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新教材-第二章-1—3节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新教材-第二章-1—3节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新教材-第二章-1—3节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新教材-第二章-1—3节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新教材-第二章-1—3节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第二章第二章 1 1 3 3 节节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我会选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在冷 热 触 痛四种感觉中 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A 冷觉 B 热觉 C 痛觉 D 触觉 2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 甜 苦 咸的敏感性不同 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A 舌根 B 舌尖 C 舌两侧 D 舌的全部区域 3 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 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A 触觉感受器 B 痛觉感受器 C 热觉感受器 D 冷觉感受器 4 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 中的 闻韶音 和 知肉味 分别属于人的 A 嗅觉和听觉 B 听觉和视觉 C 听觉和味觉 D 触觉和味觉 5 耳的结构中 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 耳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道 6 当你闭上眼 嗅柠檬同时吃苹果 会产生 A 苹果味 B 柠檬味 C 无味 D 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7 下列感受器中 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 A 眼睛 B 耳朵 C 皮肤 D 鼻子 8 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 A 声波 外耳 中耳 内耳 B 声波 外耳 中耳 耳蜗 C 声波 外耳 听小骨 耳蜗 D 声波 耳 听神经 听觉神经中枢 9 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 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 这说明耳郭能够 A 产生声波 B 传递声波 C 收集声波 D 感受声波 10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 乘客应将口微微张开 其目的是 A 避免呕吐 B 进行深呼吸 以适应气压的变化 C 缓解紧张情绪 D 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避免鼓膜受损 11 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 这是利用了狗的 A 敏锐的目光 B 敏捷的动作 C 发达的味觉 D 敏锐的嗅觉 12 星期天 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 小林非常兴奋 大声地叫喊 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 跑了 这说明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 水不能传播声音 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13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 B 有振动就一定有声音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只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14 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 有一道辨听题 先听音乐 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这主要考 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 依据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15 运动会上 100 米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时开始计时 则 A 成绩比实际的要好 B 成绩比实际的要差 C 成绩与实际的相符 D 无法判断 16 组成中耳的结构有 A 耳廓和外耳道 B 前庭 耳蜗和半规管 C 耳廓和耳蜗 D 鼓膜 鼓室和听小骨 17 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常常是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以下解释错 误的是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A 马蹄踏在地面上 使土地振动 B 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 马蹄声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D 声音在土地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18 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 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B 鼓面振动得越快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C 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 鼓声的响度不同 D 敲鼓的力量越大 鼓声的音色越好 19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能够听到 20HZ 20000HZ的声音 B 有些高科技产品 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 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 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 20 如图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 然后往外抽气 以后听不 到铃声 这一事实说明了 A 振动的物体会发出声音 B 玻璃是良好的声音屏障 C 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去 D 声音传播要依赖于物质 21 味觉感受器 味蕾主要感受 A 有味气体的刺激 B 干燥的化学物质的刺激 C 分子或微粒的刺激 D 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刺激 22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 金华市区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下列哪 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D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23 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 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 这是因为 A 随着水位上升 音调逐渐变高 B 随着水位上升 音调逐渐变低 C 灌水过程中 音调不变 响度越来越大 D 灌水过程中 音调不变 响度越来越小 24 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 凭人的各种感觉就可以区分许多事物 下列各组事物不能用人的感觉直接区 分的是 A 有细菌的水和无细菌的水 B 外观一样的蔗糖和食盐 C 白酒和蒸馏水 D 十字路口的红灯和绿灯 25 B 超 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 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这是因为 A 声音响度太小 B 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 超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二 我会填 每空 1 分 共 28 分 26 如图所示 把一敲响的音叉与一悬挂的泡沫小球接触时 发现小球被 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 大量实验表明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27 舌的表面有许多小凸点 内藏 它里面有许多 细胞 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 尤其是对 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28 我们人体的皮肤具有 等感觉功能 29 古人云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由于大脑 中枢 的缘故 也叫嗅觉的适应 30 1912 年 英国新造巨型邮轮 泰坦尼克号 在大西洋的航线上首航时与流动的冰山相撞沉没 有 1500 多人遇难 现代轮船利用 来发现冰山 避免与冰山相撞 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 戴上听诊器 这样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从而可以提高声音的 31 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 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罩中 在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 结果发现罩内手机彩灯闪烁 但 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 这是因为 32 用鼓锤敲鼓 鼓就发出声音 这时将细砂放在鼓面上 会看到砂粒在跳动 这说明声音是由鼓面的 第 20 题 第 26 题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而产生的 声音以 的形式通过介质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当鼓面停止 发 声就停止了 33 震耳欲聋 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 声音刺耳 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 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 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34 一个听力正常的人要听到声音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35 古诗 小儿垂钓 中有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 只是招 招手却默不作声 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 还能在 中传播 36 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 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 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 城市禁鸣喇叭 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 料 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点燃爆竹导火线后 边 撤离边捂住耳朵 三 我会填图 每空 1 分 共 11 分 37 读耳的结构 完成下列题目 1 C 是 它的功能是 2 E 是 它的功能是 3 当飞机下降时 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 其目的是使 开放 空气由 进入 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4 当 F 受损时 造成的是 耳聋 能否治疗 5 鼓膜的振动由 传递到耳蜗 引起它产生神经冲动 6 由图中可知 听觉的产生在 的听觉中枢 四 我会实验与探究 每空 1 分 共 11 分 38 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 聚音伞 的实验 如图 在右边伞柄的 A 点挂一块机械手表 当她的耳朵位于 B 点时听不到表声 把另 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 在 B 点时听不到声音 把另一把 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 在 B 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 这个实 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 现象 聚音伞 增大了人 听到声音的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39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 课间 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 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 一样 于是他想探究 受敲击时 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为此 小明进行了以下实 验 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 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 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如右图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随意拉开橡胶球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玻璃球被弹开 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共做 10 次 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 实验后 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 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 重做了实验 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 单层79788280738484828180 80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 离 厘米 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523 2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 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0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 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 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 1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 3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 9 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 振动的频率 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 1 应选用编号为 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 2 应选用编号为 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 为了验证猜想 3 必须知道该项 内容 请在表中编号 G 处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材料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编号材料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A铜600 76F铜801 02 B铜600 89G铁 C铜601 02H纤维1001 02 D铜800 76I尼龙1001 02 E铜1000 76 2 随着实验的进行 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 必须 进行的操作是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参考答案 一 一 1 5 CACCB 6 10 DCDCD 11 15 DDACA 16 20 DCDBD 21 25 DBAAD 二 26 弹开 振动 振动 27 味蕾 味觉 液 28 痛觉 触觉 热觉 冷觉 29 嗅觉 疲劳 30 回声 响度 31 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2 振动 声 波 振动 33 响度 音调 音色 34 有声源 发声 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物 35 水 36 三 37 1 鼓膜 在声波的作用下 产生振动 2 耳蜗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3 咽鼓管 咽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