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1911)一、同盟会成立(1905)1、条件阶级上资产阶级初长成,阶级基础已奠定。思想上革命思想广宣传,邹容天华章炳麟。组织上革命团体广建立,统一领导势逼人。2、成立(1905)日本东京聚群英,政党成立订章程。选举领袖办民报 ,组织健全新纲领。3、意义民主革命新阶段,统一领导反清廷。二、三民主义及其传播(1905-1907)1、内容民主革命有纲领,民族民权与民生。民族主义驱除鞑虏复中华,革命手段反满清。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共和,政治革命是根本。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地价,地价收入归国民。家给人足国富有,土地制度图变更。2、评价资产阶级新纲领,政治经济全反映。进步性民族独立与民主,进步局限两分明。局限性反帝地制不彻底,民革任务难完成。2 / 73、传播康梁为首保皇派,维护清朝反革命。论战内容革命保皇三争论,是否暴动反清廷。民主政治是否行,土地制度废或兴。论战影响双方论战清浊分,三民主义深人心。民主思想广传播,民革高潮渐来临。三、革命党人武装起义(1906-1911)1、目的推翻清朝建共和,系列起义反清廷。2、萍浏醴起义武装起义萍浏醴,规模巨大促后人。3、桂浙皖起义孙黄暴动镇南关,浙皖秋瑾徐锡麟。4、黄花岗起义青史留名黄花岗,黄兴率领攻衙门。烈士牺牲显精神,鼓舞斗志启后人。注释选举领袖:1905 年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组织健全:同盟会本部设在东京,在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等地设支部。纲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地价收入:平均地权“指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化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革命保皇:指革命派和保皇派。萍浏醴:指 1906 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联合萍乡、浏阳、醴陵的会党,发动了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起义。衙门:1911 年 4 月黄兴在广州率领起义军猛攻总督衙门,因在农3 / 7历三月二十九,故又称“三二九”广州起义。烈士牺牲: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二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1905-1911)一、清朝统治空前孤立(1905-1911)1、背景世纪之交多风云,列强瓜分八国侵。扶植清朝为工具,统治危机清新政。2、清末“新政”奖励实业练新军,派人留洋学堂兴。清朝新政激矛盾,增加捐说民抗争。3、 “预备立宪” (1905-1911)原因日本东京政党兴,民主革命有精进。三民主义反封建,清朝“立宪” “反革命”概况出洋考察五大臣,清帝下诏仿宪政。皇帝独裁无民权,宪法大纲为钦定。预备立宪士绅欢,海外康梁空欢欣。“预备立宪公会”兴,立宪派别终形成。责任内阁多满人,独裁专制欺骗人。影响各派离心清孤立,参加革命反清廷。二、武昌起义及其影响(1911)1、有利条件双十武昌起义兴,起义条件早奠定。阶级上武汉民资力量强,知识分子聚群英。4 / 7群众上武汉列强侵略早,双重压榨民抗争。组织上湖北地区多组织,新军参加反清廷。2、武昌起义万事俱备风云变,武昌戒严无首领。(1911、10、10)主动起义熊秉坤,光复武汉立功勋。3、起义影响湖北独立建政府, “中华民国”国号新。各省独立如席卷,清朝瓦解势喜人。立宪官僚掌军政,革命成功危机存。注释政党:指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东京。五大臣:指载泽、徐世昌、端方、绍英、戴鸣慈五人。公会:由张骞等人成立的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组织“预备立宪公会” 。多满人:1911 年清朝设立的责任内阁,13 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 7 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四省:指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保路同志会:四川立宪派成立的组织。吴率领:四川同盟会会员吴永珊领导荣县起义。鸣剑组织同志军:指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组织保路同志军包围成都。多组织:湖北地区的革命组织有日知会、同盟会汉口支部,文学社和共进会等。熊秉坤:有熊秉坤和金兆龙。政府:指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掌军权: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多省脱离清朝独立,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大部分独立省份的领导权。5 / 7第三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1912)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1、成立条件政治上辛亥革命起风云,各省独立反大清。组织上资产阶级初掌权,选举领导为孙文。外交上列强“中立”寻工具,南北和谈局未定。2、南京临时中华民国都南京,国旗五色纪元新。政府成立立法机构参议院,领导就职政府兴。(1912、1、1)资产阶级为主体,立宪官僚亦参政。3、政府举措经济政府颁布多法令,发展工商实业兴。政治禁贩华工除酷刑,自由平等禁儒经。外交对外告各友邦书 ,承认条约不平等。争取列强助民国,与虎谋皮事未成。4、 临时约法主权临时约法初颁行,国家主权归国民。民权国内各族全平等,民主自由选举兴。体制政治体制三权分,立法司法与行政。政府体制内阁制,总理副署掌军政。目的限制独裁护共和,民主宪法反帝君。二、北洋军阀篡夺革命果实(1912、3)1、主观原因革命失败多原因,反帝反封未完成。6 / 7民资发展不充分,阶级局限为根本。立宪官僚又进攻,孙文辞职袁接任。2、客观原因辛亥革命列强惊,调兵武汉订协定。列强干涉各省独立清瓦解, “中立”寻找找理人。胁迫清朝启用袁,策划和谈反革命。民国外交图妥协,列强干涉续调兵对华外交又孤立,经济封锁计得逞。军阀两手袁任总理掌军政,进攻南方又反清。通电逼宫帝退位,就任总统都北京。3、教训辛亥革命教训深,民资软弱妥协性。革命任务未完成,救国救民待探寻。三、辛亥革命功绩及意义1、性质辛亥革命反帝封,民主革命最典型。2、功绩政治上推翻清朝建共和,君主专制终寿寝。打击列强易工具,中华政局不稳定。思想上民主自由民欢欣,民主共和入人心。经济上推翻清朝办实业,民族工业大跃进。外交上亚洲民解互促进,亚洲人民新觉醒。注释南北和谈:1911 年冬南方革命军代表伍廷芳和北京政府代表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和平谈判。纪元新:指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三权分:指行政、立法、7 / 7司法三权分立。民主宪法:指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