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1页
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2页
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3页
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4页
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让学生走进散文散文教学方法探究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几年来,各地高考试卷中对散文的考查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散文教学。可是,从教学实践和教学问卷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散文。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现在许多高中语文教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一切为了高考。一篇很好的散文,在老师眼里,就是如何设题、做题。老师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欣赏文本,导致学生缺乏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堂就缺乏兴趣。其实,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实验实践,我认为在高中散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走近作者,叩开散文之门欲赏其文,必先知其人;喜欢其人,才爱读其文。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时,陷入对句子的简单分析,2 / 6陷入空洞的说教。学生对作者及其时代不熟悉,哪有兴趣阅读散文。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兴趣,也莫谈感悟能力的提高。在散文教学时,我总是先介绍作者,通过介绍作者的简历以及与其有关的人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时,我对巴金所处时代,他的家庭、为人、经历、贡献作了介绍,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立刻对巴金产生崇敬心情,立即产生读文的欲望。学生想读,这是走向散文成功教学的第一步。散文多是作者心声的吐露。由于文章反映的时代与学生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在散文的理解上总有些困难,因此,在分析散文之前介绍作者是必不可少的。每当在讲解钱钟书、史铁生、史怀泽、冯友兰、李乐薇、汪曾琪、宗白华、韩少华等人的散文时,我都喜欢先介绍作者的简历。这对当前的考试或许没有什么益处,甚至有人认为是浪费时间。但我认为这能让学生亲近作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散文。二、走进文本,把握散文脉络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读书也是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散文时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宋人陈师道就说过:“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 ”3 / 6那如何准确抓住文章的脉络呢?大家知道,不管是叙事、抒情、写景散文,还是说理散文,它们都应有线索,抓住线索有助于整理文章意脉。例如,汪曾琪先生的胡同文化中, “胡同”不只是物,其实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这篇散文看似很杂,但都围绕“胡同”来写,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探知其文化内涵。另外,从文章结构上说,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出结构层次,文章脉络也就清楚了。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结构上来说,就是并列式。文章重点概括了马克思在“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抓住了这两方面,就理清了文章思路。当然,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阅读时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相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我们把握文章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是很有益处的。三、明确“文眼” ,挖掘散文主旨散文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根据刘熙载的讲述和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文眼往往出现在中心段和总括句上,因为文眼常有极强的概括4 / 6力。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因为内心不平静,所以深夜睡不着;因为内心不平静,所以想去荷塘走走;因为看到荷塘美景,所以暂时得以平静;因为现实无法摆脱所以还要回到不平静之中。正是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一句牵引着整篇文章内容,所以是“文眼” 。抓住文眼,对理解文章内容主旨有很大的作用。在散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快速勾画关键语句,尤其是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挖掘这些句子的内涵,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四、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能力有人称散文为“美文” ,语言美是散文的特色之一。正是通过美的语言,吸引读者阅读,作者与读者之间才有了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感情的传递。因此,品味语言也是散文鉴赏中重要一环。品味散文语言,要重视诵读。诵读是感知散文语言之美的最好方法,它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味文章的丰富内涵。如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但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浓。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工整有度、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5 / 6诵读不是能认认字,能发出音,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注意语言停顿、高低强弱、轻重缓急,注意语言、节奏、情感、韵味等。只有入情入境反复诵读,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读不同风格的散文语言,像鲁迅的深沉洗练,矛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少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明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你的视野就会广阔,你的认识就会提高,你的语感能力就会大大增强。散文是多彩的文字,散文课堂应是五彩斑斓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课堂。散文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去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是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