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提纲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提纲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提纲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提纲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记住结论 不要求推导 记住结论 不要求推导 消费品市场 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消费品市场 商品的价格和产量 价格理论 研究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决定价格理论 研究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决定 生产要素市场 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生产要素市场 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 分配理论 研究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决定分配理论 研究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决定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 自用要素自用要素 出售要素出售要素 要素需求的特征 要素需求的特征 3 个 个 一 从目的分析 是间接需求一 从目的分析 是间接需求 需求要素的目的是为了生产 并非消费需求要素的目的是为了生产 并非消费 二 从原因分析 是引致需求二 从原因分析 是引致需求 派生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派生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三 从要素的关系分析 是联合需求三 从要素的关系分析 是联合需求 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或者相互替代 或者互补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或者相互替代 或者互补 需求需求 直接需求 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间接需求 即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直接需求 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间接需求 即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引致需求 引致需求 derived demand 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这种产品的生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这种产品的生 产要素的需求 产要素的需求 联合需求 联合需求 joint demand 是指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相互配合 综合作是指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相互配合 综合作 用 具有共同性 用 具有共同性 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 本章厂商类型定义 一 本章厂商类型定义 厂商要节约成本 所以要素购买量并非越多越好 厂商要节约成本 所以要素购买量并非越多越好 能够使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那个购买量是最佳购买量 能够使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那个购买量是最佳购买量 MR MC 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收益 一 本来意义 一 本来意义 每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带来的收益增量每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二 特定称谓 边际产品价值 二 特定称谓 边际产品价值 VMP 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的边际成本 一 本来意义 一 本来意义 每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带来的成本增量每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二 特定称谓 边际要素成本 二 特定称谓 边际要素成本 MFC W 是要素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是既定不变的常数是要素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是既定不变的常数 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任何个人无法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任何个人无法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因此 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此时的因此 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此时的 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格 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格 二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原则 使用要素的厂商使用原则 使用要素的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 VMP 等于等于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MFC VMP MFC 或者或者 MP P W 或或 VMP W 当当 VMP W 要增加要素的使用 当要增加要素的使用 当 VMP W 要减少要素的使用 直到 要减少要素的使用 直到 VMP W 不再调不再调 整 形成均衡 整 形成均衡 P212 213 当上述条件满足时 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当上述条件满足时 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 量 量 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VMP MP L P W W 上升上升 因为因为 P 既定既定 MP L 上升 上升 L 量减少量减少 所以 所以 D 线向线向 右下方倾斜右下方倾斜 上部分内容从要素使用者的角度讨论了要素的需求 上部分内容从要素使用者的角度讨论了要素的需求 以下内容从要素所有者方面来研究要素的供给 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 得出要以下内容从要素所有者方面来研究要素的供给 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 得出要 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 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 劳动和闲暇一 劳动和闲暇 假设 消费者假设 消费者 1 天天 24 小时 其中每天必须睡眠小时 其中每天必须睡眠 8 小时 因此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小时 因此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16 小时 小时 H 代表闲暇 代表闲暇 16 H 表示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 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劳动 多少时间用表示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 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劳动 多少时间用 于闲暇取决于工资 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于闲暇取决于工资 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二 劳动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二 劳动供给曲线 向后弯曲 劳动的替代效应指的是 工资率越高 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 劳动者就愈愿劳动的替代效应指的是 工资率越高 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 劳动者就愈愿 意用多劳动来代替多休闲 换言之 工资率上升时 闲暇所蒙受的损失要大 意用多劳动来代替多休闲 换言之 工资率上升时 闲暇所蒙受的损失要大 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大 因此 劳动者会以多劳动来代替闲暇 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大 因此 劳动者会以多劳动来代替闲暇 劳动的收入效应指的是 当工资水平提高时 减少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大幅度降劳动的收入效应指的是 当工资水平提高时 减少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大幅度降 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因为其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以至于闲暇增加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因为其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以至于闲暇增加 带给他们的满足要大于收入增加带给他们的满足 因而劳动者不愿意增加工作带给他们的满足要大于收入增加带给他们的满足 因而劳动者不愿意增加工作 时间 时间 结论 结论 1 当工资低时 替代效应 当工资低时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工资收入效应 工资 闲暇闲暇 劳动供给增加劳动供给增加 2 当工资高时 替代效应 当工资高时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工资收入效应 工资 闲暇闲暇 劳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减少 因此 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因此 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原因 原因 1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 W L 2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 W L PMPP dL LdQ MR PLQTR dL dTR L TR MR LL L LL L WMC LWTC dL dTC L TC MC L L LL L O L W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的供给土地的供给 经济学上的土地可以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它是经济学上的土地可以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它是 原始的 不可毁灭原始的 不可毁灭 的 的 去掉外在因素 土地数量不可变 去掉外在因素 土地数量不可变 二 土地的供给曲线 考察土地使用权二 土地的供给曲线 考察土地使用权 不考虑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情况下 土地的效用函数为 不考虑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情况下 土地的效用函数为 土地用途的单一性 无论土地价格如何变化 土地不会转移到其他用途 所以土地的供给土地用途的单一性 无论土地价格如何变化 土地不会转移到其他用途 所以土地的供给 量不变 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为垂直的 由此引申 任何一种资源 如果只能用于一种用量不变 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为垂直的 由此引申 任何一种资源 如果只能用于一种用 途 即机会成本为途 即机会成本为 0 则这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是垂直的 则这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是垂直的 三 地租的决定 土地使用权的价格三 地租的决定 土地使用权的价格 原理 土地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 交点决定均衡地租原理 土地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 交点决定均衡地租 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 意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 意 味着地租主要是由土地的需求决定的 味着地租主要是由土地的需求决定的 土地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土地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 R0 即为地租 即为地租 趋势 土地需求不断上升 所以地租存在上涨趋势 趋势 土地需求不断上升 所以地租存在上涨趋势 地租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升 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 这也意味着土地需求的变地租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升 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 这也意味着土地需求的变 化只有价格效应而没有数量效应 化只有价格效应而没有数量效应 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 由人们对土地的各种产品的需求所引致的 由人们对土地的各种产品的需求所引致的 地租的决定 由于土地产品 粮食等 的需求增加 粮价提高 土地需求曲线右移地租的决定 由于土地产品 粮食等 的需求增加 粮价提高 土地需求曲线右移 产生地租 产生地租 四 地租概念的拓展 租金 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四 地租概念的拓展 租金 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一 租金 一 租金 rent 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使用权价格 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使用权价格 泛指 房屋的供给 泛指 房屋的供给 演员知名度的供给产生房租 广告收入等 演员知名度的供给产生房租 广告收入等 二 二 准租金准租金 quasi rent 是指短期内供给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如厂商是指短期内供给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如厂商 的资本设备 房屋 车船等 他在短期内不易改变 供给固定 的资本设备 房屋 车船等 他在短期内不易改变 供给固定 准租金准租金 TFC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 三 三 经济租金经济租金 economic rent 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卖生产要素时所获得的高于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卖生产要素时所获得的高于 预期收入的收入 类似于预期收入的收入 类似于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经济租金经济租金 要素收入要素收入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一 资本和利息一 资本和利息 1 资本 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 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资本 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 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的物品 的物品 特点 特点 1 数量可以改变 即可以生产出来 不同于土地和劳动 数量可以改变 即可以生产出来 不同于土地和劳动 2 目的是为了以此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目的是为了以此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3 作为投入要素 即通过用于生产过程来得到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作为投入要素 即通过用于生产过程来得到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即可以获得增值的 即可以获得增值的 2 利率 利率 interest 利率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以利率计算的利息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 利率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以利率计算的利息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 什么使用货币资本要支付利息 什么使用货币资本要支付利息 利息是人们牺牲目前的消费所得利息是人们牺牲目前的消费所得 到的报酬 到的报酬 第六节第六节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 洛伦兹曲线 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分配的不平均程度 一 洛伦兹曲线 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分配的不平均程度 如图 横轴如图 横轴 OH 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 纵轴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 纵轴 OM 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 比 比 ODL 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它的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 它的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 度 弯曲程度越大 收入越不平等 反之依然 通过原点的度 弯曲程度越大 收入越不平等 反之依然 通过原点的 45 度线度线 OL 为绝对平均线 直为绝对平均线 直 角线为绝对不平均线 角线为绝对不平均线 二 基尼系数二 基尼系数 A 叫做叫做 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 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 洛伦茨曲线成为折线 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 洛伦茨曲线成为折线 OHL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