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1页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2页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3页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4页
地铁车站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计算书计算书 为安全考虑 本计算书钢管规格均取 48 3 0mm 1 荷载汇总荷载汇总 序号部位设计值标准值 1 模板荷载 56 07 kN m41 53 kN m 2 次楞荷载 15 70 kN m11 63 kN m 3 侧墙 主楞荷载 33 64 kN m24 92 kN m 4 模板荷载 34 08 kN m20 58 kN m 5 次楞荷载 10 22 kN m6 17 kN m 6 主楞荷载 20 45 kN m12 35 kN m 7 立杆荷载 18 41 kN 8 顶板 横杆荷载 0 227 kN m 9 模板荷载 79 30 kN m58 74 kN m 10 柱箍荷载 19 82 kN m14 68 kN m 11 立柱 拉杆 10 91 kN 12 模板荷载 56 07 kN m41 53 kN m 13 次楞荷载 11 34 kN m8 31 kN m 14 主楞荷载 28 04 kN m20 77 kN m 15 梁 立杆荷载 24 50 kN 2 材料性能汇总材料性能汇总 序号材料 截面抵抗矩 mm3 截面惯性矩 mm4 回转半径 mm 截面积 mm2 1模板 3 75 1042 81 105 285 85 方木 1 02 1054 35 106 3钢管 4 49 1031 08 105 16424 3 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3 1 侧墙模板验算侧墙模板验算 1 侧压力计算 根据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 算 并取二式中较小值 2 1 210 22 0 VtF c HF c 式中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F 2 mkN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 24 c 3 mkN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小时 可按公式 T 为 0 t 15 200t0 T 2 混凝土的温度 取 20 hh7 5 1520 200t0 外加剂影响修整系数 1 2 1 1 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修整系数 当坍落度小于 30mm 时 取 2 0 85 50 90mm 时 取 1 0 110 150mm 取 1 15 本次计算取 1 15 2 混凝土浇注速度 取VhmV 1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本次侧墙浇注高H 度取最大值 5 35m 得 2 2 1 2101 53 41 115 1 2 17 52422 0 22 0 mkN VtF c 2 2 4 128 35 524 mkN HF c 因二者取最小值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最大侧压力 2 0 53 41mkNF 有效压头高度 h 由下式计算 c Fh 0 有效压头 分项系数 1 35 则作用在侧墙模板上的总荷载为 mh73 1 2 07 5653 4135 1 mkNF 2 侧模板验算 侧墙模板在力学上属于受弯构件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墙侧模板采用 竹胶板 内楞采用方木 间距 mm15 2 8585mm mm280 截面抵抗矩 3422 1075 3 151000 6 1 6 1 Wmmbh 模 截面惯性矩 4533 1081 2 151000 12 1 b 12 1 mmhI 模 进行刚度验算时 采用标准荷载 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则模板上作 用的均布荷载 m 53 4153 421bq 01 kNF 进行强度验算时 采用设计荷载 则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 mkNbF 07 5607 561q2 刚度验算 3 竹胶板挠度mm68 0 1081 2 109100 28053 41677 0 100EI qK 53 44 1W 模 l 竹胶板容许挠度值mm l 7 0 400 280 400 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强度验算 mmNlqKM M 522 2max 1040 4 28007 561 0 2 4 5 max 73 11 1075 3 1040 4 mmN W M 模 竹胶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2 288 035mmNfm 模板 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m f 上面各式中 作用于模板上的标准均布荷载 1 q 作用于模板上的均布荷载 2 q 内楞间距 l 模板承受的应力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 模 W 模板的截面惯性矩 模 I 3 模板内楞验算 内楞采用方木 纵向间距布置 外楞采用方木 mm8585 mm280mm8585 竖向间距布置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mm600 截面抵抗矩 3522 1002 1 8585 6 1 b 6 1 mmhW 楞 截面惯性矩 4633 1035 4 8585 12 1 b 12 1 mmhI 楞 内楞刚度验算 内楞挠度计算 mm26 0 1035 4 109100 60028 053 41677 0 150 qK 63 4 4 11W 楞 EI l 内楞的允许挠度值mm l 5 1 400 600 400 1 刚度符合规范要求 内楞强度验算 内楞承受的弯矩计算 mmNlqKM M 52 2 12 1065 5 60028 007 561 0 4 内楞强度计算 2 5 5 mm 54 5 1002 1 1065 5 N W M 楞 方木采用落叶松 抗弯设计强度 2 15mmNfm 方木 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方木m f 4 模板外楞验算 外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外楞刚度验算 外楞挠度计算 mm56 0 1035 4 109100 6006 053 41677 0 100 qK 63 4 4 11W 楞 EI l 外楞的允许挠度值mm l 50 1 400 600 400 1 刚度符合规范要求 外楞强度验算 外楞承受的弯矩计算 mmNlqKM M 62 2 12 1021 1 6006 007 561 0 外楞强度计算 22 5 6 15mm 86 11 1002 1 1021 1 mmNfN W M m 方木 楞 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方木m f 3 2 侧墙支撑验算侧墙支撑验算 1 横撑验算 横撑承担轴心压力设计值 kNFabN18 206 06 007 56 斜撑稳定性按下式验算 A N 式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长细比 由确定 i l0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5 cmmmi6 116 4 4248 22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222 24 4 1 2 4 214 3 cmA 立杆的计算长度 m 0 lm9 0 0 l 25 56 106 1 9 0 i 2 0 l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 205mmNf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通过查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 全技术规范 附表E得立杆稳定性系数计算 831 0 故 2 2 3 27 57 1024 4831 0 1018 20 mmN A N 钢管斜撑稳定性满足要求 f 2 端头井侧墙局部斜撑采用 2 根 48 3 5mm 钢管支撑 按 45 方向 设置 端部固定在底板预埋的 C20 钢筋 最外排 4 道斜撑横向间距 300mm 钢管斜撑稳定性验算 对最不稳定的最外排斜撑进行验算 斜撑承担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斜撑稳定性按下式验算kNFlN14 745cos3 06 007 56 2 1 A N 式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长细比 由确定 i l0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立杆的计算长度 m 0 l m1 56 36 3 22 0 l 250319 106 1 1 5 i 2 0 l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 205mmNf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根据长细比由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二 版 附表2 71计算 计算 093 0 故 6 2 2 3 07 181 1024 4 093 0 1014 7 mmN A N 钢管斜撑稳定性满足要求 f 4 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验算 中 顶板支架搭设按纵向 600mm 横向 900mm 步距 1200mm 搭设 模板上 层楞木均采用 85mm 85mm 方木铺设 间距 300mm 下层楞木采用 85mm 85mm 方木铺设 本工程中板厚 400mm 顶板厚 800mm 中 顶板采用相同搭设体系 故只验算顶板模板支架 4 1 顶板模板验算顶板模板验算 1 荷载计算 800mm 厚混凝土自重 24 0 8 19 2kN m2 800mm 厚顶板钢筋自重 1 1 0 8 0 88kN m2 顶板模板自重标准荷载 0 5kN m2 施工人员及设备 均布荷载 2 5kN m2 混凝土振捣荷载 2kN m2 由于板厚大于 30cm 在进行模板设计时可不考虑混凝土对水平模板的冲击 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1 35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 1 4 由于模板及其支架 中不确定因素较多 荷载取值难以准确 不考虑荷载设计值的折减 设计均布 荷载为 mkNq 08 341 4 1 25 2 35 1 88 0 5 0 2 19 1 mkNq 58 201 88 0 5 0 2 19 2 2 模板计算 顶板模板采用 15mm 竹胶板 按单位宽度 1000mm 跨度 300mm 三跨等跨 连续梁计算 刚度验算 挠度mm45 0 1081 2 109100 30058 20677 0 100 53 44 2w 模 EI lqK A 板模板允许挠度mm l 75 0 400 300 400 满足刚度要求 7 强度验算 模板强度按下式计算 mmNlqKM M 522 1 1007 3 30008 341 0 2 4 5 mm 19 8 1075 3 1007 3 N W M 模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2 288 035mmNfm 模板 强度满足要求 模板m f 3 上层楞木验算 上层楞木 次楞 采用 85 85mm 方木 间距 300mm 下层楞木采用 85 85mm 方木 横向间距 900mm 楞木承受的标准荷载与模板相同 则楞木承受的均布荷载为 mkN 22 1030 008 34q3 mkNq 17 6 30 0 58 20 4 刚度验算 挠度mm70 0 1035 4 109100 90017 6 677 0 100 63 4 4 14w 楞 EI lqK 板模板允许挠度mm l 25 2 400 900 400 1 刚度满足要求 强度验算 mmNlqKM M 52 2 13 1028 8 90022 101 0 2 5 5 mm 12 8 1002 1 1028 8 N W M 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2 15mmNfm 方木 强度满足要求 方木m f 4 下层楞木验算 楞木承受的标准荷载与模板相同 则楞木承受的均布荷载为 mkN 45 2060 0 08 34q5 mkN 35 1260 0 58 20q6 刚度验算 挠度mm28 0 1035 4 109100 60035 12677 0 100 63 4 4 16w 楞 EI lqK 8 板模板允许挠度mm l 50 1 400 600 400 1 刚度满足要求 强度验算 mmNlqKM M 52 2 15 1036 7 60045 201 0 2 5 5 mm 51 7 1002 1 1036 7 N W M 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2 15mmNfm 方木 强度满足要求 方木m f 4 2 纵 横杆强度验算纵 横杆强度验算 纵 横杆强度验算取 900 600 间距布置验算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0 35kN m2 施工荷载标准值 3kN m2 1 纵 横水平杆抗弯强度验算 取较长的横杆做内力计算 按简支梁计算 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 mmN abF MGK 4 22 1 1070 1 10 9 06 035 0 10 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 mmN abF MQK 5 22 2 1046 1 10 9 06 03 10 横杆截面特性 截面抵抗矩 33 4 3 4 1 3 1049 4 48 42 48 32 d 32 mm d d W 截面惯性矩 45444 1 4 1008 1 4248 64 d 64 mmdW 弯矩设计值 mmNMMM QKGK 554 1027 2 1046 1 4 11070 1 35 1 4 135 1 主应力 纵横杆抗弯 2 2 3 3 5 97 121 1024 4 9 06 01007 56 1049 4 1027 2 mmN A F W M 强度设计值 2 205mmNf 钢管 9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钢管 f 2 横水平杆刚度验算 mm EI baFaF 77 0 1008 1 1006 2 385 90060010 335 0 5 385 5 55 434 21 mm25 2 400 900 刚度满足要求 4 3 板下立杆稳定性验算板下立杆稳定性验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包括静荷载 动荷载 顶板与中板模板支架布置 相同 由于顶板厚度大于中板 只验算顶板即可 1 顶板立杆荷载计算 静荷载 kNGGGGj12 11 321 混凝土自重 kNkNG37 109 06 08 024 1 钢筋自重 kNkNG48 0 9 06 08 01 1 2 模板自重 kNkNG27 0 9 06 05 0 3 动荷载 kNGGGd43 2 65 施工人员及设备 均布荷载 kNkNG35 1 9 06 05 2 5 混凝土振捣荷载 kNkNG08 1 9 06 02 6 不考虑风荷载 静荷载乘以分项系数 1 35 活荷载乘以分项系数 1 4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顶 G kNGGG dj 41 184 135 1 顶 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f A N 式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根据长细比由规范附录E取值 长细比 由确定 i l0 10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mm A I i16 424 1008 1 5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mm2 2 424mmA 立杆的计算长度 m 0 lahl2 0 h 立杆步距 取h 1 2m a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 取规范附录A最大值a 0 35m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 205mmNf 故 立杆计算长度 mmhl9 1235 02 1a2 0 立杆长细比250119 16 10009 1 0 i l 通过查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附表 E 得立杆稳定性 系数 0 458 2 3 80 94 10024 4 458 0 1041 18 mmN A N f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本工程模板支架基础为结构底 中 板 由于模板支架施工是在底 中 板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的 施工时立杆下基础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 无需进 行地基承载力验算 5 立柱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立柱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荷载计算 柱模受到混凝土侧压力为 2 1 210 22 0 VtF c HF c 式中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F 2 mKN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 24 c 3 mKN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小时 可按公式 T 为 0 t 15 200t0 T 混凝土的温度 取 20 hh7 5 1520 200t0 外加剂影响修整系数 1 2 1 1 11 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修整系数 当坍落度小于 30mm 时 取 2 0 85 50 90mm 时 取 1 0 110 150mm 取 1 15 本次计算取 1 15 2 V 混凝土浇注速度 取hmV 2 H 本次最大框架柱浇筑高度取 5 56m 按上式计算得 2 2 1 2101 74 58 215 1 2 17 52422 0 22 0 F mKN Vt c 22 2 139 56 525FmkNmkNH c 取两者中较小值作为标准值 2 1 74 58FmkN 则 侧压力设计值 2 30 7935 174 58FmkN 2 柱箍截面计算 取中间框架柱计算柱箍截面 00mm71200a mmb 取柱箍间距为 s 250mm 线分布荷载 mkNq 82 1925 0 30 79 1 对于长边 按连续梁计算 短边按照简支梁计算 mkNlqM 16 1 2 37 1 82 19125 0 22 11max 长边 mkN clq M 80 1 8 87 07 082 19 804 0 2 8 2 1 2max 短边 则按最不利的短边计算 短边柱箍需截面抵抗矩 3 6 1max 8780 205 1080 1 mm f M W m 双拼 48 3 0mm 钢管截面抵抗矩 WmmWx 3 898024490 柱箍截面满足要求 3 柱模板计算 柱模板后背设有 85mm 85mm 方木 最大间距为 250mm 刚度验算 竹胶板挠度mm614 0 1081 2109100 25074 58677 0 100EI qK 53 44 1W 模 l 竹胶板容许挠度值mm l 625 0 400 250 400 12 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强度验算 mmNlqKM M 522 2max 1067 3 25074 581 0 2 4 5 max 79 9 1075 3 1067 3 mmN W M 模 竹胶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2 288 035mmNfm 模板 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m f 4 柱箍螺栓计算 柱箍采用 M16 螺栓加固 强度 4 8 级 M16 螺栓净截面面积为 157mm2 抗 拉强度 170N mm2 螺栓受到的拉力 等于柱箍处的反力 f 拉杆螺栓的拉力 N 和需要的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 0 A 2 ql N f N A 0 2 3 0 mm14 64 101702 1 125 0 30 79 2 f ql A 查表 M16 的螺栓净截面面积 157 可以满足要求 2 mm 6 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梁模板均采用 15mm 竹胶板 次楞采用 85 85mm 方木 间距 200m 主楞采 用 48mm 双拼钢管 外侧采用 M16 对拉螺栓固定 拉杆纵向间距 600mm 布置 最大下翻梁的混凝土浇筑高度 1800mm 最大上翻梁上翻浇筑高度 1310mm 则取最大下翻梁计算梁模板 6 1 梁模板验算梁模板验算 混凝土侧压力参见侧墙模板计算 得有效压头 h 1 73m 总侧压力 F1 56 07kN 侧压力标准值 F2 41 53kN 1 梁侧模板受力与侧墙一致 且次楞 主楞间距均小于或等于侧墙次楞 间距 故由侧墙模板验算可得 梁侧模板满足要求 2 钢管外楞计算 外楞所受标准荷载与模板相同 拉杆纵向间距 600mm 外楞上的均布荷载 不考虑动荷载作用 外楞所受标准均布荷mkNlFq 04 282107 56 11 13 载 mkNlFq 77 202153 41 22 外楞刚度验算 mm41 0 21008 1 1006 2 100 60077 20677 0 100 qK 55 4 4 12W 楞 EI l 外楞的允许挠度值mm l 5 1 400 600 400 1 刚度符合规范要求 外楞强度验算 外楞承受的弯矩计算 mmNlqKM M 62 2 12 1001 1 60004 281 0 外楞强度计算 22 5 6 205mm 12 1 21049 4 1001 1 mmNfN W M m 钢管 楞 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钢管m f 强度满足要求 3 模板拉杆验算 拉杆取横向间距 600mm 最大竖向间距取 600mm 模板拉杆计算公式 0 A AF f 式中 f 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 F 混凝土侧压力 A 拉杆分担的受力面积 A a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