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心得体会_第1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心得体会_第2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心得体会_第3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心得体会_第4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心得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心得体会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追求真理、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心系人民教育并作出重要贡献的一生。他崇高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所展示出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勇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教育 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再改行知。他主张学生要从人民中来,再回到人民中去, “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 ”他主张“民主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教育,为人民自己幸福而办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办教育只为少数有钱的人服务,主张教育工作者要为劳苦大众的穷孩子办学。 为了实现这一高尚的信念,从上世纪 20 年代的青年时期开始,他就心甘情愿放弃城市优渥舒适的生活,下乡为农民办乡村教育:自愿“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他鼓励晓庄师范、湘湖师范等校的学生去艰苦的乡村和偏远的地区为农民办教育,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他认为只有向农民烧“心香” ,才能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陶行知先生重视乡村教育工作2 / 5早有极高评价。周恩来曾高度赞扬过陶行知注重农村工作及发展乡村教育的重大意义。陶行知不仅重视抓农村教育,上世纪 30 年代还在上海等地一些工人区办工人夜校,在同工人的接触中,他认识到工人阶级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身教重于言教 关爱学生 教学相长 陶行知的职业道德,首先表现为坚定的献身教育的职业意识。教师的职业意识,是他的职业感情、职业信念、职业意志及习惯的基础。他撰写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高度集中地表现了他彻底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 陶先生用毕生精力办教育,与不同年龄、多种性格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既是孩子的教师、长辈,又善于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陶行知说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有“师爱” , “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 。师爱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应有的感情修养,高尚纯洁的师爱,能引起师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在第二年的晓庄一文中指出,爱是一种力量,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 123 下一页陶行知的师爱,具体地表现在他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并竭力保护他们,公正地对待他们,施之以最好的教育。早在 1930 年春办晓庄师范时,他就写了一首3 / 5糊涂先生的诗来提醒教师爱护学生、了解学生,不要轻易对学生下结论,更不能体罚学生。诗中有这样几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充分表现了他对教育对象的信任。他认为“当学生的不应当强人从己,也不应当舍己从人。 ”他常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积极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有的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后一句改为“木头人” 。他不仅不生气,反而表扬说“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 。 陶先生是人才幼苗的热心保护人,他推行的小先生制,证明了他对小学生的信任。热情关爱与严格要求是统一的。陶行知始终不忘对学生加强品格修养指导。他说:“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 ”他反对“教育与训育分家” ,更反对侦探式的训育,主张“善教人者,随事寓教” , “知识品行合一。 ”他时常教育儿童要明是非、知善恶、辨曲直。他要求教师不仅课堂上对学生负责,对课堂外的活动、休息时间也不能放松管理,以期“使学生不致在休息时间作出恶事” ,对犯错误的学生,他总是满腔热情地开导说,“过则勿惮改。失之于前,改之于后,不失为颜回,不失为周处” 。 1940 年陶行知在给儿子陶晓光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必须4 / 5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 追求真理做真人 ,不可丝毫妥协。你记住这七个字,终身受用无穷,望你必须朝这方面努力,方是真学问。 ” 毕生追求真理 坚定不移跟共产党走 近代中国危机多难,使得“教育救国”成为很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面对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陶行知勇敢地站在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斗争的前沿,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倾注于人民教育事业,把普及大众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育一代人才视为救国之举、兴国之计、报国之志,并以此为己任。 陶行知一生经历过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五四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战争。直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全面内战,在多年的教育与实践、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他逐渐地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在上世纪 30 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中,他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他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等共产党人的接触,通过书信、电文来往和工作实践,他深信只有马列主义是真理,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振兴的希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