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机构ppt课件.ppt_第1页
推出机构ppt课件.ppt_第2页
推出机构ppt课件.ppt_第3页
推出机构ppt课件.ppt_第4页
推出机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6 1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分类 1 推出机构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图4 96推出机构 如图4 96所示 推出机构主要由以下零件组成 推杆固定板1 推杆2 导套3 导柱4 推板5 拉料杆6 支承钉7 复位杆8 其它形式的推出机构 组成部件有所不同 顶杆 ejectorpin 顶出固定板 ejectorretainerplate 顶出板 ejectorplate 制品顶出型芯的情况 拉料杆 spruepuller 回程杆 returnpin 2 推出机构的分类 手动推出机构开模后 靠人工操纵推出机构来推出塑件 机动推出机构利用注射机的开模动作驱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 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 液压与气动推出机构利用注射机上的专用液压和气动装置 将塑件推出或从模具中吹出 2 按动力来源分 1 按顶出元件 顶杆顶出 顶管顶出 顶板顶出 顶块顶出及联合顶出等 3 按机构的推出特点分 简单推出机构 二级推出机构 双向推出机构 点浇口自动脱模推出机构 带螺纹塑件的推出机构 3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1 塑件留在动模 2 保证塑件不因推出而变形或损坏 位置应选择在凸缘 加强处 3 保证塑件良好的外观 4 结构可靠 推出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5 保证合模时能正确复位 设置复位装置 脱模力计算 摩擦系数 0 15 1 0 p 因塑件收缩对型芯产生的单位正压力 12 20MP A 塑件包紧型芯的侧面积 mm2 F脱 pA fcos sin 对于有通孔的壳形塑件脱模时还需克服大气压力造成的阻力F阻 0 1A垂 A垂垂直于脱模方向上型芯的投影面积 F脱 pA fcos sin 0 1A垂 推出机构的导向和复位 导向零件 导柱和导套 11 推杆的复位与导向 当推杆细或数量多时 为防止因塑件反阻力不均而导致推杆固定板扭曲或倾斜折断推杆而发上运动卡滞现象 常设导向零件 导柱 导套导向件还起支撑作用 可以减小注射成型时支承板的弯曲 导柱一般不少于两个 大型模具要四个 推出机构的导向 推板导柱导套 推出机构的导向 推板导柱导套 推出机构的导向 推板导柱导套 推出机构的导向 推出机构的导向 推板导柱导套 推出机构的导向 推板导柱导套 推出机构的复位 复位零件 复位杆复位 推杆复位 弹簧复位复位杆通常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 一般为2 4根 且长度相等 复位杆复位 推出机构的复位 复位杆通常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 一般为2 4根 且长度相等 复位杆复位 推出机构的复位 推管兼作复位杆 回程杆 returnpin 2 弹簧复位 先行复位 弹簧复位容易失效 常用于小型模具中 4 6 2简单推出机构 简单推出机构也叫一次推出机构 即塑件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 通过一次动作就可脱出模外 它一般包括推杆推出机构 推管推出机构 推件板推出机构 推块推出机构等等 这类推出机构最常见 应用也最广泛 圆推杆顶出 7 2顶出机构的基本形式一 顶杆顶出机构 最常用 顶杆的结构形式和固定形式 三 简单脱模机构 1 顶杆脱模机构 设计要点 2 顶杆直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能承受顶出时的冲击力 顶杆直径一般取 2 5 12mm 对 3毫米以下的顶杆建议采用阶梯式结构 即顶杆下部加粗以增加强度 一 顶杆顶出机构 最常用 顶杆常用的端面形状有圆柱形 矩形 腰形 半圆形 弓形 盘形 2 推杆的固定形式 如图4 98所示为推杆的几种固定形式 图 a 为最常用的推杆固定形式 可用于各种带台肩形式的推杆 图 b 是利用垫块或垫圈来代替固定板上的沉孔 这样可使加工简化 图 c 是利用螺塞拧紧推杆 它适用于面定板较厚场合 图 d 用螺钉紧固 适用于粗大的推杆 图4 98推杆的几种固定形式 三 简单脱模机构 1 推杆位置的确定 设计要点 1 顶杆应设在塑件能承力较大或脱模阻力较大的地方 尽量使顶出的塑件受力均匀 但不宜与型芯或的镶件的距离过近 以免影响成型零件的强度 3 推杆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推杆的位置应选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及设在塑件强度刚度较大处 以免塑件变形损坏 如图4 99 a 所示 塑件成型时对型芯的包紧力很大 所以推杆应设在型芯外侧塑件的端面上 或设在型芯内靠近侧壁处 如图 b 所示 推杆还可设在塑件的加强筋下面 这样既可保证塑件不变形 同时也等于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设置了推杆 图4 99推杆位置的确定 3 顶杆顶出机构的设计要点图7 10 1 设在脱模阻力较大部位 成型件侧壁 边缘 拐角 凸缘等处S 1mm a 2 作用在塑件能受力较大部位 厚处 立壁 加强筋 凸缘等以防变形或损伤 b 3 位置布局合理 达到顶出受力平衡以避免塑件变形 4 在确保顶出的前提下 数量尽量少以简化模具结构 减少顶出对塑件表面影响 5 有装配要求的塑件 顶杆端面应高出型芯h 0 1 0 5 无装配要求时 特别是壁薄的塑件 顶杆端面低于型芯h 0 1 0 5 c 6 应尽量短以保证顶出时的刚度 强度 高于型芯顶面10mm左右 使塑件自由落下即可 7 不宜过细 3 时应采用阶梯形以提高刚度 8 必须在塑件斜面设置顶杆时 在顶杆斜面上开横槽以防顶出过程中滑动 d 9 当薄 平塑件上不允许有顶出痕迹时 将顶杆设在浇口附近 e 10 在带侧抽机构的模具中 顶杆位置尽量避免与活动型芯发生运动干扰 f 11 避开冷却水路 12 材料 T8A T10A 头部淬硬HRC50 55 推杆推出机构形式 圆形横截面推杆的配合形式 推杆与推杆孔有一段配合长度为推杆直径3 5倍的间隙配合 防止塑料熔体溢出 其余部分为扩孔 扩孔直径比顶杆大0 5mm 三 简单脱模机构 2 顶管脱模机构适用于制品中有圆筒形或圆环形中间带孔的塑件顶出利用管的周边顶出塑件 受力均匀 无变形 无明显顶出痕迹 设计要点 1 顶管厚度一般不小于1 5毫米 2 顶管应淬硬 最小淬硬长度不小于型腔配合长度与顶出距离的和 3 顶管与内外型芯的配合精度均为间隙配合 配合间隙小于塑料的溢料值 5 二及多元联合脱模机构 按照主型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三种结构形式 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座板上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型芯固定板上主型芯用横销或带缺口的凸缘固定 2 顶管脱模机构 2 顶管脱模机构 1 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固定板上 主型芯通过推板固定于定模座板上 可用淬硬块压紧固定 应用场合 脱模距离不大时推管的内径与型芯配合 外径与模板配合 配合精度为间隙配合 推管推出动作模拟 2 顶管脱模机构 2 主型芯固定在动模型芯固定板上 特点 型芯长度缩短 但推出行程包含在动模板内 动模厚度增加 2 顶管脱模机构 3 主型芯用横销或带缺口的凸缘固定 特点 不增加主型芯长度 不增加动模板的厚度 但是主型芯的连接强度较弱 定位精度较差 不宜用于受大力的型芯 推管与型芯的配合长度为推出距离s 3 5mm为保护型芯和型腔 推管不易与成型表面接触推管配合公称外径宜小于型腔内径推管配合公称内径宜大于型芯内径注 当凹模设在定模边 不存在内径与推管摩擦 三 简单脱模机构 3 推板脱模机构适用于薄壁容器 壳体形塑件以及制品中不允许有顶出痕迹的情况 特点 推出面积大 推力均匀 塑件不易变形 表面无推出痕迹 模具结构简单 无需设置回程杆 推板脱模机构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推板脱模机构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可以不需要模具的导柱来支撑 推板脱模机构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推板脱模机构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适用于两侧带有推杆的注射机 三 简单脱模机构 3 推板脱模机构适用于薄壁容器 壳体形塑件以及制品中不允许有顶出痕迹的情况 设计要点 1 顶板应淬硬 顶出过程中不得脱离支撑顶板的导柱 或者采用各种连接 2 顶板与型芯的配合应采用斜面配合 且型芯留有台阶 以免顶出时顶板划伤型芯成型部分 脱模板与型芯的配合形式 4 顶板顶出时拉料杆应固定在动模板上 且用球形头或菌形头拉料杆 四 顶块顶出机构 动画 用于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平板状塑件或表面不许有顶出痕迹的塑件 其特点是 顶块推顶整个塑件表面 顶出面积大 顶出力均衡 塑件不变形 加工方便基本结构形式图7 18 7 19 a 平面度要求较高的塑件 顶块淬硬后 做平面精加工处理 再装入模框 顶块与模框采用H8 f8的配合精度 顶块设计稍厚 顶出最大高度时 顶块不脱离模框 b 塑料镜片注射模 曲率半径要求严格 要有极高的透明度 采用顶块便于抛光和修正 c 顶块作为成型零件的一部分 三 简单脱模机构 4 活动镶件推块推出脱模机构 见动画 6 气动脱模机构 利用气阀 三 简单脱模机构 六 联合顶出机构图7 25 a 顶杆和顶管联合 b 顶杆和推板联合 c 推件板和顶管 d 顶杆和顶块 e 气动顶出和顶杆 f 推件板 顶管和顶杆 5 二及多元联合脱模机构 由于塑件结构形状复杂 只采用一种脱模机构容易使塑件局部受力过大变形甚至破裂 难以脱出 5 二及多元联合脱模机构 5 二及多元联合脱模机构 5 多元联合脱模机构 6 气动脱模机构 气阀配合脱模机构 增加脱模功能 保证质量 三 简单脱模机构 6 气动脱模机构 4 9脱模机构设计 三 简单脱模机构 7 3注射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一 二次顶出机构的应用场合一次顶出动作完成后 塑件仍难以完全脱模或不能自由落下分散脱模力 避免一次顶出受力过大塑件变形或损坏某些强制顶出的情况 图7 28 六 二级脱模机构1单推板二次脱模机构 1 弹簧式 六 二级脱模机构 3 摆块拉板式 双推板二次顶出 顶出时 注射机顶杆推动后顶板10 并通过支承块9同时推动前顶板7 带动推杆6和顶杆4 共同将塑件脱离型芯1 完成第一次顶出动作 如图 b 所示 继续顶出时 安装在支架5上的摆块8在接触后顶板10后 推动摆块8做逆时针方向转动 并推动前顶板7做超前移动 顶杆先于推件板将塑件从推件板中顶出 六 二级脱模机构2双推板二次脱模机构 1 八字形摆杆式二次脱模机构 顺序脱模机构 由于特殊原因 有些复杂零件需要先从定模分型推出 然后在定模分型推出 所以必须考虑定模侧脱模机构 称双脱模机构 第六节塑件脱模机构设计 四 双脱模机构 弹簧式 五 顺序脱模机构 1 弹簧顺序脱模机构1 定距拉板式顺序脱模机构注射模 定距拉板式 2 定模顶出机构的基本形式 塑件不允许有顶出痕迹 故采用定模顶出的形式 拉钩滚轮式顺序脱模机构 3 定距导柱顺序脱模机构 五 顺序脱模机构 2 拉钩脱模机构 五 顺序脱模机构2 定距拉杆式顺序脱模机构注射模 定距拉杆式 浇注系统凝料自动脱模的推出机构直浇口和侧浇口凝料和塑件一起脱落 脱模后切断 点浇口时 模具为三板式 需自动切断2 定距拉杆式顺序脱模机构注射模 4 利用定模推板拉断点浇口凝料 续 利用定模推板拉断点浇口凝料 利用拉料销拉断点浇口凝料 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凝料 2 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凝料 2 利用差动式推杆切断浇口凝料 3 潜伏式浇口凝料的脱出机构 1 利用脱模板切断浇口凝料 带螺纹塑件的脱模结构 三种脱模方式 强制脱模 精度低 弹性好塑件 手动脱模 小批量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