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教育学主讲 范黎明 1 想一想 什么是幼儿教育 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学习幼儿教育学对自己有何帮助 你想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对 幼儿教育学 的学习有何建议 2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 第二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高岚 学前教育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3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 上 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李季湄 幼儿教育学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刘晓东 儿童教育新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3 参考资料介绍 幼教博览 月刊 父母世界 聪明宝宝 学前教育研究 月刊 孩子 月刊 幼儿教育导读 月刊 学前教育 幼教版 月刊 幼儿教育 月刊 早期教育 月刊 4 期刊 父母世界 聪明宝宝 期刊 父母世界 聪明宝宝 杂志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 中国儿童中心主办的国内 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教育类月刊 本刊宗旨以倡导儿童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为根本 以 聪明宝宝 为主题 推行国际育儿新观念 多元智能 理论为主的育儿期刊 读者对象0 6岁儿童的家长及相关的各界关心儿童成长的人士 同时也是当代年轻母亲自我健康发展的资深顾问 5 幼教博览 月刊 对象 0 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 教育工作者主办单位 浙江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 如何开发儿童智力教育大家谈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者 6 学前教育研究 月刊 对象 3 6岁幼儿教师 教育工作者办刊宗旨 学前教育理论的核心出版时间 每月1日主办单位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部分栏目 理论建设科研与教研幼儿园教改国外幼教教师成长问题与研究 7 孩子 月刊 主办单位 家庭期刊集团主要栏目 孩子视点 在国外 点击校园 走近童年 父母心 心灵之灯 保金医生 喂养与保育 8 幼儿教育导读 月刊 对象 0 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 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 每月1日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部分栏目 幼教聚焦素质新浪心理世界婴幼教养卫生保健海外传真家长关注 9 学前教育 幼教版 月刊 对象 3 6岁幼儿教师办刊宗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园地出版时间 每月1日主办单位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部分栏目 观念与行为提高幼儿师资素质培训案例 小事情 大教育 做中学 科学教育启蒙者家园共育 10 幼儿教育 月刊 刊物名称 幼儿教育 月刊对象 0 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 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 1月1日主办单位 浙江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 研究与探索放眼世界教育经验家庭教育 11 早期教育 月刊 对象 0 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 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 1月15日主办单位 江苏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 家园立交桥卫生保健教育经验咨询台 12 第二节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任务 一 复习巩固教育 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的关系二 了解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三 明确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四 掌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13 一 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 什么是幼儿教育 14 幼儿教育是特殊年龄段的教育 15 二 学前教育的价值 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16 17 三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0 3岁 3 6岁 0 6岁 18 研究对象 0 6岁前儿童教育问题 1 总结实践经验 进行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思想探讨规律 2 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教育水平 3 提供依据基本理论的研究 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政策 措施 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9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从初生到6岁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 内容 教育的基本原则 方法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揭示教育者可以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 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0 孕育阶段 萌芽阶段 初创阶段 15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16世纪后 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8世纪 20世纪前半期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至现在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21 一 孕育阶段 十五世纪前 十五世纪前 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 中国古代谚语中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三爬 六坐 颜氏家训 22 2 西方古代 1 柏拉图 理想国 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 23 2 亚里斯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 主张 教育遵循自然 3 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 24 二 萌芽阶段 十五世纪 十八世纪中叶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 25 英国教育家洛克 教育漫话 26 卢梭 27 裴斯泰洛奇 JohannHelnrichPestalozzi 1746 1827年 瑞士著名教育家 他一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 28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29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1 尊重儿童 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 主张教育必须 适应儿童 3 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 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30 三 初创阶段 十八世纪后期 二十世纪中叶 西方 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 31 福禄贝尔 1782 1852 德国教育家 在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上 福禄贝尔接受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认为人具有天赋的力量 对儿童进行教育 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这种内在的力量得到发展 他认真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 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他把儿童的年龄分为3期 哺乳期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 童年期 是家庭教育 游戏 言语发展的时期 少年期 是学前教育期 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与作业材料 恩物 32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主要成就 贡献 1 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 2 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 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 3 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4 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 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 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3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 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 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 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3 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 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 实现自然禀赋 忽视教育的作用 是不够正确的 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4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 儿童之家 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进行教育实验 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 推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她在1909年写成 蒙台梭利教学法 她还著有 蒙台梭利手册 童年的秘密 新世界的教育 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 教育的自发活动 等书 35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 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 2 注重感官训练 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重视感觉教育 3 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 教师的作用 36 合适的教育环境 1 自由的气氛 2 结构和秩序 3 真实和自然 4 和谐和美感 5 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 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37 感官训练 她设计和发展感官的一套教材 教具有 1 帮助儿童辨别物体的光滑 粗糙 冷热 轻重和大小 厚薄 长短及形体的触觉练习教具和活动 2 鉴别物体的形状 颜色 大小 长短及形体的视觉练习教具和活动 3 使儿童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 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听觉训练教具和活动 4 提高儿童嗅觉和味觉灵敏度的嗅 味觉训练教具和活动 38 蒙氏教具 39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的意义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 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 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 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 过于狭隘 呆板 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然而 尽管如此 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 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 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 重视环境的作用 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 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 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40 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在清末维新运动中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 1858 1927年 在 大同数 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 1868 1940年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 1892 1982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891 1946年 幼儿教育家张雪门 1891 1974年 41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 1 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 主张设立胎教院 乳儿院 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 以代替家庭教育 2 提出以儿童为本位 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 自由的发展 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 3 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可贵 但提出的学前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实的 只能辅助家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儿童 42 陈鹤琴 1892 1982 浙江上虞县人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 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是 五四 运动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创业者 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43 我爱儿童 儿童爱我 陈鹤琴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 对幼稚园的课程 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创立了 活教育 理论 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 平民化 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 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44 我爱儿童 儿童爱我 陈鹤琴 1 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幼儿教育 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 反对死教育 提倡活教育 3 幼儿园课程理论 4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 45 活教育 在抗战时代 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 创建了活教育 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 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 大自然 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 教育观陈鹤琴先生指出 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 必须 以自动代替被动 必须是幼儿 自动的学习 自发的学习 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 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 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 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 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46 2 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 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带 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 能建设 能创造 能和做 能服务的 现代中国人 3 教育方法实现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 如陈鹤琴先生所说 非从 做 做起来不可 应当是 做中教 做中学 47 4 教育内容以大自然 大社会为活教材 与实际紧密地结合 同时 活教育 做 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 教育原则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17条原则 如 凡幼儿能做的 让他自己做 凡幼儿能想的 让他自己想 等 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重视幼儿动手动脑 中是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 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 48 幼儿园课程理论 A 课程的中心B 课程的结构把课程内容划分为 健康活动 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 艺术活动 文学活动等五项 被称为 五指活动 C 课程的实施提倡综合单元教学 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 整个教学 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49 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 1 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 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 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 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 大社会为中心 实施单元教学 采用游戏方法 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4 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50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我们要建设省钱的 平民的 适合国情的乡村幼稚园 陶行知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 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 推行生活教育 大众教育 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教育实践中 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 学 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在幼儿教育方面 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 1 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他揭露 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 外国病 花钱病 富贵病 主张办中国的 省钱的 平民的幼稚园 51 贡献和观点 2 重视幼儿教育 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 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他说 幼儿教育是为人生之基础 是 根本之根本 小学教育应当普及 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3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 生活即教育 游戏即工作 4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52 解放儿童的头脑 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 成见 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解放儿童的双手 给儿童动手的机会 解放儿童的嘴 给儿童说话的自由 尤其是要允许她们发问 解放儿童的空间 让她们接触大自然 大社会 解放儿童的时间 给他们自己学习 活动的时间 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 学一点她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 做一点她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 5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53 幼儿教育家张雪门 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 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 主要著作幼 幼稚园教育概论 新幼稚教育 幼稚园的课程 幼稚园的研究 幼稚院组织法 等 第一章完 54 四 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 1 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