间隙关 系曲线 Fi g 1 3 Re l a tiv e e r r o r o f r e a c t i o n b y s ma l l d e fle c tio n th eo ry a t t h e e nd o f t h e s e c o nd s t a g e 曲线如图 1 4所示 因图较多 若将小变形理论下无量 纲载荷和无量纲接触范围关系曲线同时画出 不易区 别 小变形理论下载荷的相对误差如图 1 5所示 大 变形理论下无量纲支反力和无量 纲接触范围关 系曲 线如图 1 6所示 小变形理论下支反力 的相对误差如 图 1 7所示 在本阶段 随着接触范围的增加 小变形 理论下的载荷及支反力相对误差迅速增加 握 血l 无量纲接触范 围 图 1 4 第 3阶段载荷和接触范围关系曲线 Fi g 1 4 Re l a t i o ns h i p b e t we e n l o a d a n d c o n ta c t r e g i o n a t t h e t hi r d s t a g e 靛 第 2 7卷第 5期 曹天捷 均布载荷下变形受约束悬臂 梁弹性大 变形分析 2 7 嗤 嚣 霉 无量纲接触范围 图 l 5 第 3阶段小变形理论载 荷相对 误差和 接触 范围关系曲线 Fi g 1 5 Re l a tiv e e r r o r o f l o a d b y s m a l l de fle c tio n t he o r y a t t h e t h i r d s t ag e 无量纲接触范围 图 1 6 第 3阶段支反力和接触范围关系 曲线 F i g 1 6 Re l a t i o n s hi p b e t we e n r e a c t i o n a nd c o n ta c t r e g i o n a t t h e t hi r d s t ag e 摹 蔷 罡 无量纲接触 范围 图 1 7 第 3阶段小变形理论下支反力相对误差和初始间隙关系 曲线 Fi g 1 7 Re l a t i v e e r r o r o f r e a c t i on b y s m a l l de fle c t i o n t h e o r y a t t h e t hi r d s tag e 3 结语 建立 了分析均布载荷作用下受约束悬臂梁 的弹 性大变形三阶段模型 文中给出了各个阶段弹性大变 形梁 的边界条件 提出了各阶段求解梁弹性大变形 的 三重二分法 实例 中 对于梁在各 阶段 的弹性大变形 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 并和小变形理论的计算结果进 行了比较 分析计算结果包括 第 1 阶段结束时 大变 形理论 和小变形理论计算 出的无量纲载荷 和无量纲 初始间隙关系 曲线 小变形理论下载荷 的相对误差 曲 线 第 2阶段结束时 两种理论下无量纲载荷和无量 纲初始间隙关系曲线 小变形理论下载荷的相对误差 曲线 无量纲支反力和无量纲初始间隙关系曲线 小 变形理论计算出的支反力相对误差 梁变形的第 3阶 段时 几种不同的初始间隙下大变形理论无量纲载荷 和无量纲接触范嗣关 系曲线 小变形理论载荷的相对 误差 大变形理论无量纲支反力和无量纲接触范围关 系曲线 小变形理论支反力的相对误差等 计算结果 表明 在梁变形的第 1阶段 小变形理论 的计算结果 相对误差 随着初始 间隙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在本文给 定 的初始 间隙范嗣 内 在梁变形 的第 2阶段 中 小变 形理论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变化不大 在梁变形 的第 3阶段 小变形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随着接触范 围的增大迅速增大 参考文献 1 B I S S HO P P K E D R UC K E R D C L a r g e d e fl e c t i o n o f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s J 1 Q u a r t e r l y o f Ap p l i e d Ma t h e ma t i c s 1 9 4 5 3 2 7 2 2 7 5 2 B AR T E N H J O n t h e d e fl e c t i o n o f a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J Q u a rt e H y o f Ap p l i e d Ma t h e ma t i c s 1 9 4 4 2 1 6 8 1 7 1 3 B A R T E N H J O n t h e d e fl e c t i o n o f a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J Q u a r t e r l y o f Ap p l i e d Ma t h e ma t i c s 1 9 4 5 3 2 7 5 2 7 6 4 伍小强 余同希 悬臂梁弹塑性大挠度全过程的分析 J 力学学报 1 9 8 6 1 8 6 5 1 6 5 2 5 5 栾丰 余 同希 悬臂梁在倾斜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大挠度分析 J 应用数学 与力学 1 9 9 1 1 2 6 5 1 5 5 2 2 6 周 凤玺 李世荣 梁的 弹塑性大挠度变 形分析l J 兰州理工 大学学 报 2 0 0 7 3 3 1 1 7 0 1 7 2 7 R OH D E F V L a r g e d e fl e c t i o n o f a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w i t h u n i f o r m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l o a d J I Q u a r t e r l y o f A p p l i e d Ma t h e ma t i c s 1 9 5 3 1 1 3 3 7 3 3 8 8 C H I E N WE I Z A N G S e c o n d o r d e r a p p r o x i ma t i o n s o l u t i o n o f n o n l i n e a r l a r g e d e fl e c t i o n p r o b l e ms o f Yo n g j i a n g R a i l w a y B r i d g e i n N i n g b o J J A p p l i e d M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 Me c h a n i c s 2 0 0 2 2 3 5 4 9 3 5 0 6 9 H E X I A O T I N G C HE N S H A N L I N B ip a r a me t r i c p e rt u r b a t i o n s o l u t i o n s o f l arg e d e fl e c t i o n p r o b l e m o f c a n t i l e v e r b e a m s J A p p l i e d M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 Me c h a n i c s 2 0 0 6 2 7 4 4 5 3 4 6 0 f l O 1 J E NK I NS J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通关流程优化实战试题考核试卷
-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银行风险管理框架专项试卷
- 2025年广东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电气类
- 2025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综合卷)
- 2025上半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试卷
- 2025年资质认定评审员网上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钻石珠宝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放射技术中级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舞台设计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共青团“新团员入团”应知应会知识考试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JJF 2036-2023干式生化分析仪校准规范
-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标准
- 《以奋斗者为本》摘要
-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 13818-2009压铸锌合金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建设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 智力残疾康复训练课件
-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 苗木种植费用(全费用)
- 否定前缀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