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_第1页
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_第2页
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_第3页
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_第4页
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议论文也可以写得美丽曾文广先生有一篇散文,题为“有一些夜晚仅仅属于自己”。此文说理机智,深刻,颇有看点。开篇两段,作者简略议及人生需要分享;其后。文章用四个段落详细阐述人生还需要独享,着实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共鸣。如果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也能这样从诗意这一层面致力追求,那么,议论文也便鲜亮而且迷人了。如何诗意地写作议论文?本文侧重从采点和设境这两个角度介绍一些方法,以期抛砖引玉。所谓“采点” ,即我们构思写作议论文时,诗意化的着眼点。1、鲜活“是什么”:让对象诗意化一篇议论文总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议论话题,亦即对象。有的文章,议论的对象一目了然,直截明了;有的文章却不,其题目就是一个集约、内敛了丰富意蕴的形象,逗人遐想。例如,夏立君先生的西域读李白 。文章叙写了李白家族在大唐最西缘遥远的中亚碎叶的流浪、漂游。行文之中,作者不时点击西域的民族以及个性化了的生活细节,借以议论李白是伟大的漂泊者,具备西域骑士的骠悍、洒脱;李白的诗文充满异域情调和漂泊情怀;在李白心中,无处不是故乡,醉处就是故乡。他拒绝根的存在;李白是诗人中的游侠重侠轻儒,轻财重义,2 / 5藐视权贵;李白诗歌中“骠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与成吉思汗并列的在文化精神领域的“大手笔” 。可以这么说, “西域”广袤而且边远,是一个令人神之往之的魅力名词;作者在“西域”与李白的诗文以及思想、个性之间觉悟出了一种本质的融通,从而捕捉到了相应的议论契机,文章形象鲜活而且纷呈,诗意盎然。2、生动“为什么”:让理由诗意化。议论的对象选定以后,一些文章便侧重阐发理由。例如安于途中一文,作者“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 ,这就形象地告诉读者,与生俱来,人总是在靠近某个可知或未可知的终点。以此为境,作者在文中逻辑而且形象地诠释了哲理生活的理由: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刻意靠近终结的辉煌。人生的风景在于充实生命的过程;“安于途中”并不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而是要关注人生过程,品味生活,展示生命魅力;生命只有在途中才成其为生命,生命不只是为了抵达,主要是为了经历,具体的经历构成了生命的精彩。必须补充一笔的是,在诠释以上的“为什么”时。作者还精心营构了“象中之象” ,使得相应的理由更加生动而且具体。例如,在阐发“抵达并不那么重要,终点并不那么美好”时,作者以“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设喻,警策人们: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这样的生花妙笔。全文俯拾即是。 安于途中实在是一篇3 / 5形象生动,义理隽永的绝佳美文。3、形象“怎么办”:让策略诗意化。有些议论文,诗意化的着眼点并非“是什么” 。也非“为什么” ,而是“怎么办” 。李汉荣先生的攀登我的南山一文即为例证。作者认为, “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 ,因为“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 。于是,作者提出:“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为了产生“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 ,作者进一步求索对策。首先,作者从反面否定了在“单位” 、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接着,作者从正面呼告,需要登高,需要望远,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在如此形象地议论之后,作者将诗意化的“怎么办”推向极致和高潮:我正在心中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毋庸赘言,李汉荣先生的这篇散文诗意业已飞扬。从特定的角度讲,诗意的议论文必然包含丰厚的意境。在“采点”之后, “设境”(设置意境)至关紧要,以下努力不可或缺。1、捕“象”:丰厚文章的底蕴。4 / 5台湾著名诗人洛夫先生的诗人与酒 ,是一篇非常隽美的议论性散文。独酌是哲学式的饮酒,对酌是散文式的饮酒,群酌不免会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而在于诗人,酒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资助谈兴;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酒是一种经历,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个性。古诗中送别与感伤的作品最多,古诗中流着的两种液体, “一是眼泪,一是酒”作者如此许多的见解,充满诗意,充满哲理,其丰厚的意蕴,自然显出无尽的美丽。2、修辞:鲜活行文的神采。捕捉“意象”以后,欲使议论文形象并且生动地站立于读者面前,精心修辞便显得十分重要。大致说来,下列一些修辞容易鲜活议论文的神采。比喻。在两类物体之间建立一种相似联系,从而引领读者进行相似联想,可比的形象浮现眼前,议论因此而生动亮丽。借代。不必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将其替代于与其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如此,读者便有了奇妙的相关联想。议理也因之形象生动。比拟。或将物当人写,或将物当物写,或将人当物写,这种修辞容易“人” “物”交融;当物性、人性之间达成了一种融通,议论便异常活泼而且形象了。引用。或明引,或暗引,这种修辞运用于议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