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经简介_第1页
周易古经简介_第2页
周易古经简介_第3页
周易古经简介_第4页
周易古经简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周易古经简介下面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1 周易古经 “古经”部分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即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 符号系统 周易的符号系统就是六十四卦的卦爻符号体系。最基本的是两种符号,即“-”和“” 。根据后来儒家学者的解释,这就是“阴阳” ,叫“两仪” 。将这两种符号“爻”重叠起来,就能构成各种层次的“卦”:两两相重,可得“四象” ;三三相重,可得“八卦” ;再将八卦两两相重,即得整个周易的六十四卦。所以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就是“易” ,就是“道” ,但是没有对应的符号,或者说就是“-”和“”的统一,亦即系辞传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 文字系统 周易的文字系统即旧所谓“卦辞” “爻辞” ,统称“筮辞” 。据我的研究,卦辞和爻辞是一个整体,应是同时编纂的。它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述” ,是编者引用的当时流行的歌谣,它们都是非常生动形象的,所以往往属于所谓“象辞” ;二是“作” ,是编者加上的占断吉凶的辞语,2 / 5如“吉” “凶” “悔” “吝”等,往往属于所谓“占辞” 。例如涣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吉。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六三:涣其躬。无悔。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如果我们剔除了其中的占辞,剩下的除去一句原始史记“王假有庙”以外,就是一首歌谣: 涣奔其机, 涣其躬, 涣其群。 涣有丘, 匪夷所思。 涣汗, 其大号, 涣王居。 涣其血, 去逖出。 周易每一卦都引用了歌谣,这里我们再举一例渐卦:3 / 5“渐:女归吉。利贞。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鸿:大雁。渐:进,登。除去了占辞,剩下的乃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情诗: 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饮食衎衎。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 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周易的文字就是这样由歌谣和占断编篡起来的,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其神秘之处,乃在于人们对它的解释。 12 下一页至于其符号的最初来历究竟如何、文字系统与符号系统最初是如何关联起来的,这倒真是一个至今未破之谜。这可能与旧说“观象设卦”有关。 系辞传对此作过一种解释:“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4 / 5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等等。首先,符号本身是从某些形象加以抽象得来的;其次,诗歌描写的也是一些形象;最后,这两类形象有可以类比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类比思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它所用以概括规律的东西不是逻辑的概念推演,而是自然的形象比拟。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抽象”概括。 2 周易大传 “大传”古称“十翼” ,意指十种对“经”具有附翼辅助作用的文献;事实上,它们是七篇文献。这些文献旧说乃是孔子所作;但比较可靠的理解是,它们应是孔子后学的作品,其中记录了孔子本人的许多关于周易的理解阐释。分述如下: 彖传 “彖”指“彖辞” ,就是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开头的卦辞。它与“爻辞”相对而言。例如乾卦, “元亨利贞”就是彖辞或者卦辞;其余六爻的筮辞就是爻辞。爻辞只断定该爻的吉凶,彖辞则断定整卦的吉凶。古人把“彖”解释为“断” ,就是“断定”的意思。这种断定是根据整个卦象来进行的,所以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 彖辞是对卦象的吉凶断定,而彖传则应该是为彖辞作的“传” ,也就是对彖辞的解释。但实际上它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