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魅力,探索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_第1页
追求魅力,探索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_第2页
追求魅力,探索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_第3页
追求魅力,探索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追求魅力,探索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追求魅力,探索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初冬,繁花落尽,落叶飘零。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北京“精彩课堂、名家评析”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活动。会上近距离地接触了刚刚获得观摩课特等奖的 5 位老师,走进了这 5 位老师的课堂,感受着他们的教学魅力、陶醉于他们的经典课堂,带着主题学习课改实验人的身份与视角,我深入走进了他们-回顾这五节课,各具特色,仔细品味,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这五位老师都在共同诠释着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诠释着语文课堂的经典所在。语文教师的魅力体现在哪?经典的课堂又体现在哪呢?游走于他们的课堂,我在用心领悟:我觉得首先是语言。这几位教师的身上都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所谓“轻拢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 ”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课堂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不仅使学生如沐春风,我想每位听课的老师也是如饮甘醇。声情并茂的引读,带着孩子们入情入境。一个人的语言的涵养,就是他2 / 4的文化素养。听一堂好课,我们就如同欣赏一首名曲,令人心旷神怡。学生则犹如被磁铁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向往和陶醉的神情,则充分彰显了教师语言的魅力。其次是活力。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敢读、敢说、敢问、敢答。当听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感悟时,这几位老师总是能及时给孩子们一份肯定的鼓励。从中我看到了一种理念,一份豁达,一片辽远。我看到了孩子们张扬凸显的个性和充分释放的潜能。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站在教的角度设计课堂,按照教学进度确定学习任务。其实,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先退避在一边,把“教”暂时先剥离出来,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何处山穷水复,何时柳暗花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所有的这些都成竹在胸,再设计教师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一个灯火阑珊处,这时的教已经变为崭新的教,这时的教师,已变为智慧的明灯,这时的教学组织方式已万变不离其宗,这才是以学生学习为着眼点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才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教师的感染下,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我们怎能不被这充满活力的课堂所吸引?教师就应该是欣赏者,让学生在欣赏的目光下,变3 / 4得自信而阳光,激励、赞赏不应只是教学环节的附庸,更不应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奢侈品,它应该充溢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普照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以前曾看过靳家彦老师对教师提出的高境界要求即:“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 ”想想,语文教师更需如此。语文教学需要思考,语文课堂呼唤智慧,充满智慧的课堂才是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回到教学的原点上,探寻对语文独特的思考。语文教师是教母语的,母语就是人成长的精神河床,是温暖可亲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让学生超越教师,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这一超越的过程不是忘记回家的路,而是寻找语文教学起点的过程,更是用母语为儿童生命奠基的过程。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出自我潜能,发挥出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也就真的赢了。 ”无论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