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h7n9禽流感防疫知识学习资料_第1页
宣传h7n9禽流感防疫知识学习资料_第2页
宣传h7n9禽流感防疫知识学习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宣传 H7N9 禽流感防疫知识学习资料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经过对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进行分析,初步揭示病毒可能来自于欧亚大陆迁徙至东亚地区的野鸟所携带的禽流感病毒和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鸭群和鸡群所携带的禽流感病毒发生的基因重配。此外,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尤其是 N9基因片段的异常,可能是新型 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野鸟与鸡群、鸭群病毒基因重配产生 H7N9病毒 “病毒重配是自然界很常见的现象,不同病毒可以通过宿主之间的接触交换其基因片段。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文军说。 该实验室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数据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在 H7N9病毒的 8个基因片段中,H7 片段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相似,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再往上追溯,又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基因相似;N9 片段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相似。其余 6个基因片段与 H9N2禽流感病毒相似。病毒基因组比对和亲缘分析显示,H9N2 禽流感病毒来源于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 “此次疫情之所以发生在长三角地区,可能是因为亚欧大陆迁徙的携带 H亚型的野鸟在自然迁徙过程中,和中国2 / 3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群携带的 H9N2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而产生。 ”从事生物信息分析的副研究员刘翟说。 对于此前有媒体称 H7N9病毒是“中韩混血” ,刘文军纠正说,野鸟是不断迁徙的,不能说 H7N9病毒是两国混血。 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还显示,H7N9 禽流感病毒暂未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暗示了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具体结论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证实。H7N9病毒感染人类,可能源于病毒变异 按照传统经验,一般的禽流感病毒,不管在禽类中是低致病病毒还是高致病病毒,都较难感染到人,一般经过人的呼吸道即被阻止。 但最近的现实和研究均揭示,原本在禽类中流传的病毒,或经过中间宿主猪产生基因重配,感染到人;或直接由禽到人。这次的 H7N9禽流感病毒,即直接从禽到人。这种在禽类身上呈现弱毒性的病毒,在人身上却极具破坏力,病毒在人的肺部疯狂复制,造成感染的人 30%以上的死亡率。 据介绍,被作为病毒名称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片段非常重要,是流感病毒表面上的两种糖蛋白突起,其中血凝素像是病毒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的钥匙,神经氨酸酶可以破坏细胞的受体,帮助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HA 可分为 16种,NA 可分为 9种。它们之间的不3 / 3同组合,现实中已发现 130余种。 “按照病毒构造机理,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像一个团队协作作战,分为三个步骤:血凝素突破人身上的宿主限制;神经氨酸酶帮助病毒破坏细胞受体从而使新复制合成的病毒扩散,剩余的 6个基因片段协作,完成病毒大量在细胞体内复制的过程。 ”刘翟说, “三个步骤的配合缺一不可,哪一个失衡,都可造成病毒力量弱化,对人体难以起到杀伤作用。但不幸的是,在新型的 H7N9禽流感病毒中,这三个步骤高效配合,对人体产生了极大破坏。 ” 该实验室研究人员表示,新型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可能源于病毒变异。目前已观察到 N9的变异,其基因片段比一般的 N9基因片段短一些,但尚不知这种变异导致何种具体后果。 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H7 基因片段和惯常的 H7并未有太大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