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学总论.ppt_第1页
麻醉药理学总论.ppt_第2页
麻醉药理学总论.ppt_第3页
麻醉药理学总论.ppt_第4页
麻醉药理学总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药理学总论 論語 學而第一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2 本章重点内容 掌握 药物的基本作用 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效能和效价强度 作用机制 熟悉 药物作用的构效 时效和量效关系 房室模型 计算机辅助输注 3 目录 绪言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计算机辅助输注 课后思考题 4 辞源注解 麻 麻木 感觉神经受压迫 暂失知觉 醉 酉 为酒 卒 为终结 即酒喝至不能再喝 即为醉 麻醉 用药物或针刺使肌体暂时丧失知觉 5 米勒麻醉学 中关于 麻醉 的概念 麻醉是指麻醉医师给予麻醉药物产生镇痛 遗忘 睡眠及肌肉松弛等治疗作用 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通过给药对各器官系统施以药理学调控来保持内环境平衡和防止损害 6 米勒麻醉学 中关于 麻醉 的概念 治疗的目标是在特定的作用位点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以产生期望的临床效果 麻醉医师必须选用和给予适当的药物 使组织和受体的药物浓度既要低于毒性水平 又要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7 麻醉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 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 drug 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叫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叫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绪言 8 绪言 麻醉药理学 anestheticpharmacology 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麻醉常用药物 全麻 局麻 肌松药等 的药理学 主要研究这些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9 绪言 麻醉药理学的发展史扁鹊 毒酒 麻醉剂 神药 催醒 analeptic 药华佗 麻沸散西欧古代也曾用罂栗 曼陀罗 曼德拉草 mandaragora 和酒精进行麻醉 10 11 12 华佗 公元200年 上臂手术分离注意力 公元1205年 酒精麻醉 中世纪 13 绪言 1846年乙醚麻醉成功 1884年开始使用可卡因 1905年普鲁卡因的合成奠定了局部麻醉药的基础 1872年水合氯醛的使用开启了静脉麻醉药的先河 1923年环己巴比妥应用于临床 1933年硫喷妥钠应用于临床 14 1846年10月16日美国Morton在MGH第一次乙醚麻醉公开演示 15 绪言 1935年分离出右旋筒箭毒碱 1942年用于临床 1970年徐州医学院开始进行中药麻醉 二十年前 我国学者从千层塔中提取HuperzineA1956年氟烷用于临床后 甲氧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七氟烷 地氟烷等相继问世 近年开始试用氙气麻醉 16 A 罂粟 鸦片 B 古柯 可卡因 C 毒马钱 箭毒 17 绪言 自静脉麻醉药丙泮尼地1956年用于临床后 羟丁酸钠 1956 氯胺酮 1962 依托咪酯 1972 丙泊酚 1977 先后用于临床麻醉 18 维库溴铵 依托咪酯 丙泊酚 19 绪言 丁卡因 1930 利多卡因 1944 布比卡因 1960 罗哌卡因 1988 等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局麻药 1951年琥珀胆碱用于临床后 泮库溴铵 阿曲库铵 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米库氯铵等非去极化肌松逐渐成为肌松药的主角 20 现代麻醉手段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阻滞麻醉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复合麻醉 21 绪言 麻醉药理学展望随着麻醉学科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宽 麻醉科医生已走出手术室 除临床麻醉工作外 还承担了急救复苏 危重病 疼痛和药物依赖的诊疗任务 这一切 无疑都大大促进了麻醉药理学的发展 22 临床麻醉 23 ICU 24 疼痛治疗 25 臨床麻醉都乾些什麼 26 27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 drugaction 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初始作用 是动因 是分子反应机制 药物效应 drugeffect 指初始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功能和 或形态改变 是继发的 28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药物使原有功能提高的称为兴奋 excitation 亢进 augmentation 功能降低的称为抑制 inhibition 麻痹 paralysis 过度兴奋转入衰竭 failure 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抑制 29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selectivity 概念 同一剂量的某一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引起不同 兴奋或抑制 强度亦可不同 的反应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30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机制 产生选择性的机制多种多样 如药物在体内分布不匀 与不同的组织 受体 受体亚型亲和力不同 各组织器官结构不同 生化过程有差异等 31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特点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同一药物剂量小时往往选择性较高 剂量增大后则选择性降低 32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意义 通常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 但少数情况下 选择性低的药物如广谱抗菌药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在应用上也有方便之处 33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和临床选择药物的依据 选择性强缩宫素强心苷选择性差阿托品抗癌药选择性是相对的 与剂量有关 34 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局部作用 localaction 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对其所接触组织的直接作用 全身作用 generalaction 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 分布到全身各部位引起的作用 也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 systematicaction 35 二 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中凡符合用药目的 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称为治疗作用 therapeutic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 甚或引起不利于患者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untowardreaction 36 二 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反应 毒性反应 停药反应 后遗效应 变态反应 特异质反应 三致 作用 37 1 副反应 Sidereaction 可知 可变 可复 治疗剂量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8 扩瞳 抑制瞳孔括约肌 心率 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 39 2 毒性反应 Toxicreaction Toxicity 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急性毒性 Acutetoxicity LD50慢性毒性 Chronictoxicity 致畸胎 Teratogenesis 致癌 Carcinogenesis 致突变 Mutagenesis 40 41 42 Thedosemakesthepoison Ifsomethingisnotapoison itisnotadrug 43 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 困倦 长期用激素 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 3 后遗效应 Residualreaction 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44 4 停药反应 Withdrawalreaction 突然停药导致疾病复发甚至加剧的现象 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 镇静安眠药3 肾上腺 受体阻断药4 中枢性降压药 四类药物不可骤停服用 45 5 变态反应 Allergicreaction 药物引起的病理性 危害性 免疫应答反应 46 DrugAllergy 47 48 6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syreaction 遗传性G 6 PD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缺乏者服用磺胺后可致溶血 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引起的药物反应性的差异 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 高敏反应 49 7 继发反应 Secondaryreaction 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 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所致二重感染 superinfection 50 伪膜性肠炎 鹅口疮 thrush 又名雪口病 白念菌病 moniliasis 是由真菌传染 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 临床常见二重感染 51 8 依赖性 dependence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 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 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 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的身体不适 身体依赖性 physiologicaldependence 精神依赖性 psychologicaldependence 52 不良反应转变 老药新用 米诺地尔 降压药 长毛 改做生发剂沙度利胺 抗麻风 抑制细胞增殖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酮康唑 抗真菌 增加血睾酮水平 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西地那非 抗心绞痛 勃起亢进 治疗勃起功能紊乱 ED 他汀类 调血脂 刺激骨的形成 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53 剑可护人亦可伤人 药物亦然 54 三 药物作用的构效 时效和量效关系 1 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效应的关系称为构效关系 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 SAR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化学反应的专一性 后者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 55 药物的构效关系 structure activityrelationship 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 Epinephrine Ephedrine PPA Norepinephrine Phenylephrine Clonidine 56 57 时效关系 2 时效关系药物效应与时间的关系称为时效关系 time effectrelationship 药物效应常随着时间变化 从给药到开始出现效应的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latentperiod 从开始起效到效应消失称为持续期 persistentperiod 58 药物的时效关系 MEC MTC 59 时效关系 机体 生物钟 对药物效应有明显影响 由此产生时间药理学 chrono pharmacology 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生物节律 biologicalrhythm 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时间生物学 chronobiology 与药理学的交叉学科 60 量效关系 3 量效关系药物的剂量与其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dose effectrelationship 在一定的范围内 药物效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但并非成正比 若剂量继续增大到一定限度 效应可不再增强甚至减弱 而不良反应往往加重 61 阈剂量 半数致死量 最小致死量 极量 最小中毒量 常用量 半数有效量 药物的各种剂量 62 量效关系 药物的治疗指数 therapeuticindex TI 等于LD50与ED50两者的比值 即TI LD50 ED50 表示对半数动物有效的剂量增大多少倍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 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理论上TI越大 药物越安全 63 四 麻醉用药的效能和效价强度 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叫效能 efficacy 全麻药的效能通常指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麻醉深度 达到某一效应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 叫做药物的效价强度 potency 达到此效应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越小 则效价强度越大 64 环戊噻嗪 200150100500 每日尿排钠量 mmol 0 10 31310301003001000 剂量 mg 氢氯噻嗪 呋塞米 氯噻嗪 A B C D四种药物的效能与效价比较 pD2 pD2 Emax Emax 每日尿排钠量 mmol 65 效能和效价强度 吸入全麻药效价强度常用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 表示 MAC 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 MAC 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能使50 的病人或动物对伤害性刺激不再产生体动反应 逃避反应 时呼气末潮气内麻醉药的浓度 66 MAC示意图 吸入麻醉药 空气 脑 其他组织 血 肺 67 效能和效价强度 麻醉深度取决于脑内麻醉药的分压 后者则直接取决于该药在动脉血中的分压 间接取决于该药的肺泡内的分压或浓度 由于临床上很难直接测定脑组织内麻醉药浓度 便用MAC作为吸入全麻药的镇痛效价强度指标 68 效能和效价强度 MAC有以下特点 肺泡内药物浓度容易反复 频繁 精确地测定 对各种伤害性刺激MAC几乎不变 个体差异 种属差异都较小 性别 身长 体重以及麻醉持续时间等均不明显影响MAC 此外 麻醉药的MAC可以 相加 0 5 0 5 1MAC 69 效能和效价强度 MAC亦可人为地定出 清醒MAC 亚MAC范围 或 气管插管MAC 超麻醉范围 通过测定循环 呼吸抑制时的MAC 可确定治疗指数 安全系数 通过配伍药物引起的全麻药MAC的改变 可知二者合用是协同还是拮抗 70 效能和效价强度 全麻药的作用包括镇痛 镇静 催眠 遗忘 肌松 意识消失等诸多方面 MAC仅反映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用它来代替吸入麻醉药的全部作用是不全面的 71 五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 mechanismofaction 指药物在何处起作用 如何起作用和为什么起作用的问题 72 五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 非特异性作用机制非特异性作用机制一般是药物通过其理化性质 而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无明显关系 73 非特异性作用机制 1 改变细胞外环境的pH如碳酸镁抗溃疡 2 螯合作用如重金属中毒使用二巯丙醇 3 渗透压作用如硫酸镁利泻 甘露醇脱水 4 通过脂溶性影响神经细胞膜的功能如全麻药的作用 膜稳定药 膜易变药的作用 5 消毒防腐如酸类 醛类 卤素类 重金属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等 74 五 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 特异性作用机制1 对酶的影响如新斯的明和他汀类降血脂药 2 对离子通道的影响如钙拮抗药 局麻药 3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储存如色甘酸钠通过稳定肥大细胞 4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如补充生命代谢物质的铁 胰岛素等 5 影响核酸代谢许多抗癌药及抗生素均属此类 6 影响免疫机制如免疫血清 疫苗 免疫增强药 左旋咪唑 免疫抑制药 环孢霉素 等 7 通过受体相当多的药物作用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受体而产生的 必须指出 一个药物可以有多种机制 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机制 75 甦醒延遲 76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 cokinetics 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 是定量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 吸收 分布 代谢及排泄 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77 藥物的體內過程 藥物 血液 組織 肝 肺 腎 膽 一 房室模型 线性乳突模型 linearmammillarymodel 把机体视为一个系统 系统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和分布速度差异 将机体划为若干 房室 或称 隔室 compartment 79 药物的单室模型 singlecompartmentmodel 藥物 全身各組織 80 药物的双室模型 twocompartmentmodel 藥物 中央室 深外室 淺外室 外周室 81 二 细胞膜结构与药物转运 镶嵌蛋白质有很多功能 如转运膜外物质的载体 药物或激素作用的受体 催化作用的酶 具有特异性的抗原等 附着蛋白质的功能则与吞噬 胞饮等作用有关 82 83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物转运 主动转运 activetransport 被动转运 passivetransport 简单扩散 simplediffusion 滤过 filtration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diffusion 84 二 细胞膜结构与药物转运 易化扩散需要载体 故有饱和性 saturation 和竞争性 compe tition 载体转运也可有主动转运 85 二 细胞膜结构与药物转运 简单扩散 simplediffusion 主要受药物的脂溶性 极性和解离度等因素的影响 溶液pH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从而影响药物的转运 86 溶液pH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 10pH pKa 10pH pKa 弱碱性药 弱酸性药 A HA BH B 溶液的pH与药物的pKa之差呈算术级数改变时 药物的解离型与非解离型浓度之比呈几何级数改变 不同药物的pKa不同 在同一体液条件下解离度不同 进入靶细胞的量不同 产生的效应强度也不同 87 A H HA HA H A pH 7 pH 4 1 1 102 105 色甘酸钠 CromolynSodium pKa 2 酸性 总量100001 总量101 88 膜两侧pH不同 弱酸弱碱类药物被动运转达平衡时 膜两侧浓度比 弱酸类 弱碱类 Q 什么样的药物容易排出至乳汁中 89 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 酸性药 中毒 有何办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 并从尿内排出 问题 90 二 细胞膜结构与药物转运 滤过 filtration 又称膜孔扩散 主要与药物分子大小有关 只要药物分子小于膜孔 又是水溶性的 都可以借助细胞膜两侧流体静压或渗透压差被水带到低压侧 91 三 药代动力学的速率过程 kXn dX dt X 药物量 t 时间 k 跨膜转运 或消除 的速率常数 n 时为一级动力学方程 n 时为零级动力学方程 药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 三 药代动力学的速率过程 一级动力学过程Xt X0e ktX0 初始药量 Xt t时刻的药量 即药量的变化与初始药量成正比 随时间延长 药物量呈指数衰减 零级动力学过程Xt X0e kt 93 四 药物的吸收 吸收 absorption 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直接影响血药浓度和药物作用强度 94 四 药物的吸收 影响吸收如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 给药途径 给药部位的血流量以及病理状态等 口服给药 尚与片剂的崩解速度 胃的排空 肠的蠕动 药物的配伍和肝内药物的代谢等有关 95 四 药物的吸收 給藥途徑 口服 肌注 靜注 靜滴 直腸 給藥部位 頸叢 臂叢 硬膜外 蛛網膜下 靜脈 四 药物的吸收 某些药物口服后 经肠壁或 和 肝内药物代谢酶的作用 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这一现象称为首关消除 firstpasselimination 97 药物的首关消除 药物口服 体循环 肝 门静脉系统 胃 肠道 98 门静脉系统 99 四 药物的吸收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的含义应包括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但实际工作中生物用度常常只用来说明药物吸收的程度或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的量 100 四 药物的吸收 口服给药后 进入体循环量常小于所给剂量 因为 一些水溶性差的药物剂型 达到结肠前仅释放了一小部分药物 极性大的药物吸收受到了限制 有些药物存在着明显的首关消除等等 101 五 药物的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一的 但处于动态平衡 随药物的吸收与消除不断变化着 药理作用强度往往取决于药物在靶细胞的浓度 一般地说 药物血浓度或剂量与药物效应正相关 102 五 药物的分布 1 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 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 Vd 即体内总药量 Xo 与零时间血药浓度 Co 的比值 Vd Xo Co 某药的Vd大小取决于该药的理化性质 药物在各组织中的分配系数 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率等 103 五 药物的分布 2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1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蛋白结合率系指治疗剂量下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的百分率 两种药物与相同的血浆蛋白位点结合 可出现明显的竞争性抑制 从而增强药物的效应 甚至导致毒性反应 104 五 药物的分布 血漿蛋白 从哪里来 乾什麼的 正常值是多少 蛋白结合率与胎儿畸形有什么关系 105 血浆蛋白结合 Plasmaproteinbinding ReversibleequilibriumSaturableDP Non permeableNonspecific competitive PlasmaproteinsAlbumin Weakacidsalpha acidglycoprotein WeakbasesEffectsofplasmaproteinbindingFreefraction active excreted metabolizedthemorebinding thelessactivedrugthemorebinding thelessexcretedandmetabolized longerhalf life 106 五 药物的分布 2 组织器官的贮积作用体内脂肪总量相对较多 脂溶性高的药物分布到脂肪组织后往往有相当部分被贮存 从而影响药理作用 107 108 五 药物的分布 3 各种屏障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血 脑脊液屏障 胎盘屏障 血 眼屏障 109 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容易通过血 脑屏障 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及下丘脑处血 脑屏障薄弱 易受一些药物的影响 110 胎盘对药物的转运与一般生物膜无明显差异 妊娠后期比前期更有利于药物的转运 因此应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防止胎儿中毒或畸形 111 五 药物的分布 4 体液pH对药物分布的影响弱酸性药物一般趋于集结在pH较高的一侧 弱碱性药物多集结于pH低的一侧 细胞内液pH 7 0 低于细胞外液 7 4 所以弱酸型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较高 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高 112 六 药物的消除 药物的消除包括药物的代谢 生物转化 及排泄 机体中以肝转化外源性化合物最为重要 机体代谢药物的方式有氧化 还原 分解和结合等方式 113 六 药物的消除 如何檢查肝功能 如何根據既往史判斷肝功能 六 药物的消除 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系大致可分成三种 微粒体酶系 非微粒体酶系 肠道菌丛的酶系统 微粒体酶系以肝中的最重要 又称肝药酶 其中以细胞色素P 450最重要 115 六 药物的消除 一些药物可诱导肝药酶的数量或活性增加 称为酶诱导作用 enzymeinduction 另一些药物可抑制酶的活性 称为酶抑制作用 enzymeinhibition 116 六 药物的消除 与酶诱导药伍用可加快药物的代谢 使药理作用减弱 作用时间缩短 停用诱导药可产生对药物敏感性增加的现象 与酶抑制药伍用可使药物代谢延缓 药理作用增强 作用时间延长 甚至可引起毒性反应 117 六 药物的消除 肾是主要排泄器官 某些药物也可由胆道 肺 乳腺 汗腺等排泄 膽紅素對腎功能有什麼影響 118 六 药物的消除 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利于一些药物治疗泌尿系统的感染 但有些药物会加重肾小管的损害 脂溶性高的药物排泄减慢 如伍用经同一通道分泌的药物 可产生竞争性抑制 119 六 药物的消除 药物经胆汁排泄时 一些药物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 称为肝肠循环 120 胆道系统 121 六 药物的消除 清除率 clearance Cl 是用以衡量机体对药物消除的能力 器官清除率 organicclearance 消除速率 rateofelimination 及摄取率 extractionrate E 三者有不同的含义 又有密切的关系 122 六 药物的消除 器官消除速率系指当器官血流灌注恒定时 药物进入和离开该器官的速率之差 即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 mg min 器官摄取率 E 表示血流灌注恒定时 该器官对某药消除的效率 123 六 药物的消除 器官清除率系指某器官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体积血浆中的药物全部消除 单位为ml min 1 即对药物消除的能力 其值等于该器官摄取率 E 和血流速度 Q 之积 清除率等于消除速率与动脉血药浓度的比值 124 六 药物的消除 全身清除率 systemicclearance C1s 等于全身各器官清除率之和 等于全身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肝清除率 hepaticclearance ClH 表示肝消除的能力 应等于肝摄取率 EH 与肝血流速度 QH 之积 ClH QH EH 125 六 药物的消除 肝内在清除率 intrinsicclearance 表示酶系统参与下药物的肝代谢率 126 六 药物的消除 低摄取率的药物 0 7 肝清除率随肝血流增加而明显增加 127 六 药物的消除 摄取率大于0 7的药物 清除依赖于血流的灌注 血流限速型 摄取率小于0 3的药物 清除依赖于肝药酶活性 酶限速型 128 六 药物的消除 消除半衰期 eliminationhalf life 指机体消除一半药物所需的时间 又称终末半衰期 terminalhalf life 血浆半衰期系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9 六 药物的消除 静输即时半衰期 contextsensitivehalf time 指静脉输注中 任一时间停止输注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50 所需的时间 130 七 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关系 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一次给药后在不同时间测定血药浓度 可以描记出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 131 七 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关系 药物在体内的几个期 132 七 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关系 反复用药 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 称为蓄积中毒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不仅要求给药后血药浓度尽快达到预期水平 而且要求该浓度能够维持适当的时间 133 八 静推药代动力学分析 一室模型某药作静脉推注 体内药量随时间而变化 静脉推注一个剂量后 血药浓度随时间延长呈指数衰减 静脉推注后 药物在机体内经5t1 2 血浆半衰期half lifetime t1 2 达到基本消除 134 八 静推药代动力学分析 二室模型某药作静脉推注 体内药量随时间而变化 二室模型药物静脉推注后 血药浓度随时间呈二项指数衰减 二室模型计算公式 C Ae t Be t 135 二室模型计算公式 C Ae t Be t C t时血浆药物浓度 分布速率常数 消除速率常数B 相外延至纵轴的截距A实测浓度和 相各相应t时浓度之差形成的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e 自然对数之底 2 718 136 九 静脉输注药代动力学分析 一室模型稳态浓度 CSS 或坪浓度与R0 恒速输注速率 成正比 即不同的输注速率产生不同的CSS 此时体内药物消除速率等于输注速率 恒速静脉输注欲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需5t1 2 137 九 静脉输注药代动力学分析 二室模型某药做恒速静脉输注 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 138 十 效应室药物浓度 临床麻醉中静脉诱导时 血药浓度可立即达到峰浓度 但效应部位脑的药物浓度上升并引起意识消失尚需要延迟一段时间 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与其效应是平行的 139 计算机辅助输注 一 概述计算机辅助输注 computerassistedcontinousinfusion CACI 能快速达到并维持设定的血浆或效应部位药物浓度 并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调整给药 CACI分为闭环式 closedloop 和开环式 openloop 两种 140 141 持续静脉注射 单次 持续静脉给药 持续静脉给药 效应室浓度 142 一 概述 目标控制输注 targetcontrolledinfusion TCI 又称为靶控输注 计算机辅助持续输注 computerass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